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武林雨潇潇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三木林先生

    广陵子一心要取胜,当然不会上他的当。高手相搏,胜负往往就在一瞬间。

    广陵子见伍天龙使这招力度过大,知道机会来了。

    广陵子故意慢拖宝剑,让伍天龙觉得他会上当,更加不会收回力量。

    就在伍天龙大刀兜头兜脑砍向广陵子的时候,广陵子来一个移形换位,就在大刀即将落在广陵子头上之时,伍天龙面前突然没有了打击对象。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伍天龙始料不及,但此时招式已经使老,想要完全收回已不可能。

    伍天龙只觉一个黑影扑向了他的左方身后,只得撒刀,本能向右一闪,先躲开敌人进攻,然后左手一抓,希望能够抓住敌人使剑的手腕。

    也是广陵子不想结下冤仇,只想表示胜利就行。

    他将宝剑向右一送,往回一收,伍天龙的左侧衣襟下摆被割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口子,两片不大不小的衣襟随风摆动。

    伍天龙顿时感到腰间有一股凉丝丝的风吹了进来。他知道已经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他已经输了。

    如果对方不留情面,此时不再是一股凉风,而是一股鲜血在汩汩往外流了。

    他往圈外一跳。双手抱拳,朗声说道

    “多蒙广陵兄手下留情,伍某甘拜下风。”

    “哪里,哪里,全是天龙兄承让,贫道侥幸。得罪了。”

    “本人愿赌服输。广陵兄这是本组的组长。请广陵兄安排定夺。”

    伍天龙手下三个徒弟极度不满地看着师傅。不知道师傅为何会如此爽快就将组长拱手让给了别人。

    wulyuxiaoxiao

    。




第一九二章 逢桃花源
    “那我就越僭了。我们既然负责西南片,我们就主要到云贵川。先到贵州,次到云南,最后到四川。天龙兄有无意见”

    广陵子心满意足地看着伍天龙,对大家伙说道。

    “道长说了算,你说走那里,我们就到那里。好的,我们一起先走贵州。”

    伍天龙听了广陵子的安排,立马回复。

    进得贵州境内,伍天龙问广陵子

    “道兄,我们是到码头去问,还是到大都市去问,还是到有武林同道的地方去问为好呢”

    “当然去找武林同道去问好了。我们要找的人是武林人士,他们往往也会落脚在武林同道处。”

    “从这边过去八十里就到一个特殊地方,就他是武林同道,或许算是,说他不是武林同道,也算是。我们要不要去。”

    “去,当然要去了。这样的地方,是让人容易忽视的地方,越容易藏污纳垢。”

    “经过这个地方,再走三十里。就到我的天龙门所在地。要不要到敝帮所在地去瞧瞧”

    “先到你说的这个地方去看看再说吧。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刚才你说这个地方叫啥名字”

    “过去五十里有个地方叫五湖沟,进去就是苗五寨,他们的寨主,也可说叫部落首领叫苗五娘。”

    “有什么特别吗听名字是个女的,难道有什么特殊本领”

    “道长说对了,他们的寨主苗五娘是个女的,本领可说大,可说小。

    光沦武功,应该说不很强,但要说巫术和她们的五蛊术,除了四川唐门和蜀中祁门,放眼天下可能找不出第二家。”

    “以前我也多多少少听到一些,有这么厉害那我们更要去看看了。”

    伍天龙见广陵子要去看看这个五湖沟和苗五寨,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回头对大弟子黄杨说道

    “你先过去,到五湖沟给苗五娘通报一声,说我们天龙门和青城派的武林朋友要去拜访,免得到时进不了沟,更进不了寨。”

    “有这么厉害,不先通报,外人进不去”

    青城派的大徒弟杜仲认为奇怪,在那里自言自语,也是在向伍天龙发问。

    “这位小道兄不知,不通报进不去,即使进去了,也不容易轻松出来。”

    说话间,伍天龙不知从那里找出了纸笔,他飞快地在纸上画了几笔,旁人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反正不是汉字。

    他也不怕大家看到这纸上的内容。他写好后,就是随意一折,交给了黄杨。然后对他说道

    “你去最好新手交到苗五娘的手里,实在她不在,你也要交到她手下采药姑娘的手里,随便那个都行。可不能交给了其余人。一定记好了。”

    “是!师傅。我走了。”

    黄杨走了几步,伍天龙又叫住了他

    “你将纸条交到苗五娘手里,就可先回去。我们门内也缺人,就暂时不回来了。”

    “是!师傅。那我走了。”

    黄杨说完,大步流星走了。

    剩下七人,在广陵子在带领下,第二天中午来到一座小山前。

    沿这座小山腰部走了不到半里,向右一转,小山突然不见,眼前兀立一座大山。

    这座大山高逾万丈,如一堵宽阔无边的黄墙挡在了前面。除了天龙门的人,其余人都看得呆了。

    其实不是山高,是人走到这里,好像走到了路的尽头,就是一座山突兀矗立在面前,山无形增加了它的高度,人就显得无比渺小。

    为何感觉是一堵黄墙,这正好是是深秋,山上树木的叶子要么掉光了,要么变得枯黄,几乎没有一点绿色。

    黄山、枯树、枯枝、黄叶、荒草,看上去无比萧条,幸亏没有下雪,如下雪,那真的成了《江雪》的标配图画了。

    在这了无生趣的黄色山上,却有一处让人过目不忘的景致。

    上天就是这样公平,给你绝境,还要给以逢生。故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说法。

    在大山的左侧半山腰,有一个山洞,有一股细细的水流,就从山洞里泻下来。

    这股水流,说成是一道瀑布,实在有些夸张,不说她是瀑布,又有些对不住她了。

    下面也没有我们最容易想到的碧绿的深潭。水流先是打在一块支出来的巨石上,被巨石击碎成了千万点水花,然后又合拢成一股,往下流淌。

    在这样一个让人看了想哭的地方,有这么一股水流带来一点生气、希望和活力,难道你还承认大自然的美妙

    更妙的是,在几人的脚下,就有一条小路通向那个出水的洞口。

    几人不由得欣慰些许了。连一路比较沉默的广陵子也露出了微微笑容。

    七人沿着崎岖的小路,到了出水的山洞。站在出水的山洞,反望回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对面是浅浅的小山,山上不再是一片黄色,在黄色当中还有一层红,点缀其间。

    特别是在小山上,还有几株高大的柏树和几棵青松,将整个小山的美全部集中到了一个点上,人的视线再也不想往其他地方瞧。

    上得洞口,能够看见山洞,这个山洞长约五十米,不宽阔,仅能容许空手的两个人并排通过。

    如果有人手里拿了稍微大一点的物件,必须有一个人站在原地,等待另一人通过后,方能进出。否则,走到中间还处退回来。

    从外头往里看,透过洞内的一些枯草和沟内的水草,能够看见有细条的游鱼,在浅浅的水底游动。

    洞里,隐约可见一个碧绿的水池,在外看不清楚实在。但碧绿的水,已经很诱人了。

    七人鱼贯而入。进得洞内,这里别有一番洞天。

    让人一定想起东晋陶潜的《桃花源记》。

    脚下,是碧绿的湖水,就从脚底缓缓流出洞外。让人忘记这是一个大湖,还以为是一个水井。

    当水面起微风的时候,远处的波浪一层一层推过来,推到自己的脚下,收拢成一条细流,轻吻双脚一下,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哈哈笑着,又从脚下溜走了。

    站在洞口,远远望去,这是一个巨大的水湖。湖中有风吹落掉的一些树叶,有时也随风在变换位置。

    湖的四周是大大小小的山,这些山将湖水紧紧地抱在怀里。

    在离洞口二百米的湖中央,有一个小岛。在几棵高大的落叶树旁边,有一株绿色植物,太明显了,那是一株万年青。

    万年青后是一丛竹子,有几间木头房子就隐藏在竹林后。

    大家恨不得一步跳上万年青的竹林,看看里面住着什么样的人家,这样会享受生活。

    大家急不可耐地左看右瞧。

    洞口左右两侧往里五十米,都是陡峭的石壁。根本没有可进去的任何道路。大家一下傻了眼。

    wulyuxiaoxiao

    。



第一九三章 蜈蚣仙姑
    大家正在束手无策。

    突然从左边石壁转出一只小船。

    船上一位艄公。不对,应该叫艄婆。

    也不对,准确地说,应该叫艄女才对。因为这小船上的确是一位妙龄女子。

    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苗族姑娘。

    头戴一顶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

    深蓝色的绣着花边的尖顶头巾套在外边,帽后垂下一根红带长及腿部。

    耳朵一对精美的大耳环,颈部戴一个银色项圈。

    身穿一身黑色打底并配有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

    红色的腰带,叠裙上有美丽的图案,均是腊染而咸。

    绑腿用彩带结成菱形,将绑腿布绑紧,彩带头的红色彩丝团垂飘于小腿之上,远看似一团火球。

    与上装搭配十分和谐。配以手帕和巾帽,这苗族服饰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一群人看得呆了。

    姑娘将小船摇到了大伙面前,大家居然没有反应过来。

    还是船上的姑娘先说话

    “你们是青城派和天龙门的客人吗”

    杜仲忙不叠地回答

    “是是,我们就是青城派的客人。你是——”

    撑船的女子抿嘴笑道

    “我就一撑船的。你们是五湖沟的客人,那请上船。”

    七人刚移步准备上小船。撑船女孩突然说道

    “慢!你们人太多,只能做成两次进。看谁先来,来三人四人都行。因为我在半路还要接人,那是特殊人,请原谅。”

    “广陵兄,你的人先上。”

    伍天龙笑着对广陵子说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广陵子挥手让三个徒弟上船。

    “我到半路让人过来接你们三个。不恰当,我就再跑一趟。你们等着啊。”

    船姑对伍天龙等三人抱歉笑笑。

    撑船女孩长篙一点,小船离洞口向湖中心飘去。

    小船启动,她将长篙放在船舷边,换成了双桨,双手慢慢摇动。

    小船像一片树叶,在微风中前进。她也不管船上有陌生人,张口唱起了山歌。

    可没有一个人听得懂。只觉得好听。

    船到湖中央,姑娘撮起双唇,对着湖中的小岛连连吹了几声口哨。

    不一会儿,小岛上出现了一位姑娘。

    她的打扮和这位撑船的姑娘几乎一模一样,不细看,真的分不出谁是谁。

    小船靠岸。

    大家正以为已经到了目的地,要起身上岸。

    姑娘说话了

    “大家别动,我这是接小岛上的采药仙姑,这条路平时少有人走,我一天才出三趟船,今天是最后一趟。我将几个采药仙姑接上船,一起走。”

    大家才明白,这不是目的地。

    从小岛上下来的姑娘走到了近前。她手中提了一个彩色篮子。大家的目光又从摇船的姑娘转移到了这位姑娘身上。

    两位姑娘区别,撑船姑娘是圆脸,提篮姑娘是爪子脸。

    撑船姑娘头上黑布尖顶帽,提篮姑娘头上黑布平顶帽,提篮姑娘平顶帽前沿绣了一条彩色蜈蚣。

    前者脸长期日晒的缘故,略显微红;后者白里透红。

    提篮姑娘上得船来,二位姑娘用苗语打了个招呼。

    大家听不懂,眼睛只管朝提篮姑娘的篮子看。

    这个篮子跟平常见到的不一样,虽说也是一竹子编制而成,但比通常的竹篮可要细密很多。

    从姑娘提的姿势来看,里面可能什么也没装。

    因为她提的动作很轻巧。

    但竹篮又有竹盖,还用了一块黑色布同巾遮盖住,且遮盖得严严实实。

    大家愈发好奇。都在心里纷纷猜测,这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

    撑船姑娘摇动船桨,船缓缓向前驶去。大家对撑船姑娘的划船动作颇感奇怪。
1...111112113114115...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