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与大明同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醉寻芳

    那还等什么甩开膀子就是干呐!徐元炳也有点兴奋道:“不错!这个很合适,殿下先如此偿试,到时有了效果就更有说服力。虽无法预料效果怎么样,但臣可以断定,绝对不会起反效果!”

    夏良卿有点惊讶,朱植居然这么快就想好了,而且还考虑得更深远更广阔,顿时心生几分钦佩,默然点头决定依此照办。

    要知道,朱埴对徐元炳一向是很亲厚的,什么事都让他参与,这在王府属官中都知道,所以夏良卿总感觉朱植不太信任自己,只让他营建王府,其他不给他管,而这次居然让自己从征,还让自己来写碑文,夏良卿心中一热,暗暗自责想多了。

    “那么夏长史准备碑记并从征,等到了地方各种碑文可能还不少呢。王府属官不需要带了,大家也都有各自的职责,有的还兼管其他事,朝庭派了郎中直接用他们。围子手两千




第0081章 理与法,祀与戎
    本来朱植过得挺嗨的,但夏良卿写好了碑记拿给朱植审核,开篇就是伏惟圣人之德什么什么的,朱植满头黑线,二话不说就否了,这让夏良卿一脸懵然,还说没什么错啊为嘛要重写

    朱植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写啊,他要是会玩这种骈四骊六的文言文肯定乐意自己来,毕竟这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大好事,以后名流千古都有可能,可惜他玩不转。

    三遍之后,夏良卿头发蓬乱,眼睛都熬红了,整个人也完全懵圈糊涂了。他毕竟是人臣,不是站在人主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这个方向有偏差。

    搞了三遍,朱植也醒悟,这层窗户纸不捅破,就算一百遍他也写不好,不得不提点道:“夏长史!你到底有没有搞清楚啊辽王奉诏秋捺钵,奉谁的诏秋捺钵的对象又是哪些人这与圣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你一定要扯什么圣人之言,这些女真人不懂啊!”

    “《中庸》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这……没错啊!”夏良卿还是不理解,他现在自己也搞不懂了。

    朱植点头道:“好吧!你这句可以用,但是开篇太没有气势了,全篇重点也没有突出法与理、祀与戎、威与德、亲与情,你写得有点乱,就这样搞出来,将来是会贻笑大方的啊!

    本王这么与你解释吧,我们五千年华夏自古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当今开业肇基之祖,顺天应运,除暴而安良;大人虎变,定难而兴邦。总之,北元奴役女真、契丹各族,当年更是贬我们为四等民啊,如今我们自强不息,辽王奉诏秋捺钵,这是充分尊重北方游牧各族人民的习俗为他们跑腿效劳,他们无论如何也没理由不来啊!”

    “唉呀!这个好!不想殿下还有这么独到深厚的见解,这在我们大明就是要求同而消除异端,那岂不是要给女真人立个规距那后面呢”夏良卿听得双目一亮,顿时大为赞叹,傻乎乎眼巴巴地望着呢。

    朱植翻了个白眼道:“对了!就是要求同除异,那你以为秋捺钵就是去渔猎啊后面你自己写啊,难不成让本王帮你写好”

    夏良卿万般无奈,红着眼睛挠挠头继续下去忙活了,很快第四遍新鲜出炉,呈上来过目,朱植看完有点纠结,大体上已经可以了,但是要润色精炼一下啊,干脆自己来吧,开头给他ko掉,换上朱植自己后世的一些思想。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夫国,人之积也,心之器也,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

    前一句出自左传,这个大明的科举有选修左传,完全不是问题,后一大句的总结与过渡引申,则出自国父的建国思想理论,有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更有一点点超前,于现在大明朝堂士大夫们和老朱来说,绝对是一个惊喜了。

    接着正文就将金、辽、元与现在大明作一个对比,如此高下立判,就算是契丹遗民、女真人也不能不认同了,那么接受大明统治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了啊,反正唐时就是中原的臣属,没必要自己瞎几把互抢过日子,东北还是自己的家乡啊!

    朱植涂涂改改好半天,完事扔给夏良卿抄撰一遍再裱糊了,到时就可以用啦。夏良卿对此是满满地惊奇叹服,完全没有异议。

    朱植觉得,这事还是要向老朱打个报告,他不管并不代表他真就不想管,不然赐个金根辇舆,还把朱植赶回广宁干什么,说不定此时正眼巴巴望着呢。等夏良卿裱糊好了,朱植也就抄录一遍,与自己的灭元想法一起写了奏章,走军驿急递发往南京。

    辽西各地到广宁都很近,粮草又有王府负担,又全是马队,才七月二十,三卫骑兵就已经在广宁集结完毕了,如果不想回来时被冻得半死,那当然是动作越快越好,正好二十三日就是黄道吉日,那还拖延什么。

    这天夜里朱植可不敢有什么活动,早早睡了,半夜就被郭钏赶起来,待洗刷用过早膳,亲自替他梳理好头发,服侍穿上亲王绯红绛纱袍、红裳,五彩九缝九珠皮弁,手持剑状微弯的碧玉圭,在侯二、田易两名长随小宦的随从下至承运殿。

    &n



第0082章 鸡鸣狗盗之辈
    二十四日傍晚,大军在西兴堡北面五里驻营,境内自己的封地上行军,一天五十里不带停,沿途补给休息那是什么都准备好了的,还有善良朴实的军户家属携老带幼一群群地前来,送吃送喝送冬衣带上,尽管不一定是自家的子弟,但都一样心疼。

    这场面把黛文感动得眼泪巴啦,女人有了依靠啊她就容易动感情,还多愁善感起来,不然她就本能地伪装自我保护。

    来犒军送行的军户们搞得营地四周乱糟糟,边塞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也特别泼辣,撩得军汉们心痒痒又不敢乱来,便说一通浑话过过嘴瘾。军官们都善意放任,朱植也没管,因为明天要进辽河套,路不好走,离家也越来越远。

    中军大帐内,朱植在就着辽北地图核查女真各部族长名录,女真人主要依松花江、苦勃江、黑龙江、混同江两岸到北海口、苦兀岛(库页岛)一带,这些招抚应该没问题。

    但另外在黑龙江以北,大兴安岭之北还有北山兀者女真,这些属于通古斯吉列迷野人女真,他们爱住在寒带密林里,不但非常排外,还十分野蛮凶悍。现在这个季节,距离远时间上可能来不及沟通,要打就更不可能,但是不搞定留着又是个隐患,一颗老鼠屎带坏一窝粥啊。

    想到这里,朱植是皱起了眉头,都怪老朱太急太猛,不然你等到明年开春再办这个事多好,有一大半年时间怎么也轻松搞定不费劲儿,现在这样,你让我跟北山女真捉迷藏啊

    “怎么了此行有危险吗据我曾在北元所知,女真人打仗并不是很厉害,他们个子矮,力气还行,喜欢骑马跑近了开弓射脸,这样与我们大明骑兵作战,他们想靠近很难。”

    黛文双手支着桌案,托着下巴坐在桌案一侧,眼睛根本就没看地图,也没看面前的资料文档,她此时一身裁剪得体的绯红军服,一头褐黄亚麻色的长发也束了个大髻,显得英姿飒爽,但眼神心思全在朱植身上,朱植的表情心绪波动她总能很快感知到,这时就说了。

    朱植也不可能一直穿着皮弁礼服,实际前日典礼结束出发后,一上路他就换上紧身窄袖的绯红龙纹曳撒,这在元时叫“只逊”,有几种,上下都穿无限制。脚蹬黑色军靴,头戴黑色圆顶卷檐帽,这个帽叫脑包,源自五代时的“鬅头”帽,与曳撒服配套。

    听黛文一说,朱植便笑道:“我倒不担心打起来,而是担心他们不来与会,也不跟我们打,难道我们到处找吗”

    “那就抛出诱饵骗他们来,等来了我们再与他们谈啊,不肯屈服我们就打啊!”黛文毕竟是做过马贼,对于这些事有一定的经验,还能提出不少意见。

    朱植却摇了摇头道:“这不行的,我们是名正言顺地行使阳谋,不能用小伎俩,不然事后他们会有上当的感觉,那会适得其反,我们总体上是要以诚待人的。”

    “哼!你敢说我的建议是小伎俩当我没说……”黛文冷哼一声,翻了个白眼气呼呼地起身就要走。

    我靠!这也躺枪了朱植连忙一把揽住她纤削的香肩,陪着笑脸道:“哎!我不是这个意思啊!黛文的主意都是好的,本王只会瞎几把搞,需要黛文的帮助啊!”

    “我已经原谅你很多次了,这是最后一次放过你,还有……你不可以说粗话,不然不让你的大嘴凑过来……”黛文恶狠狠地数落威胁道。

    你每次都是最后一次,我对此早已麻木不仁啦!朱植心里好笑,他可不会傻到说出来。说到底黛文还是个草原上长大的蒙古女子,虽然有着拜占庭血统,但她并没去过,只是神往而已。

    这在言行举止方面反而与朱植较为接近,她没什么信仰,也不像郭钏一样自幼受礼教曛陶,所有的行为方式都是出于性格天性使然,她的行为主导是利我而不乏善良温柔,行事崇尚简单暴力,一些小技巧会懂,但太复杂她就懵圈了。

    “殿下!有广宁来人携带快报!”这时宁庸在外面喊道。

    黛文便推开朱植慢慢有些不老实的大手,起身转进后帐去了,进王府这么久,这些生活细节礼仪郭钏都教她了,不然若是以前那样,她多半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回避的。

    “带上来!”朱植淡淡吩咐一声,帐帘便被宁庸侧身拉开,一名长相普通寻常的军士快步走了进来,但看此人微低着头还使劲地抽了抽鼻子,大概闻到空气中残留的女人脂粉香味了,双目却左右骨碌碌转动就知道这不是一般士兵,更没有军人的干练气质,但体格又明明很彪悍,步伐落脚像一只轻盈的狸猫般毫无声息。

    “小的拜见殿下!这个是薛先生让送来的,其实算是一般。”来者



第0083章 喇嘛与萨满
    五天之后,朱植甩下大部队赶到了开原,此地大清河与小清河交汇口北面,原有前元土城一座为开元路治所,但地名“开元”避老朱名讳改为开原,并在去年初就开始在土城东侧另建砖城一座,周长十二里二十步,墙高三丈五尺,有护城河,开四门,东曰阳和,西曰庆云,南曰迎恩,北曰安远,角楼城楼一应俱全。

    新城刚建起来,阿哈出和他的三万卫就被调走另立卫,估计有点心中不爽,此时西土城内刚好作为营房仓库,辽海卫派了个千户队驻守。而且西土城出西城门就是驿道,这比较方便。

    提前有军令传来,辽海卫指挥便率兵迎驾,朱植只是过境,让这指挥陪着先到土城检查了军粮辎重屯放,见无可挑剔也就到新城军衙休息住一晚,顺便了解开原北面附近三卫的建立情况。

    因为朱植要先去小创忽儿河(辽河支流)南岸的归仁卫,辽海卫指挥便请他顺路帮忙带一批粮草过去,朱植本来可以拒绝的,但考虑到辽海卫人手不足运粮也难,便同意了,结果正常两天能到却走了三天。

    新立归仁卫城在元时是归仁县,城池很小只有八里,城墙残破不全,阿哈出带着原三万卫的女真士兵们正在忙活着清除墙外渣土,打通了护城河,城内已经先清扫好能扎营帐住人了。

    没想到朱植会亲自运粮前来,女真士兵们夹道欢呼,语言还是有点叽哩胡噜听不懂,但从外表看来都是明军制式军服和装备,大家伙儿很热情,有点小感动呢。

    一张张黑红脸,一双双眼睛都是耿直炽热的光彩,一张张大嘴开合露着大黄牙都很亲切,吼叫得也特别卖力,眼巴巴望着表示我好想与殿下亲近又不敢啊!

    朱植感觉到底层士兵们的心情,对身后的围子手和羽林卫士们一挥手,大笑道:“都跟着干什么,与他们一起喝酒玩儿去啊!”

    围子手们都楞了一楞,不过已经有女真士兵主动过来帮他们牵马去饮水照料,士兵们也就欢呼一声,一起打着招呼三三两两地散了。

    阿哈出年近五十岁的样子,可能还更年轻一点,但面相有些老,一身正三品绯红大老虎补服,能说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但他目前还没被赐名赐姓,是后来朱棣赐的,因为他有个女儿是朱棣的妃子,明末李成梁正是此人后代啊!

    不过这依然让朱植顿生几分好感,到了城内军帐落坐,朱植便道:“开原新城刚起来,阿哈出指挥就移驻另行立卫,心中没怨言吧”

    “这哪能呢万万不敢,恩自上出啊!再说来归仁立卫也是大事,这是与四平卫、辽源卫一起拱卫开原,并支撑北面的长春左、右屯卫、龙安左、右屯卫,我阿哈出能参与此事可是天大荣幸,足见朝庭没把我当外人,又如何会有怨言。”阿哈出摇头道。

    朱植点头道:“斤斤计较,怨天怨地,这样的人是不能做大事的,你这样想就对了!本王前几天到开原因此有些担心呢。不过你这建城的进度要加快,才八里的城池太小了。士兵们也不要先住进城,这个天气还可以在城外扎营,先赶紧开垦荒地种粮食,建砖瓦窑,看哪一面城墙最破,先拆了重建,把城池扩大一点。”

    “我倒是看上了一些地,还没来得及分调人手,建窑在准备了,城池我觉得不算很小,作为卫城还过得去,那依殿下看,扩建多大为宜”阿哈出问道。

    朱植来的路上已经看过地图,但对这周边没实地考察,不过提出道:“本王这里有两个方案,你姑且听听,怎么搞都是你的事,一是把此城扩建为周长十里,这个不难;另一个呢,本王建议你往西北一点,也就是另外到辽河西岸去建城,仍为周长十里,虽说离开原和四平卫都远一点,但卡住了军事战略要冲之地,将辽河、大小创忽儿河都锁死了,那边的河滩泥地也应该肥沃啊!”

     



第0084章 离乡立卫的大明军户
    当晚凌晨天还没亮,朱植便率两千骑急匆匆离开归仁卫。阿哈出率三百骑一路坚持相送了三十余里,这汉子也直率,没什么可答谢的只能多送一程啊。

    “阿哈出指挥啊,本王那个四哥视本王如洪水猛兽,一心想将本王赶出辽东,但做人不是这样的啊,哪能他恶意排挤,小弟就要从命,但你放心,本王绝不会因此牵怒于你。你若有什么难处可以找辽东都司,不好解决也可以来找本王,当然你这次派儿子北上,加上去年也派人联系甫头,虽没成功但苦劳都是有的,本王都知道。”

    阿哈出有点脑门冒汗了,连声憨笑着回道:“不敢不敢!这都是末将份内之事,不敢居功!殿下与燕王的事,末将其实不大说得上话,如果有机会,末将提上一提,燕王愿不愿承情,末将也不敢保证。”

    “阿哈出指挥有心了,这些我们兄弟间事本不好在你面前说起,不过本王也就是让你放心大胆地做事,不要有什么顾虑,明白嘛!”朱植这么说,就是这个意思,可犯不着这么小肚鸡肠。

    但见阿哈出送了这么远,也不能让他再相送了,催促他回去忙自己的事,马队一路是狂奔一阵小跑一阵,反正是一直不停,全天一百六十里,总算在天将黑时赶到了大创忽儿河北岸的汉州站四平卫,位置大概就在后世的四平市北面五十里,之所以叫四平卫,当然是朱植取的地名,老朱批准的。

    汉州站这座小城是个位于驿道上的驿城,比归仁卫城还小还破,周长仅四里,劣土的单薄城墙当然风化得只剩土了啊,得益于秋高气爽的时节,夜间虽有一点点凉,但不冷,刚迁来立卫的军户直接在河岸边扎营,早晚还可以顺带打一波鱼打打牙祭,然后全天候捞河泥做砖瓦坯,甲鱼、乌龟、泥鳅都吃得吐啊。

    朱植这天傍晚一到,全卫所九千余军民轰动一片,都争相围观辽王爷,朱植也就吼了两嗓子,安慰的话随便讲,暖人心把气氛搞起来就行了,又不需要许诺什么。

    当晚召见卫所军官,指挥使打算先劣筑一座土城过冬,并先垦荒渔猎备粮,砖瓦建城慢慢搞,这个思路是对的,朱植很赞成,也就宽心了,在四平卫休整一天,安排指挥使派率军民修筑大营,另派两千兵北上六十里,在辽河北岸建一座兵站,也扎一座大营以待大军,十一日向东南快马一天一百里就到辽源卫。

    辽源卫初创,情况也很糟糕,卫城选址在辽河源头与土河交汇口形成的人字形狭小湖泊南端,离北面阿尔干山五十里,到开原镇北关也是一百里,战略要地相当重要。

    不过辽源卫全卫军民有一万一千多人,大家都在湖泊两岸烧荒围田耕种,有的在耕了种大小麦,这似乎了早了点,种大豆的话又晚了。朱植看到他们既不烧砖瓦,也不筑土坡就有点奇怪了,时间已经不多了,你还不准备过冬吗

    辽源卫指挥使很淡定地告诉他:在这湖泊东北一点的土河南岸有一片丘陵山区,山里有好几个大山洞,刚到的时候洞里都有熊和豹子,熊没逮着,豹子被大家围猎到一只,可凶悍了,等天冷了直接占它们的窝,明年开春再转移过来就好了。
1...192021222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