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怪萌化系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草木见春
爷爷一只手指着爸爸,一只手用力地抓着竹椅的扶手,手上青筋暴露。他老泪纵横,嘴唇哆嗦着,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
“造孽!造孽!老程家。。。老程家。。。完了,完了啊。。。”“怎么就完了现在不是好好的一家子都要饿死了,留个死物有什么用没了它,日子倒好了。。。”
爸爸犹自辩解着,一脸的鄙夷,不知是对爷爷,还是对那个“死物”。
“混账!”
爷爷用尽全身的力气,暴喝一声,打断他,用手撑着竹椅,想要站起来,腿一软,又颓然地跌坐下去。他闭了闭眼,喘口气,用手指着门口对爸爸说:
“滚!滚!你个不肖子。。。”
爸爸看看李凡,脸上也涨红起来,顿了顿脚,扭头往外走。刚出门口,又转回来,从兜里摸出一卷钞票塞到爷爷手上:
“我走了,最近忙,就不常过来了。想吃啥,让李凡去给你买。。。”爷爷没有说话,手指动了动,不知道是要把钞票推开还是要接过来,头却像在思考着什么似的,深深地埋下去。
钞票无声地滑落,散了一地。
李凡把钞票一张张捡起来,放到爷爷手里,爷爷还是没反应,钞票又掉下来。李凡推了推爷爷,爷爷身子一歪,慢慢地倒下去。“爷爷,爷爷。。。”
李凡惊慌失措,大喊起来。爸爸已经走到院子里,听到喊声,又匆匆折回来,看到这副情景也吓了一跳。他把手伸到爷爷的鼻息处,又猛地缩回来,好像烫着一样:
“李凡,去,去叫刘医生。”
赤脚医生陆迎春到老屋的时候,爷爷已经被爸爸移到了床上。徐三儿先生也叼着烟卷跟在陆迎春屁股后头,他是正好路过。
爸爸有意无意地瞟了他一眼,两个人都没说话。
李凡看着爷爷,心里一阵难过。这些年,爷爷只在吃饭的时候才被家里人想起来,也不过是打发孩子送过来一碗饭,就好像家里养的一只猫或者一条狗一样,没人关心他想什么,需要什么。他自己孤独地住在老屋里,等待这一天的来临。
“自然死亡,也就是老死的。程哥,准备后事吧!这样也好,没受什么罪。”
陆迎春收起听诊器,面无表情地叮嘱李凡爸爸:
“这大热的天,尸体不能存放太久,最好别超过五天,能早点就早点。”
&n
第114章 请你吃点心……
“看了《红楼梦》,必得相思病。”
《红楼梦》自己倒真看了不少回,可这相思病,现在看来,也不是单相思啊!
这时,又有人来烧纸,守灵的人陪着依依啊啊地哭,李凡才清醒过来。不由得心里暗骂,爷爷尸骨未寒,亲孙女倒在这胡思乱想。想到这里,连忙把脸上的喜色收回去,让自己继续沉浸在悲痛之中。爷爷的后事果然办得很风光,戏班子在程家足足唱了四天大戏,看热闹的帮忙的络绎不绝,几乎惊动了整个村子。到第五天,才算正式发丧出殡。
可是,天不作美,居然,就下起了大雨。
雨是从上午开始下的,开始还是淅淅沥沥不慌不忙,天气也还只是半阴。人们都指望着,吃完晌午饭出殡的时候雨能停下来,那样即使路上有点难走,放炮打幡也不至于都淋湿了,没法进行。
可是,到了中午,大片大片的黑云开始从东北部聚集起来,轰轰隆隆地向着北营的上空前进。人们心里都想着,这场暴雨看来是躲不过了。
大雨倾盆而下的时候,送葬的队伍刚刚启程。李凡一身孝衣,跟着女眷们坐在马车上向坟地出发,前面是打幡扔纸钱放炮的开路,六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抬着棺材走在中间,李凡的妈妈和嫂子趴在棺材两边,边走边哭,嘴里念念有词。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着,又不能太快,路上遇到在门口摆祭品的人家还要停下来叩谢,少不了又是一番耽搁。
人们在白色的孝衣外面套了雨衣、带了草帽、打了雨伞。这支队伍看上去就很奇怪,散兵游勇一般,溃不成军,哀伤的色彩就减了许多。
其实,又有几个人真正感到难过呢这只是一个程序,一项仪式而已。是死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狂欢,之后,他便很少被人谈论,记起,直至完全被遗忘,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一样,活着的人还要形色匆匆地赶路。可是,最终,我们不都是这样的结局吗人这一辈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想着想着,李凡就难过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和雨水混在一起,成串地掉下来,却没有声音。同一辆马车上的人都做出悲悲切切的样子,不清不楚地哼哼着,分不清是唱还是哭。间或,还有人边哭边聊:
“啊。。我那可怜的叔叔啊,你走的太早啦,还没享过福啊。。。啊。。。他二婶,程家的坟怎么这么远,要多久才到啊这雨,下得紧,都要把人浇透了,身上凉涔涔的,不要感冒了才好!”
“啊。。。我那亲亲的大伯啊,你怎么这么快就走啦,日子越来越好啊,你看不到啦。。。应该快到了,路不好走,小心扶着点,坑多,别摔下去,啊。。。你走好啊,到了那边早早地和我那大娘团聚啊。。。”李凡一路听着,想着,又是伤感,又是好笑,不知不觉,就到了坟上。程家的祖坟在一片麦地里,麦子早收了,四周光秃秃的。
原来的老坟上种着桑树,枝繁叶茂的凸起着,很显眼。
坟与坟之间长满荒草,把一个个的坟头连到了一起,形成一片。
李凡注意到,离自家坟地不远,东南方向,还有很大的一片坟地,似乎比程家的要大得多,并且修整的很好。桑树很粗很壮,密密的像顶着草帽,却没什么荒草,高高低低地竖着不少石碑,看上
第115章 多年未见
长春在和媳妇是同学,今年大学毕业,双双分在北京的一个科研单位,说是研究卫星上天和无人驾驶飞机的,直属国家电子工业部,神气得很。村的乡亲不懂什么是卫星,也想象不出无人驾驶的飞机怎么飞,却知道“上天”这事非比寻常。
“啧啧,那不就成嫦娥奔月了现在人,还真是能呢!”
“哟,不要摔下来才好!那得怎么回来啊”
“能上去自然能回来,要你闲操心!”
“嫦娥不就没回来天天守个兔子呆着,怪闷的。”
“什么都不懂,你瞎说个啥长春在,下次弄个你们那卫星什么的回来,让我们也开开眼。”
“长春在是做大事情的唻,比他爷老子都出息!”
来串门的人你一嘴我一嘴的议论着,长春在忙着拿东西招呼人,对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只是笑,不否定也不肯定。刘家婶婶倒是在一旁忙不迭应承:
“做什么大事情哦,也不指望他多大出息,不过是熬了这么多年,吃口国家饭罢了。”
“长春在,你媳妇是北京人吧长春的怪俊!”
“这下肯定要把家安在北京了,能天天看着,那是闪着金光不”
“在北京买房怕得好几万吧”
这个问题触动了要害,长春在仰着头想了想:
“不吃不喝也得攒十几年吧!”
“啧啧……那这辈子还抬得起头哦挣的钱全还给国家了。”“不怕,有贷款的。不过也得还二十年。”
“啧啧,二十年那!……”
至此,人们才算心满意足,有出息了也未见得全是好事呢!“长春在,饭好了,去招呼你媳妇吃饭,大家都别回了,留下来一起吃吧。”
见话题越扯越远,刘家婶婶忙着来打岔,一干人这才很有眼力地告辞了。
长春在媳妇背个相机在村里不停地照来照去,看见什么都觉得稀奇。街上的小孩子看到一个和他们打扮做派都不一样的年轻姑娘,更觉得稀奇,都在屁股后边跟着起哄。他也不在意,嘻嘻哈哈的和他们聊天,讲笑话,还让他们摆各种姿势照相。
李凡是不会凑那个热闹的。他到刘家照了个面,算是欢迎长春在的意思,就窝在家里再也不肯出来。
长春在媳妇那么漂亮,又是大地方来的,说话都和收音机上一个味儿,好听得不得了,自己可是差远了。这样想着,心里莫名其妙地一阵烦躁。可是,自己为什么要和人家比呢就是比得过,又能怎么样难道规定好了,好的都要往他家跑想到这儿,索性随他去吧,又觉得宽慰些。
过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对。
自己是不在意了,万一天啸看了,在心里拿我和他嫂嫂作比较,怎么办呢毕竟是亲兄弟,要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说出去也不好听……李凡想着,心里像塞了一团乱麻,翻来覆去,柔肠百结,也得不出个结果,。
“李凡在家吗过来陪你嫂子说说话吧,天啸也在呢。”刘家婶婶在墙那边喊了,居然毫不避讳,倒让李凡一下子心神大乱。去还是不去去吧,如果哪做得不合适,以后可成了话柄,收都收不回来了。不去,明明自己在家没事,连个推托的理由都没有,倒显得没见过世面,小家子气,让人看不起。李凡可不想跟别的女孩儿似的,扭扭捏捏。
“哎,我这就来……”
答应完,又后悔了。去那和人家说什么呢,长春在媳妇是大学生,又是北京人,见得东西怕是自己想都想不到。自己一
第116章 明白人
他惊讶的拉着李凡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个不停,由衷地赞叹着:
“这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呢,聪明又有气质,看过不少书吧”“下午我们一起出去照相,你做我的导游兼模特,哈哈!”
“有时间了和天啸一起去北京,我带你好好逛逛。”
……
城市女孩儿的温婉大气同样让李凡艳羡不已。长春在媳妇一点不摆城里人的架子,唠唠叨叨地话着家常,对这个也稀奇,对那个也新鲜,平实自然的样子又亲切又可爱。李凡想起自己来之前那一番思想斗争,实在是好笑。
两个女孩儿手拉手叽叽咕咕地说个没完,倒把刘家人冷落到一边。天啸和长春在你看我我看你瞪着眼睛,刘家叔叔和刘家婶婶在一边偷偷笑。
莫非这就是人家说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想到这里,李凡轻轻“呸”一声,暗骂自己不害羞,却抑制不住地心里又是一荡。
“李凡,李凡,快回去看看吧,你爸爸疯啦!……”
不知什么时候,妈妈慌里慌张地跑过来,嘴里不停地喊着,进门的时候差点被绊倒。
李凡现在除了一天三次回家吃饭,平时都在老屋,正思量着反正也不上学了,要找点什么事做才好,不然时间长春了,又要挨骂了。听说爸爸疯了,李凡吓了一跳,爸爸早晨吃完饭去信用社上班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
爸爸的确疯了,确切地说,是高兴地疯了。
这件事,还得从爸爸的老战友冯王振说起。
冯王振和李凡爸爸第一次在乡信用社偶遇的时候,才当主任没多久,按照县里提拔干部的惯例,最起码要在基层干个三年五载才有升迁的机会,大多数人就只有干等着。
冯王振毕竟在部队摸爬滚打多年,雷厉风行,敢想敢做。他一到任就发动职工下乡挨着村子游说,增加存款余额。让信用社干部到乡镇企业宣传政策,增加贷款总量。
并且亲自出马,软硬兼施,盘活数笔不良资金。把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烧得旺旺的,名声大震,直红到县里。
正好县计经委主任一职空缺,经过开会讨论,反复商榷,县领导班子一致认可,县高官大笔一挥,破格提拔,冯王振居然就像模像样的掌管起全县的经济命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托这位老战友的福,李凡爸爸已经是下一届北营村党支部书记的候选人。
“在部队不是我硬拉你入党你还不想入,这不,现在有用了!你马上就是村的支书,别的做不了主,这点小事我说话还是算数的!”
当年的他正是春风得意,一脸酒气地给当年的“程尧刚”承诺,封官。末了还不忘推心置腹地叮嘱老战友:
“抓紧时间多学点文化,用得着!”
程尧刚一个劲儿地点头,郑重其事。
此时,李凡爸爸正坐立不安地在屋里来回兜圈子,嘴里不停念叨:
“支书!支书!哈哈哈,我程麻杆这辈子也有做官的命!哈哈哈……真他妈管用,管用!”
“当了支书,先做什么好呢……先做什么好呢……得好好想想。”
“要想富,先修路!对,先修路,周磨头说的没错,还是这小子有主意,先修路……”
李凡在旁边看着爸爸像困兽一样兜来兜去,抓耳挠腮,自言自语,早就弯成虾米似的麻杆腰也挺了起来,觉得很好笑。
别看他大字不识几个,居然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这也算是奇迹了。而且,他不止一次地提到“金水”,这次更是翻来覆去地说,好像这才是程家蒸蒸日上的根本,这里边难道有什么玄机不成这“金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第117章 密不透风
李凡爸爸终于盼来了明白人,准备好要长春篇大论。“老程,老程。。”
徐三儿先生连连摆手,打断他的话头,皱着眉头,放出郑重的样子,把李凡爸爸拉到一边。
“我去坟上看了,你,你是不是又去挖了金水流失!是要遭天谴的!刘家要有什么事,你我都脱不了干系,老天爷都看着呢。当初,我跟你说的李凡楚楚,只挖一点就够了,不能贪……”
徐三儿先生气急败坏,声音越来越高,全然没了平时挥洒自如的风度。
李凡爸爸把女人支开,大咧咧的坐在椅子上,跷起二郎腿,不紧不慢地擦燃一根火柴,叼上烟卷对着火,深吸一口,笑呵呵地瞅着他,也不说话,像看独角戏。
徐三儿先生喊了一会,发现没有对手,渐渐失去了斗志,声音终于低下去,一屁股坐下,谢绝了李凡爸爸递过来的烟,颓然地用手支着头,不住地长春吁短叹,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
李凡爸爸把烟收回来,架在自己耳朵上,这才慢悠悠地开口:“先生,本来以为你是个明白人,哪想你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事情并非你想的那么好,也绝不是你认为的那么坏!我到这个位置,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往近了说,是托我老战友的洪福,瞎猫碰着死耗子,谁让咱赶上了呢!这也是缘分不是!
再往远了说,我也是有根基的,我们老程家三代贫农,老辈人也有做过官的,祖坟上就没有冒青烟的时候
风水轮流转,就算轮也轮到我了。退一万步说,就是天上掉馅饼,也赶巧我正张着嘴,接着了!别人接不着,那怪不得我,更不关老刘家的事。再说,他家现在不好好的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