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修仙之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逢人少开口
说着,九黎圣王一拂衣袖,走到殿前,举目而望,道:“孤王此生心有两愿,其一,为九黎一族寻得安身之处,远离凶兽毒虫的侵害,其二,一统天下,使得世间万民尽享康乐,永不受权贵压迫,永不愁衣食住行!”
“善!”
听完九黎圣王的肺腑之言,张清玄神色已变,对着九黎圣王拜了三拜,道:“圣王宏愿,亦是在下所求,九黎一族之事,在下已有定策。”
说着,张清玄一挥衣袖,大殿角落中随之出现了以为身着皇袍的男子,赫然正是离开了大凉城主殿的夏元君,其脚边还有一只灵动至极的小狐狸,显然就是跟随张清玄而来的易华羽。
感受着夏元君散发出的气度,和自己一样的皇者气度,九黎圣王神色一变,道:“汝是夏元君!”
“正是寡人。”
夏元君上前两步,拱了拱手,道:“圣王方才所言,深入寡人之心,此间有张先生引渡,却是让寡人
第九十八章 百密一疏,不攻自破
大凉城外城军营,张清玄已经将事情始末尽数告知于周瑾瑜。
“哎……”
听完张清玄的一番讲述之后,周瑾瑜起身走出营帐,望天而叹,道:“想不到……我大夏还是亡了吗”
“亡的不是大夏,亡的只是腐朽不堪的权政。”
张清玄随之走出,看了看周瑾瑜,道:“夏朝也好,九黎也罢,只是一个名号罢了,百姓若不能安乐,终究皆要倾覆,九黎圣王是以为明君,如同夏元君一般的明君,此番东征,为的也不是掠夺,为的只是太平和安稳。”
周瑾瑜点了点头,道:“我已知晓,只是有些感慨罢了,无论如何,只要百姓免去疾苦便好……”
说着,周瑾瑜又长呼了一口气,卸去了压抑在肩头的重担,瞬间觉得轻松了许多,面上也是浮现出了浅笑,摇了摇头,道:“如此,陛下倒也是轻松了,这个烂摊子就让九黎圣王头疼去吧,周某也要卸任回家陪情儿去了!”
张清玄轻笑点头,道:“如此,愿天下太平,再无兵荒,再无战乱。”
周瑾瑜大笑一声,道:“托公子之福,愿天下太平!”
忽而,主城内突然升起一道金光,随即便传来一声巨响。
“金光咒!”
一眼认出金光本质,张清玄神色瞬变,道:“是正一门人有难!”
念此,张清玄当即告别周瑾瑜,直奔主城赶去。
……
大凉城主城内,五名龙虎山的道士正欲寻易尘对质,经过几日的寻查,五人已经寻到了那三名为祸凡尘的半妖狐女。
五人在芦墟村遇到狐女之时,刚好撞见其正在残食凡人血肉,五人身为正一门人,岂能容下如此恶行当即出手将三名狐女制服,准备带去和易尘对质,却不料狐女被制之后便当场自绝,只剩下了三具身穿易尘衣物的尸体。
不过,对于五人来说,这也够了,事实便是证据,半妖作恶是事实,半妖身穿易尘独门标志的衣物也是事实,易尘定然逃不脱干系!
动用神念巡查一番,为首的暴躁道士瞬间发现了易尘所在,当即领着其余四人走向奴隶交易市场,便是遇到了正在释放半妖的易尘。
亲眼所见如此情景,再加上近日半妖作恶,暴躁道士当即认为易尘就是祸首,怒目圆瞪,踏步向前,沉声呵斥,道:“易尘!事到如今,还不悔悟!你这孽障,为何要在凡尘施祸!”
“嗯”
易尘闻言大为疑惑,瞬间皱起眉头,看向暴躁道士,道:“在下何时为祸凡尘道兄怕是误会了吧”
“哼!”
暴躁道士冷哼一声,从储物袋中取出三具身着易尘独门标记衣物的狐女尸体,怒视易尘,道:“此三名半妖,可是受你指示!”
“你们!”
见到三具狐女的尸体,易尘瞬间动怒,咬牙冷声道:“她们三人何罪之有尔等为何要害其性命就因为她们是半妖吗啊!”
“你这妖邪,莫要颠倒黑白!”
暴躁道士闻言气极,以为易尘是在倒打一耙,怒道:“此三名妖孽,短短数日已经在芦墟村残害了数十名无辜凡人,你说她们何罪之有!”
“不可能!”
易尘面色阴沉如水,冷冷地看着暴躁道士,道:“数日之前,我已让她们前去北境隐居,她们绝无可能在芦墟村作恶!易某不禁怀疑这一切都是你们的布局,好一个死无对证的歹毒之计,若是想针对易某,何不光明正大的出手做出此等阴险行径,你们也配自诩正道!半妖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住口!”
暴躁道士听闻此言已是怒不可遏,身为正一门人,时刻恪守正道的他哪里忍受的了如此污蔑目欲喷火,道:“信口雌黄的小人,证据确凿还敢狡辩!如此,本道今日便收了你这妖孽!”
说着,暴躁道士看向其余四名道士,道:“众师弟,此人非凡,不可大意,我等一并出手,将其镇压,带回龙虎山听候掌门发落!”
四名道士神色沉重,齐声道:“是!”
“呵呵……”
易尘面带冷笑,心中已是怒火中烧,想不通自己究竟是怎么得罪了这些“正道人士”,想不通他们为何要害狐女性命,难道就因为半妖的身份吗!
“终于露出本来面目了吗”
易尘冷冷地看着五名道士,合上纸伞,握在手中,直指暴躁道士,道:“满口仁义道德,满口正道大义,可却尽是一些道貌岸然之徒,你们连小人都不如,受死吧!”
说罢,纸伞一挥,风尘瞬起,风卷尘沙起,勾勒出一幅诡异的画卷,如梦似幻,风月幻境暗合心剑术,双重杀机,是为夺命之局,险之又险,恶之又恶。
“不好!”
见此杀招,暴躁道士瞬间色变,连忙提醒诸位师弟,道:“快尽全力,此术过于凶险,不可大意!”
说罢,五名道士同时出手,调动全部灵力,共同运转最强之招——金光神咒!
轰——
幻境散,心剑出,剑击金光,巨响震天,易尘手中纸伞瞬间打开挡住冲击之力,而对面的五名道士则是全部气机不稳,倒飞而去。
“哼!”
易尘冷哼一声,撑起纸伞,缓缓迈向五名道士,道:“就凭这点实力也敢算计易某真当易某没有火气吗正一门人又能如何一命抵一命,你们敢滥杀半妖,易某便取你们性命!”
“出手!”
正在易尘欲取五人性命之际,天边传来一声沉喝,却是张清玄及时赶到。
“你又是何人”
易尘止下身影,看向空中的张清玄,冷声道:“你也想取易某性命吗”
看了看倒地不起的五名龙虎山道士,以及面色阴沉的易尘,张清玄不禁皱起了眉头,却也没有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出手,而是拱了拱手,问道:“这位道友,不知此行是为何事动怒,为何要取他们性命”
“哦”
&nbs
第九十九章 昆仑宫之邀
“是你。”
易尘看向赶来的道童,认出他就是梁灏的座前弟子,随即拱了拱手,道:“道友此行是有何事”
张清玄也是止住了法诀,停了下来,看向道童,道:“道友你我从未谋面,不知叫住在下是为何意”
“小道见过易公子,张公子。”
道童分别对易尘和张清玄拱手作揖,道:“易公子,师尊有事请你随我去昆仑宫一趟,张公子近日所为之事,师尊也已知晓,也请张公子随我一并前去昆仑。”
“昆仑宫……”
张清玄闻言神色微变,心道:“是为了九黎和夏朝之事那么快就找到张某了吗看样子似乎也得知了张某的名讳……看来,此行非去不可了。”
易尘虽然不知梁灏寻自己是为何事,但却也没有过多在意,反正眼下已是无事,也不可能直接去找李御风算账,前去昆仑倒也无妨。
二人随即皆是点了点头,道:“道友请。”
“嗯,多谢二位。”
道童点了点头,随即一拂衣袖,运起法诀,向着昆仑宫的方向行去,易尘和张清玄则是紧随其后。
看着三人御空离去,暴躁道士神色莫测,疑惑道:“那位白衣男子是为何人怎会收到昆仑宫的邀请易尘也是,昆仑宫怎会看重一名半妖此事诸多不解……还是先回龙虎山一趟,必须将李御风的算计告知天师!”
“离去!”
“是,师兄。”
……
昆仑主峰
梁灏正在山巅亭台中观赏云雾,云间仙鹤展翅,鹤唳随风,婉兮清扬。
此刻,张清玄和易尘已在道童的指引下来到了主峰脚下,三人刚刚落地,便有一只仙鹤飞了过来,紧紧地跟在张清玄的身侧。
见此情景,道童面露惊色,道:“张公子身处凡尘却能心如皓月,竟能引动云中仙鹤!”
仙鹤是为灵鸟,天地灵种之一,性温和,唯有身负浩然正气,且至性至善之人才能获取仙鹤的认可,才能让仙鹤主动接近。
此等至仁之人,堪称万年一遇,怪不得师父要见这位闻所未闻的张公子!
道童又是对着张清玄拱了拱手,道:“张公子心性至清,实属可贵。”
张清玄拱手还礼,道:“道友谬赞了。”
说着,张清玄转而看向不断靠近自己的仙鹤,摇头轻笑,道:“张某尚不能独善其身,恐怕是与你无缘。”
仙鹤似乎能通人意,闻言身影一滞,似有失落,但随后却又加快了脚步,再次跟上了张清玄。
见仙鹤不远离去,张清玄也是无奈,只能任由它去了。
不一会,三人一鹤便登至了山巅,见到了正在观望云卷云舒的梁灏,道童也随之告退。
“易尘。”
梁灏转过身来,看向易尘,道:“今日之事贫道业已知晓,此番请你前来昆仑,是有一事相求。”
易尘当即拱手行礼,道:“前辈请说。”
“你不可与李御风交手,至少目前不行。”
“这……”
易尘闻言皱起眉头,道:“前辈,李御风此人行径想必你也已得知,为何不让易尘与之交手!”
“时机未到,天意难违。”
梁灏的目光变得深沉,道:“贫道希望你能听此忠告,莫要去寻李御风一战,李御风的劫数,不在你身上,你的劫数却在他身上。”
言外之意已经明确,易尘不是李御风的对手,至少现在不是。
易尘也不是愚蠢之辈,自然是有自知之明,拱了拱手,道:“易尘知晓了。”
“如此便好。”
梁灏点了点头,道:“去吧,你的运数不在此地,昆仑不宜久留。”
“易尘告退。”
易尘作揖告辞,转身离去,只剩下张清玄和那只不愿离去的仙鹤。
“张清玄。”
梁灏目光落在张清玄身上,点了点头,道:“任由九黎雄兵百万,你本可一剑破之,如此夏朝自可免去战祸,可你却放弃了最为直截了当的出剑,选择了相对复杂的以言相劝,你是以为这样就能规避那所谓的规矩吗”
“什么!”
听闻梁灏之言,张清玄心中已是掀起了滔天巨浪,阵阵惊疑,暗道:“此人究竟是谁张某自修道以来,从始至终都未出过一剑,此人怎会知道我修得是剑道!而且还对我的行动一清二楚!”
张清玄神色微变,压下心中的震惊,拱手行礼,道:“在下并不在意所谓的规矩,因为那规矩本就不合正道,武力终究不能解决祸根,所以张某才会如此行事。”
“哦”
梁灏点了点头,转而又道:“那你认为人间混乱平息了吗你通过此事又看到了什么可曾看到天下太平可曾看到国泰民安”
 
第一百章 仙鹤与妖狐
九黎皇城,国宴已经准备妥当,各路名望贤能皆是受邀,汇聚于迎宾宝殿之中。
经过一番肺腑之言,夏元君已然将心中酝酿了十余年的治国良策全盘拖出,九黎圣王听完之后,惊为天人,不禁作揖连连,道上一句受教了。
经过夏朝十余年的动乱,夏元君却是看清了腐朽的本质,深明其中缘由,同时更是想尽各种方法用以补救,此等宏伟策略,却是九黎圣王所无法去谋算的。
九黎圣王神色诚恳,道:“孤王恳请元君莫要退隐,天下百姓,仍需元君帮衬!”
夏元君轻笑摇头,道:“你我终有力竭之时,你我也并非圣贤,集权于手,终究会犯大错,你为明君,可却无法保证后继之人也是明君,因此,寡人认为,百姓需要的并非圣明贤君,而是一道律法,一道能够限制君主和权贵的律法,在此法面前,人人平等,方可免去君主权贵对百姓的欺压。”
若是杨澜能够听到如此一道言论,恐怕都会怀疑夏元君是穿越过来的老乡,这种律法若是成立,那不就是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吗虽然也不是什么绝对的平等民主,但却远远好过了现今的中央集权制。
九黎圣王闻言目光一亮,道:“此言有理!就算孤王是为不世贤明,可孤王死后又能如何盛世随孤而去,这绝不是所谓的太平,唯有律法才能长存,古语有云,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正合此理,正合吾意!”
“然也。”
夏元君点了点头,淡然一笑,道:“如今的律法,却是用以压迫平民百姓,莫说天子,就连普通权贵都可以随意践踏,此等律法一日不改,百姓一日不得安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