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奉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豌豆风

    这也是有原因的,从第一次龙平弹琴,到后来跳舞,罗金妮感觉受到挑战,她不承认是为了男人,反而觉得作为女主的她,不能被这个歌妓超越。

    来自于北方民族的傲骨,还有高贵血统的思想观念,深植于罗金妮头脑,要是与赵嘉比到还无妨,但与这个江南小才女,她骨子里就怕被人看低。

    从临安府迁到福州,虽然都是客居,罗金妮的感觉会更强烈。

    至少她身边,没有龙平姑娘亲人的弟弟和母亲陪伴,那个遥不可及的父皇,怕也是她心中的梗,罗术既是她的依靠也是她唯一的亲人。

    这种感觉其实也适合罗术自己,虽然取得现在的成就,甚至得




第90章 罗氏技堂
    临安府的裁缝铺,罗术让香菱委派店里可信任人继续打理,留下的师傅也都是跟随多年的本份人,来福州带了两个徒弟,准备在这里开一家更大的裁缝铺。

    香汤生意与铁皮匣子生产,进入正常运作,初步被官府接受,宋军开始盯上,要进行合合经营,银子如天上降雨一般,落下来,砸到罗术脑袋上。

    其实,这一切都在意料当中,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转到福州府,与江南的临安府不同,这里以对外贸易港为主,除日常用品外,最大的利润点仍在于从海外进口的大量奢侈品。

    交易方式简单,除了认可的黄金银之外,大部分以货易货。

    最容易成交的方式,仍然是对方与你方的货正是彼此急需的,而如果对方要的货是当地不产的,要的量又大,想要成交就有风险系数,否则不得不放弃。

    所以,了解海外需求,自己要有存货,另外就是创新,必须做出海外喜爱,又无法制造的货品,他们很愿意,把香料、玳瑁、象牙、皮毛等以较低的价格交换,再反销到内地高价买给官夫人与富商。

    传统的商品,包括瓷器、纺织品、纸类,还有船舶与兵器。

    浙西、浙东和四川是南宋“丝织”的中心,能织造多种精美的高级丝织品。广西和四川是麻织业的中心,出产的麻布,运销各地。

    以前使用都是丝、麻作衣物,现在以绵为主的织物,尤其广东雷、化、廉三州棉织业最发达。

    当地生产的“吉贝布”,有幅阔匹长、细密洁白的“慢吉贝”和幅窄质粗的“粗吉贝”等多种。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都很发达,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惊人突破。

    宋朝可是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

    罗术觉得天下遍布黄金,一点不假,每个人心中默念孔夫子,眼中冒出的都是耀眼绿光,梦里想的也也是遍布的黄金屋,这就是商人的意识。

    造船业大部分在内地,福建能造巨大海船,罗术也想进入这个行业,但大部属官办,与**搅合,政治风险太大。

    古人一般以为,饱读经史才是真才实学,而自然科学,特别是应用技术乃不足挂齿者,内地重视书院的建设。

    跟读书人轻视商人不同,在罗术眼中,技术才是宝贝,他愿意花大钱养活这些有特异的匠人,为此专门设办学堂,进行专门培训。

    所谓“罗氏技堂”应运而生,汲此与读书人的书院区别,多少不想惹恼天下读书人的势力。

    读书人由朝廷的科举制保证,罗氏技堂培训人员,则由他专门拨出银两进行奖励,分成五个等级,向分布于各地罗氏家族店铺输送人员。

    最初技堂里,以铁皮匣子为主,这是在临安府自觉形成,到了福州府,则把技堂进行分类,以培养各地的掌柜管理人为主、茶师、裁缝师、酱肉厨师人员为辅。

    后来也为当地官府办理培训造船师,在广东。四川则建立织布培训堂。

    当然,做这一切,花自己的钱,就要给自己办事,给新成立的店铺派去人员,赚钱大量的金钱。

    有了驸马爷的身份,无论是在官府,还是在各地商人处,都受到不同的关照。

    俨然,他变成一个受到当地客商欢迎的老师,众星捧月的感觉委奇妙,远比听之乎者也要有趣。

    驸马爷的宫女知春主动来罗府找他,看到院落里来往走动的不同人等,很是好奇与惊诧,没想到这位驸马爷住的这个宅院,也是很奢侈。

    尤其屋内摆设家具,虽然也有她为之鄙弃,那些嘴里说的



第91章 罗柄文(求推荐,求收藏!)
    切,望着前面开路,后面护卫的仪式,罗术完全要气蒙了,赵嘉是故意的,她在生气,就是不知道为什么

    知道自己娶回来的是一个祖宗,可每天还不能随便交流,罗术很是烦恼。

    今日他还有别的事要办,去知州府,请陈俊卿大人表字,罗氏技堂,这要有当地最高长官的提字,至少是对学堂的学子是一种精神鼓励。

    还有就是准备扩大招生,以前都是委派,各地需求,他还想实行收费制,能让这种学堂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途中一行人,看到路边有倒毙者,从脸上及身形看,不过二十左右,听到旁边人议论,得了一种病,罗术没听清,询问旁边的钱学游。

    “驸马爷,那是一种常见病,得了吃不起药,迟早就是死。”

    钱学游的话在他耳边回荡,人是有寿命的,古代人的寿命更是短暂,一来是平时饮食卫生有关系,二来就是生活环境,最重要还是医治。

    他已经二十多了,还有活多久

    想起公主赵嘉,那美丽的娇颜,不过是昙花一现,世间人真不懂得珍惜,浪费啊!

    这就是人与人的想法差异,前世的人虽然也懂得花钱享受,但更懂得与亲人身边人一起享受,他们懂得分享远比个人独乐能得到一种叫幸福的东西,会更长久。

    宋人不行,象钱学游之类,只懂得个人快活,不停地向翠珠要钱去花,花光后再要,恨不得生在长在青楼里,却不懂得去照顾娘子,虽然也看到所有收敛,但本性不能改。

    谁曾想过,与家人在一起的乐趣!

    罗术想家了,过去的家,与父亲在一起,哪怕不说话,看他一人饮茶,其实也叫幸福,很奢侈的幸福感。

    在知州府,也就是安抚使府内,罗术现在可以堂而皇之进入,仅凭他驸马爷的身份,守护的侍卫也不敢阻拦,只是匆忙前去报告。

    陈大人在与另一位属下在谈论江防,又提到最近在湖南打败的一群暴乱分子。

    罗术听到他们要采用内部收买,已得到效果,海盗的小股势力开始松动等语,就见陈大人已迈步出来,迎接他光临。

    象以往一样,罗术让人把新出的茶叶送上,这才把要求提字的请求说出。

    陈俊卿手抚胡须,“不错,后生可畏,原以为汝只是罗家世子,没想到还有经商本事,上次救济灾区的事,又得嘉奖,这是吾朝之幸,本府一定支持汝。”

    说完,命人拿来纸墨,提笔四个大字:罗氏技堂。

    说话间,陈老夫人也走出来,罗术则拱手,请人把裁缝铺新做的衣裳送上,都是小礼物,也是替自己宣传,现在他的裁缝铺,挂的牌子叫“全枝花”。

    全枝花是宋人喜欢的一种吉祥花,看到女子身上所绣,询问钱学游,才知这花的吉利,自然不能错过。

    同样,在推行新款衣服上,也遇到类似临安府一样的困惑,由于陈俊卿推崇俭朴生活,官府内的夫人们,都不敢露富,看到标注“全枝花”的裁缝铺衣服,也不敢多买。

    多少让罗术有点担心,不过,很快他又发现另一个消费群体,商贾的众位娘子,这是一群完全把花钱当成生命的享受群,完全不受官府管辖。

    新开的罗君裁缝铺,甚至又推出更大胆的内衣款,也很快被抢购一空。

    这种风向转移,让他找到新的商机,闽人不缺钱,敢穿衣,敢尝试,缺乏的是更多新样式。

     



第92章 宋人婚礼
    钱学游给罗柄文找的住处,在福州郊区一片环境优美的山林,这里住有不少读书人,风气很好,罗公子看到屋里弄的宽大宅院,已经狂喜,最重要,屋里摆满各种经书。

    半个月后,罗术就来找他。

    “柄文啊,孔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罗术刚张嘴,罗公子伸手拦住,“二叔,此话差已,非孔子,是孟子先生说的。”

    啊!

    刚出口就把古名给引用差了,罗术没法往下讲了。

    “柄文,不管谁说的,该娶娘子要娶,不要耽误罗家传后人。”

    他不再随便引用,总共几句,在这个书虫面前,就是鲁班门前耍爷头,没事找事。

    罗公子手持书卷,摇头不已,“女子耽误学业,浪费时光,吾要考上进士,给罗家光宗耀祖。”

    我的天啊!

    原来不娶老婆,是为了这个高远志向,了不起,可这跟娶老婆有什么关系

    见罗柄文又开始摇头晃尾,“女子小人也,诱惑分心,世间多少女子令天下大乱,吾愿找到那贤淑助君者,才是心中的颜如玉。”

    噢,要找颜如玉,贤淑的

    数月经商与教学,罗术也认识当地不少富商庶子,其中也有不少粗读诗书的女子,但多数属于那种花瓶,整天就知道梳洗打扮,胭脂涂抹,好女子与这种女子最大的区别,只要在街市里转一圈,就知道了。

    长期教化,好女子应养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入,不可抛头露面,在新年初一、寒食、冬至的开族日,最能验证真假。

    开放日,平时不敢抛头露面的女子可以下馆子,进赌场,话是这么说,但真有在这几天抛头露面的,怕也不能说就属于罗公子说的贤淑女子。

    钱学游到是诡异一笑,“驸马爷,不想,咱来个比文招亲,凭罗家威信,加上驸马爷的昭告,又是文人喜欢的事,一定会吸引不少女子报名。”

    罗术觉得这不是在招亲,是钱学游想看美色,心里痒了。

    更不会相信,真正的大家闺秀会在这种场合露面,岂不是又违背贤淑美德。

    “汝还是找媒婆吧,这回只找贤淑美德的。”

    娘子毕清君到给他说出一番道理,“临安府男女相亲,男以满酒四杯,女添备双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则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

    若不如意,就送上彩缎两匹,表示一下歉意,婚事不成,插钗后,再由媒婆出面,议定礼,往女家报定。

    民间也有自由婚配的,只要喜欢,就可以私定终身,哪有那么多教化礼仪。”

    还有这么多讲究,家里竟然还有这么一个现成的媒婆专家,怎么没想到。

    “娘子,咱就帮这罗柄文,也算吾这个罗家二叔没白当。”

    认祖归宗的事,他不会告诉毕清君,至今,她也以为,当初去福建,罗术是去认祖,自然对这个侄子比较上心,她可是叔嫂。

    “好办,待吾与来往客商夫人闲谈一二。”

    平时夫妻两人,不过家常里短,很少谈到别的事,罗术此刻才知道,这数月时间,这位将军夫人,已经形成商太太的圈子。

    这点要比罗金妮要强,闲暇时间,只看到小妮子领着人,上山骑马狩猎,一点不耽误金人的生活习惯。

    到晚上,有时间,他还是很愿意搂着她睡觉,只是一直答应的金人礼仪,哪敢真的去做



第93章 大诗人(求推荐,求收藏!)
    罗柄文终于相亲成功,看上的女子竟然是那个脸上长疤的富商女子,双方交了聘礼,都是罗术以二叔的名义支付的,他以长辈身份见到那女子。

    襦裙短髻,锦缎团绣,脸上遮盖一层青纱,谈吐谨慎,礼术到也周到。

    孙家以前属傲家茶庄的一处茶舍掌柜的,傲家茶庄卖掉,他自己就开了茶舍,依照傲家进出货规矩,生意一时红火,茶楼的茶叶不少从他那里进出,也算老主顾。

    毕清君与傲月峰的夫人见面,谈到此事,才知晓有这么一位孙家商户,家中有女端庄,只是脸容不容视人。

    站在旁边的罗柄文到是开心,给罗术磕头也是咣咣响,那是真心喜欢。

    随后要举办婚礼,按照当时礼节,男方家里要派人挑着“许口酒”送到女方家,配上插着八朵大红花、用彩色网子装饰的酒瓶。

    担子里通常还得有罗绢若干或者八枚银胜,即银箔制成的头饰。担子上也得插上红花,谓之“缴担红”。

    女方家会在酒瓶里装上水,放进三五条活鱼,再插上一双筷子,回送给男方家,这叫“回鱼箸”。

    相亲过程双方都满意,接着就要下聘礼正式订婚。

    家境殷实的,当时流行的送“三金”是少不了的。

    所谓“三金”,就是金钏、金镯、金帔坠。另外,高级衣裙、珠宝首饰、彩色匹帛,以及花茶果品、糕点、羊、酒,男方家只要置办得起尽量去办。

    家资不富裕的,基本的首饰、衣帛还是要送的,这叫“兜囊”。

    迎亲的当天,新郎家的迎亲队伍,抬着花瓶花烛、香球罗纱、洗漱梳妆用具和各种箱匣,朝新娘家进发。

    新郎家要预备把新娘抬回来的花轿,因为这很流行,以前是用车子迎亲,后来使用花轿,因为抬起来悠悠荡荡,还可以捉弄吓唬一下新娘子,很是热闹。

    罗柄文也很拘谨,没了以前的傲慢,罗术不由得叹息,看来又多一个给家里跪洗衣板的男人,那清高呢,书里颜如玉、黄金屋呢

    幸福面前,所谓礼教束缚,力量还是微弱,人性天然力量,总在想尽办法,追求自由与快乐,哪怕短暂的。

    让罗术没想到的,罗柄文的婚礼,见到一位大人物——陆游。

    短须凛然,四十多岁,处于壮年的陆游,身后跟随两个书童,在与驸马爷罗术拜见后,坐于罗家坐位长辈里面,婚礼以他这个二叔身份作为主持,而他的眼睛却始终没离开这位诗人。

    酒席间,性格爽快淋漓,很是爽快,如一位将军,到让罗术为敬仰。

    “驸马爷可做过善举,镇江知府蔡洸大人得汝救助,闻听难民受到驸马爷的照顾,替吾皇分忧,实在令陆某钦佩。”
1...2425262728...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