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拒嫁三王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以食为安

    “也好”

    往常这李大人也不会像今天这般废寝忘食。着实是今天这桩案子对他的触动太大了。

    只想要快速的把事情处理好,还这县的百姓们一个清静,让他们人人都能吃得起饭,穿得起衣,住的了不漏雨的房子。

    这些本就是这个县的老百姓们祖祖辈辈努力下能够得到的东西,都被这县令短短几年间就给弄成了这样。

    说到底,他们这做上司的也是有责任的,监官不力呀!

    这两人就近找了一家小饭馆。

    由于现在这个时间点到早不晚的。外加二人肚子饿的早就呱呱叫了,所以直接点了最快的饭食——一人一碗面条。

    “吸溜~”

    “李大人,这次表现不错,得给你记上一功。”

    李大人谦虚道“得有大人您的支持,下官才能做到这地步。”

    “哈哈~吸溜~对了,不是打算年底在对这县令出手吗?这次怎么这般着急?”这事儿他早就知道,权交给了李大人。偶尔的时候过问一下进度。

    “这个呀……”

    李大人在几个月前有事入了京城出公差。

    住在了京城的一家客栈里面,正好张宴洋陪着她的一位大管事,也在那客栈里面跟几个商人谈生意呢。

    当然她依然是扮演的一个贴身的小厮。

    等他们谈完事出来时,一个男人直挺挺的倒在了张宴洋的面前。

    呵呵,当时如果张宴洋伸出手的话,说不定可以接住对方,但不好意思,她条件反射的往后退了一步,然后那人就硬生生的倒在了地上。

    那人身后跟着一个小厮赶忙把把累倒在地上的人给扶了起来。

    “爷,爷~你醒醒呀~”

    是了,倒下去的人,直接晕掉了,张宴洋瞧了瞧那人的后脑勺以及地面没有血迹呀。

    这是被碰瓷了?

    张宴洋当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最后小厮的大呼小叫声里面纠结了小半天。

    自己……跑去找大夫了……

    毕竟她现在的身份是一个跑腿的小厮嘛。

    那大管事见状,想要跟着张洋洋一起去。

    到底谁才是跑腿的,该干活的是谁他心里是门儿清的,不过张宴洋没让他去。让他赶忙帮着把被人拖进包厢里。

    没一会儿,张宴洋就把大夫找了来。

    话说,当时她是有一丝丝紧张的。

    瞧着这人衣着不凡。如果就此一命呜呼了的话,张宴洋估计也逃不了干系,虽然她觉得自己非常的无辜。

    由于张宴洋钱给的足,那大夫呢,也是附近有名的医术比较高的大夫。那大夫给那人把完脉之后,直接从药箱里面掏出了一个精致的小瓶子,然后取出了一粒药丸塞进了那晕倒的人的嘴里。

    没一会儿,那人就悠悠的醒来了。

    经过那大夫的诊断以及那人自己的描述,张宴洋初步推断那人是有高血压的。

    是因为什么倒在地上就晕了呢?其中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是这人较重,外加中午又喝了不少的酒。

    倒在地上一下子就晕乎了,酒意也上头了,就这般晕睡觉了过去。

    打发走了大夫,张宴洋暗中店里的店小二们借了笔墨纸砚,然后在客栈里的一个小角落里面快速的把那张纸填满,接着偷偷的交给了她手底下的那位店员。

    店员又把那张单子交给了那男人。

    那男人是因为今日遇见了好友,所以就多喝了几杯。现在经过这么一闹,外加那大夫又为了他一颗厉害的药丸,他的酒意基本上清醒了。

    此前发生的事他也大概记得。知道,自己摔倒与张宴洋他们没有关系,只不过人家恰好不想接他罢了,人家也没有这个义务呀。

    他还打算把刚才看病的诊金都退还给他们呢!

    “这是?”男人瞧着那张写满的纸。

    。

    (iishu)是,,,,!




第八百六十章 曾有过
    【】(iishu),

    那店员清了清嗓子,按照张宴洋交代他的说着“你这病症我家长辈也曾有过。”

    那男人精确的抓住了“曾有过”几个字。

    “后来我家长辈遇见了一个江湖郎中。那江湖郎中给了他一个方子。说只要按照方子上面的做。不说彻底的把他的病给治愈,但是却是有信心让其不会变的更严重。如果情况好的话,说不定还会有所好转。”

    “那后来?”

    “我家长辈一直被累病给折磨的都快要不成人样了。该吃的药也都吃了。但病情却不算好转,最多能够控制一下。一个不注意就加重了。

    后来我家长辈干脆死马当活马医,就按照那方子上所说的做了。

    嘿,没想到还真有效果。”

    “就是这方子?”

    “嗯”

    “少盐?还少大米?”

    在那男人心中,张宴洋他们算是他的小半个救命恩人了。

    这男人年幼时家中贫困,家里兄弟姐妹也多,饭食能够填饱肚子都不错了,别要求每顿有肉什么的。

    后来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到了今天这个位置。

    吃穿也是不愁了,但也许越是缺什么对什么的执念就越深吧。

    比如说小时候很难尝到的肉类,精百米,精白面什么的。

    但他现在有钱了。

    只要条件允许,那几乎都是顿顿有肉,顿顿百米精白面。

    不仅如此,由于身处官场的原因,这酒也是少不了要喝的,喝着喝着他自己也爱起了,这感觉天气寒冷或者比较累,压力较大的时候来上一两杯,睡觉都要香的多。

    但慢慢的他发现自己的身体上多了许多毛病,一开始他也没放在心上,觉得自己还年轻。

    反正每次小毛病发作那么一会儿自个儿就消失了,后来随着年岁慢慢增大,每顿都精白米肉类的日子变多了起来。那些小毛病慢慢的扩大为大的毛病,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他的感觉也越来越深刻。

    后来支撑不住了就找了大夫。大夫说他这种病属于富贵病,男人就觉得有些好笑,他也富贵?他前半辈子可谓是苦的不能再苦了。就算是现在做官了也算不上大富大贵的人家。

    以前家里收成不好的时候,还连着嚼了好几年的野菜根子呢。

    也就是现在经济条件稍微好了一点。他也不爱像其他的那些大人们一般收藏什么古董字画呀。拿着的钱尽给自己以及家人们买各式各样的好吃的了。

    这吃好了一点就要得富贵病?他是这辈子注定只能过苦日子了?

    大人觉得如果要这样的话还不如不活了呢!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到头来还得转过去过苦日子,他是不干的。

    但他不干,他的身体,不会跟着他一起执着呀,那男人一开始大鱼大肉大酒,那指定就要犯病的。

    翻病了那就翻呗,翻了咱们再吃药嘛。不就是几口苦苦的药嘛,大口闷下去就得了。

    一开始这法子确实见效,但慢慢的这法子也不怎么见效了,得连着喝好长一段时间的药,身体才能慢慢的恢复。

    那一天他也高兴,喝了好多。见着老朋友了,能不高兴吗?能不多喝吗?对吧?

    其实他还是克制的,没有敞开了喝。

    刚刚送走他的老朋友,正打算回房间再喝上一碗药呢,谁知那么倒霉的就摔到了张宴洋的面前。

    “对!这是那江湖郎中给的。准确的来说不是药方,而是食疗的方子。至于要不要用着法子就看你呢。”

    说罢就与张宴洋一起离开了。

    张宴洋这次也不是烂好人,而是之前把那大夫送走后,她在那门口瞧着了一个小珠子,很不巧,那个小珠子还就是从她的身上掉出来的。

    张宴洋仔细的回忆了一下,那男人摔倒之前确实是踩着了一个什么东西,可能那珠子实在太小了,那大人的鞋底太厚了,他自个儿没感觉吧。

    张宴洋顿时理亏。

    所以勒,看病的钱他嘱咐了那店员,千万不要接过来,同时还写了这么一副食疗方子,算是弥补了自己的无意识的过失吧。

    这事儿过了之后,张宴洋也没放在心上。

    几天之后那次跟着她一起去谈事儿的管事,告诉她说那天遇见的那人在找他们。

    呃,那男人表面上找的就是那管事。

    那是一个食疗的方子。所以那男人也没有什么顾忌的就给试用了几天。

    唉,没想到还真就有一点效果。

    说想要感谢一下那管事,那管事不敢收下这样的感谢呀,这可是他们的老板写下来的呢。

    张宴洋当然是给推了呗,见啥见呀,可没啥见头。

    那管事也只好让人给推了,没想到又过了两三个月,那人再一次早了上来,想要感谢他。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那男人硬是拿出了科举考试的那股毅力,来坚持那方子上所写的内容,嘿,效果真的不错,感觉自己好似又年轻了十岁似的,当然这个指的是精气神方面。

    在男人看来那管事儿于他是有大的恩情的。

    他从来不是那种无情无义的人。

    所以打算郑重的感谢一下对方,谁知对方连他的面都不见。

    那男人大概也知道对方是真的不在意,他所以特意写了一封信,在上面郑重的告诉那管事。他欠他一个人情,以后如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来某某府城某某地儿找他,只要可以,他一定出手相助。

    那封信那管事儿收到了之后,依然是送到了张宴洋那儿。

    张宴洋本是随意一看。

    但瞧着最后面的那名字,她眨巴了下眼睛。

    这位好像是某某府城的一个二把手来着。

    前几日她还听他大哥提过这人呢。

    张宴洋想了想,提起笔写了一封回信过去,主要内容是告诉对方,她收下了这个人情。

    嘿嘿!

    白得的好处不要白不要,要了不会当白要。

    张宴洋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用着了的机会。

    当天晚上她就派了两个汉子,一个汉子直接去到了那县的县衙外面等着,另外一个汉子驾着马车去了府城的那位大人家中。

    去县衙的那汉子是纯粹的在县衙外等着,张宴洋也没指望能够在大晚上的就见着对方,见着了,人家也不一定会在大晚上的来办案。

    。

    (iishu)是,,,,!



第八百六十一章 光明正大
    【】(iishu),

    而且张宴洋也确实不想让对方那么早的就来。

    这去府城的那位汉子是拿着她的亲笔信去的。

    那汉子当天晚上就见着了那府城的二把手。

    信中,张宴洋先表明自己的身份。咳咳,用的是那管事的身份,还简洁的表明自己的来意。

    一开始那给那二把手守门的门童本是不愿意这么晚还把他家大人吵醒的。

    但谁叫那汉子一脸的焦急好像死了八百个人似的,他不得不跑去找他家大人。

    好在他家大人也不是那喜欢无缘无故发火的,大半夜的被从房里叫了起来,只是脸色沉沉的。

    看了那封信之后,大人立马冲到了自己的书房里。

    从中翻出了一封被小心翼翼的叠起来的信。两封信的笔记一对比,自家大人的眼睛都亮了,赶忙让人把那汉子给请了进来。

    能说的张宴洋都在信中说了所以张宴洋就特意嘱咐了汉子,除了必要的礼节之外,其他的话都不用说好,在那汉子本来迟到的就不多,所以任由那大人问,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这事儿不小,那大人连夜就去找了那府城的一把手。

    经过一番商议,二人决定,要开始对县令定下手了。

    那县令做的事儿去年他们就有所耳闻了,只不过碍于证据不足,不敢贸然出手,害怕打草惊蛇了。

    直到去年年底的时候他们收到了匿名的举报信。还附带了好些实打实的犯z证据。只不过那些证据都是关于那捕头的还有那黑店家。关于那县令的确实很少。

    这府城的一把手二把手都知道想要还那县里面的百姓们,一个平安幸幸福的生活,那县令是关键。

    把他手底下的那些虾兵虾将给逮了,没有多大的用处,反而会惊了那县令,到时再想要寻证据就难得多了。

    一方面他们派人手去调查了县令。另一方面竟然有人告状,告到他们府城来了,告的就是那县令。

    但在这个时代,民告官是非常难的。

    他们想要以此来给那县令定罪也不容易。因为那些人所发生的事情距离现在已经过了有好一段时间了,证据什么的基本都不多,不足以给县令定罪的,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积少可以成多呢!
1...401402403404405...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