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混在皇宫当侍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墨金名
    可是他依然为葛岩的大胆,感到震惊。大魏战神,欧阳四海最清楚这四个字的分量。

    葛岩说杀就杀了。难道他的身份还有隐情

    葛岩笑道:“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已经死了。”

    欧阳四海轰然倒地,脸上满是不甘于怨愤。

    欧阳四海一死,那些负隅顽抗的死士,似乎失去了拼命的勇气,没过多久,就有大半束手就擒了。

    剩下的,全部都被砍翻在地。

    葛岩看了看眼前的战果很满意。这一瞬间,所有人都露出了护龙堂卫的官袍。

    酒楼那边的看客,看到这一幕,顿时唏嘘。

    “原来是护龙堂卫办差,没什么好看了……”

    看客们呼啦啦做鸟散,各人回到自己的餐桌噤若寒蝉。

    特务机构,在任何朝代,都是特权的象征。即便是身为权贵,对于这些特权机构,都是敬而远之。

    葛岩大大方方将尸体和人犯,全部带出了绍兴酒楼。

    第二天一早,葛岩的护龙堂,升堂审讯。葛岩手下千户百户齐上阵,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审讯完毕,一份完美的奏本准备好了,葛岩让御史带进了宫里,呈现给了皇上。

    欧阳四海模拟,意图屠杀皇室,罪无可赦,在捉拿过程中负隅顽抗,最终被就地正法。

    葛岩不仅仅出掉了欧阳四海,还得到了功劳奖赏,皇帝亲赐金珠十对,以示奖励。

    虽然金珠十对,对于葛岩来说,根本无关痛痒。可是葛岩知道,功劳是需要日积月累,才能起到奇效的。

    欧阳四海的死,在朝野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曾经不可一视的欧阳四海,百官闻之色变,可是偏偏死在了后起之秀葛岩手里。

    最关键是,葛岩只在区区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官职和欧阳四海平级,看样子势不可挡,还有一飞冲天的架势。

    文武百官,顿时对葛岩的势力有了新的认识。

    正好是皇帝亲赐的府邸落成,葛岩来了个乔迁宴会。

    文武百官,无不到场捧场。这一番明目张胆的收受钱财,葛岩算是发了大财了。

    与此同时,葛岩也在乔迁宴上,开始为康王扩大势力。

    不少不得势的官员,没有靠山的人,看准机会,纷纷都依附过来,成为了康王殿下的死忠。

    葛岩突然意识到,在这秣陵城,确实需要一位能人,左右大局了。

    这个人必须老奸巨猾,必须长袖善舞,而且必须和葛岩是一条船上的人。

    葛岩第一个想到了华山派的岳灵尊。依照岳灵尊的奸猾,想要在秣陵城混得风生水起,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乔迁宴会之后,葛岩立刻传信给了正在和南方安心发展华山派的岳灵尊,让他前来京城,出任护龙堂兼事一职。

    岳灵尊得到了这个消息,居然毫不犹豫的将华山派的事业,交给了大儿子打理,自己带着老婆,麻溜的就来了京城。

    对于岳灵尊来说一个拥有实权的护龙堂从五品兼事,那可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岳灵尊花了七天日夜兼程,一到了秣陵城,就马不停蹄的来到葛岩府上重金拜会。

    这是史无前例的提拔之恩,一个毫无从政经验的江湖中人,一朝飞入朝堂,立刻大权在握。

    岳灵尊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因为葛岩的提携。葛岩今天能够给他这个权力,明天就能轻易拿走。

    岳灵尊是个聪明人,他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可是对于葛岩来说,光凭借一个人心是不够的。护龙堂兼事这个职位,实在是太重要了。

    当晚的接风宴上,两人酒过三巡,葛




第170章 建设西宁城
    葛岩离开秣陵城一路往北,却并未取道边关。因为这次所谓的巡边,只是一个幌子,葛岩真正要去的是那大辽国送给自己的封地。

    一路朝着西北进发,穿过了六个州,才最终进入了大辽国和大魏国的边境地带。

    迈过边界,葛岩终于踏入了西宁的地界。

    摆在葛岩面前的,是一个美丽而绿水青山的西宁。

    一路朝着西宁县城的方向进发,一路上人烟稀少,田地居然有不少是荒芜的。

    葛岩看到这一幕,顿时有些不解和伤怀。护龙堂卫两万余人,浩浩荡荡进入了西宁。

    这些人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

    这已经和之前预料的巡边,相差太大,这看起来似乎很不符合之前的预想,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就在这些人表示不满的时刻,西宁县城终于到了。

    一个不大不小的土城,看起来很衰败。这似乎和绿水青山,物产丰富的西宁,相差很大。

    葛岩看着这里,顿时有了一种想要苦笑的感觉。

    大军很快安顿下来,葛岩独自进城,很快就见到了早就在这里安顿下来的数万天机阁精锐。

    葛岩召集了孙伯伯、雪儿和玲儿,还有天机阁的一众长老们。

    雪儿和玲儿,好不容易见到了葛岩,自然是围着他,一番关切。雪儿表现得还算矜持,但是玲儿却是显得腻腻歪歪的,葛岩都有些受不了。

    会议很快进行,众人对于搬到这个穷乡僻壤,算是多有怨言。

    葛岩等着众人发了一顿牢骚之后,却开始表达起自己的想法来。

    西宁,地处三国交界,既是地里劣势,也是地理优势。

    劣势,就是三国的势力任何一支,都可以出兵随意践踏这里,优势却是毗邻三国,若是经营得好,可以称为一个国与国之间贸易的桥梁,称为一个巨大的商贸城市。

    葛岩提出了商贸西宁的想法,虽然想法很好,远景也很大,可是还是被长老们泼了冷水。

    因为大家都说了,只怕还未发展好,敌人已经出兵来抢了。地域太小,很容易就被人攻占,这是西宁最大的劣势。

    葛岩却对这一点并不担心。葛岩提出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想法。

    如果让敌人知道,进攻这里,得不偿失,那么就敌人就可能放弃,换来长治久安。

    目前周边的三个国家,大魏国国力较弱,不可能出兵远军袭扰西宁,大辽国刚刚被蒙古打了,还在喘息,也不太可能现在出兵。目前最有可能前来骚扰的,就是西夏了。

    可是目前西宁虽然人丁稀少,却已经驻扎了护龙堂卫两万六千人,还有葛岩的天机阁精锐足足七万人。

    加在一起,就有差不多十万人,区区一个西宁县城,总人口也不过才六万人而已。

    十万的战力,难道还保护不了一个西宁

    葛岩表示信心很大,有了葛岩的信心,从第二天开始,建设西宁的重任就开始了。

    可是所谓的巡边,身为皇差也不能不办,葛岩让护龙堂几个千户先去边关晃一晃。

    剩下的护龙堂卫,驻扎在西宁,开始了大力建设。

    人员充足,粮草充足,最开始就是对西宁县城进行一个重新的规划和建设。

    葛岩既然想要把这里建成自己的老巢,就必须高规格,高规划的进行。

    首先,葛岩规划的西宁县城,就应该是可容纳五十万人居住的大城。

    建设这么大的工程,似乎光靠十万人不太够。葛岩直接拿出了一百万两,在周边的地方大肆招募民夫过来帮闲出力。

    如今正是农闲,葛岩出的工钱又是常规的两倍,大量的民工疯狂的朝着西宁涌过来。

    &n



第171章 商贸之城
    孙伯伯宣布的政策,主要以以下几条:

    第一、西宁城成为一个没有税收的城池,只要租用这里的土地,付了租金即可,所有商业行为,都不会收税。

    第二、西宁欢迎任何人来这里经商,包括大魏、大辽和西夏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来这里租用土地盖房子经商。

    第三、西宁开始彻底执行吸引民众定居的政策,只要来西宁境内定居的百姓,除了受到西宁城守军的庇佑之外,还将免费获得十亩耕地。

    第四、西宁鼓励垦荒,来了西宁垦荒的人,谁垦荒归谁的。永久划定地契,而且只收其它地方三分之一的农业税。

    西宁的政策,瞬间宣扬到了大魏、大辽和西夏。百姓们蜂拥朝着这边而来。

    看着盔甲鲜亮,装备整齐的西宁城守军,这些百姓心安了,纷纷愿意在西宁境内垦荒。

    西宁本来就人丁极为稀少,葛岩派人将原来居住这里的百姓统计了一下,城里城外合计才八万人不到。葛岩的分田,根本不会影响到这里原来的居民。

    葛岩的政策影响下,在短短的两个月里,足足吸引了五十万人涌入西宁。其中城区聚集了三十万,城外的农村吸引了二十万人。

    葛岩发动了足够的力量,将这些人安置了下来。

    这些人远道而来,可不是来白吃白喝的,他们都带来了资产。尤其是来城里的,都是奔着做生意而来,他们租下了地皮,开始大量的雇佣民工,开始建设店面和房子。

    整个西宁城,房子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建了起来。

    与此同时,之前跟着葛岩建设的五十多万民工,也找到了接下来的工作,也没有离开。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业。葛岩的一系列政策下,吸引来的五十万人,还有五十多万帮工的民夫,外加上这里本来的八万原住民,还有葛岩的七万天机阁成员,还有带来的两万多护龙堂卫。

    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一百三十多万人。整个西宁,顿时显露出一片繁华。

    可是这里的蒸蒸日上,立刻引起了周边势力的不满,最直接就是西夏了。

    这不,这边才刚刚有点起色,西夏国王就派了将军,带着一群长毛兵,骑着高头大马,呼啸而来。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想要把西宁抢劫光。最近这里的财富积聚惊人,这些人感觉这一次,绝对能够满载而归。

    足足两万人组成的西夏大军,从西宁的正北面长驱直入,可是还没走出五里,立刻受到了猛烈的伏击。

    大军刚进入西宁谷,两侧高山之上,炮火齐鸣,箭雨倾盆,喊杀声震天。

    西夏大军还未反应过来,就已经被轰死了三分之一。

    等反应过来,想要反攻自己,却见山上滚滚落石而来,又有大批将士被砸死。

    紧接着,三万余如同虎狼一般的军队,从两侧高山上蜂拥而下,鹰头痛击之下,西夏军大败而逃。

    西夏兵一路丢盔弃甲,西宁军穷住猛打,屁好处没捞到,还丢了一万多匹战马,辎重武器无数。

    西夏兵这次是亏大发了,灰溜溜的刚逃回西夏都城,那边西宁送来的信函就到了。

    信函是以孙伯伯孙平海的名义发出的。信函意思很明确,要打就死磕到底,要钱财,大家可以合作一起赚。

    孙平海在信件中极为强硬,惹怒了身为西夏皇帝的李文昊。李文昊年纪轻轻,血气方刚,立刻点兵六万,气势汹汹,直奔而来,想要找回场子。

    可是却又在西宁谷被葛岩带着的八万大军截住,双方一番混战,葛岩居然动用了足足八百余门火炮,轰得李文昊的找不到北。李文昊溃败而逃,葛岩又是长胜追击,这次更惨,损失三万六千余匹战马,辎重兵器价值巨大。

    连续被战胜两次,西夏人



第171章 商贸之城
    孙伯伯宣布的政策,主要以以下几条:

    第一、西宁城成为一个没有税收的城池,只要租用这里的土地,付了租金即可,所有商业行为,都不会收税。

    第二、西宁欢迎任何人来这里经商,包括大魏、大辽和西夏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来这里租用土地盖房子经商。

    第三、西宁开始彻底执行吸引民众定居的政策,只要来西宁境内定居的百姓,除了受到西宁城守军的庇佑之外,还将免费获得十亩耕地。

    第四、西宁鼓励垦荒,来了西宁垦荒的人,谁垦荒归谁的。永久划定地契,而且只收其它地方三分之一的农业税。

    西宁的政策,瞬间宣扬到了大魏、大辽和西夏。百姓们蜂拥朝着这边而来。

    看着盔甲鲜亮,装备整齐的西宁城守军,这些百姓心安了,纷纷愿意在西宁境内垦荒。

    西宁本来就人丁极为稀少,葛岩派人将原来居住这里的百姓统计了一下,城里城外合计才八万人不到。葛岩的分田,根本不会影响到这里原来的居民。

    葛岩的政策影响下,在短短的两个月里,足足吸引了五十万人涌入西宁。其中城区聚集了三十万,城外的农村吸引了二十万人。

    葛岩发动了足够的力量,将这些人安置了下来。

    这些人远道而来,可不是来白吃白喝的,他们都带来了资产。尤其是来城里的,都是奔着做生意而来,他们租下了地皮,开始大量的雇佣民工,开始建设店面和房子。

    整个西宁城,房子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建了起来。

    与此同时,之前跟着葛岩建设的五十多万民工,也找到了接下来的工作,也没有离开。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业。葛岩的一系列政策下,吸引来的五十万人,还有五十多万帮工的民夫,外加上这里本来的八万原住民,还有葛岩的七万天机阁成员,还有带来的两万多护龙堂卫。

    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一百三十多万人。整个西宁,顿时显露出一片繁华。

    可是这里的蒸蒸日上,立刻引起了周边势力的不满,最直接就是西夏了。

    这不,这边才刚刚有点起色,西夏国王就派了将军,带着一群长毛兵,骑着高头大马,呼啸而来。
1...5152535455...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