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信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武帝
日本官员微笑道:“侯君如此重视中日文化交流,我们自然愿意欣然合作,请侯君放心,这件事情,就包在我的身上,一个月之内,一定给你个满意的回话。”
“那就感谢您了!!”侯东来微笑,忽然指着那个手提箱道:“这些电影拷贝,请允许我带回去慢慢欣赏,您看呢”
“那是当然,既然是拷贝,就不是什么珍品。”日本官员意味深长的说道:“侯君,您就不用归还了。”
他的意思很简单,这件事情已经到此正式结束,侯东来今后,就不要到日本领事馆里,来找他了---他也很快就会回国的,毕竟,六百多根金条,需要尽快送给“翘首以盼”的近卫公爵。
“那好,我就不归还了。”侯东来笑道,然后起身,拎起箱子,跟日本官员礼貌的相互告别,离开了日本领事馆。
日本官员看着侯东来上了自己的汽车,三个七十六号的保镖保护着他,汽车扬长而去,脸上再次出现了奇特的笑容,他实在不明白,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中国人,却不去保卫自己的国家,而是如此心甘情愿的为侵略他们的国家效力;不过他想了想,很快就找到了自认的“标准答案”,这些中国人都很贪心,为了权力和金钱,他们是会为了强大的征服者,做任何事情的。
中国人的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类似的情景:大清朝入关,明朝的文武百官,夹道相迎,弹冠相庆,巴结奉承,如此丑态,实在让人作呕……
只要这些人心里面有贪欲,那么征服这个国家,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日本官员忽然在心中,充满了信心……
-------
与此同时,七十六号主任办公室。
此时的李主任办公室,已经经过了一番刻意的改造,装潢得更加富丽堂皇,显示出主人的气派,墙壁上悬挂着几个日本要人,还有汪精卫亲笔书写的各种字画,显示出李主任身后的庞大势力;李主任将原来丁主任的那间办公室和卧室整体打通,改造成了一大间“战情分析室”,挂上了整个大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图,还有七十六号日渐繁杂的机构番号和部门首长姓名图,李主任这是在展示自己的勃勃雄心,一个小小的上海滩,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还要在中国各地,首先是华东地区,然后是华南和华北,将来还要进入东北地区,什么满洲国独立,在他看来都是狗屁,这个汉奸,还是有一点点“爱国之心”的,他
可以卖身投靠日本人,但是他在心里面,仍然希望中国,是完整的。
李主任此时正在策划建立一个庞大的特工帝国,他一心想要超越戴笠,成为中国真正的特工之王,而且他相信,自己比戴笠的条件要好得多,毕竟自己身边,没有如狼似虎整天窥伺自己的中统,也没有蒋公那样的强势人物,汪精卫不过是虚有其表的刘表之流而已……
李主任坐着,陈大川.元修身.吴阿四都站在他的面前,李主任面前,放着一沓一沓的资料和照片。
“主任,我们督察处和第一行动处的弟兄经过严密的调查,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我和徐处长连续两个晚上都没睡觉,又进行了反复分析,现在已经确认,就是这六个人,在秘密组织和领导这场**示威,这是我们的人拍到的,他们和各方面的形形色色的分子,见面的照片。”陈大川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独挑大梁,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他不想让“别人”,笑话他的外行。
相比之下,圆滑的徐老三就没有这么心急,就连今天的会议,他也借口“继续调查”,请陈大川一个人来开会,这个理由,让李主任都说不出什么来,这个滑头,年纪不大,心里面却满是主意---再加上他在青帮当中独特的地位,连李主任,也不能不给他面子,这个当年季青云手下的“小军师”,可不是地痞无赖出身的吴阿四可比的,他的哥哥徐老虎,当年可是青帮威震上海滩的大人物,势力盘根错节,李主任想对他耳光巴掌伺候,怕是要好好想想的。
徐老三太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所以坚决不肯出头,要知道,干掉了**的高层,功劳自然都是陈大川的;可是**不可能不进行报复,如果自己玩的太过分,那他徐老三,可就惹了大麻烦了,还是让这个李主任临时派过来“助阵”的不知轻重的陈大川,冲在最前头吧,反正**的子弹,总是“枪打出头鸟”的。
“你还是不懂我的意思,大川。”李主任对自己的妹夫并不很满意,他慢慢说道:“我已经看了你们的资料,你们调查得出的这六个人,充其量只是大人物身边跑腿的,也就是广东人常说的‘马仔’,那么真正的‘大佬’呢他们是不会直接出面,会见这些小人物的。你们真正要查的,应该是这样的人物,否则,我们干掉这样几个小卒子,对方随时都可以进行补充,对于整个**斗争,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是,是,主任,你说得对,”陈大川的脸上立刻就出了冷汗,李主任目光的犀利,是他这个“新入行”的所恐惧的,他连忙说道:“您说的这样的大人物,我们目前,还真确定了一位。您再看这份绝密资料(他忽然又递给了李主
任一份新的资料),就是这个女人,毛丽瑛。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她,就是上海**妇女工作的重要领导人,最近一段时间,整个上海的妇女运动,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归结到这个人身上,而且照片上的六个人,至少有三个,先后与她会过面,说她是这场游行示威的幕后黑手,一点也不为过的。”
“是幕后黑手之一,”李主任冷笑道:“这场大游行,总不会只有女人参加吧那么,男人们的主谋呢下一步,你们要尽快查出来!!”
元修身和吴阿四在一边看热闹,心里面都笑得不成样子,陈大川这家伙,简直就是“狗戴帽子”,才进了七十六号没几天,上蹿下跳,这个忙乎,结果查来查去,只查出来一个女共党头目,还有六个小卒子,也真是“收获满满”呀----你以为大上海的共党那么好抓,让你这个外行随便调查几天,就能一网打尽吗做什么好梦呢!!
你看看人家徐老三,就知道明哲保身,就是不来开会,你以为自己出了力,就能得到什么盖世功勋想什么呢!
“是,是,卑职和徐处长一定尽快调查,找出其他的主谋。”陈大川连忙说道:“那么主任,这个女人的身份,还需要继续……”
“不需要了,就是她。这个女人现在的身份,至少是一个妇女部主任之类的高层,也许还兼任着什么**上海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之类的职务,他们这一套,我很熟悉。不止如此,我还认识这个女人,这么多年了,她也没见变老呀。”李主任拿着毛丽瑛的照片,反复打量,冷笑道:“她比我大三岁,我在**上海市委做小伙计的时候,常常和她长打交道,那时候她叫什么‘毛志远’,活脱脱一个男人名字,我还长喊她一声‘毛大姐’的。她是**的老资格党员了,是工运和妇女运动的行家里手,早在五卅的时候,人家就已经摇旗上阵了,我们这些人叫她一声‘前辈’,总是没有错的。”
几个七十六号大佬的脸上,出现了万分尴尬的表情,他们既不敢笑,也不敢不笑----李主任居然回忆起自己当年在**的时候的经历,这个**的叛徒,先是背叛**投奔中统,在中统混的不怎么样,抗战爆发,又做了日本人的走狗,如此这般的“三姓家奴”,他居然毫不忌讳的谈起了自己当年的“光荣事迹”,看来,脸皮这种东西,李主任早就把它扔到了太平洋里了。
“主任的意思,是不是让我把这个女人活捉回来,既然她是您的老相识,也就存在她投诚转变的可能性。”陈大川摸不清李主任的脉搏,但不说话,又如何能体现李主任的英明神武也就只能顺着他的意思,提了个“小小的”建议。
吴阿四这个粗俗的家伙,为了搞好和
陈大川这个“皇亲国戚”的关系,立刻插话“助攻”道:“大川这个主意好,既然这个女人身份如此重要,是共党的大人物,我们把她抓了,总有办法让她开口的,也许就能打开一个突破口,整个上海**组织,也就有可能被我们一锅端了!!”
陈大川回过头,满意的看了看吴阿四,自从上次帮着吴阿四跟侯东来.袁克让打架以后,两个人的关系,迅速接近,以至于连陈大川借题发挥,疯狂毒打吴阿四两个手下的事情,现在都不了了之---吴阿四这样的家伙,又怎么会在乎自己两个手下呢。
听了两个得力部下的分析,李主任冷笑,看着元修身,道:“修身,你是情报处长,你说呢”
元修身此刻忽然在心里骂了李主任十八代祖宗:你他妈的现在想起我是情报处长来了我是情报处长,你却让徐老三和你的妹夫去调查这件事情,把我撇在一边;让我去找那个倔强的法官做说客,现在又反过来问我怎么看,我能怎么看!!
他心里问候着李主任的亲戚,脸上偏偏堆上了微笑,谦恭的笑道:“陈处长和吴总队长的看法确实有些道理,但是,卑职还是觉得,这个女人抓不得。”
这个答案大大出乎陈大川和吴阿四的预料,他们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元修身身上,实在没想到,他老元还敢跟他们两个公然唱反调!!几天不见,你这家伙长本事了!!
元修身此刻也是有苦说不出,简直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就是一个没有背景靠山,却偏偏要在七十六号里混饭吃的人的必然处境。
他是老特工,当然知道陈大川和吴阿四刚才说的话都是放屁,像毛丽瑛这样的共党高层人物,必然是众多人保护,哪有那么好活捉的即便是侥幸得手,将她捉到手里,也立刻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左右为难的。
这样的女人,对共党的思想早就痴迷已久,心如磐石,又见过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是个很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就凭七十六号的那些俗不可耐的刑罚,就能让她开口吗!
更可怕的,这样重要的人物被抓进了七十六号,日本人很快就会过来要人,给,还是不给给了,所有的功劳都归了日本人;不给,他们有这个胆量吗这个女人,既然是**的高层,自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七十六号的种种见不得人的内幕都了如指掌,如果到时候在日本人面前,随便讲出几件事情来,日本人又抓住了这些小辫子,那就足够他们七十六号,吃不了兜着走了。
元修身继续说道:“主任,我看还是您最初的决心比较正确,这个女人,是资深的共党,心如磐石,绝无转变的可能;而且,一旦日本方面向我们要人,我们给还是不给再说,**的报复,也
是很厉害的。卑职认为,还不如稀里糊涂的下手,把她干掉算了,**一定会去找日本人算账,我们七十六号,也少些损失。”
李主任满意的点点头,道:“你们都听到了吗,修身的看法,才称得上是入木三分,和我的想法很是符合!!我们抓了个绝不可能开口的女共党,有什么用处呢只能给自己找麻烦!这个女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我决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交给袁克让,让他把这个共党人物,直接干掉算了!!”
陈大川见李主任已经发了话,便不再争辩,他也不得不承认,元修身的见解,的确比自己要深远得多,既然如此,顺水推舟,便是最好的选择。
李主任又看着吴阿四,笑道:“阿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三大案(四):为民请命
上海郊外,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
三个男人在村尾的一家农舍之中见面了,这三个人,居然是从不同方向进入村子的,他们各自的手下,分别把守住了出村的三个方向,却互相并不见面,这种情形,也实在诡异的很。
没办法,这三个人都是军统在大上海最重要的人物,他们的身份,乃是最高机密,如果不是策划极为重要的行动,他们三个人,是绝对不能亲自见面的。
军统驻上海特别行动队队长,原香港站站长陈忠恕,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身穿昂贵的苏格兰羊毛大衣,戴着一副美国墨镜,皮鞋光可鉴人,一看便是个极其讲究生活细节的人,这和他现在的掩护身份,某个美国洋行的经理,是极为吻合的。
陈忠恕见到侯东来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要拔枪!!侯东来的相貌他不会不了解,这个七十六号的得力干将,为日本人摇旗呐喊的无耻文人,“国人皆曰可杀”的一等汉奸,现在居然站在了自己的面前,笑意吟吟,这实在出乎陈忠恕的意料----难道今天的会面,竟然是一个陷阱吗!
可惜在他拔枪的第一时间,他就被黄木仁一把抓住了手腕,黄木仁年纪虽大,但是出手却一点也不含糊,即便面对的,是军统一流的杀手,暗杀两张(张敬尧和张宗昌)的风云人物,黄木仁出手的时间,角度和力量,都拿捏得十分到位,这个老特工的本事,的确不是假的。
黄木仁看着陈忠恕,忽然笑道:“老陈,你先别激动,我荣幸的告知你,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正是你很想知道的‘那个人’。”
听到这个消息,即便是陈忠恕这样的资深特工,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呆了一刹,方才放下了枪,有些尴尬的说道:“原来如此!!侯处长,我不得不承认,你潜伏的功力,的确是我见过的特工里面,最厉害的一个。”
侯东来微笑,道:“陈队长,您是老前辈,实在是过奖了!!其实,比我厉害的潜伏特工还有很多,正因为他们厉害,所以你才不会知道他们的身份。陈队长,看你的表情,显然你已经策划了对我的谋杀,对吗”
陈忠恕更加尴尬,道:“不错,我们准备了一颗酸性腐蚀炸弹,打算安装到你的汽车上;还好我们没有动手,否则,戴老板会关我禁闭的!”
侯东来大笑,道:“原来我侯东来的一条命,才能换你老兄关几天禁闭的代价,我才是应该尴尬的哪一个!!”
三个人都笑了,黄木仁道:“大家都不要笑了,我们三个人冒险见面,不是用来说笑的,我们有很重要的事情商量。”
三个人便纷纷落座,守着农舍当中破旧的一张桌子,开始了正式会议,大上海的斗争形势日益复杂,青帮和七十六号的眼线无处不在,现在三个
人聚会,都不得不躲到了郊外,也实在是尴尬的很。
“首先传达戴老板的几份电报,”黄木仁拿出了电报稿,叹了口气,道:“他对我们三个的工作很不满意,首先,他批评东来,说东来的做事,目光短浅,‘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长野楠子的事情,东来,你的确欠考虑,也多亏了戴老板替你把关,否则,一旦长野楠子出了事,你也就活到头了,她的家族,不会跟你讲什么证据和逻辑,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侯东来点头,脸都红了,拍了拍桌子,道:“这件事情,我承认,是我自己急于求成,过分自信,戴老板说的对,请代我回电,承认错误。”
“让你认错,也真是不容易。”黄木仁笑道:“看来戴老板考虑事情,的确要比你我棋高一筹。”
侯东来听黄木仁一口一个“戴老板”的叫着,反复的对戴笠进行着恭维,他心知肚明此中的原因:黄木仁和戴笠之间,一向不睦,而面前的这个陈忠恕,却是戴笠的亲信,肩负着监督黄木仁,向戴笠打小报告的任务,黄木仁显然,是想通过这个人,向戴笠传递“友好”的信号。
人在前线拼死抗战,却还要提防从身后可能随时候射来的暗箭,黄木仁此时的心情,侯东来是可以理解的----自古以来,中国的无数忠臣良将,不就是死在奸佞小人的悠悠之口吗!
黄木仁接着说道:“戴老板也发电报,严厉的斥责我和陈队长,临敌怯懦,简直与投敌叛变一样的罪过,他的语气格外的严厉,严令我们三人必须举行这次会议,商量出最有效的行动方案,必须对那个王八蛋汪精卫的‘还都大典’进行打击!!”
他说完,就将收到的两份电报交给了侯东来和陈忠恕传阅,当然,电报纸上只有文字,没有数字----黄木仁当然不会做这样外行的事情,如果他们在这里被敌人突然包了饺子,敌人拿到的,也只是文字而已,不会因此破译军统宝贵的绝密联络密码,而这至关重要的三个人,如果突围无望,就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杀,想从他们的嘴里得到军统的机密,怕是痴心妄想的。
侯东来和陈忠恕两个人看完了电报,不约而同,掏出了打火机,将自己手里的那一份电报点燃了,三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他们都明白,现在的形势,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戴老板的死命令,是不能够用任何理由拒绝的,这是作战行动,军令如山,不是在菜摊上买菜,可以讨价还价的。
毕竟,这一仗必须要打,三个人必须尽快想出方案,却又必须是最合理的方案,因为这个方案,关系到参与行动的上百个,甚至是几百个兄弟的生命,他们三个人,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但不能不
考虑弟兄们的,所以今天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人们常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人们却忘记了,在战场上,一个杰出的统帅,做出了一个正确而成功的决策,能够挽救多少部下的生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