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混在皇宫当侍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墨金名

    可是如今的西宁,明显略强于大魏国,可是他们居然会主动的提出和亲,这是让魏佶难以想象的。

    之前童大春还说西宁会送来楼梯,这次看来童大春果然说得没错。两国和亲,多好的阶梯啊。魏佶只要顺着阶梯下来,否定之前的承诺,也就不算什么了。

    毕竟这和亲是西宁国主动提出来的,魏佶只是接受对方的和亲请求。

    这无异于西宁国主动服软,成了他大魏国的小弟。这对于整个大魏国来说,都是脸上有光的事情。

    “葛使臣,贵国既然如此英明,我大魏国也是礼仪之邦,和亲的事情朕就同意下来了。可是这聘礼是不能少了的,等下朕就让礼部开始着手安排,绝对不会辱没了西宁国的希灵公主。这一点葛使臣完全可以放心。”

    魏佶这么说着,脸上洋溢着春风般的笑容。

    接下来,双方商议的内容,就是与此相关的细节。

    既然是结成同盟,必定需要修订盟约。这个重任由双方的礼部官员去完成。如今西宁国已经派出了礼部官员,而且已经到了南陵城内。

    双方礼部的官员一接洽,自然是开始起草盟约。

    既然是两国的盟约,自然需要无比隆重的仪式。最终商议好了,双方的盟约,将在古城洛阳签订。

    大魏国派出储君太子魏构,西宁国派出的是西宁国重臣张帮昌。如今张帮昌的职务是西宁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绝对当得起这盟约的签订者。

    双方商议了更多的细节,后来又定下了两国在长江中下游的联合演练。

    这次联合演练的目的,就是对外宣告两国结盟,而且还是军事上的同盟。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盟。这也是威慑其它邻国不要




第236章 故人加盟
    葛岩留下了礼部的官员,全权操办两国通商的一切事物。西宁国那边也有孙平海张帮昌等人主持,绝对不可能出现什么乱子。

    本来葛岩打算直接离开大魏国,直接前往大理国,可是还未成行,就有一个老熟人上门拜会。

    看着那张英俊而且显得有点忧郁的脸庞,葛岩顿时心中生出了愧意。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被葛岩改变命运,并且安排过命运的孔钰蓝。正义君子堂曾经的堂主。

    此时的孔钰蓝,依旧一副忧郁的模样,仿佛根本无法解开他心中的愁绪。

    这是一种壮志未酬的忧郁,这是感念个天道不公的怨念。

    葛岩让孔钰蓝住到了府上,这些年来,葛岩一直暗中支持这孔钰蓝的新正义君子堂。

    可是孔钰蓝的势力,发展并不顺利,和江湖中的黑恶势力斗争下去,最后江湖中却兴起了天道盟,开始与大魏国朝廷作斗争。那一刻,孔钰蓝迷茫了,他根本分不清朝廷究竟是善还是恶。

    原本希望避开这场争斗,可是童大春当年率领的剿匪军队,已经把新正义君子堂也列为打击的对象。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孔钰蓝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队伍当中。

    经过这么多年的斗争,天道盟依旧顽抗的活着,成了大魏国朝廷始终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病。

    可就是这个时候,孔钰蓝觉得自己累了。在与朝廷的对抗当中,孔钰蓝越来越觉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当孔钰蓝打探到葛岩回到了南陵城的那一刻,他突然间心中萌动了无数的念头。

    终于,孔钰蓝抛下了一切,带着和自己关系最铁的一般元老,来到了南陵城。

    孔钰蓝此时已经是大魏国的朝廷钦犯,他能够跑到南陵城来,其实已经冒了很大的危险了。

    葛岩将孔钰蓝安置到了府邸里面住下,然后又安排了宴席,单独宴请了这位青年。

    两人几杯暖酒下肚,开始促膝长谈。这一次,孔钰蓝谈得很开,从这些年的酸甜苦辣开始聊起,然后又开始聊天道盟,最后才到了葛岩的身上。

    葛岩也没有什么保留,将这些年的生涯,都告知给了孔钰蓝。

    当孔钰蓝听到葛岩在西宁国做出的一切,顿时脸上产生了钦佩和仰慕之意。

    其实对于孔钰蓝来说,葛岩所做的一切,就是他想要去做的事情。可是对于他来说,他始终缺乏一个机会。

    两人聊了很久,一直从入夜时分,一直聊到黎明。

    终于,孔钰蓝被葛岩说动,让他愿意加入到西宁国的建设大业当中来。

    对于孔钰蓝能够放弃江湖进入朝堂,葛岩是十分欣慰的。

    孔钰蓝对于兵法和政略,都有很高深的研究,可以说他的理政和治军能力应该还在葛岩之上。

    可是一直以来,他都被江湖这个大染缸耽误了。

    葛岩这时候让他去西宁国,也算是给他指出了一条明路。

    葛岩修书一封,然后那拿出了自己的贴身印鉴,让孔钰蓝带着这些东西,去找西宁国的孙平海。

    孔钰蓝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东西,找到了南陵城等着他的十二名追随者。

    十三人,一人骑着一匹快马,直接一路北上而去。

    葛岩在书信中,已经让孙平海给孔钰蓝安排兵马提督的官职,让他主管整个西宁国的军务。

    如今葛岩长期在外,孙平海虽然是将军出生,但是他毕竟是个行野出生的莽将军,对于治军来说并不是特别擅长。此时换了拥有系统性知识,又有文韬武略的孔



第237章 大理风光
    葛岩只带了小方一人,还配了一名马车夫,就这样出了南陵城。就连窦均和姜炎,葛岩都让他们先回西宁,听命于孙平海。

    如今西宁这么大一个摊子,急需要发展和振兴,孙平海和张帮昌那边,肯定需要大量得力的人。

    这些人回到西宁去一展拳脚,也是他们人生中实现价值的一个方式。或许这样他们才会觉得生活更加有意义。

    葛岩一路朝着西南而去。整个大魏国的官道,和西宁国比起来,可谓是差远了。

    一旦离开了南陵城三百里,那官道更是惨不忍睹,最后几乎到了泥泞不堪,无法继续前进的地步。

    葛岩最终只好舍弃了马车,将拉车的四匹马全部解开了,用马儿驮着干粮和行李,葛岩和小方各骑着一匹。马车夫则给了盘缠,让他原路返回去了。

    葛岩和小方,一人一骑,一路可谓是翻山越岭,转眼间已经到了南云州的烟瘴之地。

    想要进入大理国,就必须闯过南云州那一望无际的烟瘴丛林。

    根本没有别的路可走。幸好大理国和大魏国也是多年交往,所以在丛山峻岭之间,还有这么一条可骑马通过的小路。

    葛岩和小方骑着马儿在丛山峻岭中穿行,山林间是烟瘴寥寥。葛岩和小方只能用面纱遮住了口鼻,就连骑着的马匹也必须遮住口鼻,纱布上面,还需要涂抹预防烟瘴之毒的药水。

    马匹的全身,都要抹上一种绿色的药剂汁水,这样一来才能避免烟瘴丛林的山蚊叮咬。

    虽然此时已经是年关刚刚过去,但是这片丛林之间的气温已经很高。毕竟是极度靠近西南的地界。

    原本葛岩和小方,只要船上一身薄衫就可以了。可是为了防止被山蚊叮咬,也只能忍受着湿热,穿上了厚厚的外衣和外裤。

    脑袋上要戴着帽子,面纱几乎把整个脑袋都包裹起来直至脖颈处。

    自古以来,西南多烟瘴和蛊毒,所以这里一直都是充满着神秘的地方。

    所谓的烟瘴,其实是因为这些丛林,多大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人迹罕至,这也造成了丛林里面有的大量的枯枝烂叶,枯枝烂叶之中有暗藏着无数的死亡的动物。这些动物的腐肉,还有各种蛇虫鼠蚁,最终在湿热的空气中溃烂,最终都演变成了具有可让人得病的烟瘴之毒。

    甚至有些地方,烟瘴浓密,一旦有人落入其中,还会有窒息的危险。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所以整个烟瘴丛林里面可谓步步惊心。

    其实要通往大理国,走北部的回鹘绕行,是最佳的方案。

    只不过这样子绕行,将会增加葛岩起码两个月的行程。关键是回鹘乃是野蛮未开化的方外国度,茹毛饮血的现象,还是普遍的存在。

    葛岩不愿意个西宁国树敌,所以才选择了避开回鹘,直接闯过烟瘴之地,直达大理国。

    葛岩在烟瘴丛林里面穿行了足足大半个月的时间,期间经历了无数危难,最终和一群商贾结伴,朝着大理国进发。

    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跋涉,葛岩终于冲出了烟瘴丛林,眼前到处都是热带丛林的风光,田野上已经绿油油,一派勤劳耕种的景象。四处炊烟袅袅,这里简直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葛岩一进入大理国,就和那些商贾分开了,然后开始低调的换了大理国寻常的服饰,静下心来,沉浸在大理国的风土人情之中。

    这里的语言和葛岩所知晓的几种语言当中都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葛岩这样聪慧的人,也没办法融会贯通。言语不通,对于葛岩来说可是一件大难题。

    好不容易,通过这些人



第238章 大理国的国情
    在大理国,四处都有大量的昆仑奴市场,这些昆仑奴,几乎都是色目人,从南洋贩卖而来。

    葛岩经过六七天的跋涉,终于到达了大理国的都城羊城。远远望去,只见金碧辉煌,亭台楼阁,都是耀眼的金光。整座城池中,花团锦簇,简直美化到了极点。每一处都是景致,每一处都是耀眼的光辉。

    还未进城,葛岩已经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富豪程度。

    葛岩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理国四季如春又物产丰富,为什么百姓们却是衣衫陈旧,身材瘦削。

    经过和翻译老者的闲聊,葛岩才知道,原来整个大理国所有的土地全部都属于大理国段氏皇族。

    大理国的百姓们,只不过是大理国皇族的佃农而已。为了彰显等级和阶层,皇族将土地分成层层下放的佃租模式。

    段氏皇帝将所有的土地划分成十份,下发到十大亲王,亲王一般都是皇帝的儿子,亲王再将土地下发到贤王,贤王一般是皇族拥有王爵的勋亲,贤王在到公卿,公卿一般都是对国家有显著贡献的将军或者大臣或者是外戚,公卿之后就是门客。

    几乎每一个公卿都养着大量的门客,为他们效力。

    这些门客就成了附庸在公卿们身边的庞大实力,构成了整个大理国朝廷的基石。

    这些门客受了公卿的土地之后,一般就代为发佃到普通百姓的身上。

    几乎整个大理国,能够看到的富足人家,基本都是公卿们的门客。

    这些门客之所以成为公卿的门客,有几种途径。

    第一是通过举荐,大理国对于人才的发掘极为匮乏,几乎都是老门客举荐新门客。

    第二是通过联姻,产生门客。公卿们身为贵族的上层,一旦和下层的百姓联姻,就会将嫁女的全家都收归门客,一跃成为贵族一员。正所谓一人飞升鸡犬升天,在整个大理国简直蔚然成风。

    最后一种,就是毛遂自荐了。有些人如果觉得自己有特殊的能力,可以主动到某个公卿府上进行自荐,若是公卿大人觉得能力确实用得上,也有机会成为门客。不过因为想要见到公卿,几乎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公卿都会在门口设立举贤馆。可是举贤馆的主事者,一般都是公卿得意的门客。这么一来举贤馆也成了裙带关系的场所。

    在整个大理国,普通的底层百姓,想要成为门客步入贵族,几乎是难如登天。

    正是因为上升空间的匮乏,所以这里的百姓,才会选择信奉宗教,以此来麻醉自己,磨去自己的理想菱角,安安分分的做大理国的百姓。

    正是因为层层的盘剥,所以整个大理国的佃农百姓,生活得极为辛苦。

    田地里一年四季,那是一季都不能少,有些勤劳的人,甚至还在荒山上种些粗粮。

    正所谓,这世间勤劳并不代表着收获。

    即便如此勤劳,但是佃农们收成了一半都要上缴佃租。剩下的一半,还要缴纳一半的名叫军粮的税费。

    对于大理国朝廷来说,这两种费用,就是构成了整个大理国繁荣的基础。

    军费拥有养着大理国庞大的皇家亲军。整个大理国的总人口大约在一千万不到。可是军队却有接近百万人。如此庞大的军队,主要是和回鹘的野蛮掠夺部队作战。剩下一半的军队,却主要是用来维持整个大理国的稳定。

    主要是用于防止百姓暴乱和反抗。正是因为军队的庞大,所以才保持了大理国庞大的固化阶层,一直能够维持稳定的统治。

    葛岩眼前的这个巨大的羊城,它的每一处奢华,都包含了大理国数百年对于百姓的剥削和压榨。

    &n



第239章 罪奴花铃
    听到花铃是公卿的女儿,葛岩顿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既然是公卿家的,见识自然与普通百姓不同。

    葛岩花了一些时间作为铺垫,终于问出了那个自己迫切想要知道的问题。

    “花铃,你可认识段氏皇族当中,可有一位名叫段逊的人。他大约二十岁上下,样貌英俊,武功很高,应该是皇族当中很有地位的人。”

    花铃此时已经觉得葛岩是个好人了,他既然有所求的问到了。花铃也是笑着回到:“回禀客官,现在的皇族当中,像你所说的这位青年,算起来起码有上千人之多。饶恕花铃,花铃并未听说有段逊这位皇族公子,或许是花铃才疏学浅,并未认识这位公子。”

    没听说过葛岩顿时有些懵圈。如果依照段逊这样的高手,还有暗中高手随行保护,居然都会查无此人。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综合起来,葛岩认为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段逊这个家伙使用了假名字。

    没想到果然是一个阴险的小人,居然使用假名欺骗葛岩的嫂嫂。葛岩当即用力一捏,手中的茶杯咔擦破裂。

    对于段逊这个家伙,除了假名字之外,就只剩下了他的相貌了。

    讲过段逊的只有葛岩自己,看来也只有自己画,才能准确的将段逊的容貌复刻到纸张上面。

    “小方,你帮我去把买些颜料和纸笔过来吧。我要作画。”
1...7071727374...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