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华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色固体颗粒
那个袋子陈歌很眼熟,他今天在厨房帮工的时候就发现了,里面装着两黄河大曲,两条烟还有一整只烧鸡,因为忙着刷盘子,所以陈歌没问四叔这个袋子是干什么的,没想到现在竟然被四叔拿了出来。
老鲁招呼了一声,连带着陈歌和四叔,三个人出了饭店大门,叫了一辆三轮车,不由分说就开始上路。
路上,陈歌终于有机会问清事情经过了,原来老鲁叔这两天一直没有忘了陈歌的事儿,他忙活了许久,终于给陈歌找了个师傅。
老鲁曾经说过,只有到了跟组演员才能算是真正的演员,一般的群演只能算业余演员或者表演爱好者
然而群演想要混成跟组演员有什么要求呢首先,你得通过国内的演出家协会审核,拿到演员资格证!
听到这个消息,陈歌感到十分不可思议,演员还要资格证然而事实确实是如此,此时在国内当演员是有门槛的!
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想要进行营利性的演出,包括音乐、舞蹈、杂技、魔术、马戏、曲艺、木偶、皮影、朗诵、民间文艺以及其他形式的现场文艺表演活动,必须要经过演出家协会的审核,获得资格证书。
显然,让现在的陈歌去考资格证书指定考不下来,所以他必须要学一些演戏方面的东西,他现在的情况也不可能去上学,所以老鲁就给陈歌找了个师傅。
这个师傅可不是乱找的,首先,他得有真才实学,能让陈歌真正学到东西,其次,他在演艺圈里必须有一定声望,只有这样陈歌出师之后的路才好走。
陈歌听完了这些才明白老鲁的良苦用心,现在的演艺圈还不是后世那种一切向钱看齐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电影电视剧并不追求什么票房,而且投资方也大多数是各个省市的电视台,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演员是真正的艺术家,而演戏也是一种艺术行为。
想要进真正的艺术界可不容易,前世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自己行还不行,别人说你行才是真的行”,这句话在艺术界尤为适用,一个艺术家想要成为真正的名家,自己的实力强大还不够,必须要有人捧!
说到这里,一个好师傅的重要性就出来了,当你没什么名声的时候,搬出师傅的名字,那些捧你师傅的人自然会给你几分面子。
这些都是陈歌上辈子混社会混出来的经验,那些道上的大佬就真的比小弟能打吗错!在道上,有人服你你就是大佬,没人服你你连马仔都不如!
每一个大佬的名声都是吹出来的,他们有的甚至比明星更懂得炒作。
想到这里,陈歌有些兴奋的询问自己要拜的师傅是谁,而老鲁的答案让他又惊又喜,他的要拜的这个师傅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杨守河!
早在《阿爸的菜园》这部戏里,陈歌就见过杨守河,他对这个人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唱腔浑厚,看起来六七十岁的人,唱起戏来却能压的住扮演儿子的那个年轻人。
除此之外,陈歌知道的就只有一个《回乡》了,这是杨守河的巅峰之作,即使在整个国内也有不小的名气!
不过从老鲁的口中,陈歌得知了更多的消息,比如杨守河现在就是演出家协会滨海分会的会长,滨海演员的考核就是他来负责,还有,这位老艺术家已经培养出了三位国内有名的一线演员,说是德艺双馨也不为过!
当三轮车拉着三人在一
第13章 闹着玩
“哈哈哈哈,各位乡亲们,今天是我宋三郎大喜的日子!”
“天杀的小兔崽子!看老子今天不打死你!”
“娘啊孩儿不孝啊”
……
大清早的,演员工会旁边的大柳树底下,陈歌手里捏着一个小本子,脸上一阵哭一阵笑,同时嘴里还念念有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犯了病。
从拜杨守河为师开始到现在已经快要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除非老鲁那边人手不够,陈歌才会去影视城帮忙,其他时间则是一直到杨守河那里学习。
现在陈歌手里拿着的本子就是他要学习的东西,这是一个笔记本,上面用蓝黑色的钢笔记了上千句台词,而杨守河对陈歌的要求就是要在一个月里将这些台词都顺顺溜溜的念出来。
不要以为念台词很简单,尤其是笔记本上的台词,有喜,有怒,有哀,有乐,有的还喜怒哀乐掺杂在一块,念出来的时候如果情绪调动不够,听起来就和白开水一样,根本没什么味道。
用杨守河的话说,一个演员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表情和台词,表情这方面最少要做到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而台词则需要让观众听着不出戏。
关于这方面,陈歌的感触比较深,当初在《刘去威》剧组的时候,有这么一出场景,外出打探的士卒发现了山贼的行踪,于是回到军中上报。
饰演这个士卒的人只是一个普通群演,当时他急匆匆来到军营的大帐内,单膝跪地,高声喊道“报告将军,三里外发现山贼行踪!”整个过程他都是按照导演的要求来的,没有丝毫错误,然而他这个镜头没过,因为他喊出来的台词就跟刚刚认字的小学生读课文一样。
最后导演还是换了一个人来演这个士卒,这一回是个跟组的演员,那台词一喊出来,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要气势有气势,就连普通人都能听得出来前一个和这位的差距。
陈歌现在就是在练台词,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些情绪简单的台词,他明明知道该怎么念,可是张嘴说出来的时候总是差了一点味道,但是一个多月练下来,他已经能做到该笑的笑,该骂的骂了。
用杨守河的话说,陈歌现在年纪小,舌头还是软的,如果年纪再大一点,想要练好台词,嘴里就得含着石子儿,否则舌头容易发硬。
陈歌也不知道这个说法对不对,但是他确实能感觉到自己念台词的功夫每天都有明显的提高。
“山娃!练台词呢”或许是陈歌练台词练得太专心,连老鲁走近了都不知道。
“老鲁叔,您来了!”一听老鲁来了,陈歌连忙打招呼。
今天陈歌要去影视城给老鲁帮忙,因为影视城来了一个大剧组,一口气要了两百多个群演,在影视城讨饭吃的专职群演只有一百来个,根本凑不够数,所以老鲁不得不联系那些平常不怎么出工的兼职群演过来帮忙。
陈歌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就跑过来给老鲁帮忙,和他一起的还有四叔,别忘了,四叔也是兼职群演之一,虽然当群演一天赚的钱还不足饭店收入的一个零头。
一群人坐在小货车上开始往影视城那边跑,这一次的车斗里至少坐了二十个人,但这还不够,听老鲁的意思,等一会儿他还要回来再拉一趟。
到了影视城,陈歌才突然发现,自己这段时间没来,影视城竟然来了个大变样。
首先,是城门上方竟然挂上了牌匾,牌匾横在城门上,刻着“京城”两个大字,看到这两个字,陈歌的心头一跳,你挂上这个牌子,就不怕人家真正的京城那边来找你麻烦
进了城门,眼前的景象彻底让陈歌惊呆了,原本空荡荡的酒楼瓦肆此时纷纷开张,有买布的,钉鞋的、百货架子、独轮小推车……身处在这里,仿佛真的进入了一座古代的城池,只不过城里的人有点少,还有就是这条街的尽头架着一台,将整个街道的气氛破坏的一干二净。
什么是大制作这就应该是大制作了吧!总之自从来了影视城之后,陈歌还从没有见过有剧组能包下一整条街的,而这次的剧组,不光光是这一条街,就连城门都被包场了,由此可见投入有多大了。
老鲁把人带过来就匆匆离开了,出来招呼陈歌他们的是影视城的一个工作人员,他把陈歌一行人带到了一处古代的大宅里,一进这宅子的大门,陈歌他们就看到了正在院子里忙碌的剧组人员。
当了这么久的群演,什么样的是剧组的工作人员,什么样的是演员,陈歌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因为这两种人虽然同在一个剧组,却分属于不同的派别。
凡是演员休息的地方,剧组的工作人员一般不过凑过去,陈歌也不明白其中的道道,但是他的眼睛毒,能看出来剧组的人都躲着演员走。
眼前的情况就是这样,七八个应该是演员的人坐在院子的回廊下休息,而工作人员则干活的干活,没干活的也站在墙边上,两组人可谓泾渭分明。
当陈歌一行人到来的时候,坐在回廊里的那些演员仅仅是瞅了他们一眼,而只能在墙边的剧组人员就纷纷跑了过来,开始给陈歌他们换衣服。
陈歌因为年龄原因,再加上身材高挑,所以换上了一身白衫,成为了一个逛街的白衣公子,当然,现在这条街上还没什么好
第14章 领证
几个群演的闹剧并没有让剧组耽搁多久,拍摄依旧有条不紊的继续下去,因为已经过了十月份,天气也开始变得凉爽,所以剧组刚刚开工就拍了一整天。
下午四点多钟,陈歌和四叔一起回到了饭店,今天一天的戏份拍完之后,即使仅仅演了一个路人,但陈歌依然有些疲惫。
别的群演拍完一个镜头之后都会找个凉快的地方坐着休息,但是陈歌不同,他拍完了自己的镜头,就会站在剧组周围,看着那些演员演戏。
自从陈歌有了加入演员这一行的想法之后,他就一直想方设法的“偷师”,凡是遇见演技好的演员,他都会专心观察,细细的揣摩,而且现在的他已经学了不少关于演戏方面的理论知识,观看这些演员演戏的时候,经常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回到饭店之后,正好遇上店里开始忙的时候,但是这一次陈歌没时间给梅子姐帮忙了,因为等会他还要去师傅家里一趟。
根据师傅杨守河的说法,整个笔记本上的台词陈歌背熟了之后,陈歌就要换另一种方式练习,当时他没说换什么方式,因为那时候陈歌才刚刚开始背台词不久,距离把所有台词背熟还早着呢。
这一个多月下来,一千多句台词,陈歌不仅仅是背熟了,他还能用丰富的感情把其中大多数台词念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迫不及待的想要从师父那里学点新的东西。
简单吃了点饭,陈歌就出了门,杨守河的院子距离饭店也就四五里,走着的话半个来小时就到了,虽然路上有三轮车,但是陈歌还想着省钱买房子,大不了就是多走几步路而已,根本没有打车的必要。
走到杨守河家里的时候,天色已经微微发黑了,陈歌手里提着半斤猪头肉,还有一包花生米,这是四叔给他准备的,每次陈歌来这里的时候四叔都会让他捎点东西,用四叔的话说,老一辈的拜师学艺,都得把师傅当亲爹供着,反正这些饭菜咱们饭店里也不缺,你就经常给你师傅带着。
陈歌已经来过这里好几次了,所以他也不用敲门,直接推门走了进去,这一次和往常一样,推开门之后他就看到了正在老槐树下喝茶的师傅。
“师傅,喝茶呢”陈歌如同往常一样打了个招呼。
看到陈歌来了,杨守河笑着点了点头,陈歌这段时间的表现让他很满意,能学,肯下苦功夫,悟性也不低,而且懂事儿,可以说方方面面都比较优秀,所以他对这个徒弟的态度呃很和蔼。
“呵呵,又带东西来了,你带了这么多东西,我跟你师娘也吃不动,这两天你师娘一直抱怨,以后就不要再带了。”
“那可不行,这是我专门孝敬您的,如果您和师娘吃不了,可以分给两边的邻里啊,这是心意,四叔说了,要把您和师娘当亲爹亲娘一样供着。”陈歌开玩笑说道。
听着陈歌的话,杨守河开怀不已,他年纪也不小了,家里唯一一个儿子还在京城工作,一年到头回不来几次,有了陈歌之后,生活就热闹了不少。
“怎么样,我给你的那些台词都能念了吗”
杨守河虽然喜欢陈歌这个徒弟,但是该严厉的时候依然会板着脸,自古严师出高徒,他越严对才能把陈歌教的越好。
“师傅,就等你这句话呐!这两天我都快把本子上的词儿都背下来了,您来考考。”陈歌把手里的饭菜放在桌子上,从怀里掏出笔记本朝自己师傅递了过去。
杨守河也不啰嗦,翻开笔记本就开始考察陈歌的功课,他随意点了几个比较难的句子,发现陈歌的水平果然有了不小的提升,不论是语句的发音、停顿还是其中蕴含的感情,陈歌的表现都达到了及格线以上。
“你现在的水平,去考四级证的话是没问题的,但是四级是考核里最低的等级,那些专科学校的学生一毕业就能拿三级证,你现在的起点太低,就得多使劲儿,明白吗”杨守河说道。
“嗯,师傅,我明白。”陈歌点了点头。
所谓四级证,就是国家四级演员资格证书。
国家四级演员,是指初步了解本专业知识,受过基本功训练,能在导演或艺术指导的启发帮助下完成演出任务,有一定的培养前途的演员。
基本上能考进那些戏剧表演学院的大学生活专科生都默认为四级演员,这也是他们不用考证也能在上学的时候演戏的原因,等他们毕业的时候,只要通过了毕业考试,就能得到国家三级演员资格证,这样出来之后最低也是特约演员的级别。
“我给安排一下,明后两天你抽空去协会分部先把四级证考了,考了四级证你才能跟组,一直当群演可混不出头。”杨守河思索着说道。
“好嘞!”陈歌应声道。
现在的陈歌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了,三级和四级演员的认证滨海分部就能办,师傅是协会分部的会长,有了师傅这句话,考核就是走个过场,四级证已经是稳了。
果然,第二天下午,陈歌中午吃饭的时候抽空去了一趟滨海演出家协会,登记了一下信息,做了一张基础理论的试卷,直接就把证拿到手了。
&nbs
第15章 禁令取消
天气逐渐转凉,前两天下了一场小雨,大清早的,陈歌坐在院子里,风吹过来,感觉浑身凉嗖嗖的。
“师傅,您拍这几天去省里都有什么事儿啊!”
解决了这几天啃剧本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师徒两个坐在小院里闲聊,正好聊到前几天杨守河外出的事情,陈歌就好奇的问了一句。
“上面建了一个中央电影集团,说是缺人手,前两天省里开会,想要找几个有这方面经验的人调过去任职。”杨守河一边喝茶一边说道。
“中央电影集团”陈歌一愣,“这是什么专门拍电影的公司吗”
“这么说也没错,呵呵。”
杨守河笑了笑,随即就给陈歌解释起来这个中央电影集团是什么东西。
原来就在上个月,中央突然把京城电影制片厂、京城电影合作制作公司、国家电影制作公司、国家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京城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和花影光盘有限公司等单位合并,成立了中央电影集团,以促进的影视创作发行,并且负责国外影片的进口工作。
这是国内第一家影视公司,虽然是一家股份制公司,但明眼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背后是政府在支持。
因为公司初步建立,相关人手不足,所以政府开始抽调全国各地的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并将他们安排到公司内任职,杨守河开会的内容就是这个。
“这电影集团一建,国内的电影行业估计要受到政策优待啦。”杨守河感叹道。
听完这件事,陈歌也没怎么在意,毕竟是上面搞的事情,和他一个升斗小民也没什么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