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书之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拂衣远去
赵拂衣微微点了点头
六十一、探索
淡淡薄雾之间,三棵桃树伫立其中。
与上次来相比,三棵桃树毫无变化,仍旧是在最左侧的那颗桃树上面,挂着一枚桃子。
这次的桃子足有一个半拳头大小,表皮只是略微泛青,靠尖的一端已经完全染上红色,看起来卖相不错,差不多快熟透了。
“奇怪,怎么每次都是这棵树上结桃子,其他两颗桃树怎么一点变化都没有……”
赵拂衣脑海中转过这个念头,但也没有多想,目光从三棵桃树上扫过,却未立刻去摘桃子,而是低头向树下看去。
就在三棵桃树下方,铺着一块白布,上面堆着几块肉脯,是他上次离开之前,特地留下来的。
“哦,还不错!”
赵拂衣捡起肉脯,仔细瞧了瞧,用力捏了捏,又仔细闻了一下。
发现外界已经过去差不多一个月了,这里的肉脯居然没坏,甚至依旧保持新鲜,与他上次离开时,没什么差别。
若是这样的话,以后有什么不方便随身携带的要紧东西,尽可以存在这里。
他心中一动,忽然冒出这个念头来,随即又摇了摇头。
日后说不定可以,眼下还不能这么干,激活山水画卷的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杀人只是必要条件,但并不是随随便便杀一个人,就能激活画卷,万一放进来拿不出去就坏了,还是等完全弄清楚规律之后,再打这个主意。
确认肉脯没坏之后,赵拂衣也不多做耽搁,把树上的桃子摘了下来,转身来到水潭边上,借着潭中冷水,仔细洗了一遍,然后收入囊中。
他并不着急吃桃子,此行的目的,也并不只是来摘桃子,还想趁这个机会搜索一番,看看这里到底是什么情况。
上次来这里的时候,一路往山上爬,爬了不久,就被凛冽的山风逼了回来,这次决定转回头,往山下走,看看这座山下有什么。
抱着这个心思,他这次来的时候,提前做足了准备。
背后的行囊鼓鼓囊囊,全都是肉脯、干果之类高热量的东西,最能填饱肚子,腰间不但带了水囊,还挎了一个小小的酒葫芦,里面装了一葫芦烈酒,以做驱寒之用。
收拾好一切之后,赵拂衣沿着山泉的流向,一路向山下走去。
这座山越往下,山势越趋于平缓,虽然也有陡峭之处,但与山上比,就好走的多了。
山风也随着高度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小,逐渐没了任何威胁。
唯一遗憾的是,白雾依旧存在,甚至没有丝毫减弱,依旧笼罩着整座山峰,他不禁怀疑,周围的这一切是真的白雾,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幸亏有这一道山泉引路,否则,茫茫白雾遮挡之下,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找不到回三棵桃树的路了。
……
这座山里的天气从不变化,永远都是阴云密布,却又有一些亮光,根本无从判断时间。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拂衣一直走到双腿发硬,两眼发直,这才忍不住停了下来,抬头远眺,眼前依旧是无尽的山路,真不知道何时才能走完。
“这座山……还真是高啊,我上次运气也真是不错……”
赵拂衣回想起第一次来这里,心中不禁一阵后怕。
他没想到这座山竟然这么高,以他如今的体力,能走到双腿发直,至少已经走出两百里的山路,却依旧没见到山脚,山势之大,简直超乎想象。
幸亏他第一次来的时候,距离三颗桃树不远,吃了桃子之后,瞬间返回现世,否则,以他当时的体力,若是落在这里,就算知道桃树在哪里,只怕也走不动,半路上就被冻死山上了。
休息了一阵之后,赵拂衣继续又走了一程,直到双腿酸软,这才决定好好休息一次。
他沿着河岸,找了个背风的岩洞,躲了进去,又搬了几块石头,把洞口堵上,只留几条通风的缝隙,之后,掏出肉脯,就着清水,大口咀嚼起来。
肉脯又干又硬,空口并不算好,不过,用来填肚子再好不过,只吃了半块肉感,就觉得差不多已经饱了。
填饱肚子之后,他又打开酒葫芦,喝了一小口烧酒,暖了暖身子,然后,裹好熊皮长袍,靠在石头上,双眼一闭,就此沉沉入睡。
这一觉也不知睡了多久,等他醒来的时候,外面的天色还是一副阴沉沉的样子,也看不到时间。
赵拂衣叹了口气,整理一番之后,沿着河道继续走了下去。
……
“啊”
约莫三四个时辰之后,赵拂衣忽然停下脚步,抬头望远
六十二、荒城
天空永远都是阴云密布,大地则是一片无边的黑色荒漠,天地之间,一座古旧的城池矗立其中。
赵拂衣面色肃然,紧握长刀,暗自提高警惕,一步步向远方的城池走去。
随着城池越来越近,一层层白雾渐渐变淡,更多的细节暴露在他眼前。
远远望去,城池看着还很完整,近看却发现并非如此,高大的城墙斑驳陆离,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风化,表面依旧残留着兵器划过的痕迹,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在其中的一段城墙上,还残留着烟熏火燎的余痕。
比起高耸的城墙,城门损毁的更加严重,两扇厚实的大门已经荡然无存,整个被人破坏,碎落的残骸洒落一地,上面还钉着锈蚀不堪的箭支。
“看来这一场大战很惨烈啊……”
赵拂衣站在城门洞下,望着眼前的痕迹,脸色微微有些难看。
他继承了韩棠的记忆,拥有改朝换代之际,十几年的战场厮杀经验,战局如何一望便知,只看眼前的痕迹,当年攻城的时候,就是一场硬战。
大军作战,攻城最难,像这样一座大城,即使能顺利攻打下来,攻城的士卒也十不存一,如果有选择的话,对于这种城池,军中大将绝不会选择强攻,四面围困,断水断粮才是最好的办法。
眼前这座城池,经历过如此惨烈的战局,只怕里面不会有什么活人,甚至不会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留下。
赵拂衣漫步向前走去,眼前的一切不断印证着他的判断。
进了城门,正对着一条大街,街上没有半个人影,地上是半尺多的浮土,也不知积攒了多少年,轻轻踩上去,就烟尘四溅。
耳畔只有“呜呜”的风声,回响在整个城池上方,除此之外,再无半点响动,显然是一座早已废弃的空城。
“看起来好多年没人来过了……”
赵拂衣皱了皱眉,踏着干燥的尘土,小心翼翼,一路向城中走去。
沿途之间,一片破败。
街上掉落了许多腐朽不堪的兵器,深埋在尘土之中,只有一脚踩下去,才会惊讶地发现这里有一柄剑,那里有一把刀,两旁楼阁上则残留着一根根箭支,深深扎入其中,看来当年攻入城中之后,每一步都经历了血战。
最为特别的是,道路两旁的宅院、店铺全都大门洞开。
赵拂衣随意找了几间进去,发现里面空荡荡的,什么东西都没留下,不要说是锅碗瓢盆这些轻巧东西,甚至连家具都没剩,只要是能搬走的东西,全都搬的干干净净。
“这地方看起来不止是造了一场兵灾,还被人纵掠了一遍,这倒怪了,即使纵兵劫掠抢的也应该是金银珠宝才对,总不至于连家具都搬走了……”
赵拂衣一路前行,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多。
他本想四下找找,看看有没有书卷一类的东西,想要从中查出这里究竟是哪里,可惜一切都被搬空了,连柜子都被搬走了,更不要说是书卷。
他忽然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经历过如此一场大战,为何连一具骸骨都没看到。
人的骨头虽然没有钢铁坚固,但绝对比钢铁要耐腐蚀的多,正常来说,如果有刀剑留下,也一定有骸骨才对。
“难道打赢的一方,把所有的骸骨都搬走了”
……
这座城池面积不小,几乎不在长安城之下。
赵拂衣沿着长街一路前行,足足走了大半个时辰,才走到城池的最中央位置,看到一片占地辽阔的宫殿。
远远眺望,宫殿的风格与大魏并不相同,与他以往见过的任何宫殿都不同,却好不寒酸,依然雍容华贵。
单单宫殿周围的宫墙,就足有三丈多高,朱漆高墙,湛蓝瓦片,当年一定非常漂亮,只是经过不知多少年的腐蚀,原本朱红色的表皮,已经褪化为暗红色,看起来就像是残留的血痕。
与外面的城门相同,宫墙两扇大门也被人拆毁,并且付之一炬,只留烧焦的木块。
赵拂衣并未立即进去,在宫殿外驻足片刻,又想了一阵,最终握紧长刀,决定进入宫殿。
迈入宫殿之后,远处可以看到一座正殿。
沿着宽大的甬道,赵拂衣一路向正殿走去,想要看看里面有些什么。
走了约么百丈之后,透过薄薄的雾气,他霍然发现,在正殿前面有一片广场,广场上一座三四丈高的小山。
远远望去,与正殿重叠,看不清楚,走到近处才发现。
“啊!”
等他走到跟前,真正看清这座小山之后,脸色忽然大变。
自他来到这座城池之后,一直在寻找城里的人去哪里了,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
广场上的这座小山,赫然是用人骨堆成,头骨、脊椎、臂骨等等,堆积如山,稍微看上一眼,就令人头皮发麻。
这些骸骨
六十三、道兵
先是眼前一黑,接着,又是一黑。
赵拂衣能分辨周围景物的时候,已经回到长安城的普渡居中。
眼前之所以连续黑了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每次离开山水画卷的时候,都会感到一阵眩晕,从而眼前一黑,第二次则是因为,他离开长安府的时候,正是午夜时分,此时从花果山归来,外面依旧天黑,屋子里更是漆黑一团,好一阵子才适应。
几次经历之后,他发现每次激活画卷的时候,现世的时间好像凝固住了一样。
“等等……”
赵拂衣想到这里,心中忽然一动,要是每次进入山水画卷,现世时间都不流逝的话,下次岂不是可以在里面修行。
这样的话,就算吃到的桃子没有,在里面也有足够的时间修行,完全可以慢慢把云体风身练成。
还不等他转过这个念头,忽然感到脑中一阵刺痛,一段段清晰的画面从他脑海之中浮现出来。
有过前几次的经验,他知道这是孤尘子的记忆碎片。
当下也不惊慌,定了定心神,先脱去长袍、硬靴,换了一身单薄衣裳,又把山水画卷贴身藏好,之后,才盘膝坐下,开始消化孤尘子的记忆。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一座古香古色的偏殿之中,十七八个六七岁的小道童端坐在一起,正在摇头晃脑地背诵《道德经》。
孤尘子也在其中,他此时年纪太小,还没有法号,其他人都叫他俗家姓名陈商。
半个时辰之后,结束了一上午的诵经,小道童们蜂拥着冲入饭堂,吃过午饭之后,中午休息一阵,接着,开始下午的课程。
“云体风身是咱们天师道的入门功夫,虽然只是修炼肉身的秘法,比不上飞天遁地的法门,却是一切功法的根基,你们千万要仔细修炼,万万不可轻视!”
一个白发老道站在小道童们身前,表情严肃地说道。
“谨遵师父法旨!”
一大群小道童七嘴八舌地哈道,陈商站在队伍里,更是暗自立誓,一定要把这门功法学好。
从这一日起,山上就多了一群练武的小道童。
每日天色蒙蒙亮就起床修炼,除去中途诵经、吃饭、午休的两个时辰,其他时间全部练武,一直练到月上枝头,人困马乏,这才安歇下来。
这群道童之中,陈商是练的最认真的一个,也是练的最好的一个,不过三四年的光景,一套云体风身,已经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
“陈商,今日是你离开天师道外门的日子,为师特赐你法号孤尘子!”
与数年前相比,白发苍苍的老道显得更加老朽,嘴里的牙已经不齐了,说话都有些漏风。
“多谢师父赐名。”
孤尘子已经长大了,成了十六七岁的少年,身形挺拔,剑眉星目,看起来颇有几分英气,美中不足的是,面上含了几分凶戾之气。
若是军中自然是一等一的好面相,但在道门之中并不讨喜。
“孤尘子,你天性坚毅,果断敢为,为师一向看在眼里,多次向师门推荐,想让你去内门修行,可惜几次测试都没能通过,已经无缘内门,为师真的感到很惭愧。”
白发老道赐过道号之后,面色和缓起来,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
“师父,几次测试不过,都是徒儿资质不行,与师父无关,惭愧的应该是徒儿才对。”
孤尘子摇了摇头,脸上露出遗憾之色,眼中却有几分愤恨。
他在天师道中修行十年,一共参加了三次由外门到内门的选拔,可惜资质不足,对上乘道法的领悟力太差,无论如何都入不了门,无缘加入内门。
“那你接下来又有何打算”
白发老道沉默了一阵,接着问道。
“还能有何打算,以弟子的资质、本事,今生是无缘大道了,只能寻一处支脉,随便找个职位,做一名清修道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