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小人物的华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色固体颗粒

    师徒两人聊了大半天,一起吃了午饭,陈歌这才回家。

    回到饭店的时候已经快要三点了,这时候已经过了饭点,所以陈歌并没有在大厅里看到几个人。

    “山娃哈哈,回来了!”

    出乎陈歌意料的是,进门后和他打招呼的不是梅子姐,也不是四叔,而是老鲁!

    “老鲁叔您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陈歌很惊讶,一般老鲁都是下午收工之后才会来店里喝酒,现在应该还不是收工的时候吧!

    “哈哈!你叔我遇上好事了,今天不上工了,就在这儿,咱们喝到明天天亮!”老鲁满面红光,兴奋的有些语无伦次,陈歌从没见他这么开心过。

    “叔,你这是遇到什么好事儿了”陈歌好奇的问。

    “确实是好事,上面发下文件,你老鲁叔的禁令已经解除了。”

    说话的是刚刚从柜台后面走出来的四叔,看着他手里提着的两茅台,陈歌一阵咋舌,他知道,这两茅台四叔藏了不知道多久,一直都没舍得拿出来喝,看来今天确实是要喝个痛快了。

    不怪四叔他们这么高兴,老鲁怎么着也是科班毕业,在这个时代,大专生也不缺工作机会,可以说如果不是那条禁令,老鲁就算混的再差也不至于来影视城当群演。

    现在禁令解除了,老鲁以后的路就好走了,至少省内各个电视台他都是想进就进!

    饭桌上,老鲁喝的眼都红了,自从那次出事之后,这几年说不委屈那是假的,当初他也是省文艺部的一号人物,不然也没法给宋文华当副导,现在在影视城混了几年,眼瞅着奔五十了,结果到现在还一事无成,谁心里能好受

    听着老鲁说了半天这几年的委屈,四叔开始询问他以后的打算,虽然老鲁下来了四五年,但是省文化部里依然有熟人,重新回去也不是没可能。

    不过说起以后的打算,老鲁想了想,最后也没有做决定,用他的话说,自己回文化部还得从头做起,可是原本手下的人都当了领导,回去给人端茶倒水他真拉不那个下脸!

    听着老鲁的话,四叔默不作声,他能理解老鲁的苦楚,四十来岁,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但是一条禁令直接把老鲁毁了,然而除了省文化部,老鲁还能去哪找个市电视台待着说实话,以老鲁的才华,市电视台有点屈才了!

    一顿饭吃到了深夜,第二天,老鲁早早的把群里的人召集起来,禁令取消,老鲁自然不可能继续在影视城当群演,人往高处走,老鲁快要五十岁的人了,再不拼一把就没机会了。

    人来齐了,老鲁把自己要离开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当然他不会今天就走,他要等影视城找到新的群头来接班,接完班之后才能离开。

    一般来说,新的群头应该由影视城在现在的群演当中挑选,但是以老鲁的资历,如果他推荐了新群头的人选,影视城方面肯定会着重考虑。

    老鲁这个消息可以说彻底把群演这边的水给搅混了,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老鲁会推荐自己手下的那些老伙计,但是新的群头人人都有机会,谁又能肯定影视城一定会选择老鲁推荐的人呢

    不多时,陈歌就发现当他们在“知府衙门”等活的时候,总会有人来他们这个群组所占的地方搭讪




第16章 回村
    这是陈歌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过的第一个新年,他打开床底下的铁罐子,从里面掏出一把纸钱,数了数,一千五百二十六块五。

    其中四百多块钱是从家里带出来的,也就是说,他这段时间总共挣了一千一百多块,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来说,也算是不少了。

    回家过年之前,陈歌打算先给师傅买点东西,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新到手的十二份剧本已经快被翻烂了,人物分析也写了三十多个,按照杨守河的说法,他现在去考四级证基本合格,明年年初就能给他安排考证。

    考完证就能进剧组,陈歌现在心里很踏实,有舍就有得,虽然这几个月他没赚多少钱,但是却换来了前途。

    今天陈歌起了个大早,去市中心西边的工艺品店里买了一套紫砂茶具,二十块钱,真正的手工制品,上面还刻了茶具制作者的名字。

    陈歌以前出来混的时候可没少送礼,关于怎么送礼也是门知识,他发现杨守河不喜欢吃油腻的,所以自从第一次送了一盘猪头肉之后,他以后就改成送素丸子和花生米,还有这位师傅喜欢喝茶,所以送一套茶具刚刚好。

    陈歌这是去长辈家送礼,所以四叔没有跟着,陈歌像往常一样来到师傅家的小院,发现小院门口竟然停了两辆小轿车。

    这年头能开的起轿车的人可不多,虽然陈歌认不出这个世界的汽车品牌,但是眼光还是有的,这两辆车一看就保养的很好,再看车牌,是京城过来的,心里顿时有了计较。

    眼看天色就要到晌午了,陈歌也没吭声,直接转身往回走,师傅家里来了贵客,他现在进去估计坐不上饭桌,与其进去了尴尬的说几句就走,还不如等人家走了自己再来。

    一路回到饭店,陈歌看到梅子竟然也在,他记得昨天下午四叔就给梅子放假了,反正快要过年了,大家都在家里吃饭,饭店也没多少生意,所以四叔就让给梅子和宋师傅放了假,打算明天关门回老家。

    “梅子姐,你怎么还在店里没回家吗”陈歌好奇的问。

    “回家干什么回到家里也是受气,还不如过来帮忙。”梅子趴在柜台上一脸的怨气。

    得!这是和家里人闹别扭了!陈歌怎么说也活了这么大岁数了,梅子这种情况他见多了。

    “怎么回事,在家里受委屈了”索性店里没什么客人,陈歌找了个凳子一坐就和梅子聊了起来。

    可能陈歌的表现确实不像是十六七的孩子,梅子忍不住把自己家里的事儿告诉了他。

    梅子住在离市区不远的一个村子里,父母都很勤快,家境还算殷实。

    她今年二十一,和陈歌一样初中毕业就进城干活了,在来四叔的饭店之前,她一直在东边一个服装厂里做小工。

    二十一岁,早就应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所以这两年梅子的父母一直张罗着想给梅子找个婆家。

    然而找了两年,相亲也相了四五个,却一个合适的也没有。

    用梅子的话说,她不想找一个乡下种地的,要找就找一个有城市户口的,有稳定工作最好。

    梅子的要求很正常,这年头姑娘都盼着往城里嫁,混个城市户口,况且梅子在市里工作了这么久眼光高一些很正常。

    然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梅子家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户,梅子也不是那种特别漂亮的,人家城里的人凭什么看上你

    所以,用一句话说,低的你看不上人家,高的人家看不上你,所以梅子的婚事就这样拖下来了。

    今年梅子回家,父母死活逼着她找一个农村里的对象,她一时气不过,就跑回城里来了。

    这件事放在以后很难想象,城市户口有那么重要吗一个个挤破头皮跑到城市落户

    可是现在的情况确实是如此,城里的人找工作好找,进厂子容易,等以后结婚了厂子给分配房子,生了孩子也能上个好学校,对农村人来说,城里人过得就是天上神仙的日子。

    对于这种情况,陈歌也没什么办法,这是时代的问题,陈歌只好给妹子开玩笑说到,如果她能在市区买上两三套房子,过几年那些城里人肯定都抢着娶她。

    梅子被陈歌这一句话逗笑了,她说如果能买房子,干嘛不直接给男方下聘礼买人

    她这句话或许只是个玩笑,但是陈歌知道,到了十来年后,女方给男方下聘礼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两个人一直聊到四叔买年货回来,三个人一块吃了个午饭,听到梅子过年不想回家,四叔就把饭店的钥匙给了她,并且嘱咐她平时少出门,夜里要把门窗关好,好在这个时候的治安刚刚经过严打不久,否则四叔是觉不放心梅子一个人看店的。

    到了下午,陈歌提着东西再次来到了师傅家里,看到门前的两辆车不见了,陈歌才笑嘻嘻的推开了院门。

    “师傅,我来看您来了。”陈歌看到院子里没人,于是朝着屋内喊到。

    “你小子不是天天来吗还看我,有什么好看的!”一听到陈歌的声音,杨守河就从屋里钻了出来。

    “这不是要过年了吗,我得和四叔回老家了,就给您买了点东西,嘿嘿!”

    陈歌现在在杨守河面前已经不怎么见外了,他挺满意这个师傅的,同样,杨守河也挺满意这个肯下苦功夫的徒弟。

    说实



第17章 过年
    当陈歌和四叔回到老家的时候,村里正紧锣密鼓的张罗着办宴席。

    老梁沟除了两三户外姓,其他全都是陈家的族人,陈氏家族原本是滨海一个小族,两百多年前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老梁沟定居,因为条件艰苦,陈氏家族并没有能够开枝散叶,所以村里一直都是一百来户人家。

    虽然村里的人少了点,但是关系却就此拉近了不少,可以说村里所有人都彼此沾亲带故,一家有难,其他人家都会帮忙,这也是陈歌没了父母之后能不愁吃喝的原因。

    陈歌是真的吃百家饭长大的,所以这次回来他花两百多块钱买了五十多斤腊肠,准备让村里的人吃个鲜。

    老梁沟的年夜饭是全村人一起吃的,在村里最长的那条土路上,家家户户把桌椅搬出来排成一排,大家伙把家里准备的食材收罗起来,全村的女人围在炉灶边上炒菜,村里的男爷们坐在桌上聊天喝酒,整条街都挂上红灯笼,十分的热闹。

    陈歌记得自己小时候,浑身包着一件破棉袄,吧嗒着小腿从土路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路上不断有叔伯给用筷子给自己喂菜,没走两圈就满嘴流油,肚子撑得都走不动了。

    陈歌这次回来干脆住到了三爷爷的家里,原本的篱笆院现在已经落满了灰尘,倒是爷爷的供桌还算干净,想来是村里人经常来打扫。

    陈歌之所以不回去住,就是因为不想把当初借出去的东西要回来,毕竟家里就他一个人,那些锅碗瓢盆再要回来也没什么用处。

    要过年了,那些和父母一块出去打工的孩子也回来了,村里和陈歌差不多大的孩子只有四个,其中一个因为打架留级,现在还在上初中,另外三个都跟着父母去外地打工了。

    这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孩子回来,村里总算多了一些热闹,陈歌是这几个孩子里的头头,因为整个村里就他学习最好,同时辈分也是最高的,四个同龄孩子有三个要叫他叔,另外一个虽然是同辈,但也得叫他一声哥。

    山里的孩子,上山逮虫捉鸟,下河捞鱼摸虾,虽然陈歌已经过了贪玩的年纪,但是跟着这几个小伙计一起在山里转转,心情也非常不错。

    这片山里的狼和熊什么的早在生产队时期被人打光了,所以陈歌几个在山里横冲直撞,玩了三四天,几个人逮到了两条兔子,摸了一小兜鸟蛋,如果不是河面已经结冰,陈歌他们少不了还得下河再摸几条鱼。

    大年三十,天才刚刚亮,村里的土路上就开始摆桌子了,村口两天前用石头和黄泥垒起来一个大灶台,现在黄泥干了,已经可以烧火了。

    村里几个手艺好的女人一招呼,家家户户就把买来的食材送到村口灶台旁,两三个女人掌灶,其他女人摘菜的摘菜,烧火的烧火,分工明确。

    陈歌把买来的腊肠丢进了竹篾编成的笼屉里,这种腊肠不需要怎么处理,蒸熟了就能切着吃。

    除了陈歌买的腊肠,四叔买回来的大猪腿已经被切好了丢进了大锅里,锅里除了肉还放了满满的的白菜,等菜和肉都炖熟了,再放上一把粉条,保证人人都吃的开胃。

    村里的女人做的都是汤菜,很少有用油炒的,一来是因为油贵,二来是因为汤菜分量足,吃不到菜,用汤泡饼也能填肚子。

    相比陈歌前世吃过的各种名吃,村里女人做的这些菜显然查了太多,然而虽然菜的味道一般,但是陈歌却吃的十分开怀,有的时候,吃饭吃的确实不是味道,而是一种氛围。

    吧嗒吧嗒,一个三四岁的小丫头从桌子旁边走过,两个小辫歪歪扭扭,整个身体被大红棉袄裹成了一个球。

    看到小丫头,陈歌从桌上夹起了一块腊肠,不由分说就往她的嘴里塞,小丫头应该是吃饱了,看到陈歌塞过来的腊肠连忙摇头,可是当陈歌把筷子凑近之后,她还是张着小口勉强吃了下去。

    老梁沟穷,村里的孩子从小到大能吃上肉的时候不多,至少曾经的陈歌就是这样,陈歌小的时候每次被肉馋的不行了,就去山里转悠,这时候山里还不讲究什么保护动物,能逮着什么就吃什么,蛤蟆,青蛙,不会飞的雏鸟,最好吃的是兔子和山鸡,但是小时候的陈歌逮不到这种东西。

    吃饱喝足,村里人开始趁着夜色收拾东西,孩子们帮忙收拾碗筷,男人搬桌子,女人们可以休息一会儿,坐在一起唠唠嗑。

    这时候的晚上没什么可以娱乐的项目,一般都农村或许会在家里看电视,但是老梁沟这里太偏了,通个电都是麻烦,弄弄一台电视机也收不到信号。

    半夜,三奶奶已经睡了,陈歌和四叔一起陪着三爷爷聊天。

    三爷爷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如今除了四叔,其他人都成家的成家,嫁人的嫁人,三爷爷的大儿子,也就是陈歌的大伯,现在孙子都能打酱油了,可以说四叔是三爷爷唯一放不下的心病。

    所以,爷孙三个聊着聊着,就聊到四叔的婚事上来了。

    根据陈歌的记忆,四叔结过一次婚,那时候的四叔刚刚进城打工不久,遇到了同是农村过来的四婶,两人也没搞什么恋爱,就是搭伙过日子,但是过了四五年,女人一直没有生孩子,一开始家里还以为是女人的问题,但是到了医院一查,有问题的竟然是四叔!

    免疫性不育症,据说想治好得出国,以四叔当初的



第18章 三级考试
    新年刚过,群演们陆陆续续归来,冷清了半个月的演员工会再次热闹起来,并且有朝着火爆发展的趋势。

    现在的演员工会就像个菜市场,门口的大街都快被人堵满了,人数比过年前暴增了三四倍不止!

    陈歌看到这么多人,连忙找人询问这是怎么回事,经过那人一解释,陈歌才得知,原来是年前在影视城拍的那部《钦差大臣》在京城电视台播出之后突然大火,顺带滨海影视城也在影视圈里涨了不少名气。

    影视城的名气一涨,来自全国各地的剧组就纷纷跑过来预约片场,根据影视城高层的估算,今年来拍戏的剧组比去年翻了一翻,所以对于群演的需求也大了起来。

    演员工会门前的这些人就是来找活干的,影视城在全省的报纸上发布了招工启事,年龄和性别不限,每天5块,不包吃住,消息一传出去,四里八乡的人就都跑过来了。

    在这个年头,一般的小工一天也就二十块钱,五十块的工资即使工厂里的工人也眼红,更何况还有一大群找不到工作的农村人!

    对于农村出来打工的人来说,这种不限年龄和性别,也不要求有一技之长的招工广告简直就是专门为自己发布的,他们没什么手艺,进城打工也都是出苦力,而且出了苦力还赚不到多少钱,影视城承诺的5块工资简直就是一块金饼子,凡是看见招工广告的农民工基本都跑过来了。

    影视城也没料到这种情况,他们原本计划的是招聘五百到六百名群演,这个数量已经可以满足前来拍戏的剧组的需求了,可是消息刚刚发出去两天就有一千多个人来应聘,影视城一下子就被这么多人给冲懵了。
1...45678...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