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雨潇潇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三木林先生
八卦方位分别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这八卦又是八道门,分别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这八卦棍是少林寺得道高僧将少林棍术配合八卦阵演变而来,一个方位一变,就能变出八种阵势,八八能变出六十四种阵势,威力非同小可。
平时这八卦棍是由圆少、圆林、圆成、圆立、本为、本无、本去、本申这八人练习,他们八人在一起练习时间较长,配合默契,走位准确,威力无穷。
今天本去请假,在本去这个位置上是圆少临时找了一个叫多三的代替。
沈浪当然知道这八卦棍的威力,当初在雪山练武时师傅曾给他和师兄燕未然讲过,还简单说过如何破解这八卦阵,所以他全然不慌。
第二层人数更多,约有三四十人,有的手里有武器,有的赤手空拳,有的双手抱拳,有的双手叉腰,有的面带微笑,有的一脸寒肃。
或许这其中不少就是来看这外来人是如何被打趴下,如何当众出丑的,外围总体上是一脸轻松。
沈浪缓缓伸出右手,从背上将宝剑取出,左手伸出两指轻抚剑锋,宝剑发出“嗡嗡”长吟之声,冷冷说道:
“看来这就是名震天下的少林八卦棍了,今天我沈某来领教领教。动手吧。”说完,脚踏中宫,凝神以待。
站在乾位上的圆成喊一声:“动!”八人攻势甫动,顿时只见八条棍影上下翻飞,“呼呼”之声不绝于耳,瞬间将沈浪围在核心。
如果沈浪就站在原地,这八棍一起砸下,只须一秒,中间之人就会变成一滩肉泥,这种肉泥可没有什么用,不能糊墙,不能栽花种草,只能入土。
沈浪自然知道中间这个点的痛苦,被围之人必须以攻为守,伺机转守为攻。
他趁八棍尚未砸下,脚尖一点,宝剑一抖,剑尖指向右侧的艮位,艮位上的人只得将棍一收,向震位移,八人每人都刚好移了一个位置。
八卦棍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图形,但是那被围之人依然还在包围之中。
这个阵是不管你攻向哪个方位,这个方位上的人一动,新的阵形始终存在。
中间之人还是被围,被围之人向四突围是不存在的,就会想到向上突破,以高度来冲出阵势,但只要你一有向上的动作。
八条大棍会形成一张棍网,从天上降下,别说是人,就是一只麻雀想飞出去,在空中也会被拦截,再到地上,就是扁的,不是肉泥,就变成肉饼。
可以说,只要掉进这八卦棍的深渊,除非懂得破解之法,还要有高强的武功,否则插翅难逃。
以往,师傅给他讲过,要破这个阵势宜强攻一点,采取个个击破的方针,只要有一个点被攻破,整个阵就瘫痪了,就没有威力了。
找攻破的点,又往往在被围困之人左右两个点,或者是生门那个点。
心念至此,沈浪右边这个点已试过,就试左边这个点,他佯攻右边,手随眼走,剑指向右,右边人一动,剑在中途,右肘一旋,剑尖突然指向左边。
第三十七章 请沈大侠出招
这一次,阵势没有发生他想要的效果,他以为这个阵势会乱套,结果八条大棍不仅没有收,反而如潮水般向他的走位疾攻而至。
眼看八条粗棍从左前方砸下来,前冲有一个惯性加上自己的本冲之力,要想半路收回来,有一个反应和收回的时间。
这个动作已经是不可完成的了,可能就在一折身之际,头顶就开花;
好个沈浪,不退反进,运用他绝妙轻功,一招游龙戏水,提气俯身一冲,如一条泥鳅恰巧从由棍构成的石磨下钻了过去,不由惊出他一身冷汗。
外围观战的人群都以为这一下沈浪成了棍下之鬼,不由得发出一声“咦”,等沈浪在棍下逃生后,这些人又是一声“咦”。
前一声是是一种肯定的声音,后一声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声音。大家实在不相信这人怎么就从棍下逃出去了呢
沈浪一过去,这八条棍又形成一个圆圈,再次将他围在中间。
沈浪又只能打起精神,以攻为守,寻找机会,沈浪一快,阵势变化就快,沈浪一慢,阵势变化就慢。
第二种方式是攻击生门,现在是先找出生门是哪个方位,找到了,就好办了。
沈浪在以前听师傅说过,所谓生门者,是你进攻的时候,只要抓住了这个点,这个点一受到攻击,会露出空档。
你刚好站到这个点上去,就会得到短暂的喘息之机,一有两到三次喘息之机,有高深的轻功,就可冲破围阻。
如果找不出来,任你进攻,不会伤害到这八人中的任何一人。
随着你体力的消耗,人就像腕静脉被割断一样,血慢慢流干而死,只是这不流血,这会累死。
这种死比那种死还要难受,那种死没有痛苦;这种死是在不停的做动作中,大口大口的喘气中,说不出话的痛苦中死去。
在沈浪不停的进攻中,剑花飞舞,棍影重重,人影翻飞,不知不觉双方拼斗了二十多个回合。
每一次,沈浪攻一个方位,始终有一个和尚在乾位上吆喝,和尚一吆喝,这八个人像走马灯似的一动,就在极短的时间内复位构成了一个新的八卦棍阵。
新的圆圈又将沈浪围困起来,每次吆喝的人不相同,因为每一次变阵,人的位置会发生变动,但沈浪发现吆喝的人虽然在变。
不过吆喝的方位没变,他开始时心想如果将吆喝这个人找到,制服了这个人不就行了吗
可又一想,每一次吆喝的人都不相同,又如何去找呢现在沈浪明白过来,不找人,找固定的方位——乾位。
制服这个人,这个人不即时发出命令,一个团队失去指挥之人,必然群龙无首,成为一盘散沙。
主意一定,沈浪假装还是老样子,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东一剑,西一剑,南一剑,北一剑,左一剑,右一剑,故意将剑势做得很大,又装出很累的样子。
这样又过了三五招,此时连外围观战的人都觉得只要时间一长,沈浪就会自动认输,想想吧,的确如此,就这样下去,不累死也要累吐血,周围有个别人居然打起了哈欠。
沈浪已经观察到有个年轻瘦弱和尚前两次轮到乾位,该他发命令之时,总有慢半拍的感觉。
沈浪瞅准一个机会,在八棍齐落后,八卦棍阵即将转到在乾位这个年轻瘦弱的和尚之时,他一声怒喝,利用自己极快的雪山轻功和游龙脚步。
人如一只老鹰,又如一支离弦之箭,直射乾位那人,乾位那人只见一团黑影向自己扑来,兀自吃了一惊,连连向后退了两步,才发出了命令。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八个方位的人反应也跟着慢了半拍,但让沈浪没有想到的是,这乾位上的和尚面对他的利剑却不躲不避。
还是和其他七个的棍法一样,从沈浪头顶兜头给打下来,这完全是不要命的玩法。
沈浪的利剑会将他的胸膛对穿一个洞,但是自己的天灵盖也会被和尚的紫铜棍敲碎。
他只得在空中收势收剑,身体向后飘移两步,刚好躲过和尚这狠命一击。
乾位和尚的铜棍上扬之时,正好是七个和尚大棍下击之际,七根铜棍刚好砸到地面,沈浪的双脚也正好落在这七根铜棍交叉落地的地方,七根铜棍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此时的沈浪就像手持净瓶的观音菩萨,踩在这朵盛开的莲花上。
七人棍头一齐用力,沈浪如一个彩球被抛到了空中,沈浪人已在空中,脚尖一点,说声:“告辞。”
借助七棍的力量,脱离了棍阵,如一只鹰隼般扑向竹林,几个闪身,人影已不见了。
那一群围攻之人,好多还在议论纷纷,有几个知道沈浪动向的跟着奔向了竹林,其他人不敢乱入禁区,只能在原地待着。
沈浪穿过紫竹林,竹林后也有一条大路,没有亭子下边的宽,但又比分进竹林的宽一些,这后方目及之处,比最下边的大坝子还要广阔,如一个大花园。
没这条大路飞奔五十米,看见了三座红色墙红色琉璃瓦房子,成7字形排列,掩荫在青青翠竹和几棵高大的古松之中。
其实这里不止两座房子,这儿共有六座房子,就是少林的两堂三院一阁。
沈浪一眼能够看见的是左手的两座,面前这座是罗汉堂,罗汉堂后一座是般若堂;右方那座是藏经阁;
菩提院和戒律院正好被罗汉堂和般若堂挡住,舍利院正好被藏经阁挡住,所以他只看到了三座;而达摩院和方丈室还在稍远的地方去了,这里无法看到。
沈浪已经知道这就是无意住的地方,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座,他站在房前宽阔的地面上,手提宝剑大声叫道:
“无尽、无意,你们枉为大师,教出徒弟打人,还拒不认错,出来!”
话音刚落,从罗汉堂旁边小路走出一位和尚,约四十一二岁年纪,头上七个戒疤,穿一套黄色法服,也没理会沈浪的叫喊,步履从容走到离沈浪十米远的地方站定。
淡淡看了沈浪一眼,双眼低垂,双手合什,打个稽首,用不紧不慢的中等声音问道:
“施主,从何而来到敝寺有何要事”
“你是谁”“贫僧无意,敢问施主有何见教”
“你们弟子打伤我朋友,也是我兄弟,我今天就找你算账。”
沈浪没说徒弟,而说弟子,他有意不说徒弟说成弟子,那反正是少林弟子,无意大师就不能不承认了。
“哦,有这等事施主知道敝寺弟子的名字吗”无意大师还是不紧不慢地问。
“反正是你少林弟子,我就找你了。”
“找我行,你说出敝寺弟子的姓名,日后我们也好按少林寺规教育这个不知好歹的弟子啊。”
这样一说,沈浪也不好不说出那个小沙弥的名字了。于是他环眼扫视了周围的和尚说道:
“这个和尚说他叫静云。反正我看见进了你们少林寺,听说少林无尽和无意就负责教他们的功夫,今天就特来向你们请教少林神功。”
“是,是有一个弟子叫静云,无知弟子多有得罪,请施主多加海涵。”
“这人江湖人称独狼,叫沈浪。”这时观众群里有人在提醒无意,来者是谁。
“施主乃大名鼎鼎沈浪沈先生有失远迎,多有得罪,海涵海涵。”
“少费话,请赐招。”沈浪可不是耐得住性子之人,直接向无意大师发起了挑战。
在少林寺里,一般情况下,主持方丈的功夫最高,其次就是般若堂和罗汉堂,这两个堂的堂主才有资格竞争达摩院首座。
成为达摩院首座后,方丈年龄大了退休,一般就由达摩院首座继任;
当方丈和其他堂主、院长老退下来后,往往就到菩提院、戒律院、舍利院、藏经阁去担任一些任务不太重的职务。
少林五老不是一个管理部门,它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
当有重大事情时,那些退下来的老领导就会组成一个临时机构,参与决断寺内大事,有时也会由武功很高的五个人共同研习一些武功,纠正或补充以前的武学。
无意是无尽的师兄,在武学修为上比无尽稍高,却没有无尽张扬,做事要更加沉稳。
见沈浪向自己发起的挑战,也不得不应招了,于是双手合什,再次不卑不亢向沈浪说道:
“赐招不敢当,请沈大侠出招。”“请大师亮兵器。”
这时一些胆大的也过来看热闹了,有的也想看看无意大师的真实功夫。
沈浪看无意大师手中没有兵器,也不好意思出剑,剑在空中不动,请无意大师也拿出兵器。
无意大师抬头了看,正好在他的右前方有一个少林弟子,手中有一根齐眉少林棍。
他将手一招,这名弟子将手中少林棍抛了过去,也没见无意大师伸手,只看他将右边袍袖一拂,这根木棒就到了他的手中。
右手一翻,木棒立在他的前面,手掌盖在木棒顶端,左手单掌做了个单边稽首,平眼望着沈浪说道:“请。”
第三十八章 解围
沈浪见无意大师手中有了兵器,知道这必将是一场恶战,更不再说什么,左脚踏进,手中剑一挺,直取无意面门。
无意大师也不着急,待得剑尖离面门只有五寸,右手袍袖一挥,手已经抓住棍的上三分之一处,向外一荡,沈浪的剑尖就刺歪了了一尺。
沈浪也没想到无意大师的动作如此迅捷,就将他这出手奇快的剑招给化解开去。他将宝剑收加,递出第二招“游空探爪”。
这一招是一式两用,左手变爪,右手宝剑在左手爪的配合下,有扰乱敌人视线的作用,右手宝剑左右闪两闪,变作一朵剑花,直取对方右胸。
如右手剑敌人穷于应付,那左手爪就如影随形跟上,一是缠住敌人手腕或者抓住对方木棒,当然这一招是要在知道敌人使用什么武器的前提下才能实施。
一旦对方不是木棒,是其他的利刃,那左手还是不能去抓,否则就是自讨苦吃了。
无意看这一招足够阴险,他采用以快制约的办法,手中棍左边用力一挥,将沈浪的宝剑磕开,棍又向右手方一挥,这两个动作几乎是同时进行。
如果沈浪的左手抽回的速度慢一丁点,就会被木棒齐腕打断,沈浪只得左手运爪到半路,又硬生生收了回来。
第二招刚一收回来,在中途就变成第三招有凤来仪,右脚配合右手中的宝剑,右脚向前一步脚踏中宫,宝剑先直刺,到离敌人胸前一尺的时候,突然上挑,直取敌人下巴。
这一招讲究中途变招加上剑速度飞快,是一招以快制敌的招法。
无意大师作为武术行家,当然知道这一招的动作要领,稍稍出乎他意料的是,沈浪这一套动作太过于流畅,动作比一般武林人士快了许多。
他也只能以闪躲为主,身体向右一旋,横移一步,沈浪的剑尖刚刚从左边耳根擦过,看则好险。
实则这一招是他的意料之中,他用来恰到好处,在旁人看来就是危险至极。
无意这一躲其实暗藏着两用,在闪躲这一招的同时,他就已经转换进入攻击的招式。
这横移一步,可手持棍,一招玉带围腰,棍像一条腰带缠向沈浪的腰部,只见一条棍影如一道闪电扫了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