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堂春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橙橙橙小希
 
第六十二章 事情闹大了
初秋的日头虽然没有了夏日那般毒辣,但是如果一直在太阳底下那般站着,从早晨到晌午,人也是会受不了的。
齐府的侧门口,就站着一堆这样的人们。
”张婆子,你说这齐府是怎么回事,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开侧门。说好的和我们结银子。这冯嬷嬷怎么连个音都没有。为了等银子,我可是一早就来了。“城东头菜园子的范婆子说道。
“我也不知道啊。”张婆子眼珠提溜的转着,她也是一早赶来的,冯嬷嬷还答应了她第一个给银子。
现在齐府却侧门紧闭。
张婆子看了看众人,城东贩菜的范婆子,城西送蛋的王婆子,城北送鱼的李婆子,城南贩鸡鸭的汤婆子……
还有一堆她不认得,看衣服样式,像是给这府里送衣裳首饰,房屋摆件的。
各各都等的不耐烦了,这太阳也是见了鬼了,越来越毒,烤的人心焦。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要是守了一日齐府也不开门,怎么办。
张婆子眼神一转,有了计较,对着李婆子说道:”这齐府一直没有反应,怕不是想赖账吧。“
虽然是对着李婆子说的,但是张婆子声音可不小,惹得人群一阵骚动。
“这齐家要是真的想赖账怎么办啊。”
“不会吧,这齐家好歹是状元府邸,当家夫人还是姜国公府上的嫡女呢。”
“你知道什么啊,这状元夫人是姜国公嫡女,可是我听说,这当家的可是状元的亲娘。新婚第一天就把国公府嫡女的当家权给夺了去。”
“听说状元家境贫穷,这一应府邸都是国公府置办的。这老太太当家,莫不是想赖账,欺负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不成。”
“怎么不成,要是齐府不开门,我们还能斗的过状元郎不成。”
“……”
“这可怎么办啊。”
“不知道啊。造了什么孽啊,我起早太黑的,一个月就指着这点银子过活,家里还有一大口人等着吃饭呢。昨天没银子,今日若还是没有,家里的米缸就要空了。”
“怎么办啊……”
随着出声的人越来越多,人群越发的骚动。
张婆子是个急性子,见这侧门是开门无望了,便对着李婆子说道:”我们去正门要吧,我就不信了,这么大个府邸,我还要不到我几两猪肉钱。“
“这不太好吧。”李婆子有些犹豫,她是个胆小的,没有张婆子那般泼辣,一身混不吝的个性。
“这有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就是告到官府我也是不怕的。我昨天倒是给那冯婆子脸了,今日却只吃到了闭门羹。”张婆子声音带着一阵被骗的愤怒。
“你们在这等吧,这日头转眼就下午了,我怕是到了明年也等不到门开。”说罢,张婆子甩了甩手弹了弹衣服上的灰,对着齐府的侧门吐了一个口水:“我,呸,送了这么多官宦人家,就这家要求最多,说什么老夫人是个金贵的,没想到却是个赖账的。”
解气之后,张婆子便大摇大摆的向着齐府正门走去。
“张婆子,等等我。”李婆子没有自己的主见,看到张婆子这般,想到家里等着这钱买米,自是跟了上去。
“走,走,咱们也跟上去。”
“就是,咱都去吧。有人敢出头,咱跟上有什么好怕的。”
“就是,就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咱们走。”
于是一群婆子就在屠夫张家婆子的带领下向着齐府正门走去。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朱雀街也是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于是路人们也渐渐围了上来。
精明的小贩开始卖起了瓜子。
毕竟看热闹和磕爪子最配了。
侧门那头的里院内,冯嬷嬷焦急的走来走去。
不停的等待着小厮的传信。
“怎么样,侧门那头的动静怎么样了。”
第六十三章 长安人尽知
“嬷嬷,眼下可怎么办啊。”一众人等焦急的看着冯嬷嬷。
“我先去正门,安抚那些婆子,小蝶,你赶紧去铭慈堂回了老夫人,说夫人和老爷都不在府里,需要老夫人主持大局。”
“是,冯嬷嬷。”说完,小蝶便匆匆往铭慈堂赶去。
冯嬷嬷交代完,便准备向着前门赶去,临行前狠狠的剜了阿徐一眼,不用想也知道,定是小厮偷懒。
根本没有时时留意着侧门的动静,才闹得这般不好收场,等风波平后在收拾他。
又看着阿源一副只顾看阿东好戏的样子说道:“还杵着干嘛,赶紧把这些银子带上,跟着我走。”
“是。”阿源便跟着冯嬷嬷往正门走去。
…………
齐府正门口这时候可是热闹了,内圈一群人,外围一群人。
内圈的一圈便是那些要账的婆子们。
她们赶到齐府之后,便商量好了似的。
性子稍微安静些的,便立刻坐在齐府大门前的地上,面朝着朱雀大街,脸上做出凄苦的神色,虽然没有苦大仇深的哭出来,却也是能让人一看便知是在齐府受了极大的委屈的。
而性子泼辣的,如同张婆子一般的人物,则是站在齐府门口,对着府内大声喊叫到:“这堂堂状元府,尽然克扣我们这些穷人家的血汗钱。哎呦,我们怎么这么命苦啊。”
“都说朱门狗肉臭,可怜我们起早贪黑挣的血汗钱啊。”
“家里还等着钱粮下锅呢。我可怜的孩子啊,都没钱吃饭啦。”
其他几个婆子也有样学样的喊起来了,热闹的像是唱大戏一般。
这般壮观的景象,自然是惹得路人一阵围观。
…………
“这是怎么了,这状元府除了娶亲那天,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似乎是状元府欠了这些婆子的账。”
“不会吧,状元府是什么地方,怎么会欠这些婆子的钱。”
“是真的,那些婆子还带着给状元府送货的字据呢。”
“这状元府才娶的国公府嫡女,怎么会没钱。”
“听说齐府管家的是齐家老夫人,状元亲娘,不是国公府嫡女。”
“不会吧,哪有刚娶新妇就老太太当家的。何况还是国公府家的嫡女。”
“是真的,我听说啊,国公府嫡女第二日敬茶就被这老夫人立了好大的规矩,当天就被齐老夫人收了管家权。”
“真的假的……”
“我有亲戚在齐府当差的,私下里是这么传的。”
“好巧,我家的亲戚也是这么说的。”
“那肯定是没跑了。”
“那今日是怎么回事啊。这么大个状元府不会付不起菜钱吧。姜家嫁女儿,好几百台的嫁妆呢,多少人眼红啊。”
“这你就不对了,嫁妆是嫁妆,管家是管家。凭什么被立了规矩还要贴补婆家,只是菜钱而已,那状元郎是死的,连口饭都养不起。不是说陛下特赏了六倍的俸禄。”
“还有这样的事。”
“是的,我家亲戚有在户部尚书家当差的,听说胡大人可心疼了。”
“而且那国公嫡女对状元家人好的很,刘家赈灾宴,状元妹子眼都没眨捐了一支四千两的钗,闪瞎了多少千金的眼,那么名贵的钗子肯定是国公嫡女给的。”
“我的乖乖,四千两的钗,这得多贵重啊,够买多少菜了。”
“那日宴会我也听说了,状元妹子那打扮,比过了多少长安千金。听说衣裳料子里可是掺了金丝的,穿的比国公府嫡女还贵重,所有长安夫人小姐都看见了。”
“我的乖乖,带金丝的衣服啊。我要是有这么好的嫂嫂就好了。”
“那你得有个长得俊俏的状元哥哥。”
“你不打击人会死啊。”
“那这齐老
第六十四章 偷鸡失了米
看着张婆子这般坚决的样子,再加上周围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冯嬷嬷也不好在争辩什么,只能放慢手上点钱的速度,希望小蝶快点从铭慈堂来救场。
而铭慈堂内此时的气氛也是十分的压抑。
“老夫人,三小姐,夫人一早便出府了。现下一堆婆子堵在正门口那,冯嬷嬷说需要老夫人主持大局。”小蝶战战兢兢的说道,不敢看齐老太太的眼睛。
哼,齐老太太狠狠的拍了拍桌子,听得齐琴和小蝶一起心惊胆战。
齐老太太气的不行,事情都发展成现在的情景,还怎么让她主持大局。
正门前的鸡飞狗跳,她自然是不会出面了,丢不起这个人。
现在只能赶紧把剩下的银两给冯嬷嬷补上,打发了这些婆子了事。
齐老太太一声不吭的走进内室,留下噤若寒蝉的齐琴和小蝶。
齐琴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齐琴和齐老太太都是苦日子过来的,知道这些靠送菜送肉谋生的人最是难缠,毕竟银子挣的太艰难了。
也不知大哥何时才能回来。
“还不派人去找大哥。”齐琴说道。
“派了,派了。给老爷传信的人已经出发了。”小蝶说道。
“你把这个给冯嬷嬷送去。”齐老太太面色不喜的说道。
小蝶看了看,是五十两银子:“老夫人,还是不够啊……”
小蝶声音极小,生怕触怒了齐老太太。
齐老太太扶了扶额头,说道:“你且先拿去给冯嬷嬷应急,让她拖些时辰,剩下的银两,我一会让青婷给你们送过去。”
青婷是齐老太太在小蝶之后新提拔的丫鬟,虽然年轻,办事却很妥帖。
“是。”得了齐老太太的话,小蝶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往正门敢去。
“娘亲。你莫动怒,下人们已经去寻大哥了,等大哥回来便没事了。”齐琴弱弱的开口。
“糊涂,现在这场面,等到你大哥回来,怕不是整个长安城都来看热闹了。”齐老太太训斥齐琴,若不是她非要买什么镯子,事情也不至于闹成现在的样子。
齐老太太这般自私的性子,若是无事发生,且费的是姜家的银子,她自然是对齐琴千好万好。
现下,正是府内缺钱的时候,齐琴这么一出,让齐家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齐老夫人自然是要迁怒齐琴的。
听到齐老太太的训斥,齐琴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连带着手上的镯子也有些烫人。
“把你手上的金丝镯取下来。”齐老太太说道。
“娘亲”齐琴疑惑的看着齐老太太。
“取下来。”齐老太太呵斥道。
齐琴不敢顶嘴,乖乖的将梨花报春镯从手上取了,让青婷交给齐老太太。
青婷呈上之后,齐老太太也不看这镯子,只是说道:“你且快些出门,就近找个当铺,换了银两之后给冯嬷嬷送去。”
“请问老夫人,典当多少银钱“这典当之事,最是说不清楚,当铺那些掌柜的,个个都是周扒皮,青婷是个机灵的,出声问道。
眼下哪里是计较银钱的时候,只盼解了燃眉之急,齐老太太没脾气的说道:”五十两以上即可。快去快回!“
“是。”青婷领命而去。
“娘亲!那镯子怎样也不值五十两。”齐琴说道。
“住嘴!为了还这三百两,我贴己的私房银子全给你赔出去了。现下打发了这些婆子维护齐府的颜面最重要。金镯子最好变现,你切莫在多嘴。给我乖乖的待着。“
齐老太太现在私房钱光个底朝天,心疼不已,说话自然没有好脾气。
齐
第六十五章 这是你大嫂
齐府,铭慈堂。
青婷当了齐琴的梨花报春金丝镯,换了七十两银子来到铭慈堂内。
“老夫人,镯子我已经当了,一共七十两。这是银子和当条。”青婷恭敬的答道。
“不是让你给冯嬷嬷送去。还来铭慈堂做什么。”齐老太太声音不喜。
“回老夫人。老爷会来了,冯嬷嬷银钱够了,正门的事情已经处理好了。”青婷答道。
“那赶紧的,去把我那镯子赎回来。”齐琴说道,二百八十两买的镯子,只换了七十两,她怎么能不心疼。
“回三小姐,是死当……”
齐琴:“……”
而正门口的冯嬷嬷,终于结清了最后一个银两,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齐家的风波虽然暂时平复了,可是,刚才发生的事情,早已经带着翅膀飞入了长安各户人家的耳中,只待静静发酵。
而姜姝,却无心理会齐家之人,正在耐心的劝解着自己的父亲。
“父候,您消消气,大哥在朝堂顶撞父候是为了姜家考虑,不是儿女情长。”姜姝好声好气的开导着姜侯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