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庶民帝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贫民帅

    有地利的帮助,又有强大的武力。王烨确实不担心查干巴拉的威胁。所以,他才敢在朝堂上给赵钦宏他们提醒。如果没有这个底气,他还敢这么做,那他就是在拿辽东百姓的生命开玩笑了。

    说完王烨这边的问题,王烨也有自己的问题要问。他说:“赵钦宏这是准备动手了吗”

    他虽然刚刚来到京城,但是他还是感觉到情况有点不对。他发现自己的到来似乎加剧了帝党和相党的矛盾。

    王廷建说:“没错。皇帝这边表面上来看,在武力上有绝对的优势。他有精锐的亲军,还有一部分京营的支持,如果他要用武力解决问题的话,他成功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王烨问道:“如果他有这样的实力,那他之前为什么不动手”

    王廷建摇摇头说:“之前情况不明,京营的态度谁都不能确定。皇帝和两位辅臣的矛盾发生在皇帝对勋贵下手之后。那个时候皇帝没有多大的把握。而且,皇帝在朝堂上的确实有些势单力孤。如果他不做好准备,即便他用强力手段解决了两位辅臣,恐怕也不能掌控朝局。”

    王烨摇摇头说:“不对!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如果两位辅臣手里真的没有兵权,他们是不可能有底气对抗皇帝的。”

    王廷建点点头说:“就是这样。虽然我不知道皇上和两位辅臣到底有什么秘密但是我知道,两位辅臣的手中,必然有一支可以对抗皇帝的力量。所以,你的到来才能让皇上下定动手的决心。”

    王烨仔细想了想说:“我大概明白了。皇帝手中的实力虽然强,但是却缺乏足以一锤定音的王牌。而我辽东军应该就是这片天下最强的王牌了吧”

    王廷建没有回话。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古时候打仗,别看动辄就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的大战。可是实际上,真正有能力决定战局走向的,人数往往会很少。

    就比如我们这边的明末,别看明末的将领手中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大军,实际上真正的战兵并没有多少,其中最有战斗力的,往往就是主将用自己的钱供养起的亲军。

    包括明末那位“不纳粮”的。在他被杀之前,追击他的敌人只有山海关来的一万人、关外来的两万人,以及两三万降军。可是,他手中的兵力却是敌人的数倍,为什么他会一路逃窜一路溃败就是因为之前他九战九败,他手中最精锐的老营已经消耗干净首发

    王烨和王廷建现在可能就是被皇帝当成了类似亲兵和老营之类的存在,是能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力量。

    如果到了需要动手的时候,对手要是比皇上想象得要难对付。辽东军强大的武力,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战斗分出胜负!这一点王烨和赵钦宏丝毫不会怀疑,两位辅臣恐怕也是这么想的吧。

    《庶民帝国》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庶民帝国请大家收藏:庶民帝国。




第427章 谜团
    王烨还有一个疑问:“正常人在打牌的时候,都是喜欢把王牌紧紧得捏在手里的。通常我们所说的王牌,基本上就是在说底牌,赵钦宏如果真的想把我作为底牌使用。那他为什么要把这张底牌早早的亮出来呢”

    王廷建说:“恐怕他也是想震慑那些中立的势力。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之中保持中立吧。”

    王烨点点头问道:“还有最后一个疑问。岳父大人觉得,两位辅臣的底牌究竟是什么”

    王廷建仔细思量了许久。他才说道:“我也不能确定,但是我有两个发现可以拿来跟贤婿分享一下。”

    王烨说:“请岳父大人指教。”

    王廷建说:“其一,按理来说,京城之中消息最为灵通的人应该是皇帝才对。因为京城之中遍地都是两厂一卫的人。但是,从我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两位辅臣的消息灵通程度可能并不比皇上差。”

    王烨心中猛地一跳。王廷建继续说:“其二,京城之中虽然不允许有成建制的武装力量在。但是,京城之中有战斗力的部队,可不仅仅只有成建制的部队。如果需要的话,京城中的勋贵们可是随时都有可能凑出十万大军的。”

    王烨心中又是一跳。王廷建说的这两个点他都明白了。

    京城之中会有比两厂一卫还要强大的情报组织吗这应该是根本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就单从规模和财力上来说,两厂一卫这种公开的情报组织,就不是私人豢养的情报组织可以比拟的。

    如果皇帝在京城之中不是消息最灵通的人,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两厂一卫的内部一定出了问题。别看这些只是情报组织,他们在关键时刻的破坏力可是一点都不逊色于十万大军。

    别的不说,如果情报组织出了问题。那么一些大臣和将领的黑历史,就有可能被两位辅臣掌握。这样,那些看起来很靠谱的人,是非常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反水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皇帝的亲军可能也没有他想象得那样靠谱了。毕竟,锦衣卫本身就是皇帝的亲军之一。

    至于,刚刚王廷建说的勋贵们随时能凑出十万大军。那就更简单了,在我们这边的历史上就有过先例。

    康熙年间,三番之乱之时,北方察哈尔部趁势起兵反叛,并一路打进关内直逼京城。康熙帝在无奈之下,召集京城之中所有满蒙八旗能战的家仆上战场。结果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战斗力居然出奇的强大。他们一路上战功卓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打得曾经跟康熙他爷爷争过天下的察哈尔部彻底覆灭。

    所以,京城之中的勋贵们,别看平时他们似乎只有少量的亲兵。但是,关键时刻他们能调集起来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可是,王烨总觉得有些不太放心。他也不能确定两位辅臣的隐藏力量究竟是不是这两个。看来,得找个机会好好问问赵钦宏了,王烨暗自下定了决心。

    告别了王廷建之后,王烨就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一进门他的鼻子就差一点被气歪了。

    只见,杨威已经把所有的迫击炮都拿了出来。所有迫击炮的炮口都直指皇宫的方向。而包岑正只能在一边无奈的摇头。

    事实上,这一幕王烨之前也见到过。就在王烨第一次进宫的时候,杨威就这么干过。王烨能理解他的想法,他是怕王烨在皇宫之中出现什么意外如果皇帝敢轻举妄动,那么杨威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上千发迫击炮弹搅乱整个京城!

    王烨狠狠的踢了杨威一脚说:“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现在那个赵钦宏还有事儿要求着我们,你侯爷只要不当着别人的面骂他,他就不敢把你侯爷怎么样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杨威讪讪的说:“以防万一、以防万一!”

    王烨无奈得看了看包岑正,包岑正也只能无奈得对王烨摊摊手。

    王烨知道,包岑正一定试图劝阻过杨威。可是辽东的法度还是比较严格的,包岑正虽然在辽东的地位很高,但是关于军队指挥的事儿他确实插不上手。

    王烨一瞪杨威:“赶紧把人都给我散了。”

    杨威点点头,他深吸一口气,重重得吹了三个长短不一的口哨。王烨用心观察聆听了一下。这一观察,他的鼻子差点又要被气歪了。

    他听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声音,也看到了一些影影绰绰的身影,在自己的府邸周围出没。

    王烨是何等样人他立刻就明白了,这是杨威怕自己真的出问题了。所以,他就把之前隐藏在京营之中的人马也召集过来一部分。想来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用最快的速度集结足够多的力量!

    王烨又踢了杨威一脚说:“给我滚进来。”

    说着,王烨就带着两人来到了自己官邸的大厅之中。然后,他将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都跟两人说了一遍。杨威虽然也有一些想法,但是他却拿不出合适的意见来提点王烨。

    杨威也知道,这一次谈话的主角不是自己,而是包岑正。于是他也耐着性子跟王烨一起等待包岑正的回首发

    包岑正想了好一会儿才说:“无论这件事看起来有多么的扑朔迷离。有一个大前提是不会错的。”

    王烨连忙追问:“什么大前提”

    包岑正说:“京城之中,能够相互抗衡的武装力量有两个。分别是天子的亲军和京营。亲军即便出了问题,但是在高层将领都是皇帝亲信的前提下。即便有人反水,这支部队中的大部分还是会忠于天子的。”

    王烨连连点头。包岑正说:“那么问题就简单了,想要让基本掌控亲军的皇帝不敢轻举妄动。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京营可能确实出问题了。”

    王烨说:“你是说两位国公可能早就是相党的人了”

    包岑正说:“有可能!虽然京营糜烂,但是京营毕竟是勋贵们立足的根本。京营之中必定还是有能战的人的。这部分人马,必然被以两位国公为首的勋贵们牢牢的掌握着。这么看来,一个很有可能的情况就是,两位国公早就是相党的人了。”

    《庶民帝国》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庶民帝国请大家收藏:庶民帝国。



第428章 解答
    王烨还是有些疑惑:“可是,在帝相之争开始的时候。两位辅臣能拿的出足够的条件,让两位国公投靠自己吗”

    包岑正摇摇头说:“恐怕不可能。所以,在下认为还有另一个可能存在。”

    王烨问道:“是什么”

    包岑正说:“外援!如果相党在京城之中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抗皇帝,那他们在外面有外援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之前鲁建木曾经说过,户部那个员外郎提出要削减边军军费的时候,翟玉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同意。”

    这件事确实有些奇怪,毕竟边军将领拥兵自重对大梁已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那个时候,北狄人内乱,看起来就是给了大梁这边一个非常好的理由削减军费,以此来削弱边军将领的实力。

    王烨恍然大悟:“如果那些边军本来就是相党的自己人。那他翟玉成是不可能会同意这项建议的!”

    包岑正说:“据属下所知,在翟玉成和邓文耀还没有合流之前。翟玉成最大的外援就是曾鹏海。现在,曾鹏海已经被我们取代。但是,翟玉成和邓文耀合作得依然很好,而不是沦为了邓文耀的附庸,属下觉得,翟玉成很可能找到了一个新的外援!而且是跟曾鹏海几乎有同等分量的外援!”

    王烨说:“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外援能对京城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包岑正说:“有可能!如果皇帝敢轻举妄动,最好的结果,自然是他成功的拿下了两位辅臣。可是如果这么做,那么毫无疑问,因为两位辅臣的倒台,大梁必然有大批官员要一起跟着完蛋。到时候,大梁的运转必定会受到影响。在那时,如果有一个有足够分量的外援,以清君侧的名义站出来,赵钦宏可能也抵挡不住。”

    王烨点点头说:“如果两位辅臣真的在朝堂上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势力。那么他们倒台了,朝廷可能连正常调兵都要出问题,又更何况是平叛呢”

    包岑正说:“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如果两位辅臣成功逃脱,那么有他们两个在,天下大乱几乎不可避免。要知道,在历史上可是出现过类似的先例的。”

    王烨默然,他知道包岑正说的是什么先例。可是杨威不知道,杨威连忙问道:“历史上出现过先例什么时候”

    王烨淡淡得说:“汉末,董卓乱政,擅自行废立之事!袁绍当面痛斥董卓,并横握佩刀向董卓拱手扬长而去。当夜,袁绍连夜离开洛阳。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所以,虽然袁绍当时不过就是一个太守,但是凭借袁家的名望,他还是很快就被推举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最终不得不迁都,至此汉末乱世彻底拉开了序幕。”

    包岑正说:“今天的这两位辅臣可不是当年的袁绍。他们自己就是门生故吏遍天下,他们不用仰仗祖先的名望,他们的号召力可比当年的袁绍强多了。当然了,赵钦宏也不是董卓,他毕竟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大义还是在皇帝这边的。可是,皇帝已经得罪了勋贵,如果再被天下的士大夫反对,他的这个正统名分能起多大的作用恐怕还是未知数吧”

    杨威说:“如果当年那个袁绍在当面痛斥董卓之后,他都能安然离去。那现在,这两位辅臣是不是也很有可能,可以从京城全身而退”

    包岑正说:“非常有可能!”

    杨威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两位辅臣有外援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王烨说:“这里面有一个时间节点的问题。还记得吗翟玉成曾经试图联系我们做外援。但是,他却没有成功。也就是说,在那个时间点,他还是没有外援的。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两位辅臣现在拥有的外援肯定不止一家。只有这样,在曾鹏海被我们缠住的时候,他们才能有力量威慑赵钦宏。”

    包岑正说:“正是如此,如果翟玉成在这时又拉来了另一股外援。而两位国公又投靠了他们的话。别看在京城之中皇帝的实力更强,但是如果两边真打起来,实际上胜算更大的应该是两位辅臣那边。毕竟有两位国公的京营和家仆,再加上他们的隐藏势力,两位辅臣几乎可以肯定,绝对能安然的离开京城!”

    杨威做恍然大悟状:“所以,赵钦宏才会冒着得罪天下士大夫的危险和我们联合就是因为只有我们加入了,他才能重新占据上风”

    包岑正说:“没错。两位辅臣既是天下文臣之首。同时,他们也是天下文人之首。只要皇帝解决了他们两个,天下的士大夫阶层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在他们重新推选出一个首领之前,只要皇上抢先跟我们决裂。那他就是天下士大夫天然的领袖首发

    杨威无奈的说:“怎么这么复杂啊”

    王烨说:“并不复杂,现在的情况已经渐渐明确了。赵钦宏会想在这时动手的理由已经很明显了。有我们辽东军在,他在京城之中几乎就稳操胜券。即便有外部的敌人想要进逼京城,只要他打开山海关,我们辽东的大军就可以教一切人做人。现在,他确实已经掌握了主动。”

    包岑正说:“可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必须要配合他!”

    王烨无奈得说:“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们侯爷我可是要倒霉了。”

    事实证明,包岑正确实是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他的所料不差,翟玉成确实是重新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外援。

    本来,王烨就只是他的备选方案而已。王烨这边没能争取得来,他在他的首选目标那里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现在,他又重新有了外援,他也就有了跟邓文耀继续合作的底气。

    此时,在一间密室之中,邓文耀正和翟玉成相对而坐。

    “玉成觉得,王烨现在已经做好决定了吗”邓文耀开口问道。

    翟玉成说:“恐怕还没有。”

    邓文耀丝毫不为所动,他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问道:“何以见得”

    翟玉成说:“如果王烨已经做好了决定,那他根本就没有来京城的必要。他只要派那个刘介过来就可以了。他完全没有必要身犯奇险,他这么做的理由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要用自己的眼睛来帮他确定,自己要站在谁这一边”

    《庶民帝国》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庶民帝国请大家收藏:庶民帝国。




第429章 翟玉成的酒
    邓文耀说:“你觉得他会站在哪一边”

    这个问题就有些难回答了。翟玉成想了好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他只能说:“下官愚钝,还请首辅大人指教。”
1...168169170171172...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