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修仙之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逢人少开口
……
大凉城,周瑾瑜站立在西城墙之上,望着墙外已经开始结冰的护城河,神色略有悲凉,自语道:“夏朝当真气数已尽就连苍天都欲亡夏吗”
“将军!”
一旁的李情寒面色苍白,忧心忡忡地看向周瑾瑜,道:“护城河不时将会彻底冰冻,九黎铁蹄必将发起冲锋,我军火油滚石皆是所剩无几,如今……该如何是好”
周瑾瑜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向李情寒,道:“昨夜斩杀兵部侍郎之时,内城那些权贵有何反应”
“皆是冷眼观望,没一人阻止。”
“呵呵……”
周瑾瑜冷笑两声,道:“九黎大兵压境,这群狗贼还能食甘寝安,如此看来,他们应当是早有计较,说不定早就私通了敌寇,所以才能如此心安。”
越说下去,周瑾瑜神色越是冰冷,最终杀气满目,沉声下令,道:“李情寒何在!”
“末将在!”
“本将命你率精兵三百,隐蔽行踪,潜入内城主殿,在暗中保护当今圣上!”
“末将听令!”
李情寒当即领命,面色诧异,道:“陛下身在此城!”
“不错。”
&nb
第九十五章 布局
三天前
大凉城,中央主城,藏剑楼
“消息属实”
李御风目光一闪,看向墨青,道:“《山河诀》果真在易尘身上!”
墨青扇了扇纸扇,悠然说道:“公子放心,消息的确属实,只不过易尘身上的不是《山河诀》,而是录有《山河诀》具体所在的《群仙录》。”
“是群仙录第三卷!”
李御风闻言神色一动,道:“难道说传闻是真的第三卷群仙录所录内容真是天极老祖的生平事迹!”
墨青轻笑点头,道:“然也。”
确认消息之后,李御风神色变了又变,一时之间让人捉摸不定。
良久之后,李御风神色恢复平静,目光深沉如水。
墨青看向李御风,道:“已有计策易尘可是个大麻烦,群仙录恐怕不是那么好拿的。”
李御风点了点头,淡然道:“不足为虑,易尘已在局中。”
“哦那我就静观公子所布之局了。”
……
自那日易尘从杨澜手中买得神剑之后,易尘便一直在中央主城停留到了现在,平日里经常前去城中的奴隶交易市场,解救一些深陷囹圄的半妖。
不是所有半妖都如易尘一般幸运,人族妖族皆是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道理,所以半妖即为人族所弃,又被妖族所恶,基本上都会被当做奴隶贩卖。
这一日,易尘动了怒火,他在奴隶交易市场中看到了三名半人半狐的少女,就如自己一般,只不过她们却是没有自由,被关进牢牢的铁笼,浑身遍布伤痕,显然经受了许多折磨。
最终,易尘还是忍下了怒火,因为他知道,规则就是如此,仅凭他一人还远远不够,他大可以一剑杀了这些贩卖奴隶的修士,可是,然后呢还会有人继续贩卖奴隶,而且半妖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压抑住心中的愤怒,易尘取出几枚灵晶,交给主事之人,道:“将这几名狐女放了。”
主事之人接过灵晶,略有深意地看了看易尘,笑道:“公子好兴致。”
易尘看了一眼主事之人,神色冷漠至极,使得对方瞬间闭嘴,不敢再胡言乱语。
主事之人检阅一番灵晶,随即上前将牢笼打开,对着三名狐女说道:“你们可以离开了,从今以后,这位公子就是你们的主人!”
“是……”
三名狐女木讷回应,双目无神,好似已经麻木。
易尘走上前来,轻声说道:“别怕,你们安全了。”
说罢,易尘运起法诀,一挥衣袖,带着三名狐女瞬间离开了这处黑暗的牢笼。
再现身,易尘已经将三名狐女带到了北城之外,取出归元散和清心丹给三名狐女服下后,三名狐女的目光渐渐清明,身上触目惊心的伤痕也随之缓缓消失。
三名狐女清醒过来之后立马跪地行礼,齐声道:“谢公子救命之恩。”
“起来吧。”
易尘扶起三名狐女,取出一些自己没有穿过的衣物,分给三人,道:“你们自由了,寻个世外之地,安心隐居吧。”
“公子,你……”
三名狐女皆是一惊,似乎是意想不到易尘花了大价钱买下她们,为何又要放她们离开。
殊不知,几枚灵晶便能买下三条性命,这让易尘何其的悲凉一柄神剑又能换取多少性命
易尘轻叹一声,道:“快走吧,莫要再被人抓了去,你们有妖族血脉,体力已是远超常人,一路向北便可寻到人迹罕至的安身之地,我却不能继续相送了,否则恐会有人盯上你们。”
狐女神色复杂,感激万分,躬身行礼,道:“多谢公子恩德,小女子万死不忘!”
等待三名狐女抬起头来,却是不见了易尘的踪影。
匆匆离去的易尘,却是看不到三名狐女的异样神色。
“易尘……”
狐女拿着易尘给她们留下的衣物,目中闪过诡异之色,道:“李公子之命,我等绝不可违,从之,唯一死而,不从,死为始也!只怨我们生为半妖……愿,来生不为半妖!”
“愿来
第九十六章 满朝奸佞一朝清
大凉城外,两军将欲对垒
内城主殿前,除却兵部侍郎之外,其余五部侍郎全部汇集,另有尚书、中书、门下以及左右丞相,此刻正欲朝见夏元君。
众大臣齐声言道:“臣等有要事朝见圣上,请老监官通报一声。”
看着殿前的一众权倾朝野的大臣,老监官心中一阵愤恨,这些大臣中有一半都该在皇城理事,今日却出现在大凉城,还要觐见圣上,定然是预谋不轨。
老监官昂了昂首,道:“近日陛下龙体有恙,不宜出面,还请诸位卿家退下吧。”
左丞当即出言,道:“请通报陛下,此事关切夏朝存亡,万万不可耽搁!”
“左相所言极是!”
右丞立马出声附和,神色郑重,沉声道:“若是因你通报不及而耽搁了此事,导致大夏山河破碎,你可知自己该当何罪!”
老监官神色淡然,全然不在意对方的威胁,道:“老奴只知道陛下有令,恕不见客,诸位请回吧。”
“呵呵。”
左相冷笑一声,道:“如今九黎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大凉城几将沦陷,你我皆是要成亡国奴了!在此等重要关头,陛下还有闲心闭门修养不成!让开!定然你这佞臣虚报圣意,想要毁我大夏!你这阉人,说不定已经私通了蛮族敌寇!”
“定是如此!”
众官当即齐声一喝,阴冷地看着殿前的老监官,道:“侍卫何在!还不将此谋逆阉人拿下!”
“是!”
随行的一队侍卫当即领命,抽出佩刀,一脸不善地走向老监官。
见对方将欲动武,老监官亦是全然不惧,死志已生,岿然不动,只是冷冷地看着台下百官。
“杀!”
忽而,就在那队侍卫将欲出手之际,暗中传来了一阵狂暴地冲杀之声,随即便见数百名身着便衣手持利刃的士兵冲了出来,将众官员团团围住。
为首之人,赫然正是受命于周瑾瑜的李情寒。
李情寒冷眼打量诸多官员,道:“周将军果然料事如神,尔等狗官果然已通敌寇,预谋逼宫!众兵士听令,毋姑息,斩立决!”
“住手!你们是何——”
左相刚欲开口,话信未落便直接被李情寒一刀断首,诸兵见此,心血沸腾,皆是手起刀落,砍杀着一名又一名的贪官奸佞。
平时里百官仗权势而欺人,视平民百姓如猪狗,克扣军款,收刮民脂民膏,骄奢淫逸,无恶不作。
而今日,这些饱受疾苦的底层士兵,终于能够手刃此等恶首,还自己和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尽管这个朗朗乾坤持续不了多久,尽管九黎铁蹄已至……
半柱香不到,这群腐朽了大夏王朝的蛀虫全部伏诛,他们至死也想不到,他们一生纵横朝野,后路也已铺平,怎会死在这些籍籍无名的小卒刀下。
“是……”
看着一地的尸体,老监官神色微惊,目光转向李情寒,道:“可是周将军的安排”
“没错。”
李情寒点了点头,道:“周将军早就见到了他们的图谋,因而派末将在暗中守护此地,圣上龙体安康”
“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周将军之忠心,天地可鉴。”
老监官感慨一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陛下已经不在此地,不过龙体却是无恙,将军可以放心,还不知将军名讳”
“末将姓李,名情寒。”
李情寒抱拳而对,没有僭越追问夏元君之事,拱了拱手,道:“既然陛下已不在此地,那李某便就此离去,前线沙场,当有李某埋骨之地!”
老监官闻言身躯一震,当即弯腰行礼,道:“李将军大义!大夏之福!”
“告辞!”
……
西城外,战鼓震天,杀气冲云,凌冽的寒冬亦不能浇灭双方的熊熊战意。
两军正面相对,距离越来越近,眼见双方便要交戈。
忽而,一道金光从天
第九十七章 明君愿退位,天下欲共主
时间转回到三个时辰之前
九黎皇城
张清玄只身面前九黎圣王,看着大殿上威严男子,拱手而对,淡然道:“山野闲人,张清玄,见过圣王。”
“哦”
九黎圣王神色微动,道:“先生此行是为何事九黎何曾与修士有过瓜葛”
“不曾。”
张清玄摇了摇头,道:“在下此行,是有一事相求。”
“请直言。”
“恳请圣王下令,命东征将军退兵。”
“绝无可能!”
九黎圣王闻言瞬间怫然,一挥衣袖,沉声道:“先生是为修道中人,为何要干预此等世俗小事!夏朝败亡已成定局,此刻退兵,岂非半途而废日后夏朝倾覆,仍需枉费兵力,终果都是相同,不过是让百姓多受苦恼罢了!”
张清玄再次拱手,问道:“若夏朝将欲改革,肃清朝野上下,政欲通,仁欲和,百废而待兴呢”
“不可能!夏朝从上到下早已是一盘烂泥,早已不可救药,只有灭亡一途!这不是天意,也不是孤王使然,而是夏朝自作孽,不可活!”
九黎圣王面色阴沉,继续道:“孤有一言,不知先生可愿静听!”
张清玄拱了拱手,道:“陛下请讲。”
九黎圣王平复一番神色,看着殿下的张清玄,沉声开口,道:“若有一朝,百官权贵尽是如此:
己身有福不知惜,只为奢华浪使银,
稍有余财便妄费,分毫不肯济贫民,
或造高堂并大厦,装饰华彩过于人,
或好绫罗与绸缎,粗衣布服不沾身,
或厌粗茶与淡饭,珍馐罗列也欢欣,
或置花园与台沼,回廊曲榭耀金银,
或爱歌童并舞妓,每夜贪欢肆逞淫,
或是贿赂通关节,夤缘官职与科名,
或为生辰与嫁娶,赌赛豪华宴众宾,
或喜攀高附权势,交结官吏压平民。”
说罢,九黎圣王目光一寒,看向张清玄,凌然问道:“试问先生,如此王朝却不亡,天理何在公道何在民生何在”
“陛下深明治国之道。”
听完九黎圣王所言,张清玄点了点头,道:“陛下既言民生,那此行东征之下,夏朝无辜百姓又当如何两军伤亡将士又当如何他们可也是民生所在!”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先生不会不懂吧”
九黎圣王漠视张清玄,道:“相对于夏朝百官的生杀夺于,此间战乱不过短短数月,夏亡之后,孤王自会还黎民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踏在枯骨之上的盛世,不是天理,亦不是公道,更不是民生,只是强权罢了,如此王朝,迟早也会成为枯骨,成就另一番盛世的垫脚石。”
张清玄沉声言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还望陛下就此收兵,夏朝百姓,在下定会还他们公道,朝中奸佞,也必然会被肃清。”
“先生倒是大义!”
九黎圣王冷笑一声,起身走下龙位,深深地盯着张清玄,质问道:“夏朝百姓倒是得以安康了,那我九黎百姓又当如何!世人皆言我九黎一族凶狠好斗,茹毛饮血,殊不知孤王的百姓早就厌倦了此等野蛮的生活,终日里与狼虫虎豹相斗,朝不保夕,此等恶劣环境,岂是民生之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