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家与国乎,孰轻孰重甘茂窃以为,家国天下,无家何以有过,无国何以有家国者,为千千万万个家组成的,称之为国!然者,恕我不敢苟同,若是连家都无法齐之,又何以济国安邦,济世安民”
“好!”
“彩!~”
甘茂的这席话一样是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许。
“甘相此言差矣!”
这时,在一侧的宋国治粟内史邹衍站了起来。
“若是人人为小家而置大国于不顾,国又有何存在意义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如宋王偃所预料的那样,这一场关于“个人、家、国、民族”之间的辩论会是没有结果的,因为谁都争不过谁。
婆说婆有理,众口难调。
在辩论会结束之后,宋王偃便回到沙丘宫,同时伴驾的还有鹖冠子、庞煖师徒二人。
虽然已经拜鹖冠子为谏议大夫,但是具体的能力如何,还是有待考教的。这一番召见,其实跟面试差不多。
“鹖冠子,寡人欲使国家更为富强,汝有何见解”
“王上,今宋国已经足够富强,若欲更为强大,只有深化改革,大行征辟一道!”
“愿闻其详。”
鹖冠子口齿不清,说出去的话磕磕绊绊的,让人听起来颇为费劲儿。鹖冠子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毛病,故而极少发言,他一般都将笔记本随身携带,不想说话就写上去,或者是让弟子庞煖代自己发言。
鹖冠子已经将唇语传授给了庞煖,心有灵犀之下,庞煖还是能翻译鹖冠子的话语的。譬如现在,就是庞煖在翻译鹖冠子的唇语,让宋王偃听上去还好,不甚费劲。
“宋国经李敖变法,再有宋王新政之后,的确已经强盛起来,但是李敖之变法中道崩殂,后继无人也。大王虽然用孟轲、万章等人进行新政,改革了李敖变法当中的一些弊端,但是儒家之法,非富国强兵之法,乃是育人为本之法,弱化刑罚之法。当然,不可否认的,自新政以来,宋国的整体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鹖冠子淡淡的道:“王上,臣窃以为,宋国之变法有如下几点不足。其一,重于赏罚;其二,人心不齐;其三,君主集权不足;其四,军队效率低下;其五,察举制之害,任人唯亲,官吏有才而无德。以上五点,俱是宋国当前之弊端,或许还有其他弊端,待臣日后补充。”
闻言,宋王偃倒是有些惊讶于鹖冠子的眼光之独到,毕竟这些弊端,他看不出来。宋王偃知道此时的宋国矛盾不少,弊端甚多,但是看不出其中的病因,他无法对症下药!
看来是找对人了!
“贤卿何以教寡人”宋
第0594章 弊端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鹖冠子,汝有何对策”宋王偃相信,鹖冠子能看出宋军现有的弊端,则必然有应对之策。
众所周知,宋军将士的待遇,一向是天下最为优渥的。尤其是宋国的最强之军,虎贲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粮饷住宿,还有各种各样的补贴,都是羡煞旁人,许多人是挤破脑袋都要进的虎贲军!
但虎贲军乃是职业化的军队,不似一般的军队那样临时征召起来的。一个王牌,一个杂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而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宋国还一改以往之旧制,不必各将士自带衣甲粮秣,所以的武器装备,粮草军需都是国家发放的。
这样一来,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宋国,都倍感吃力。军费开支一直都在困扰着宋国的财政!
“大王应该精兵简政,强化我大宋之军,分战兵、辅兵和民兵,战兵为精锐,职业军人,不必耕作;辅兵为正规军,驻守各地,戍卫边关;民兵为临时征召之兵,平日里负责耕作,半年集训一次,战事吃紧之时才可征召。”
“善!”
“此外,大王还应该改革对有功将士的封赏,除了耕地之外,荒芜的土地亦可封赏,使之开荒、耕作。”
“善!”
“至于重于罚。大王,臣以为应该废除连坐之法,邻里犯法,何以连坐不加检举,只需罚钱,连坐实在太过残酷。”
闻言,宋王偃迟疑了一下,说道:“不重刑罚何以正国法鹖冠子,汝要清楚,当今之世,已非上古之纯朴之世,乃为浊世!祸及妻儿不可否”
“可以。然则大王,宋法当中,还是有一些刑罚过于严苛了。请大王给臣一些时日,臣一定找出其中的不当之处,加以修改,随后呈报大王!”
“好!”
宋王偃又垂询道:“鹖冠子,不知这人心不齐又是如何一个说法”
“宋国现在人心不齐,这是必然的。虽然大王一直在施加自己的影响力,给予恩惠于国人,然则国人之中,原先是楚人、齐人、魏人等非老宋人者甚众,宋地之民有七百多万,但是老宋人只有不到二百万!这样的比例,宋国能支持这么久而不倒,未生内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宋王偃听到这话,不由得点了点头道:“寡人正有此顾虑。鹖冠子,我宋国扩张之势过快,短短二十年之间,疆域便扩大了将近五倍!许多黔首的心目中其实并不是很认同我们宋国的。”
“寡人给予他们诸多的恩惠亦是拉拢的一种方式。”
“大王做的没错。”鹖冠子颔首道,“但是大王可知道,斗米恩,升米仇!今宋国疆域方圆数千里,奋击百万,战车万乘,土地肥沃,国富民强。但这些都只是表象,一旦宋国遭遇了敌国的入侵,又抵挡不住的时候,宋国何以如获水之战时候一般,共御外敌”
“大王要做的,首在人心!”
一语惊醒梦中人,宋王偃当即作揖道:“请赐教!”
“现在宋国的影响力还不够,不足以使人心完全归附。大王的恩典已经给到了极致,故而大王你要做的,不是继续施恩于黎庶,而是增强自己的影响力,神化自己。”
“神化”
“对。迷信的力量是强大的!大王得到了阴阳家的鼎力支持,即巫教的鼎力支持,何不利用巫教,神化自己据我所知,巫教之人的辩才极佳,又喜欢游历,足迹遍布天下。由这些人宣扬大王的天命所归,名正言顺,是十分合适的。”
“除此之外,臣以为,大王还应该加强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教育工作。从小做起,让国人都上下一心,忠君爱国!这样一来,臣想,不必似他国一般,需要几代人上百年的时间,或许一代人二三十年的工夫,宋国就能使民心归附,众志成城了!”
“甚好!”宋王偃称赞了一声道。
“这第三点,君主集权不足。大王呀,汝放权于臣下,的确有上古贤君之风,然当世之世,非上古之世,当世之人,非上古之人!”
鹖冠子叹了口气道:“宋国的三公九卿制度很不错,但是大王,这制度再好,也要运用得好方可。大王不喜处理政务,这一点臣下理解,但是许多事情作为君主的大王你,都不能了然于胸,南方的楚国劫掠地方
第0595章 攻楚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列位,寡人欲攻楚,不知尔等意下如何”召见鹖冠子的翌日,宋王偃便又在御书房中,传召相国苏秦、御史大夫子干、治粟内史邹衍、国尉匡章四人入宫议事。
一听说宋王偃要攻伐楚国,众人不由得为之动容。
苏秦愣了一下,随即作揖道:“王上,此番攻楚所为者何”
“为破楚也!”宋王偃说话的语气是掷地有声的,让人觉着有一股子不可抗拒的力量。
“何以破楚”
“今楚国经历丹阳、蓝田之战后,国力大衰,屈原失宠,变法派失势,旧贵族势力死灰复燃。楚王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而楚国国力不振,兵寡而将弱,财帛疲弊。寡人认为,不可予楚国喘息之机!”
宋王偃沉声道:“宋楚比邻,楚强则宋弱,宋强则楚弱。此时之攻楚,正当其时也!”
看宋王偃的模样,是执意攻楚的。而他的意志一向是别人无法忤逆的,天王老子都不行!
相国苏秦说道:“王上,此时攻楚无不可,我宋国自临淄之战以来,已经三四年未有大动干戈,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宋国当前的国力足以支持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只是不知道王上打算如何攻伐楚国用兵几何”
“寡人欲破楚之郢都,将楚国的最后一丝元气彻底打掉!”
闻言,在场的苏秦、匡章等人无不勃然变色。
匡章更是急声道:“大王欲灭楚乎”
“非也。”
直接捣破他国的国都,的确有灭国之含义,毕竟一国之都城,乃是国家之心脏所在,无心,可活否
宋王偃说道:“楚国之疆域幅员辽阔,战略纵深甚广,非短时间内可以攻灭的,而以我宋国当前之国力,即使灭了楚国,只怕自身都会元气大伤,为韩、魏、赵、秦等诸国趁虚而入,只怕吾宋国会步上齐楚之后尘,乃有亡国之祸矣。”
匡章是沙场宿将,战略目光极为独到,故而第一时间便明悟了宋王偃心中所想,随即道:“大王,为破楚之郢都,只怕无有三十万兵马不可成功。楚国经历丹阳、蓝田两度大战,元气大伤,兵少而将寡,军力衰弱,但是楚地多大山,穷山恶水,占据地利,而楚国又有极为深厚的底蕴,土地之战略纵深,一旦打起消耗战,拉锯起来,恐功亏一篑。”
“要三十万之军”
“少于三十万只怕不可。”
匡章摇摇头道:“郢都为楚之国都,战略要地,坐控淮泗,扼守重山,险峻异常。且不说郢都之城防工事如何坚固,单凭楚人之血性,我宋军若是大举进攻,直逼郢都,则分散各地的封君及其私兵,还有楚之黔首,必将众志成城,响应楚王之号召而阻击我宋军!”
“大王,我宋军孤军深入的话只怕打不到郢都,即便打到郢都,兵临郢都城下,恐功败垂成,如当年伐楚之吴军一般。如此,请大王三思!”
宋王偃一时之间,沉默不语,
相国苏秦亦有此顾虑,说道:“王上,山阳君所言极是。臣以为,三十万宋军可破楚,然则不止如此,似韩、魏、齐诸国,未必不会忌惮我宋国之威势,趁虚而入!若合纵联军伐我,如之奈何”
邹衍道:“不错。大王,现在我宋国的国力还处于上升期,秋收已过,岁有余粮,但是绝不可四面开战!弱楚可以,破楚必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请大王三思而后行!”
闻言,宋王偃没有丝毫的恼怒,而是以一种平缓的口吻道:“寡人心中已有计较。”
宋王偃一向不是“拿来主义”的君主,他做的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考量。
“破楚之事势在必行。既然忌惮于韩、魏、赵等国趁机伐我宋国,何不将三国都拉下水今楚国势穷,如一块偌大的肥肉,任列国宰割也。”
“苏秦。”
“臣在!”
“你出使大梁,劝说魏王出兵攻楚。便约定所占得之地,当平分之,宋国不会多要一分。”
“诺!”
“邹衍。”
&
第0596章 漏屋偏逢连雨夜
“集合!集合!”
在一个偌大的校场上,数百名宋卒正在进行徒手格斗,忽而从一侧的高台之下,走出来一队卫兵,中间还拱卫着一名衣甲鲜亮,膀大腰圆的都尉。
子楚就在拉练的队伍中,一见这情景,顿时跟着井然有序地排列起来。数百人作一个方阵,人头攒动一会儿,又很快站住脚步,腰板挺直,如青松一般昂首而立。
都尉看着这数百名的宋卒,微微颔首,说道:“将士们,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拉练了这么久,尔等派上用场的时候到啦!再过三日,我们便会上宝船,东渡出海!告诉我,你们害怕吗”
“不怕!不怕!”校场上顿时群情激愤起来。
“不怕哈哈,说不怕那是假的!”都尉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咧着嘴笑道,“原先出航的五艘宝船,仅剩残破不堪的一艘。东渡的船队本来有方士127人,战士500名,杂役1200人,能回来的人却不过三百!出海东渡,可谓是九死一生!”
“或许——你们不怕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的!死于战场,你们还能保有尸首,但是一旦死在了大海上!可能骨灰都回不了家乡!回不到故土!但是总有人要做出牺牲,做出表率的!”
都尉接过一侧的士卒递过来的一打纸张,沉声道:“这是你们的遗书。此去扶桑,千难万难,九死一生,谁都不清楚前方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活着回来!但是,军人,为国捐躯,光荣也!”
子楚接过了书信,在给自己在会稽的家写了一封信之后,提起笔,又想再留下一封遗书给父母,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动笔。
……
宋国都城,朝歌沙丘宫。
宋王偃看着正在给花儿浇水的贞姬的身影,不由得心中微微酸涩,怜惜不已。
“贞儿。”
贞姬的身形一颤,却很快又恢复了原状,转过头,换上了一张笑脸,向宋王偃颔首道:“王上,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寡人有一件事情想跟你说说。”
“咱们到那边去坐吧。”
贞姬随后跟着宋王偃一起做到亭子里,对席而坐。宋王偃拿出了刚刚得到的信封,放到桌案上,说道:“贞儿,这是子楚给我们的信。他,已经出海了。”
贞姬随即拿起书信看了看,不禁脸色一白:“大王,楚儿不会出事吧”
“这个寡人不能向你保证。”宋王偃摇摇头道,“上一回东渡的船队,准备不够充分,不过牺牲是肯定会有的。寡人相信,有了上一次东渡失败的经验,这一回他们一定能吸取教训,成功东渡。船队那边,寡人已经密令樊举,让他务必要保证子楚的生命安全!”
“嗯。”
贞姬忽而想起了什么事情,张了张嘴,欲又止。
“贞儿,你是在害怕我宋军攻楚吗”
宋王偃随即坐到了贞姬的身边,抱住了她颤巍巍的腰肢,幽幽地叹了口气道:“贞儿,寡人很抱歉又让你为难了。不过攻楚之事,势在必行……”
“大王,你不必跟臣妾说这些,你有自己的考量,不必太过计较臣妾的感受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