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庶民帝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贫民帅


第424章 北狄人的威胁
    赵钦宏摆摆手说:“镇守辽东,本就是你的职责所在。你关心辽东的安全是理所当然的。北狄人的势力和辽东直接接壤,你关心北狄人正是你尽职尽责的表现,又何罪之有呢”

    王烨躬身说道:“谢陛下体谅。”

    赵钦宏想了想问道:“首辅,这件事就由你来跟辽侯解释一下吧。”

    邓文耀站出来说:“北狄人的事,暂时跟大梁还没有什么关系北狄人内部动荡,对我们大梁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能给我们大梁争取到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所以,当初我们朝议的结果,就是不插手这件事。”

    王烨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大家也都看出了他脸色的变化。甚至,有些人还在暗自窃喜,他们以为王烨是在担心辽东的安全。也有些人感到有些疑惑,辽东现在实力强大,他应该不会被一个查干巴拉吓到吧

    赵钦宏就持有这种想法。所以,他便问道:“辽侯可是有什么不同意见”

    王烨这时想起了包岑正当时问自己的那句话:“陛下有没有发现,这几年的天气越来越冷了”

    众人都有些奇怪,赵钦宏看了看钦天监监正陈桐。陈桐会意,他站出来说:“回禀陛下。辽侯说得没错,近五年来,天气确实在逐渐变冷。而且,似乎是没有回暖的迹象。”

    众人一片哗然,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王烨说的天气跟北狄人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们也都知道如果天气不断的变冷下去,对农业和大梁的影响都会非常的大。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担心,自家庄园明年的收成了。

    可是,在场的人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的。翟玉成便站出来问了一句:“辽侯可是要说,北狄人又可能会大举南下”

    翟玉成的问题又引起了一片哗然。经过翟玉成的提醒,所有人都想明白了,天气变冷感受最明显的就是更北边草原上的人。

    如果草原上的北狄人活不下去了,他们自然是要南下的。这已经在之前几年,被反复证明过了。

    王烨点点头:“不仅仅会大举南下,在下认为,在未来几年之内,北狄人定然会大举进攻大梁。而且规模”

    说完,王烨观察了一下众人的脸色才说:“应该会空前的强大!远超在座任何一位预计的强大!”

    朝堂之上立刻响起了一片议论之声。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兵部尚书于锦鹏。他主管的就是兵事。大梁的兵部职权比较重,对外部危险的预测虽然严格来说算不上他的职责。不过,如果王烨说的那种可能真的有,他却没有提出来会显得他有些无能。

    于是,于锦鹏便站出来说:“辽侯莫不是在危言耸听吧”

    王烨看了他一眼,于锦鹏便对王烨一躬身说:“在下兵部尚书于锦鹏。”

    王烨躬身回礼说:“我也希望我是在危言耸听。但是,我不得不说你们都忘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北狄狼主可是查干巴拉!”

    赵钦宏微微的皱了皱眉头说:“查干巴拉这个人你很熟悉吗”

    王烨微笑着说:“臣对这个人一点都不熟悉。”

    赵钦宏说:“那你的判断是从哪里来的”

    于锦鹏说:“怕不是主观臆测吧”

    王烨说:“我虽然不了解查干巴拉,但是我知道他做过什么他刚刚结束了同罗斯人和大食人的战斗。他征服了庞大的土地。他正在重走他祖先的道路。”

    他的祖先是谁所有人都知道,听他提起那个人,所有人的脸色都不由自主的变了。包括坐在上面的赵钦宏也是一样。

    王烨看了看他们的脸色说:“老天爷是公平的。我们这里冷,他们那里也是一样。查干巴拉征服了那么大片的土地,他需要养活的人口有多少我想,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如果他那里都发生了饥荒,各位觉得,他会怎么办呢”

    王烨的话让现场立刻嘈杂了起来。他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能供养一个帝国的。就只有另一个帝国了。所以,如果北狄人那么庞大的帝国真的出现了粮食危机,那就只有大梁有可能有能力解决了。

    可是,如果北狄人真的南下了。那大梁岂不是就要完蛋了

    王烨继续说:“他现在征服过的土地。当年他的祖先也曾经征服过。前朝南下的时候,带来了多少兵力又有多大的破坏力我想各位也是知道的。”

    王烨的话没有说下去。在这个世界上,草原上的民族也曾经南下过。而且,那个草原民族也曾经征服了中原大地。现在的大梁正是推翻了北狄人的统治建立起来的,王烨的话勾起了他们内心最大的恐惧。

    赵钦宏不由得紧紧的抓住了自己的座椅。他深吸了好几口气,然后问道:“在你看来,他能聚集起他的祖先那么多的兵力吗”

    王烨摇摇头说:“很难说。他的祖先是经过三代狼主的积累,才有了那么多的人马和地盘。据臣所知,查干巴拉现在的地盘虽然比不上他的祖先,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于锦鹏说:“那他现在的兵力岂不是也会跟他的祖先差不多”

    于锦鹏现在已经顾不上,认同王烨的想法会不会对自己的仕途造成影响了。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他的仕途才有可能真的会完蛋。

    王烨看了于锦鹏一眼,他知道,自己的话于锦鹏也听进去了。

    王烨说:“他毕竟没有经过三代的积累。他在那些土地上的统治基础也不牢固。想必,他还需要在那里留下足够多的兵力镇守。所以,如果只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他的兵力应该不会和他的祖先相当。”

    赵钦宏听出了王烨的话还有后半句。他追问道:“你似乎还有另外一个角度没说”

    王烨说:“确实,这一点也是微臣最为担心的。”

    王烨心中确实有一个隐隐的担忧。他看过很多历史类的书籍,他知道很多很多的典故。他知道得越多,他心中的恐惧就越深。今天,他也算是有一个机会了,他要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也给大梁的君臣提提醒。

    《庶民帝国》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庶民帝国请大家收藏:庶民帝国。



第425章 幼稚的王烨
    王烨说:“臣之前说的情况,只是按照正常的情况来判断的。可是臣想,陛下和各位大人都知道。饥民有多么的可怕如果查干巴拉治下有大量的饥民,那他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来。如果他告诉自己的民众,只要打下大梁他们就有吃不完的粮食。那么臣想,查干巴拉能带来的兵力甚至有可能比他的祖先还多。”

    这一次,王烨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大梁刚刚因为饥荒闹了一次民乱。民乱的破坏力有多大他们可是很清楚的。

    而且,想到民乱,很多人的脸色都有些奇怪。毕竟王烨的崛起,跟那一次的民乱有很大的关系。别的不说,王烨现在手下最重要的几位高官,可都是那次民乱的参与者。不管他们是自愿还是被迫,他们当初确实参与到了民乱之中。

    赵钦宏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他也想起了饥荒和王烨的关系。不客气的说,辽东现在已经成了大梁的一大心病。他可没有想到,饥荒还有可能给他带来另一大心病。

    良久,赵钦宏站起身来说道:“户部员外郎戚宿何在”

    这时,从朝臣最末闪出一个人,跌跌撞撞的跪倒在地给皇帝扣首:“臣户部员外郎戚宿叩见陛下。”

    戚宿此时已经体如筛糠,王烨虽然没有见过这个人,但是他也能猜到。此人,想必就是当初提出要削减北方边军军费的那个人了。

    事实上,王烨确实没有猜错。戚宿就是当初提出要削减军费的人。这次王烨说的这件事,无疑证明了他当初的建议不仅仅是错误的,而且是非常有可能给大梁带来巨大祸患的。

    往小了说,他这种就是无能。往大了说,他可能就是居心叵测了。所以,自从王烨开始说北狄人的事儿之后。他一身的冷汗就没有下去过。他一直躲在角落之中,希望皇帝不要想起他。

    户部员外郎只是从五品的官员。大梁的律法之中,没有具体规定到底几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上朝具体谁可以上朝还要看职务。

    就比如六科给事中。这个官职的品级不过和县官相当,但却也有上朝的资格。就是因为六科给事中有谏言和监察的权力,因为职责重大所以必须要上朝。

    戚宿这个户部员外郎也是一样。如果换成其他的朝代,他这个品级的京官是没有资格上朝的。但是因为他所在的位置对大梁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他也得到了上朝的资格。

    平时,他还为此洋洋自得,但是现在,他真心希望自己只是一个从五品,甚至是六七品的外放官员,那该多好啊

    赵钦宏平静得说:“你可知罪”

    戚宿不敢为自己辩解,他连忙说:“臣知罪。”

    赵钦宏说:“朕要把你赶出京城,永不录用,你可服气”

    戚宿心中凄苦,他之前上那个奏章其实也有一点拍马屁的意思。现在,大梁最大的问题有三个。其一、边军将领拥兵自重。其二、辽东割据之势已成。其三、士绅豪强、勋贵子弟势力强大,百姓民不聊生,导致民怨四起。

    其他两条戚宿没有任何办法解决。借着这次北狄人的内乱,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说话的机会。虽然他的提议必然不能解决边军的问题。但是,他好歹可以在皇帝面前刷个脸熟不是

    他想得确实没错,他确实是在皇帝的面前刷了个脸熟。皇帝也已经记住他了,这就要来收拾他了。

    戚宿只能叩首:“臣拜服。”对戚宿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虽然他的仕途就此完结了,但他好歹还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且,他的家里还有几座庄园,后半辈子的生计也有着落,他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戚宿离开之后,众人也都想明白了。王烨今天的提醒确实是出于一片好心。只有一个帝国才能供养另一个帝国。辽东实力强大,但是毕竟供养不了查干巴拉的北狄帝国。

    如果北狄人南下攻打辽东,以辽东的实力,北狄人怕是占不到什么便宜。即便查干巴拉拿下了辽东,他境内的饥荒问题还是很难得到解决。风险太大、收益太小,查干巴拉虽然有些鲁莽。但是,这么不合算的买卖,他还是不可能会做的。

    这么一想,真正危险的就是大梁了。虽说,改朝换代之后,很多臣子不过就是换了一个皇上而已。但是类似北狄南下这样的事儿,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这毕竟是一个民族取代了另一个民族的统治地位。在座的任何一个,即便是想投机,恐怕都很难在新朝取得多高的地位。因此,这件事是真的触碰到他们所有人的根本利益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确定了,王烨真的是像传闻中说的那样,是一个有一片赤诚的公心的人。

    因为北狄可能南下的这件事,还真不能说跟辽东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北狄南下,对辽东来说是个巨大的机遇。

    即便当年北狄的那位雄主,带着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一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也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北狄人现在想要覆灭大梁,难度必然非常的大。不打个几十年是不会有结果的。

    这么长的时间,两大帝国厮杀在一起。辽东有的是两边讨好甚至是渔翁得利的机首发

    不过,这么做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王烨必须不来提醒大梁。因为如果大梁做好了准备,北狄人的南下就有可能徒劳无功。毕竟,现在的大梁还是有很强的实力的。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北狄人想得应该也是想打大梁一个出其不意。现在有了王烨的提醒,北狄人想偷袭已经不可能了。到时候碰了一鼻子灰的北狄人,搞不好就会去试探一下辽东好不好打了。

    可以说,王烨这次提醒大梁,不仅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反倒有可能给自己引来祸患,甚至是给整个辽东引来祸患。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这样的举动无疑是非常不合格的。

    但是作为一个人来说,王烨的行为又是高尚的。

    《庶民帝国》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庶民帝国请大家收藏:庶民帝国。



第426章 底气
    邓文耀站出来对着王烨行了一个大礼说:“老朽谢过辽侯。辽侯一片赤诚之心天地可表,老朽替大梁的百姓谢过辽侯。”

    邓文耀确实不愧是当朝首辅。他的话立刻就说到了王烨最想听的部分。王烨做这么多,并不是为了大梁的君臣。而是为了大梁的百姓,如果邓文耀代替大梁的君臣感谢王烨,王烨才不会在乎呢。现在邓文耀代表大梁的百姓感谢王烨,说明他确实比较了解王烨。他知道说什么话能说进王烨的心里。

    王烨自然是不敢怠慢,他连忙扶起邓文耀连说不敢。就这样,王烨参加的第一次早朝,就这么结束了。早朝上决定下来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赵钦宏下令整备边军的军备随时准备迎战。

    朝廷的命令用六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了边关将领的手中。在边关将领得知,北狄人随时有可能大举入寇之后。他们也紧张了起来。

    对这些将领来说,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立足的最大依仗,就是手中的军队。如果他们不多做准备,导致自己的部队出现了损失。那他们的下场可能会非常的凄凉。

    这天下朝之后,王烨跟随王廷建来到了最近的一间酒楼之中。这座酒楼在京城之中算不上顶级,但是好就好在,这里平时就有很多官员来,所以每一间雅间的隔音效果都很不错。

    王廷建点了几个特色的酒菜,两人就在这里展开了他们的第一次私人交流。

    几句客套之后,王廷建问道:“贤婿,这一次北狄人真的会南下吗”

    王烨点点头说:“我虽然不确定时间,但是他们会南下是肯定的。”

    王廷建有些焦急得问道:“那你的辽东不会有危险吧”

    王烨微笑着说:“如果查干巴拉敢来辽东,那危险的可就是他了。”

    王廷建自然不会因为王烨的一句话就放下心来。他连忙追问王烨这么自信的理由。

    王烨也跟他阐述了一下。辽东虽然小,但是小也有小的好处。辽东虽然也有辽河平原在,但是围绕着辽河平原的却是各种天险。尤其辽西地区,那里更是只有一条辽西走廊算是平原地区。四周都被各种山岭保护,山岭上还有塞外长城以作屏障。

    可以说,辽东的地势非常险要,尤其是辽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这样的天然屏障,从草原上来的北狄人很难攻入辽东。

    事实上,在我们这边的历史上,倒确实很少有草原上的势力攻破辽东地区的记录。倒是有两次比较著名的,从关东攻入草原的记录,而且两次完成这个成就的,居然还都是同一个民族。

    其余但凡攻入关东的,大多都是从关内向关东攻打的。就比如司马懿灭燕国,和唐朝攻打高句丽的战争。

    总之,辽东特殊的地理环境,给了王烨很大的底气。当然了,他更大的底气还是来自于自己强大的实力。

    王烨微笑着说:“我虽然只有十万大军。但是岳父大人应该也明白,我们辽东的十万大军跟别人的十万兵可是不一样的首发

    听完王烨的话,王廷建也是满脸的微笑。当初王烨能以一万五千人,打赢曾鹏海的二十三万人。足以说明,辽东军的战斗力是不能用人数来衡量的。
1...167168169170171...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