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不和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笨小涵Q
泰王的脸色黑到极点,怪也只能怪他把自己的野心暴露得太早,我的棋子还没有用完,他却已经无计可施。他在京城的旧党还没有和他对接上,他自己先一步行动,最终导致全盘皆输。
高太后不是傻子,高太后只会留给泰王一次活命的机会。如今泰王将这次机会用掉了,他的全部身家性命便也只能就此断送。
以后朝中没有摄政王,独揽大权的依然是高太后本人。下午苏远独自回京复命,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主动向高太后投诚。
我站在码头说:“敬贤哥哥进京这段时间,我会替你照顾好李夫人的。”
苏远看着宽阔的赣江,长叹一口气说:“子不教,父之过!你从未见过赵佶,但你从小就派天下最好的良师益友前去教导开化。赵佶还不满十岁,却胜过我那逆子百倍。”
听到夸奖,我心里自然是有些小高兴的,但是我嘴上还是奉承说:“步光其实很厉害的,你看他造的宫漏,一看就是出自大家手笔。只不过你对步光太过严苛,对他的成绩视而不见。”
苏远摇头说:“那时他心无杂念,自然能造出巧夺天工之物。如今他沉迷声色犬马,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
我提议说:“既然步光喜欢美人,那我再多送他两个美人便是。明年让他给你生两个大胖孙子,说不定以后你的兵符能传到你孙子手上。”
苏远眉头总算是舒展些许,他拍拍我的
第558章 烤串
两位公子跪在地上痛哭起来,“我们知错了!我们……不配再给佶儿做夫子。”
我抬头看着雕梁画栋的屋顶,忍住满腔的愤怒说:“让我猜猜,之前二哥是怎么跟你们说的。二哥是不是说我下午才会去找你们,上午你们就在顶楼休息。”
“是。”两位公子哭着作答。
“还真是耿直啊!”我苦笑道,“这么容易轻信他人的话。幸好二哥有意安排,否则我这辈子或许都不会知道这个秘密。”
如果我现在只是一个普通平民百姓,我会毫不犹豫将眼前两个玷污我儿的混账打走。或者报官,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奈何赵佶是未来的皇帝,他的成长环境必定是变态扭曲的。
我定了定神,从袖口中取出两块巴掌大的鳌鱼纹羊脂白玉说:“兰陵贡生杜实安,庐州贡生许清廉听命!”
“罪人在。”两位公子磕头谢罪。
我将两块白玉送到他们面前说:“本宫命你二人为王爵太师。从今日起,你二人需得悉心辅佐端王赵佶治理江西,不得有误!”
一书一画两位公子惊愕抬头,我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是佶儿求我让你们两个留在他身边,我给你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以后如何辅佐佶儿,你们心里当是有分寸。”
落霞公子顿时哭到奔溃!“秋月信任,我二人肝脑涂地无以为报!”
“二位老师快快请起。”我压制住内心的矛盾与狂躁,撑着微笑说:“日后佶儿还要继续拜托二位老师照拂,学生谢二位老师不离不弃。佶儿今日成就全仗二位老师多年栽培。学生,感激不尽!”
我表面装得再无所谓,心里终究是被尖刀刺伤千万次。我没有跟一书一画两位公子客套太久,交代完该交代的,我起身便走。
我从未告诉过一书一画两位公子,我的孩子将会是下一任皇帝。在他们眼中,赵佶就是泰王名下养子当中最没名气的一个,将来肯定是连爵位都捞不到。
若说赵佶是我秋月的儿子,那名声就更不好听。加之他们知道赵佶的生母是风月居里的伶倌,两个伶倌的儿子只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
所以他们敢对赵佶下手,就如同在王府的时候他们敢对我下手一样。他们心里是没有顾及的,两位大儒染指一个伶倌和一个伶倌的儿子,说出去别人还觉得是伶倌占了便宜。
飘出一书一画两位公子的房间,我脚瘫手软地挪回自己房间。进门后把们关死,我顺着门缝滑到地上缩成一团。
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学习的是乐善好施,刚正不阿。可出生在帝王之家的孩子要学习的第一条是:活下去。第二条是:究竟要用什么不择手段的方法才能活下去。
赵佶能活到今天不容易,能遇上愿意帮他的人更不容易。帮助从来都是相互的,尤其是当帮助的代价与结果是全部身家性命的时候,交换的筹码便不可能是口头上的一句谢谢那么简单。
昨天我和赵佶说了半个时辰的话,那是无影能够拖延的时间极限。赵佶真的很聪明,他的智商远远超过十岁儿童的平均智商。我很高兴他能有这么优秀的天资,但我也很担心过早开蒙的孩子将会更早承受成年人的悲哀与痛苦。
我痛恨自己的卑微,除了缩在门背后绝望到极点,我已经什么都感觉不到。
晚上苏辄之回来的时候我还坐在门背后,苏辄之敲了好几次门,我狼狈地躲在门里不想见他。
“秋月,快些开门。”苏辄之又敲了几次门。
最后我开门了,但我没有点灯,因为我不想看见苏辄之,我也不想要苏辄之看见我。
苏辄之要点灯,我拦住他说:“别点灯!”
苏辄之轻轻笑了一下,他关上房门,然后一步扑我身上说:“夫人今日可是要和为夫摸黑行房”
&nbs
第559章 父子
不管那么多,先吃了再说!我满心欢喜咬下一口!外焦里嫩,肥瘦适中!“好吃好吃!”
我刚夸完一句,身后突然有人叫我名字:“秋月”
我满嘴是油,回头就见一书一画两位公子带着赵佶站在我身后。他们三个是在我身上安装了追踪器吗这种地方都能找了来!
眼下最是尴尬!他们都是文明人,跟我这种三教九流的根本就无法通过同一个次元的脑电波来沟通。
“额……呵呵!”我挥挥手里的羊肉串问:“要不……你们也来一串”
我身后的三人还未作答,烤串小老板倒是相当能捕捉到商业气息。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问:“三位公子也一人一串是吧”
还不等我制止住小老板,三串新鲜的羊肉串已经被架火炭上去了。
“好吃吗”赵佶好奇地问我。
我反问:“你吃过烤生肉吗”
赵佶摇摇头,眼馋地看着我手中的羊肉串。
我索性将没吃过的四串烤肉都递给赵佶说:“佶儿别一个人全吃了,分些给二位大先生。留着点肚子,等一下好吃的还多着呢!”
“好呀!”赵佶接过四串油滋滋的羊肉串。各分一串给两位公子后,他学着我的样子吃一大口羊肉。
这么香的烤肉,想必赵佶是从未吃过的。人类对烤肉有天生的情怀,是因为在过去一百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唯一使用的烹饪方法就是烧烤。只有最近几千年才发明了锅这种东西。
虽然锅煮的食物更干净,更容易煮,但是在我们的味觉基因中,用一百万年刻下的信息是烧烤最好吃。单从口感来说,人类最偏向于烧烤。可是理智让我们放弃烧烤,选择用锅烹饪。
人类的理智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我们可以在一秒钟之内改变一个一百万年养成的习惯。曾经有一些探险队发现了原始部落,那些部落的人第一次见到锅以后就很少吃烧烤了。
烧烤的味道这么好,但是就连我自己在内,我都可以为了健康而放弃尚未从我的基因中抹去的味觉。正是因为强大的理智和自律,我们创造了高度辉煌的文明,然后在斗兽场一样的文明中互相残杀。
“嗯!好吃好吃!”赵佶眼中笑出天真的喜悦,“啊!好烫好烫!”
我拿了烤鱼和韭菜以后便带着赵佶往更深的夜市中走,“等一下叫我秋月姑姑啊!”
“哦!”赵佶笑嘻嘻地点头说,“秋月姑姑。”
我摸摸赵佶的脑袋,拉着他的手说:“走,我带佶儿吃香喝辣去!”
大安的小吃很多,比如奶茶就是一种很常见的饮料。我带着赵佶从街头吃到街尾,也不是什么都买给他吃,就是看着干净卫生又好吃的才买。
到了戌时,整个赣江边还是很热闹。不得不说晚枫把江西治理得很好,这里的人民可以彻夜高歌,富足昌盛。
赵佶从未见过这么市井的繁华场面,他好奇地左顾右看,想要一次就把这全部美景尽收眼底。
“慢慢看。”我劝赵佶说,“以后整个豫章都是你的,你想来多少次便来多少次。”
赵佶有些疑惑地说:“这些街道和书上写得不大一样。”
“所以说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我说,“皇帝哪里知道普通百姓是怎么生活的,单靠读书肯定学不到这些东西。由此一来县级以下都交给县太爷管咯!”
赵佶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抬头说:“那以后我便让画师描画民间生活。”
“有远见!”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这句话会成就一副旷世奇作。
玩到好几家小摊打烊我才带着赵佶回滕王阁,赵佶拉住我的袖口问:“今晚我能和你一起住吗”
“可以呀。”我心中一甜,“
第560章 龚衍
“秋月!”我进门就听见苏辄之焦急如焚的声音。
我气定神闲问苏辄之:“凤栖碧云可有收拾好东西”
苏辄之一愣,“你要带他们去京城”
“不然呢”我反问,“难道还要他们留在这里教我的佶儿如何吟风弄月不成”
苏辄之脸色很差,他转身出门,“我这便去叫他们一同启程。”
为了避免高太后的怀疑,我必须离开豫章。登上画舫,我最后回头看一眼奢华繁复的滕王阁。那是一座有故事的名楼,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关于滕王阁还会有数不尽的奇闻逸事等待史官渲染。
一琴一棋两位公子来得十分仓促,他们跑得衣冠不整,或者说他们还未将衣冠穿整穿戴齐就被苏辄之赶出门来。
凤栖公子喘着粗气还想与我说话,我直接替他把话说了:“我给步光另外安排了船只,明日他随李夫人回四川去。二位先生暂且先随我入京,待步光续弦时二位先生再去四川道喜也不迟。”
两人眼中闪过惶恐,他们没有再辩驳,跟着苏辄之登上画舫后才开始整理衣物。
春汛已过,可我觉得今日流水比前些日子还要急一些。因为大船走得太快,我还没看够,滕王阁便已经退回到我目不可及的远方。
“秋月。”苏辄之站在我身后,他的声音里依然关切。“你为何不将雅颂落霞一并带走”
“让他们继续教佶儿念书吧。”我口中这般说着,心中却不禁惆怅,若是佶儿连这两人都对付不了,以后的路他还怎么走。
如果赵佶出生在普通人家,哪怕是个普通官员家中,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把猥亵他的两个畜生打走。可是赵佶要成为九五至尊,他不能像小鸡一样躲在母鸡温暖的翅膀下缩头缩脑,他要像雏鹰一样站在最危险的悬崖绝壁上学习飞翔。
苏辄之将我翻转了身子面对他,“他二人虽有才华,可他二人以前便是这般习性。王府旧人总说是我将他们贡生名额抹去,可放弃贡生资格的明明是他们自己。他们想进十三王府,便托我搭桥,其余事情我皆未参与!”
“我知道。”我替苏辄之揉揉眉心,“我秋月好歹是个情报头子,这种事情怎会不知。他们觉得进了十三王府不划算,又不愿意承认是他们自己想走捷径不成反失了贡生资格。所以他们把罪责全赖你身上,好甩掉他们自己的责任。”
“你明知如此为何还要让这二人继续留在佶儿身边!”苏辄之几近崩溃,“我从未见过如佶儿这般出类拔萃的孩子,我不过是教他一天他就学会朱批。以后让我教佶儿读书不好吗”
“噗嗤!”我从悲哀中挤出一声好笑,“辄之真会拔尖,别的学生你都不想教,就想教已经成才的学生。”
“至少我不会对佶儿做出苟且之事!”苏辄之瞪圆了眼睛,脖子气得胀红。
我摇了摇头说:“高太后不会给你这个机会,太后也不会给佶儿这个机会。佶儿只能靠他自己,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中拼出一条生路。”
苏辄之丧出一口气,“终究是我太无能,连秋月的孩子都保护不好。”
“没事。”我转回身看着窗外,“以后我们还有怀儿,有耶娜,我们还会有好多孩子。”
身后多出苏辄之特有的暖意,他宽大的手掌环在我身前,为我接住被风吹碎的泪花。“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
到京城的头一天晚上我收到线报——泰王在回闽南的路上染瘴气死了。
线报太过冰冷,我拿着纸条的手被冻得不停发抖。
苏辄之替我把纸条放到烛火上烧了,直到纸条化作一堆残灰,寒冷刺骨的感觉依然没有从我手指上离开。苏辄之便将我的手暖在他怀里,他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第561章 戒尺
御史台府庄重典雅,没有哪一处建筑显露奢华,可是整个建筑群布局甚是讲究,可见建造者花了不少心血。
我们寒暄了一个多时辰,晚饭时龚衍让他的妻小都出来与我们相见。
晚宴过后本该离开,龚衍却犹豫了一会儿说:“秋月可否随我到书房一趟”
我和苏辄之又互换一个眼神,我起身说:“悉听尔舒安排便是。”
跟着龚衍单独走进书房,房门一关龚衍便急切地问:“秋月,你与我说句实话。端王究竟是不是先帝的皇子”
“尔舒为什么会这么问”我不由得心里一紧。
龚衍从头跟我分析道:“先帝在时那波斯王子就已经来过大安。为何那时候波斯王子不指认端王的生母是波斯公主,要等到先帝驾崩一年他才来向太后指认此事。”
“所以呢”我故意不回答龚衍的问题。
龚衍左右踱几步说:“我只知端王自幼在泰王府长大,你诈死那年先帝将端王接进宫,之后一直是你以前的两个面首给端王授课。”
“咳咳!”我止住龚衍的话说:“雅颂先生和落霞先生不是我的面首,他们原本是我的老师。后来先帝赏识他二人的才华,所以才让他们教端王读书。”
龚衍摇头说:“先帝在时,宫中多有传言,说端王是先帝与伶倌生的私生子。那时先帝对端王态度很好,此番传言更是被说得花样繁出。可波斯王子为何不在那时道名端王出生,若是那时说清,端王早已是名正言顺的皇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