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征途靠系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村民乙
“马汉,这个望远镜可以看多远”叶楚文问道。
马汉听了解释道:“回禀王上,望远镜理论上是可以看无限远的。只不过距离越远,看的越迷糊而已。”
“哦,原来如此。”叶楚文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对于望远镜,叶楚文其实并不是很了解。
马汉见叶楚文有些尴尬,于是解释道:“望远镜的参考数值是倍数和口径,理论上来说倍数越大看的就越远。
不过除非是用来观测星星,否则根本就没必要制作这么大的倍数。而且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暂时只能制作6倍的望远镜。”
“这6倍是何意思”田霄问道。
马汉想了想,简单的解释道:“这么说吧,你用望远镜看六十步远的地方与肉眼看十步远的地方看一物是一样的。”
“那口径呢”田霄继续问道。
马汉抓了抓脑袋:“这个就很难解释了,将军只需要知道口径越大看远处的物体就越大。”
“原来如此,那这个望远镜的参数是多少”梁凡问道。
“这个是3倍的,口径为六分。我们制造司还制造了一种双筒望远镜,倍数和口径分别为6倍和九分的。”马汉道。
“这个望远镜的产量如何”叶楚文更加关心这个。
马汉拱手道:“这点王上请放心,我们工业部旗下的玻璃烧制工坊,每天可以制造十个单筒望远镜以及两个双筒望远镜。”
“不错,不错!有了这个,以后便可以料敌于先机。”叶楚文很满意。
虽然叶楚文没有打过战,但是他也知道在战场上,情报是很重要的。
如果能比敌方更快一步查明具体情况,便可以根据这些情报制订相应的计划。
“王上,微臣觉得这个望远镜一定要尽快配备给全军,至少给每个校尉以上的军官配备一个。”凌峰建议道。
梁凡也接话道:“不仅是军官,最后给斥候也配备。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敌人无法发现的地方,率先查明对方的情况。”
“这点寡人当然明白,马汉,江爱卿,这事就交给你们了。”叶楚文吩咐道。
“王上放心,我们会尽快与制造司联系。”江流保证道。
&
第74章 讲武堂
对于扩军一事,叶楚文自己也有一些矛盾。
在这种诸侯林立的世界,当然是手中的兵力越多就越安全。
但是维持一支军队所需的花费,不是一般人能够担负起的。
这次如若不是从梁国和安国那边弄了一大笔钱,不然的话叶楚文也不会大手一挥把军队规模直接增加一倍。
而且更重要的,是宁国缺少高级将领。
“王上,微臣觉得扩军还是有必要的。
这次一旦我们与李国交战,势必会引起其他门阀世家以及舜国及其背后的吴国的注意。
到了那时,恐怕我们宁国将难有再有安定之日。”江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叶楚文听了若有所思,他知道江流所说不假。
能够在这几年留存下来的诸侯国,都不是傻子,当然明白要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一旦他们看到宁国有崛起之势,势必会他们产生忌惮之心。
到了那时,等待宁国的将是无尽的战火。
“江大人说的很有道理,”梁凡接话茬道:“这次我们与李国交战,要么不打,要打就彻底把李国全境拿下。只有足够的兵力,才能保证接下来面对的危机。”
所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既然要打,就要打的彻底。
“可是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我们宁国,根本没有足够的将领去统领这么多将士啊!”凌峰皱了皱眉头。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宁国到底底蕴不够,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去支持军队扩军。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专门培养将领的讲武堂,你们觉得如何”叶楚文思索了一番,问向众人。
军事指挥学院是近代才有的,在古代,打仗的本领一个靠研读兵法自己摸索,另外一个就是靠师父言传身教。
“培养将领的讲武堂”
“没错,既然文官有培养读书人的书院,那为什么武官就不能有教人打仗的讲武堂呢”叶楚文反问道。
“这。。”
众人对视了一眼,这个问题居然从来没有人想过。
“王上英明,讲武堂的建立将是史无前例的,这或许可以改变我们目前缺少将领的问题。”江流拍马屁道。
“既然这样,那此事就由江爱卿去处理。各位将军可以把自己在战场上的一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编写成教材印发出来。
再从军队里挑选一些可堪一用的人员,给他们授课。”叶楚文对牛达他们道。
“吾等遵旨。”
“讲武堂的课程,暂时以速成一批低级将领为主。之后的话,”叶楚文看向江流:“江爱卿,你们兵部尽快根据几位将军的心得体会制订一套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后勤等一系列的系统培训课程。”
“这,”江流苦笑道:“王上,微臣从来没接触过啊!”
叶楚文安慰道:“讲武堂这事大家都是头一遭,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摸索。”
“微臣明白了,微臣一定会竭尽全力。”江流道。
叶楚文道:“你只要牢记,讲武堂的每一个人即是学生也是老师,只有大家同心协力一起面对重重困难,最终才能拨开云雾见明月。”
“是,王上。”
叶楚文点了点头,随即建议道:“将领的培养先从基层开始,尔等必须明白,那些什长,都长才是军队的基石。”
“王上放心,这点我还是知道的。”江流保证道。
叶楚文点点头:“知道就好,另外这个讲武堂寡人还打算从民间招收学员。让那些有打算弃笔从戎,或者想要开疆扩土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的大军。”
凌峰闻言提醒道:“王上,万一有心怀鬼胎之人进入讲武堂,或有大害,此事不得不防。”
叶楚文摆了
第75章 秋收
虽然说宁国准备征召两万新兵,不过马上就要秋收了,在秋收结束之前,除非生死存亡,不然都得给秋收让路。
而作为宁国之主的叶楚文,自然也要参加这个重大的日子。
在金宁城外的一片农田边上,御林军的将士,手持火铳警惕的把这片农田团团围住。
在农田之外,则是六扇门的捕快和东厂的厂卫在周围不断的巡视着。
之所以这么隆重,是因为宁的朝廷班子,此时全部相聚在这里。
穿着粗布麻衣,带着斗笠,作为宁国之主的叶楚文走下稻田,用镰刀开始收割起稻子。
陪同叶楚文的,还有六部尚书,侍郎以及几位大将军。
秋收是大事,作为宁国的高层,叶楚文他们必须做出表率。
忙碌了一个上午,这群老弱病残才把这一亩稻田收割完成。
回到田埂之上,叶楚文接过段凝霜送过来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接着,叶楚文带着文武官员来到了不远处一个临时搭建的凉棚之中。
“王上,目前秋收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预计等到秋收结束,我们宁国将入仓十万万石粮食。”陈文韬虽然此刻浑身酸痛,不过却满脸笑容的说道。
“嗯,不错。”
叶楚文很淡定,毕竟有玉米,土豆以及之后的番薯这些高产量作物种子,收获这么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秋收固然重要,但是能不能保存住才是关键。我们的粮仓能不能存储这么多粮食”叶楚文问道。
柳林闻言,上前一步道:“王上放心,有了水泥之利,我们已经建了足够存储这么多粮食的粮仓。”
“好,这么多粮食光靠人肯定是吃不完的。陈爱卿,尽快把养殖技术推广下去。寡人希望,明年的时候,每个蒙学院的蒙童每天都能吃到一个鸡蛋。”叶楚文吩咐道。
“王上大可放心,按照现在的情况,最迟明年开春就可以完成您的要求。”陈文韬道。
“棉花,烟草,花生,甜菜的收获情况如何”
陈文韬答复道:“我们已经收获了一些作物以及大量的种子,明年春耕之后,这些作物完全应该就可以推广全国了。”
叶楚文随即看向武洛瑶:“甜菜可以制糖,花生可以榨油,棉花可以制作过冬的衣物,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
爱妃,尽快让王家商号着手建立制糖,榨油,纺织工坊生产这些物品。”叶楚文对武洛瑶道。
光是收获不行,必须得把这些作物制作成成品才是正理。
“回禀王上,这事臣妾已经与马侍郎的工业部联系过了,预计开春就可以完成这些工坊的建立。”武洛瑶微笑着说道。
叶楚文很满意的道:“不错,一旦让那些掌柜知道这些作物的经济效益,他们应该会趋之若鹜的赶过来吧!”
一旦商人跟风建立工坊,那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是百姓种植的作物有人收购不怕卖不出去,接着就是工坊带来的无数的就业机会。
而叶楚文的朝廷,则将又多了一份税收。
“商人逐利,一旦他们觉得有利可图,肯定会插上一手。”武洛瑶经过商,当然知道商人的本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逐利益,是每个人的本性。”
“王上说的对,这的确是人之本性。”武洛瑶赞同的说道。
“另外烟草尽快进行发酵烤制,寡人准备给让兵部给军中将士准备一些。”叶楚文道。
武洛瑶点了点头:“臣妾知道了,臣妾会着手去办的。”
香烟,口香糖这些小物品能够缓解紧张的情绪,因此在二战中,有能力的国家都给士兵们配备了香烟,口香糖。
口香糖是以天
第76章 安国再来人(一)
“参见王上。”
“起来吧!”
“王上,不知此次找我等可是为了安国来使之事。”凌云山询问道。
“没错,”叶楚文点点头把手头的情报告诉了他们后问道:“对于这次安国来使,各位觉得他们到底有何企图”
“安国这次来绝对有问题,”凌峰想了想道:“如果只是把安国世子送过来,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早过来。”
“会不会是,安国此次想向我们求援”江流不确定的道。
凌云山摇了摇头:“不可能,安国应该明白我们宁国不可能参与其中的,这完全就是有利无害的事情。他们如有自知之明,肯定不会怎么做。”
国与国之间,除了利益便没有其他事情可言。
支援安国对于宁国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不是求援,那么就是采购物资了。难道说,他们想从我们这采购武器”牛达猜测道。
“这倒是有可能,安军知道我们自来火的厉害。他们也明白,如若能够采购一些自来火,至少可以让他们撑一些时日。”田霄道。
梁凡忽然出声道:“王上,我们这一切的猜测都是建立在我们知道李国要对安国动兵的基础上。如若安国以为,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事情呢”
叶楚文心中一动,这个情况他还真没有想过。
“这,”江流皱了皱眉头:“应该不可能吧!”
“没有什么不可能,”梁凡说道:“如果不是时时刻刻关注某个国家,否则一般人很难看得出这个国家是不是要打仗。”
“梁将军说的很有道理,除非事先插入细作于某国。否则的话除非两国已经交战,不然没人知道这国要攻打谁。”凌云山非常赞同梁凡的话。
一个合格的细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学识。
不然即便有一份机密文件放在他是面前,他也看不懂。
其次一个合格的细作,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他要能够从日常的氛围,市场的情况去了解这个国家现在的状态。
正常来说,一个国家的朝廷想要对某个国家用兵不一定都会广而告之。
很多的时候,都是给对方一个突然袭击让对方措手不及。
但是一个国家动武之前,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征兆,细作能不能及时看出来就非常重要。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么这次安国来人,会不会是准备与我们结盟”叶楚文突然道。
凌云山思索了片刻后道:“很有可能,安国或许打算利用我们不知情这点,与我们结盟。这样一来,一旦李国入侵安国,我们就不得不出手。”
虽然现在中原大地诸侯林立,不过名分,大义什么的还是很重要的。
无缘无故的不宣而战就攻打其他诸侯,很容易遭受其他诸侯的排挤。
而宁国和梁国两国打了这么多年,从始至终都处于战争的状态。
因此叶楚文之前突然攻打梁国,根本算不上不宣而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