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书之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拂衣远去
孤尘子叹了口气,心有不甘地说道。
“嗯……这也是个办法……”
白发老道叹了口气,想了想,又问道:“那你还想不想领悟上乘秘法,参悟大道,博一个白日飞升”
“弟子当然想!”
孤尘子不由一怔,连忙答道,接着,又摇了摇头:“只是咱们天师道的规矩,不入内门,就见不到上乘秘法,徒儿就算想也是白想。”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白发老道犹豫了一下说道。
“什么办法”
孤尘子不由惊喜交加。
“在咱们天师道中,还有一支道兵,不知你可曾听说过”
白发老道问道。
“弟子不知,敢问师父何为道兵”
孤尘子摇了摇头,他确实没听过道兵的名字。
“道兵,顾名思义,就是修
六十四、灭门
“道长,求求你了,求你念在浣纱剑派三代忠于道门的份上,只杀老夫一人,放过门中其他人吧!”
一名身着华服的半百老人跪在地上,拼命地磕头,砸的青石板“嘭嘭”作响,鲜血从额头沁出,点点滴滴落在地上。
在这半百老人的对面,赫然站在一名黑袍道人。
这名黑袍道人正是孤尘子,此时他已是二十多岁的模样,面色淡然,眼神冷漠,毫无感情地看着眼前这位老者,就像屠夫看待宰羔羊。
最为特别的是,他右手持着一柄道中配发的精钢长剑,一点点鲜血正从剑锋上滑落,显然已经杀过人了,左手则捧着一本《三皇治世经》,翻开到三分之一的位置,似乎刚才还诵过经。
正所谓,一手持剑,一手捧经,长剑夺命,道经超度,所到之处,无有不服。
“萧阳鱼,不要不知足,要不是看着萧家三代忠义的份上,道中也不会法外开恩,只派我杀你萧门主脉。别妄想一个人把罪都抗下,难道十天前,你们萧家决定叛逃的时候,只有你萧阳鱼同意吗”
孤尘子冷然问道。
“孤尘子!”
萧阳鱼见求饶无用,霍然站起身来,一双饱含血丝的眼睛死一样地盯着孤尘子,恨恨说道:“好一个法外开恩,亏你们说得出口!”
“居然怪我们萧家叛逃,你可知近十年来,为了天师道四面扩张,我们萧家前前后后搭进去三十多条人命,再继续待在这里,多少人命也不够填的,恐怕再过几年,世上就没有浣纱萧家了!”
“萧家的辛苦,道中自然看在眼里,等到天师道一统天下,自然会论功行赏,可惜因为你的错误决定,永远看不到那一天了。”
孤尘子好不动情地说道。
“天师道妄图一统天下,永远不会成功,你们就没发现吗,古往今来,从未有任何一家修行门派曾经统一天下,以后也绝不会有!”
萧阳鱼握紧手中长剑,冲着孤尘子高声怒喝。
“以前没有,以后会有。”
孤尘子依旧淡然。
“做梦!”
萧阳鱼忽然大喝一声,挥动手中长剑,如闪电一般向孤尘子劈去,放下一切顾忌,要与孤尘子拼命。
这一剑含怒出手,用尽他生平所学,只求杀人,不求自保,无论是剑速,还是技巧,都无可挑剔,是他平生最强一剑。
“呵呵……”
孤尘子不屑的看着萧阳鱼,还不等长剑及身,忽然张了张口,轻轻吐了一口气,一片亮青色的薄薄利刃,陡然从嘴里射了出去。
下一刻,利刃毫无阻碍的穿过重重剑影,出现在萧阳鱼的脖子上,深深割了进去,切断了他的喉管。
“为什么……你明明修为没我高……而且……”
萧阳鱼难以置信地捂着脖子,鲜血不断涌出,几乎难以说话。
“萧阳鱼,你何其愚蠢,竟敢与我动手,你们萧家附庸天师道三代,前后经历百年,大部分武功都是道中高手帮你们优化的,难道里面有什么破绽,我会不知道就算你武功再高一倍,只要用的是浣纱剑法,也绝不是我的对手。”
孤尘子鄙夷地看着萧阳鱼,也不知是鄙夷他叛逃天师道,还是鄙夷他不知天高地厚。
萧阳鱼还想再说什么,可惜鲜血堵住喉头,已经张不了口,片刻之后,不甘死去
……
画面一转,已是数年之后。
“在下孤尘子,见过冼观主,从今日起,贫道就要多多叨扰了。”
孤尘子面色淡然,拱手说道。
在他身后站着十多名黑袍道士,年纪都在二十岁上下,全都是面色冷峻,腰悬长剑。
对面的冼观主,则是一位蓝袍道士,年纪在四十岁上下,手持白玉浮尘,腰中系着亮黄丝绦,面带雍容之色,与杀气腾腾的黑袍道士明显不同。
冼观主乃是长安城外的天师道支脉——老君观的观主,执掌老君观大权。
他虽是从外门弟子一路晋升上来的,地位在道中并不算高,但能在大周王朝帝都附近执掌一条支脉,本身就是一种肯定,无论是权力,还是能力,都非寻常观主所及。
“道友客气了,长安最近几年明争暗斗的厉害,贫道在这里已经感到孤木难支了,无奈之下,这才向道中求救,希望派些得力的高手来。”
“道友来此之前,我已听说道友手段了得,短短十年功夫,便已完成数十次任务,立下许多功勋,成为同辈中第一位道兵统领,道中能派道友来这里帮贫道,贫道不胜感激。”
冼观主笑着说道,从他话中可以听出,对孤尘子并非一无所知,甚至可以说非常了解。
 
六十五、覆灭
画面一转,已是三日之后。
清晨,孤尘子与冼观主等人一早就在大殿等候,准备迎接道中派来的使者。
不是他们不想在山下迎接,而是道中早有谕令,不得出山门一步。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直到日上三竿,才有消息传来,道中使者姗姗来迟出现在静修山下,带着几位随从莅临老君观。
功夫不大,道中使者进入大殿之中,他年纪与孤尘子相仿,身着一件紫色道袍,按照天师道的规矩,这是真正的内门弟子才有资格穿。
“陈师兄,许久不见了!”
出乎意料,紫袍道人进入大殿之后,并未厉声呵斥,也没有理会冼观主等人,反而头一个跟孤尘子打了声招呼,神情缓和,叫的还是孤尘子的俗家姓氏。
“原来是李师弟!”
孤尘子看着面前的使者,眼中满是惊讶。
天师道今次派来的使者不是别人,而是他的一个熟人,名叫李渔江,是昔年孤尘子刚入外门的时候,与他一起修炼的三十多名道童之一,年纪比他稍小,两人交情也不错,故此,称他一声师兄。
当年初入门时,李渔江修炼天赋平平,也没有孤尘子这么刻苦,云体风身的修行水准远不如他,在同届中并不出奇。
可是每人天赋不同,李渔江对道法的领悟力却比孤尘子强得多,后来通过道门测试,筛选进入内门,没想到多年过去,已经身着紫袍,成为真正的内门弟子。
“陈师兄,你这次可是做得差了,丹鼎道与咱们天师道虽然不是盟友,但也不是敌人,一向保持中立,你这次杀了白侍郎,激怒了丹鼎道的几位长老,一封书信递到道中,非要至你于死地不可,闹出一场轩然大波。”
李渔江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可惜之色。
“李师弟,咱们天师道要并吞天下,已是众人皆知之事,不为盟友,就是敌人,那里还有中立两个字,陈某自信此事做的不差,道中要杀就杀吧,但要陈某认错,绝无可能。”
孤尘子身为道兵,杀戮十年,其心如铁,百死不悔,对人狠,对自己更狠。
“师兄误会了,师兄为天师道征战十年,屡立大功,道中高层都看在眼里,岂能因为这点事情就要了师兄的性命,道中已有决定,要师兄在静修山闭关十年,寸步不得出山,也算给丹鼎道一个交代,师兄对此决定可有话说”
李渔江说到最后几句话的时候,忽然面色一肃,传下道中谕令。
“陈某无话可说。”
孤尘子点点头,这已经比他想象中的惩罚轻的多了。
“好,既然师兄没什么说的,还请此刻就去后山。”
李渔江肃然说道,说话之间,随他而来的几名道士已经走了上来,围在孤尘子身旁。
“也好。”
孤尘子点了点头,再没有多说什么,最后看来李渔江一眼,转身往大殿外面走去,背影有说不出的落寞。
几名道人寸步不离,紧紧跟在他身后,一路随他往后山走去。
李渔江静静地看着孤尘子,目送他离开大殿,时候不大,孤尘子的身影终于消失在山路之中。
待到孤尘子走后,李渔江忽然转过头来,看着大殿里其他几名道士,方才和煦的表情已经收敛的无影无踪,面上笼罩着一层寒霜。
“你们几个好算计啊,设下陷阱,借刀杀人,让陈师兄出手,杀了这几个人,以后长安城没人再敢与我天师道为敌,到时候就是你们一家独大了!”
“这……这话从何说起……我们怎么……”
冼观主一脸惊慌的说道。
“冼照月,别以为你那点小心思瞒得过道中高层,这次道中考虑到长安大局,没有发落你们,下次不要让我找到机会!”
说罢,李渔江拂袖而去,留下殿中几人面面相觑。
……
画面再转,已是数月之后。
这一夜繁星满天,万里无云,天空澄净的就像被人仔细擦拭过的镜子,亮的吓人,透的渗人。
孤尘子独自一人坐在幽暗的山洞之中,望着天上的星空。
不知为何,星空虽然澄净,他心中却丝毫也感受不到平静。
一阵阵心悸涌上心头,让他感到无尽的恐慌,似乎有极为凶险的事情正在一步步逼近。
孤尘子咬了咬牙,竭力使自己安静下来,沉吟了一阵之后,吹熄蜡烛,收敛气息,向后退了几步,静静地藏在山洞深处。
或许是天生的能力,或许是十年厮杀生涯生出的一种本能。
他对危险有了一种天生的预感,常常在没有任何征兆之前,就能感到危险的降临,在过去的生涯里,这种预感曾救过他好几次命。
因此,他非常相信这种预感。
不过,以往形势无论如何恶劣,都没有今天这种明显的心悸,由此判断,今天的危险甚至要比他以往遇到的危机更加险恶。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一定会第一时间离开静修山,可惜他现在被囚居在此,只能尽力保持隐蔽,防止危险找上门来。
约么一个时辰之后,前山忽然传来一阵厮杀声、叫喊声、兵器的撞击声,以及烈焰灼烧建筑产生的爆裂声。
随着声音越来越响,赤红色的火焰冲天而起,甚至照亮了整个后山。
“韩卢、田远山、赵揭,你们疯了吗竟敢对我天师道下手,不怕我道中真人出手,要了你们全族的性命!”
前山传来冼照月气急败坏的喊声。
冼照月虽然醉心于功名利禄,算不上真
六十六、收获
等赵拂衣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
或许是因为经历更加丰富,心性更加坚韧的缘故,孤尘子的留存的记忆远比林镇、韩棠要多,记得也更加清晰。
也因此,赵拂衣的收获远比他之前想象的要多。
头一份收获就是云体风身,他本来的目的只是试图找到孤尘子修炼云体风身的秘法,出乎意料的是,修炼云体风身居然是孤尘子记忆最深刻的几件事之一,不止是修炼秘法,就连整个过程都被完完整整的记了下来,没有丝毫遗漏。
在接受了孤尘子的记忆之后,赵拂衣甚至感到,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并不是从头练起,只需要重新熟悉这门功法。
第二份收获则是剑法“杀劫”,这是孤尘子加入道兵之后,修炼的第一门杀人秘法,也是印象最深的一门功法,故此,牢牢的印在了记忆之中。
“杀劫”剑法一共十式,从第一式“人发杀机”开始,到最后一式“杀尽众生”为止,全都是以杀止杀的招式,最后一式甚至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招式。这套剑法杀气凛然、威力强大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弥补了赵拂衣不擅长兵器的缺憾。
第三份收获则是孤尘子十余年黑暗生涯,积累下的杀戮经验。
与孤尘子相比,林镇虽然也有与人争斗的经验,但大多都是擂台比试,极少与人真正厮杀,韩棠的与人厮杀的经验虽然不少,但大多是跟随大军冲击,在战场上正面厮杀的经验。
孤尘子则截然不同,一生经历厮杀百余次,其中大部分都是与人单枪匹马的搏杀,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不择手段的暗杀。
单以修为而言,孤尘子只是天师道外门弟子,没有修炼真正的上乘秘法,并不算太高,只有内家层次,或许还不如王朝义。
但如果两人真正厮杀的话,赵拂衣至少有八成把握确定,孤尘子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因为在记忆中,孤尘子不止一次杀过比他更强的人。
这三份收获虽然都很重要,但在赵拂衣看来,三份收获加起来,都不如孤尘子最后听到的一段对话。
孤尘子一向认为,天师道席卷天下,是无人能挡的大势,建立地上道国,化万千生民为道徒,也是迟早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