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只是他自以为得计,却绝不会想到如今的郑芝龙早就更换了内核。
三月的安平春光明媚,郑芝龙很难得的享受了一段安逸的生活。因为现在他连脑子都不用多动了。
南洋的局势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不管是安南还是吴哥,亦或是暹罗和缅甸,还是苏禄、文莱等国度,这些个国家都面对着外来西洋力量的威胁,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百年前就开始肆虐南洋,叫他们对洋人很心惊肉跳。
现在中国老字号保护伞公司开张了,这些个国家,甭管心里头对郑芝龙的真实感官如何,却一个个都表现的很热烈。
至少这般做是买到一个护身符了。
可以说,除了马来半岛还有一些麻烦,郑芝龙就是现下去新州收保护费,那些个国家的土王也肯定会屁颠屁颠的赶来。
而至于金陵和中原,江南的骂喊声已经消停了,朝堂上已经在商讨是不是重新组建一支使团北上了,但就像郑芝龙预料的那样儿,现如今没几个人还敢继续去燕京。反倒是不少人向郑芝龙来信,要求防天花的秘方,郑芝龙缺心眼啊才会把牛痘交出去。
屁的技术含量都没有,鞑子不立马就会使了么
而中原的局势也没大变。晋西的战事依旧在持续中,李自成虽然多面受敌,可大架子还稳稳地。当然隐患也已经显现了出来。
湖广的左良玉很顺利的杀到了襄阳城下,与郧阳的高斗枢是汇合了,但是,十几万大军坐困坚城下,白旺还把襄阳城守的稳稳地。
左良玉现今已经不再攻打城池了,连北面的道路都没给封死,就等着啥时候白旺自己弃城北逃呢。
因为豪格把刘芳亮和郭升打崩了,豫北三府被豪格给拿了下,郭升没有去关中,而是选择了在齐鲁继续坚持,刘芳亮则逃亡了河洛。
洛阳一下,潼关可就近在眼前,李自成连忙把在太原辅助李过的李岩调去河洛,准备利用李岩是中原人士这一因素,死守河洛。
现在李自成的局面也是困难,他的地盘看似还很大,可却把手中的富裕之地快都丢光了,要是只剩下关中、西北之地,来年他就是起大军的粮食都可能没有。
所以,守住半个晋西,守住河洛,守住襄阳,这就守住了大顺朝的未来。而如果守不住,那大西北也难保。谁叫那地方太贫瘠了呢连混乱许久的中原、齐鲁、北直隶都大不如。
李自成之前还给自己挖坑要三年不收税,这下自己掉进了坑里,都要爬不出来了。
但短期看李自成还是能支撑得住的。左良玉明显不想折损自己的实力,加之襄阳城不是一般的坚固,左军对襄阳只围不打,这就是希望鞑子能攻下河洛后,自己好坐享其成啊。
大顺军一旦把河洛丢了,汝州、南阳也难保住,白旺不想成为一孤军,背腹受敌,最好的法子就是弃守襄阳城,赶快的跑回武关。
只是这样一来李自成在中原的地盘就彻底丢光了。要是晋西的战事再失利,清军再接再厉,一边猛攻潼关,一边绕道蒙古,从北向南杀来,李自成又能不能抵挡呢
不能抵挡的话,他就是想要弃西北向南,下湖广都很难了。
武关、潼关、汉中,防御的时候很便利,但想要出来的时候也很麻烦。搞不好就会变成瓮中之鳖。
可要是抵挡住了,李自成又能支撑多久呢
就大西北那残破之地,还有他宣讲的三年不收税,大顺养军的军耗都不知道充不充裕。
总而言之,李自成的局面不好看,几个方向受敌,众矢之的啊。
但清军想要利索的拿下李自成也很难,看那大同和太原,现在不还牢牢地把握在顺军手中的么。
而豪格带领的南路军,现在一分为二,一边要攻略齐鲁,一边要经营中原,地广人稀,也是困难。至少眼下是兵力绝对不充足,很难说他们甚个时候能拿下河洛来。
如此的大势下,郑芝龙动脑子的余地都没有了。
眼睛一瞅便能看的出来。
这天下大势虽然很考量人的脑细胞,但更看硬实力不是想象看把李自成换成南明,满清要是入关的第一目标就是崇祯帝,十几万大军顺着运河一路打下去,现在就是杀进岭南,杀穿整个中国,郑芝龙都不稀奇。
至于齐鲁地区,郭升手中实力有限,现在已经把东昌府让了出去,与刘泽清守在济南府。郑芝龙现在就等着济南府沦陷的消息。
郭升竟然把刘泽清拉了进来,也不看看这是甚个货色见势不妙就能翻脸不认人的主儿,他不把济南城卖了,郑芝龙都能扣了自己的一双招子。
对刘泽清的背叛如此的深信不疑的郑芝龙,显然是受了前世历史的影响,可齐鲁局势的转变也说明了一个事实齐鲁的战争,就要拉开了。
济南府后就是青州和兖州,史可法不让刘肇基北上,就兖州府的那点实力,显然是挡不住鞑子的。
那曲阜的孔胤植怕也会舔着自己的丑脸来上演一处处丑剧了,什么劝进表啊,肯定是少不了的了。
而青州呢
李士元挺不错的,何永清也知大体,但鞑子真的杀到青州时候,那就肯定大势已成了。有了孔胤植的跪舔,鞑子还能不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么
郑芝龙已经叫郑芝莞紧紧地盯着孔家,一旦孔胤植跪舔鞑子,那扎着金钱鼠尾小辫的孔老夫子像就会全天下的散播开,不止能叫孔家人羞得颜面扫地,人也跟着蒙羞受辱。
然而这般的局势,郑芝龙真的连脑子都不用转圈啊。
所以,他这段时间真的是很享福很享福,深深的体会了一把封建贵族的腐朽堕落生活。
一直到郑联跑来向他请罪!
“父亲,孩儿请命,愿提水陆军,前往日本,迎回母亲弟弟。”听说江户幕府拦着不放人,郑森两眼刷的就红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求订阅)
“岂有此理。德川幕府,欺人太甚。”
郑芝龙勃然大怒,狠狠的一扫桌面,将笔墨镇纸全扫落地上,价值百金的上等端砚,入手温华的白玉镇纸,当即被摔地粉身碎骨。
“本侯堂堂丈夫,与妻儿骨肉分离十余年,已经忍人所不能忍。今日使心腹前去迎接妻儿竟还不得,如不叫德川知晓好歹,倭贼岂不小视我中国男儿”
冲冠一怒为红颜,冲冠一怒为红颜。
郑芝龙没想到这个桥段没在吴三桂头上应验,竟然在他头上点亮了。泉州水陆军还是调集来,消息也很快向四面八方传播,然后郑芝龙的头上就险些没被刻上情圣俩字。
尤其是江南,那些个龌龊的文人墨客,就编造出了一个个的小段子。相貌在郑芝龙的记忆里也算是一个美人的田川松,直接化身为将郑芝龙迷得神魂颠倒的天仙大美女。要不然怎么能让郑芝龙这些年来还念念不忘
这消息传回安平后,郑森直接气的暴跳如雷,恨不得都提兵杀入江南。
文人之龌龊,文人之龌龊,,这才是真正的无耻!
郑芝龙对此却没什么不满意的,大美人就大美人吧,好色就好色吧,他现在不在乎。横竖还不是拉清单的时候,任凭他们跳起来,现在都记在小本本上,以后再算总账。
这般来也算是师出有名。
而至于名头
那历史上鞑子下江南的时候,他们的名声就很好么可就算颁布了引发了无数起义的剃发令后,鞑子凭着手中的刀把子,不还是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郑芝龙真有朝一日进江南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的实力是绝不会比满清差的。对江南那些士绅们都是绝对优势的碾压!
燕京城内,多尔衮拿到消息后嘴巴都要笑的合不拢了。他真不想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郑芝龙竟然为了个女人,不远千里的带领大兵出征日本了,“这般匹夫,也能是我大清之敌”
都半点不讲究大局大略。
现在这个时候,郑芝龙要是带着大军压倒了齐鲁,或是直接进到关外,多尔衮可就作难了。他之前还一直担忧这事儿呢。大海上的冰层都融化了,郑家水师就又该闹腾了,何曾想到郑芝龙跑去日本国了。
“这真是天助我大清也。”多尔衮都想到了去年这时,那时候他何尝不是两难,结果朝鲜传来消息,郑芝豹带着水陆军跑去汉城撒野了。而今年他都没发愁几天呢,现在郑芝龙又跑了
“告诉尼堪,迅速带兵拿下兖州。再告诉孔胤植,先前的罪过,看在他识大体的份儿上,本王就饶了他,但那刘泽清,叫他抓紧了。只要刘泽清反正,郭升还不是手到擒来”
多尔衮这句话里露出了不少信息。
孔胤植不仅跟满清有联系,看样子还已经输诚了。不过想想孔家的行为规则,如此作为倒也不叫人稀奇。而真正的重点是济南府的刘泽清,这孙子跟孔胤植的关系不错,现如今要是反正了,郭升还能有个屁的作为。不死在济南就是天大幸运了。
祁充格忙是点头,大清可不是有天佑。不然,怎么那郑芝龙连续会出烂招眼下看啊,这郑芝龙就纯是个将才,而非真正的帅才。
因怒而兴兵,不顾大局。这就已经暴露出了他的缺陷来了,眼里没有大势大局,没有天下全盘,如此之人还能有个屁的宏图大业啊
而摄政王不一样,那是真正的雄图大略,胸怀天下。
这就像是两个棋手在博弈,一个是见招拆招,那招数就是再犀利,也断然比不上另一个走一步看三步的来。
只等大清扫平了北地,打灭了李自成,看那南国还有何人会是大清的敌手当年老祖宗们指金国没能完成的大愿,现如今后辈子孙就要替他们愿上这心愿了。
“张家口可有消息传来”多尔衮兴奋劲平息了些后,立刻向祁充格问。
“回摄政王,苏克萨哈已经回信。范家为首的八家人对我大清果然忠心耿耿,朝廷招揽蒙古贫民,他们是出钱又出粮,耗费不下三二十万。现在张家口已经汇聚了不下三千蒙兵。”祁充格嘴里是听不到范家人等的坏话的。
范永斗之前主持盐引事物,那三千张盐引早就进了他的口袋里了。
第一批二十万张盐引,足足四百万两银子,现在已经被多尔衮收入囊中了。范永斗功在社稷。
而至于说范永斗在贩卖盐引的时候有没有偷奸耍滑,或是公器私用,谁会去管横竖银子到手了。
且只要需要,下一批十万张立刻就能继续叫卖。甚至,满清朝廷都能那盐引直接当钱用了。
“三千人了,又已经有三千人了。算上二月里进京的那一批人,这就五千还多了。好事,好啊。只要我大清兵强马壮,这中原的万里江山,可不任由我八旗健儿驰骋么”
别看满清进了中原后没有跑马圈地和抢房占屋,但鞑子入关之后的收益可真的很丰厚。区别之前是一步迈入亿万富翁阶层,而现在则是走入了高度发达的资本社会,把s小康抛出了三条街。
就看整个北直隶缺津门的夏秋税赋,满清就赚大发了。
而且享受了一个相对温暖的冬季之后,那些个鞑子就是叫他们回关外老家,那一个个都不愿意了。
中原的风雪在郑芝龙眼中还是很大的,可在鞑子们的眼里,那就是小清爽。就像老毛子看到了黑龙江一样,你没有真正的经历过西伯利亚的狂风暴雪,那是没法体会那种感受的。
所以,鞑子们现如今对中原的喜爱之情,那也是超乎寻常的炙热的。就有点像老毛子对温带的想往。
“范永斗是个忠心的,他掏了那么多银子,跟我大清的瓜葛如此深,那已经是绑在我大清的马背上下不来了。这人是可大用的。”多尔衮看的很透彻很透彻。
不说别的,只范家给大清掏了那么多的银子,崇祯帝要是回来了,那就不可能绕过范永斗。
阿拉坦狼吞虎咽的吃着手中的粗面饼子,旁边还有一碗香浓的肉汤,把粗面饼子掰碎了泡在汤碗里,吃起来最是美味了。但阿拉坦不是那些已经被招来多日的老人,他三天前才灰头土脸的跑来张家口,把面饼掰碎了泡在碗里,这种吃法在他看来太浪费时间了。直接狼吞虎咽的吃饼子,七八口就是一个,这样才过瘾,这样才能吃得更多。
他一点都不羡慕那些个掰碎饼子的人,或许过个十天半个月,他习惯了这样的吃食后他也会变得追求享受来,就像草原上的贵族穿的丝绸一样。可现在阿拉坦只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吃下最多的饼子。
他手中的饼子是由小米杂粮和面做的,蒸出来黄灿灿的,香喷喷的的。范家他们拿出来的粮食可都是好粮食。他们就是自己吃差的,也不会在这事儿上做手脚的。
这招兵买马是朝廷的大事,关乎江山社稷,关乎他们家族的富贵,可不能马虎了。
就跟多尔衮想的一样,范永斗等八大家又如何会不知道他们已经回不了头了!
这已经是阿拉坦吃的第六个饼子了,肉汤也满满的喝了一大碗,寻常人怕是肚皮撑爆了也不能塞下这些个,可阿拉坦的肚子就跟无底洞一样,他还能吃。
刚才一边吃着饼子喝着肉汤,他眼睛就边盯着不远处的两个大桶,一个是装饼子的,之前是老老冒尖的一桶饼子,堆得比蒙古包都尖,现在怕就剩一半了。另一个木桶就是满满的肉汤,里头还有骨头,还有肉呢。但现在肯定是半点也没有了。只有那香喷喷的的肉汤了。
阿拉坦可一点也不嫌弃没肉呢,就是肉汤他都喝的美美的。
可是看着其他人从桶里拿饼子吃,从桶里舀汤喝,他心里那个是焦急啊,觉得是肉疼啊。总觉得自己吃亏了。
因为别人吃的多了,他吃的就少了。哪怕那分量根本就不是他能吃下的。
可是在阿拉坦在草原上,他一年到头也没见过几次油水不是这种放开了吃的饼子更是想都不能想。
也是,要是在大草原上都有这样的好日子过,他还跑来张家口当兵干嘛
三下五除二的把手里的饼子吃下去,阿拉坦紧跑两步又在木桶里抓了俩饼子塞进嘴里,然后又添了一碗肉汤。拿着勺子狠狠的在桶底儿搅着,只见几点碎肉跟着汤水泛起。
两个饼子又落进了肚子里,因为吃得太急,阿拉坦被噎得好悬背过气去,赶紧喝了一大口肉汤,才顺过气来。他抚摸着发胀的肚子,舒舒服服的打了个饱嗝。然后又一次站起来
哼哼歪歪往太阳底下一趟,阿拉坦美美的晒起了太阳。
真是在梦里都没过过这样的好日子啊。
作为草原上最底层的牧民,他都已经好几年没真正的吃饱过了,日子过的也就比下面的奴隶好一些。谁叫长生天不开眼呢,这些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到冬天雪灾的时候,要是家的牛羊被冻死了,那整个家也就完蛋了。
阿拉坦的名字很吉利,蒙语是金的意思。但他从一生下来,就是烂命一条,半点金贵也沾不上。等到他阿爸跟着部落里的贵人去南面打仗,再没有回来后,那整个家就彻底没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