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什么!黄德江一惊,忙从船艏一口气爬上了艉楼甲板上。此时不用望远镜他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西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三艘船只。

    三艘船呈一个倒三角形队列,航速不是很快,但看桅杆上挑着的旗帜,显然是郑氏战船。

    前面两艘也是老闸船,后面一艘却是西夷的大夹板船。

    对方的船只显然也已经发现了黄德江。他们调整了航向,直往这边冲了过来。

    在海风的吹拂下,对面的两艘老闸船的航速显然比弗利辛根号快的多,黄德江并不慌张。他这次来是送人的,又不是交战的。

    忙叫人挂出了旗号。

    郑家的旗号么。交钱了的人,都是郑家的老朋友。

    那两艘老闸船虽然没有了先前的汹汹气势,已经放缓了速度,可从船上军兵的动作来看,他们却没有放松警惕。

    一门门火炮已经解开了炮衣,士兵们就站在炮边。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鞑靼人(求订阅)
    “马嘉道”三字很有中国人的味道,可实则与汤若望、龙华民一样,都是一个血统再纯正不过的欧罗巴人。甚至于他都不是葡萄牙人。

    不过马嘉道在整个澳门境内的影响力却非常巨大,他是主教么。

    “阁下,在这个时候见到您,我非常吃惊。”法诺西尼看着白天里已经见过的马嘉道,如此说道。

    “亲爱的法诺西尼,愿天主保佑你。”马嘉道摘下黑色斗篷,笑的很轻松,“我当然可以不出现这儿,而只是叫人把这封信转交给你,但我最终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亲手把它交给你。因为我需要告诉你一些必要的消息。”

    “你的同胞,尊敬的龙华民羊倌儿,已经成为了占据着中国北方首都燕京的满清政权摄政王阁下的座上宾客了。你是不是感到很惊喜”

    “摄政王是满清皇帝的亲叔叔,小皇帝今年才六岁,整个满清的权利都掌握在摄政王阁下的手中。”

    马嘉道笑的很欢喜,就跟一个老狐狸一样,看着面露惊色的法诺西尼。

    “你想说什么”震惊之下的法诺西尼连‘您’都没有了。他现在正跟郑芝龙集团谈判,而郑芝龙与满清的关系,就他们所得到的情报看,那是绝对的死敌。因为郑芝龙忠诚于中国的大明帝国,而满清则是大明帝国北方的蛮族,他们频繁入侵明帝国,是野蛮的鞑靼人。

    “不要那么惊讶,我的孩子。鞑靼人是郑芝龙的敌人,是中国人的敌人,但却不是我们的敌人,不是吗千万别忘了你们来到东方的目的是什么。”

    十七世纪的欧洲还没有积累出足够强劲的力量宰割整个世界,光是家门口的奥斯曼帝国,他们都没有彻底搞定了。而对于遥远的东方,这些人能够征服的只有原始的部族联盟一样落后的国度,或是地狭人少的弹丸小国。

    连缅甸、暹罗、安南这样的小国都没有征服,对于中国的几次尝试更落得惨败而归,这个时期的西方人在东方追求的还是金钱第一。

    不管是狂傲一时的西班牙、葡萄牙,还是荷兰,这一时期的他们脑海里早就没有了征服中国的想法,而追求的更多的是对华贸易的丰厚利益。

    “主教的胆量让我感到震惊。这里可是中国政府的控制区域,这要是被中国人发现了,我们,包括澳门在内,所有人的麻烦就都大了。”就郑芝龙的力量,他可以很轻易的将澳门碾压城粉齑。

    马嘉道却不以为然,“那你为什么不打开信封看一看里面的内容呢或许,这对于巴达维亚和澳门都没有半点的麻烦呢。”

    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虽然拥有雄厚的战力,可他们到底还是一个公司,可以轻松的寻找到足够多的外籍员工。马嘉道觉得龙华民给出了一个十分妥当的建议,不管是巴达维亚还是澳门,事后都能轻松的置身事外,还能狠狠地坑其他人一笔。

    法诺西尼打开了书信,里面的文字不是意大利文,也不是拉丁文,而是法文,他迅速找到了落款人,龙华民。

    一个西西里贵族家庭出身的羊倌儿,一个在东方已经四十多年的虔诚羊倌儿。哪怕他放牧的羊群小的可怜,但他依旧忠诚于天主荣光的绽放。

    然后审视内中的信息,法诺西尼提到了嗓子眼的心脏也慢慢的落回了原处,他渐渐恢复了平静。

    就像马嘉道说的,这对于巴达维亚和澳门都没有半点的麻烦,因为龙华民为他出了一个好主意。

    “一个非常棒的建议不是吗”法诺西尼眉头挑起,这一瞬间里他就想到了一个绝好的替罪羊——英格兰人。那些该死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曾经粗暴的闯入了荷兰人的势力范围,虽然在十年前他们就被公司踢出了东亚,但是在荷兰人夺取了马六甲城之后,他们还是取代了衰落中的葡萄牙人,成为了荷兰人在东方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

    “不过我很想知道,尊敬的主教大人您,又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法诺西尼可不相信马嘉道在这件事儿中只作为一个‘中间人’的身份出现。

    “我只是一个虔诚的羊倌儿罢了。只希望龙华民神父与北方那位摄政王阁下的友谊,能叫天主的荣光在遥远的东方绽放出更耀眼的辉煌。”

    毕竟在华扩大天主的信仰,才是他们(传教士)发自身心的愿望。

    “那为什么不站在郑一官那边呢据我所知,他可是接受过洗礼的人”法诺西尼更关心的是金钱和利润,对于信仰的传播,后者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更好的控制殖民地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传播天主的荣光为第一的传教士。

    “不要将这个人与天主的光辉联系在一处,那是一个卑劣无耻的伪信徒。无论是接受洗礼,还是取教名,这一切都只是郑芝龙发展自身实力的手段。”马嘉道不无痛恨的说着。

    对于他这样的人,恐怕是郑芝龙这样的人,才最被他深恶痛绝。

    法诺西尼瞬间明白了来,“中国人是很狡猾的,他们对自身的陋习非常顽固。在巴达维亚,我见多了一边到教堂祈祷,一边又祭孔祭祖的中国人。”

    他没有在这个话题上长谈的意愿,向着马嘉道一耸肩膀,“现在我很好奇那位把信交给你的人。”

    “你想见到他吗”

    “当然。”

    &n



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产很刺激吧(求订阅)
    泉州面积挺大的,东南西北,宽幅都超过了三百里。古来就是‘八闽’之一。

    只是如此大的地盘却多山地丘陵,可即便如此,这里的耕种面积也不会少啊。郑鸿逵报来的官府在册田亩只有区区百二十万。就完全是扯淡了。

    不过这事儿上,只会牵扯去郑芝龙一些个大人物的心,对于王德这样的小虾米来说,他的脑子里可完全没有这些事儿。

    在辽阳城里,见势不妙的他操刀子就砍了一鞑子的脑袋,阵前起义了。但随后就在盛京城下被城头落下的箭矢给射伤,伤得还挺重,然后躺在病床上一直养伤到现在。

    王德心里头是憋屈又担忧。

    进郑军也有段时间了,他也知道了郑军对一干关外百姓的安置。与在关外的阶层地位正好相反。

    那影响最小的就是汉奴,只要不是头铁的跟着旗人主子顽固抗拒天兵的,那就几乎没事儿。

    人送到大员或是南洋,人均十亩到三十亩地,不拘男女老少,还给发放耕牛良种,以及诸多农具和生活设施。但这是在‘大建设’之后。只要完成了大建设,也只有先完成了大建设,这样才能各回各家过自己的小日子。

    而在此(大建设)之前,就还需要过一段集体生活。

    至于何为‘大建设’,那就等于是开荒种地了。把一幕幕荒芜的田地开垦出来,水渠修好,把自己一群人今后要住的房屋建好,还有居住地的围墙和居住地与外界的道路也要修好。

    总而言之就是不需要担心了,因为这些早期的劳动那也都是为了自己不是

    粮税,前三年只取一成,叫人休养生息,后五年取两成,再五年取三成。

    之后你只要不犯大事儿,人在户籍上就可以恢复民籍了。那粮税自然也就恢复成平民规格,保不准连一成都没有呢。

    王德想着那美美的小日子就笑的很欢喜,他在关外可没过过这么好的日子。一样是一年从头辛勤到尾巴,可过年时能吃几天干饭都是好的。

    种出的粮食,十成里头自己能留下两三成都是好的。

    也就是他当初救回了个牛录章京,进了旗主子的眼,当上了庄头,这日子才好过一些。

    但二者的待遇高低,只看人讲述他都能分辨的出来。

    就是那些因为要保护主子,而被打的头破血流的汉奴,只要还没死的,也不过是从两个五年变成两个十年,从两成变成三成,从三成变成五成。而头三年的‘一成’依旧不变。只要你安安分分的,二十三年后一样改为民籍。

    真正倒霉的只有旗人和鞑子包衣,以及在鞑子那儿混得一官半职的汉人包衣。

    那些个男丁究竟能不能活下来还真的很难说。不是采石就是挖矿,再不就是去森林里伐木,以及开采硫磺。

    王德想着就觉得可怕,庆幸自己还没真的崭露头角,而且见机的早。

    如他这类反正的包衣,有真凭实据在的,那不出预料,就跟第一等汉奴一般的日子了。

    可王德没高兴两天就又不乐意了,因为他发现了一条更省力更光明的捷径,可自己偏偏要眼睁睁的错过去。

    他是能学李武的。

    看看那李大总管现如今的牌面谁还会把他视为下等人啊侯爷把防天花的秘法都施加到他领的光头营身上了。

    那李武也没打过几场拼死拼活的仗,也没卖力卖命的搏出位,可人家就已经站稳了脚跟了。

    王德不求自己能成为第二个李大总管,那难度太大了,他只希望自己能加入光头营。因为只要加入光头营,那后方家属的待遇就是妥妥的军属。要是男人还能立下军功,那就是小地主啊。

    而且家属一律是被编入民籍的。

    只要不是再叛变,或是犯下重大过错被斩首,他明天就死,他的家人也还是民籍。

    王德早前时候还在心里感慨这箭伤挨得真值。每日在伤兵营里优哉游哉的,除了要听教习们宣讲军规军纪,认识到汉人与鞑子的不共戴天之仇,就是看大戏听先生讲书。吃的也鼎鼎的好,天天能见个油水,三两天内还有鲜鱼鲜肉打牙祭,并且有专门的大夫照看着……,这真的是神仙般的日子。

    讲真的,王德都想叫自己一直就这么伤下去。不说被鞑子抓来关外这些年过的奴才生涯了,就是当初在北直隶过活的时候,他也没享受过这般的好日子啊。

    什么是乐不思蜀这就是乐不思蜀。过去他还嘲笑刘备生了个蠢货儿子,可之前他也想当蠢货了。

    哪怕他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被排挤的感受中。病房里五张病床,就他一个是包衣,连个光头兵都没。其他人可不就齐齐的排斥他么,这很正常。

    但‘之前’只是‘之前’,不是现在。

    现在他更希望自己能立刻健康痊愈来,然后去光头营应征。

    王德脸上露出着沮丧的表情,他感到自己丧失了整整一个亿,无尽的负面情绪把他彻底湮没。

    伤兵营里也没人去安慰安抚他。

    直到一个护工前来通知他,“505号,去后勤保障处办填表了。”

    “填表”王德一脸懵懂。

    “你要是准备放弃参军,就不去也行。”

    “参军我还能参军”他箭伤可还没好利索呢,王德惊喜交加。

    “现在肯定不行啊,等来年吧。侯爷年年都招兵,愿意参军的就自己平日里多训练训练,地方上都有操习的,或是就近驻军派人做教官,或是警员和退伍的老兵,主要是伤兵,充作教习。你要是打算参军,那日常劳作之余,就也可以操练来。

    刀枪剑棍,火枪火炮,都有。自己到时候留神就是。”

    后勤保障处里,一个文书很详细的给王德讲述着相应的条



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订阅)
    郑荷协议终于签订了。

    荷兰人承认大员属于了郑氏,并且愿意付出十万两白银作为赎金,将大员一战的俘虏全部赎回。

    同时再出十万两白银作为战争赔款。

    郑荷贸易继续,交易地点定在大员,就在台南。郑家会划出一片区域作为贸易区,两边商民都可以自由贸易。荷兰人的商船也可以以此为中转站,并且通过郑氏的势力范围,与日本正常贸易。

    两边很有默契的搁置了关乎新州的事儿,同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做出承诺,未经郑氏允许,不得与满清有任何往来,更不允许向满清贩卖枪炮火药等军事物资。

    荷兰人本来还希望得到司法权益上的弥补,但郑芝龙可不会给他们脸。

    所以签署协议时候的法诺西尼脸色是很难看的,身为东印度公司的高级商务代表,这份协议让他感受到了耻辱。

    心底里发狠说,回到巴达维亚,他就立刻着手向北面的鞑靼人输送枪炮,但面上他却只能含笑的与郑鸿逵寒暄着。

    中国人手中的火枪就顶在公司的脑门上,他们必须答应。不然,对日贸易的断绝将会给损失惨重的远东分部带来又一次重击。

    没了大员,又丢了日本,公司在东方的利益就还不够果腹的。

    那样,阿姆斯特丹的那十七位尊贵的绅士们,会把他们每一个人都剥吃了的,都不用蘸酱。

    所以,新州就新州吧。

    中国人忽然杀入了南洋腹地,公司自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可那些土著国家呢他们又会有何反应呢想想看法诺西尼心中狞笑着,他相信安东尼肯定已经在行动了。

    就在三年前,荷兰人赶走了葡萄牙人,夺取了马六甲城,这虽然叫他们与柔佛王国的关系急剧恶化,但却无疑加深了荷兰在马来半岛上的影响。

    而强盛的亚齐王国,因为女素丹的出现而造成了自身统治上的不稳定,内乱还不至于,但中央政权的威严被削弱却是肯定的。

    巴达维亚这两年已经在计划着分裂亚齐王国,至少把马来半岛上的彭亨、吉打、霹雳、尼亚斯岛及英达腊普腊等地区与苏门答腊(亚齐王国主体)分裂开来。

    当然,中国人在南洋腹地的出现也会让巴达维亚重新考虑自己与柔佛王国的关系,法诺西尼相信柔佛的素丹肯定也会重新考虑一下自己与巴达维亚的关系。

    本来马六甲是三国演义,现在变成了四国争霸,那影响可大了去了。
1...7374757677...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