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皇宫当侍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墨金名
于是乎,数不尽的骁勇战士,朝着葛岩冲了过来。
葛岩毫不犹豫的挥舞手中的魔刀,充当起敌人生命的收割机。
魔刀不停得犹如旋风一般挥舞,刀在飞舞斗大的头颅不断的
第200章 西夏的溃败
葛岩并不急于回防,因为神龟谷安排的十万大军足以。
葛岩整备了军队,五万大军继续据守仙香岭。如今葛岩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将西夏大军彻底的挡在外面,眼下这十六座城池,葛岩是吃定了。
神龟谷那边,才过了两天就传来了战报。击退了敌人三次疯狂的进攻。
一切都在葛岩的预估之中。依照目前神龟谷的兵力部署,基本不用太担心那边。
果不其然,到了第四天,敌人已经开始狗急跳墙,居然开始自杀式的冲锋。
敌人的伤亡越来越大,可是西宁军这边,损伤极低,无非是消耗了大量的弩箭和床弩箭火炮炮弹而已。
这些损耗品,葛岩早就让西宁那边准备了足够的分量,使尽用。
葛岩知道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在不愿意增加百姓的税负情况下,就只有增强商业一条路可以走。
西宁强悍的商业体系,外加上蜂拥而来的富贵商贾,让这里遍地都是黄金。
有钱就有实力打赢,这一直都是葛岩奉行的真理。
等到后方支援的两万多人到达了,葛岩让小方和几位天机阁的长老负责了仙香岭的防御,然后带了几个亲信,直奔神龟谷而去。
等葛岩到达神龟谷的时候,敌人进攻神龟谷已经进行到了第七天。
算起来,对方的粮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就在这时,葛岩到了,他直接让人在神龟谷的悬崖上悬挂了长长的白布,上面书写了,只要投降,可活命,免费在西宁服三年劳役,可获得自由重回西夏国。
葛岩这几张条幅,简直比千军万马的威力还见效。
本来敌人已经做好了负隅顽抗的准备,可是葛岩的这条横幅一打出之后,立刻瓦解了敌人的斗志。
李昊天即使下达了死的命令,可是根本刹不住车,一开始第一天西夏士兵还有所顾虑,第二天就已经有了不少人偷偷从大营里溜了出来,到了西宁军钱举着白旗。
葛岩让人将这些人收了进来,暂时送往最近的城池看押起来。
吃住不虐待,各方面都和普通百姓无异,只是看管在大院落内,并没有严格的限制自由。
这些环境,葛岩让其中一人眼见为实,然后将这人带回到神龟谷,让其亲口在神龟谷谷口喊话。
有了西夏人亲诉遭遇,自然比葛岩自己宣传更为有效。果不其然,当天晚上,立刻就有数千人冲了过来。经过对那些人的审讯,发现西夏大军那边的口粮,此时已经到了精光的境地。
前两天还能喝上几口稀粥,这几天都稀粥是越来越稀了,简直一眼就能够看到锅底。
经过多天的鏖战,此时的西夏大军只剩下八万人左右。前后几天已经有上万人投降到了西宁这边。对方的粮食越来越少,即便李昊天如何挣扎,都难逃最后的厄运。
果不其然,还没过了三天,投降的人数已几何倍数增长。葛岩安排这些人,分配到不同的城池,以防这些人失控哗变。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李昊天居然带着一群核心将领,连带一些亲信,半夜带走了部队所有的口粮。
很显然,李昊天最终放弃了挣扎,放弃了这支军队。如今这种情况,或许也只有壮士断腕,才能有存活下去的可能性。
部队的粮食实在有限,外加上带着大部队,目标实在太大。葛岩即便深处李昊天这样的局面,也必定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剩下的西夏大军,立刻毫不犹豫的全军投诚。没有半粒米粒,继续熬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葛岩完成了整整八万人的收编,让人将这些人五千为一个梯队,不断的送往西宁城,建设西宁新城。
依照新城的建设进度,起码需
第201章 进攻西夏本土
葛岩将仙香岭,作为西宁军防御的练兵,把席城就当成是进攻的练兵。
这一次除了调集了三十万的核心战力之外,还几乎出动了孙平海准备的所有工程器械。
三十万大军集结,挑了一个阳光普照的好日子。
这一天战鼓犹如雷鸣,号角争鸣,士气振奋,让人热血沸腾。
三十万大军集结在一起,开始正式发起了第一次的进攻,兵车前行,清一色的铁皮外壳,木质内里,圆圆的镶边滚轮前行,敌人无论是落石还是滚木,弩箭还是床弩,都无法伤及兵车里面的人分毫。
足足二十丈长的撞门车朝前推移着,给人一股无尽的威压。
早就有兵车携带了沙袋,前方早有人派出了兵车探路。一旦发现了陷阱或者暗沟,立刻使用沙袋将暗沟和陷阱填平。
这一次,西宁军的进攻非常迅捷,席城这边还没有来得及准备,所以暗沟和陷阱的数量时分的有限。
西宁军速度很快,几乎没有任何损伤,无视敌人的进攻手段,很快就到达了城墙下面。
巨大的撞门车,停在了护城河旁,立刻就有人从长长的兵车里面拿出了长长的圆木。
圆木抛下,立刻就在护城河上搭起了一座便桥。
这一下子,就让席城拉起的吊桥,失去了作用。
敌人兵车从便桥上通过,大量的勇士立刻穿过变强,将撞门车送到了城门口。
接着拉起的吊桥斜度,居然让撞门车有了俯冲之时,更加如鱼得水。
撞门车在上百名壮汉的猛推之下,只听得嘭一声巨响。
撞门车的大柱子,猛烈的撞在了大门之上,一时间城门晃动,无数的灰尘滚滚而落。
这只是一次撞击,就已经让厚重的城门有些松动,城门上巨大的铁质门栓,居然有点弯曲。
这一下可把城里的守军吓得不轻。一旦城门攻破,那就是二十万人对阵三十万人。似乎看起来毫无胜算。
尤其是见识了西宁军的强悍战斗力,西夏大军更是不敢接招。
可是西宁军完备的攻城方案,似乎让西夏大军无懈可击。
西夏大军只能在城墙上面干瞪眼,根本拿城墙下忙碌的西宁军毫无办法。
紧接着,兵车从阵营中运送过来了云梯车,清一色的鲁班梯,铁胎藤木,一旦被搭接在墙头上,根本没有推开的可能性。
葛岩大军的抛石车也往前推进,强有力的扭簧拉到了极致,抛石车抛射的可不是普通的巨石,而是火炮用的炮弹。
炮弹的引线早已经经过了计算,点火之后,经过抛射,炮弹能够准确的飞入城中或者城墙,才会爆炸。
炮弹里面装填满了黑火药,外加上里面装填了钢钉和钢珠,一旦被引爆之后,火药带来的巨大爆炸力,让这些钢钉和钢珠,都化作了杀人的利器。
抛石车一次又一次的发射,剧烈的爆炸巨响,在城墙上此起彼伏。
无数的硝烟在城头和城内升起,城墙和城头传来了惨烈的呼喊声。
抛石车的压制,一直都在持续,葛岩估算着敌人的耐性和冲锋的时机。
在抛石车和弩床发动了一个时辰的连续进攻之后,葛岩终于挥动了令旗,大军疯狂的顺着数千云梯,举着盾牌,拿着长枪,朝着城墙上面狂冲过去。
盾牌连带这长枪的士兵,一旦顺着云梯接近城墙,他们将盾牌举过头顶,长长的长枪,不停的戳着城墙上试图防御的敌人。
这些进攻的士兵,手里长枪比寻常士兵的长枪要更长,更适合进行攻城作战。
城墙上的人试图用长枪刺那些正在进攻的士兵,却因为兵器断了三分,根本够不着。
西夏大军够不着
第202章 城下之盟
葛岩这一次并未身先士卒,西宁军需要成长,他们必须自己经历生死战斗,才能成长起来。
葛岩此时站立在高高搭建的指挥高台上面,目睹着西宁军英勇杀敌。
看着满城的刀光剑影,葛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西夏大军如今士气大降,外加上连续不断的抛石车火炮进行轰击,如今城中的战斗力和士气起码下降了五六成。
仅剩的那点战斗力,对阵葛岩的虎狼之师,双方血战一直持续了三个时辰。
葛岩采取的围三面,放一面的策略。不让敌人陷入绝境,敌人眼看不敌,自然心生退意。没有人会拿自己的性命,为一场不可能的战争付出生命。
三个时辰以后,败局已定,西夏大军犹如潮水一般向北面撤退。
撤退时那是毫无章法,辎重兵器器械丢了一地。葛岩让人追出五里,将这些东西收拢起来。
席城算是落入了葛岩的囊中,城墙的损坏程度并不大。葛岩并没有急于继续进攻,而是让礼部的官员,撰写了一份国书,派了死士专程给西夏皇帝李昊天给送过去。
国书的内容很简单,表明了西宁军不屈不挠的信念,如果李昊天不投降,将会大军荡平西夏。如果李昊天选择投降,那么将会给西夏机会,双方友好,互不侵犯,并且退回席城。
双方友好的前提是,西夏必须完全开放边境,和西宁通商,不得阻挠任何西宁和西夏的商业贸易和经济往来。
这是一条不可触碰的底线,一旦西宁和西夏的商贸得不到允许,立刻西宁就会出兵进攻西夏,直到消灭西夏国为止。
葛岩提出的这一份国书,对于西夏国而言简直就是赚大了。
可是这只是表面上的情况而已,葛岩自己很清楚,依照目前西宁的军力,想要完全荡平西夏,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尤其是负隅顽抗的困兽之斗,敌人的韧性反而会原来越强。
葛岩可不想举西宁所有的国力,去和西夏拼命。
因为葛岩的主要敌人其实是大魏国,还有那越来越膨胀的大辽。
西夏所处的地方,大多都是不毛之地,条件艰苦百姓疾苦,任何人占领了那里,想要管理好都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外加上那里外族人的占比实在太高了,管理起来很复杂。
葛岩始终坚信,奴役一个地方,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占领他,而是用经济和贸易来进行长期的掠夺。
曾经的大辽国,就是依附在大魏国之上的吸血蚂蟥。如今的葛岩也想做这一个这样的蚂蟥,发展西宁的国力,吸干敌人的财富。这是葛岩的治国之道。
所有这一切的策略,都是需要建立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所以葛岩才会在国书里面,强烈的要求自由贸易。
这份国书送出之后,过了七天时间,李昊天最终还是回复了国书,并表示自己会亲自到席城来签署两国友好协议。
这种城下之盟,葛岩会给出如此优厚的条件,是李昊天始料不及的。
如今的西夏国力已经严重的衰退,李昊天迫切的需要一个喘息的机会。
葛岩这个时候给了他喘息的机会,他没有任何理由不接受。依照李昊天的见识,他也不可能发现自由贸易对西夏国的弊端。贸易从来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对西夏有好处,对商业上占优势的西宁,更是有好处。
与此同时,在大后方。孙平海带着大军已经荡平了剩下的八座城池。
&n
第203章 发展西宁
可是此时的李昊天,只能强忍着恨意,装着孙子,他需要再一次的韬光养晦,他需要时间来喘息。他越来越意识到,藩王分封制度,对于西夏国力的巨大危害。
李昊天这一次,下定了决心,攘外必先安内,哪怕是使用十几年的时间,也一定要一个集权的政局,绝对不能任人摆布了。
李昊天有李昊天的决心,葛岩有葛岩的打算。葛岩签订了盟约之后,如约撤走了席城的三十万大军。李昊天看到葛岩如此信守承诺,自然是长舒了一口气。
为了表示两国友好的决心,李昊天决定将席城,设定为一座没有防御的商贸之城,撤走所有防御军队,改用衙役仅仅维持治安而已,城门常年开放,人口自由流动。
葛岩对于李昊天的决定感觉很满意,还很高兴的赠予了李昊天一件血珊瑚作为礼物。
西宁和西夏的和平局面已经奠定,此时葛岩的大后方也算是安宁了下来,起码接下来的几十年,西夏是没有胆子再捣乱了。
此时的葛岩将目光看向了南方,大辽和大魏国,才是葛岩的最终目标。
可是如今西宁刚刚扩张了一倍,步子不能迈太大,容易扯到蛋。
葛岩决定韬光养晦半年的时间,让大辽国和大魏国两国继续僵持内耗下去。
西宁和西夏大战之后,对于西宁的商贸确实有一定的影响,所有人都认为西宁即便能赢,也会伤筋动骨,动摇西宁的安定。可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西宁不光完胜了西夏,还进一步壮大了实力。
这场战争的结果,让这些商贾贵胄,更加坚信了西宁是一个安定祥和,适合避难的好地方。
尤其是葛岩将军队扩张到了八十万之后,城防进一步加强,让那些商贾在西宁国内做生意,变得更为放心了。
葛岩让孙平海这位西宁王,发布了一条新的政令,那就是欢迎周边各国的民众,只有迁入西宁。只要是拖家带口的迁徙之家,将免费获得人均三亩的耕地,还有十两安家费。
葛岩的这项安家政策只适用于刚夺下来的十六城区域。
那里因为多次战役,如今已经是地广人稀。葛岩始终坚信,有人的地方才会有繁荣,一个国家想要人口快速的增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迁徙人口。
想要人愿意迁移到西宁,除了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之外,还需要一笔足够丰厚的安置资金。
西宁财力雄厚,有的是钱,在政令颁布之后,大量的流民和战乱逃难人群,纷纷涌入到了西宁境内,葛岩尽全力均匀的安置他们,除了给予他们现成的土地之外,还给予他们拓荒的许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