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武林雨潇潇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三木林先生

    “我认为玉老弟是要强一点,但要想赢对方,当在十招过后。你说呢,沈兄”

    金不换也谈了个人的看法,同时向他的好友沈浪问询。

    “我同意金兄的看法,论功夫两人不相上下,确实玉临风的基本功略扎实一些,要等柳重门的体力再下降一些后,他的步法自然会散乱,这就会给玉老弟机会。”

    沈浪也在旁边对二人的表现评价道。

    说话间,二人又拆了十来招。

    突然柳重门使出一招翻身劈击,这一招柳重门使出了全力,想一招制敌,这个动作他有个问题。

    就是在对方体力好的时候,对方会有很多种应对方式,己方由于用力过猛,会收势不住。

    就会给对手可乘之机,如果自己体力好,那对方应对则困难很大,己方胜算就大;

    反之,如果己方体力不好,对方体力还好,那这一招使出,就会露出破绽,反而给对手机会。

    此时,两人体力都有问题,已经交战接近八十个回合左右,柳重门不想拖,想尽快结束战斗,才使出这一招,却犯了这一招的大忌。

    玉临风见敌人招数有点过,动作有沉重之感,知道机会来了。

    柳重门高高向上跃起,左手为拳,右手化掌,兜头一起朝玉临风砸下来。

    为了完成这全力一击,在空中右掌下劈的同时,还向后一收,连肘也用上了。

    玉临风知道对方使尽力气就是要完成这一击,不能硬接,只能先避其锋芒,来一招反躬自省,人像一条游鱼,从高高跃起的柳重门身下钻了过去。

    不等柳重门下落,让对方的身体还在向前冲的一瞬间,再来一招毒蛇摆尾,玉临风双手撑地,双脚腾空向后一踢,正好踢在柳重门的臀部。

    柳重门前冲之力加上玉临风双脚后踢之力,柳重门再也收不住重心,人继续前冲,但他人也聪明,眼看收势不住,要狗吃屎摔在地上。

    顺势来一个前滚翻,再来一招负荆请罪,并迅速站起,向玉临风一抱拳说道

    “柳某认输,玉兄招术高明。”




第六十九章 玉临风比剑
    玉临风知道自己能够赢下这一局,那是对方太想赢的缘故,否则再打下去,自己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赶紧抱拳回礼说道

    “哪里哪里,多谢柳兄承让。”

    裁判曾公正一左一右将两人拉到比赛场地中央,然后将玉临风右手高高举起宣布

    “拳脚比赛这一局,胜者为106号玉临风。

    下面举行兵器比试,请二人各自拿出你们的兵器,没带兵器又需要我们的,请先告知我,由我通知主持人,给各位准备。好,请两位亮出兵器。”

    玉临风没有带兵器上场,叶迎风将他的宝剑解下,抛了过去,玉临风接过宝剑,将宝剑从剑鞘中抽出,将剑鞘又抛给了叶迎风,右手倒提宝剑等柳重门。

    柳重门向后面搜寻着什么,突然他的眼睛停在了右后方,这时右后方人群中有人喊道

    “师弟,接剑。”

    一道寒光从右后方人群中飞出,划出一道美丽弧线,飞到了柳重门手上。

    虽然是白天,但这把宝剑飞到柳重门手里过程中,大家还是感到空中陡然一亮,有些刺眼,可见这把宝剑的反光能力很强,或者它的材料和其它宝剑不一样。

    看来,柳重门此次比武招亲是有备而来。

    其实柳重门这把剑,是他在十八岁成人礼上,师傅虚得道长将之作为成人礼物,送给他的。

    宝剑剑柄是红木做成,剑身长三尺,宽三寸,是用特殊的不锈钢材料打制而成。

    这种不锈钢材料,放在任何液体中,都不得腐蚀,且韧性非常好,还可以当作腰带用。

    所以柳重门平常都不拿出来用,特别珍惜它,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当然要拿出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抛给他宝剑的叫上官泰斗,是柳重门的师兄,严格说起来,他们的师傅不是同一位老师。

    柳重门的师傅是武当四剑之一的虚得道长,上官泰斗的师傅是虚有道长,不过他们二人倒是一辈的。

    上官泰斗进武当派的时间比柳重门早,年龄也比柳重门大,所以柳重门要叫上官泰斗的师兄了。

    柳重门将宝剑接过来,也倒提手中,双方对视一眼,互相抱拳施礼,算是打了招呼。

    玉临风说道“请。”柳重门也回道“请。”

    二人即拉开架式,由于柳重门在拳脚上输了一阵,志在兵器比试上要找回一场,因为更不多说,直接上手,挽个剑诀,左手食指、中指一并,右手宝剑一挺,直指玉临风面颊。

    这一招乃叫投石问路,看对方如何应对,玉临风知道对方是在试探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明知对方试探也是要使出真功夫的,否则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当即应对一招二郎担山,左手双指向外一指,右手剑已经向上一撩,这一招叫二郎担山。

    何为二郎担山,在拳和剑上是有分讲的,如果是拳术,则为双叉上迎架挡;而剑法比拼,又讲究是单剑或者双剑,双剑也是交叉上迎架挡;

    如是单剑,则不是交叉,因为只有一支剑是无法交叉的,那就是用左手指来代替左边的武器。

    不过在使招的时候,各派又有所不同,总体上则在同小异,有的指向外,有的指向内。

    这一次,玉临风是指向外,其实这指向外,有让敌分心的作用,当然这让敌分心只能针对普通武学者,对像沈浪这样的剑术大师,那这外指、内指是没有丝毫影响的。

    两剑相交,只听“砰”一声,在相交处迸溅出点点火花,玉临风不由从心里说道

    “好剑!”

    双剑一交即分,各自后退两步,从新组织进攻,柳重门想试探玉临风。

    玉临风干脆来个守株待兔,以静制动,看柳重门如何进攻,自己就如何应付。

    柳重门变化一招飞来奇峰,剑尖平平刺出,指向玉临风胸前,在接近玉临风胸口一尺时,剑尖挽朵剑花,微颤几下,突然指向玉临风面门。

    这一变化在出玉临风意料,好在玉临风剑术上的基本功也扎实,见剑尖一抖,指向自己的面门。

    一时间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将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最常用的一招飞瀑流泉使出。

    这一招是将宝剑快速挥动,在自身前方形成一片剑雨,如瀑布一般,又如从头顶流下的一股清泉,故名飞瀑流泉。

    柳重门见玉临风胸前一片剑雨,自己的剑攻不进去,将剑撤回,变成第三招叠翠浮青。

    这一招有点形同龙门三叠浪,从玉临风的面前形成三重剑势,一浪之上又一浪向前推进,实则是从下三路攻到对手的上三路。

    只要在中间任何一个档期里,见到机会,则剑尖就指向哪里,防守的难度是最大的。

    因为这一招的指向性最强又最不强,最强明明是从下三路攻到上三路,最不强就是在其中任何一处,都会成为对手的攻击目标;

    玉临风见剑势飘忽,似滚滚长江从远处压过来,瞬间从脚踝漫到膝盖,再到胸部,就要淹没头顶。

    顾不得多想,先躲开这滚滚攻势才是真理,赶紧来一招飞龙在天。

    这一招是黄山派掌门叶黄山,从丐帮降龙十八掌中得到启示,从丐帮降龙十八掌其中一招飞龙在天,变化而来。

    此招用在掌法讲求高起高走,力道威猛,展到最有威力处,如一条长龙从天上降下。

    叶黄山将这一招变化在剑法中用,进攻、防守各有侧重,进攻时高度和速度都要齐备,防守时重点就是要高度。

    当敌人进攻下三路或者中部体位时,尽量用高度来躲开,这时玉临风用的就是这一招的防守作用。

    玉临风高高跃起,柳重门的剑无法触及他的身体,总算又过了一招。

    玉临风意识到,如果一直处于防守地位,就始终被动挨打,自己要主动出击才行。

    但在空中不利于施展,需先脚下有根才好,又不能够在下落之时受到柳重门的攻击,还是避让远一点为妙。

    心念至此,在空中来一个飘移,双替在空中向左踩三步,落下地来。

    脚下一有根基,玉临风就开始还击。

    他未出山之时,师傅叶黄山就给他讲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能快取胜的就不要慢节奏。

    他一上手,连续使出倒栽金钟、电母照镜、貂婵拜月、毒蛇出洞、独劈华山、翻身卷袖、翻身探果、反身劈山、反脱袈裟、反腕勾锁、翼德闯帐十招。

    这十招就在片刻之间向柳重门攻去,柳重门见玉临风这招式变化真快,也不敢怠慢,运用在武当山上学到的浑身本领应付,见快打快,倒也没啥问题。



第七十章 险胜
    “这小子剑法不错,我看不弱于玉临风老弟,特别是在接玉老弟第三招貂婵拜月时,你看他的右脚脚步丝毫不乱。

    这一招进攻时显得轻灵,他防守也恰到好处,右脚刚好踏在玉老弟左脚空虚之位,玉老弟的空间被压缩,施展的效果就会受到些许影响,给对方的压力也会变小,你们二位怎么看”

    这是化不少边看边评价两人的对决,并询问坐在他旁边的金不换和沈浪二人。

    “我看玉老弟跟这位柳重门是将遇良材,要分出胜负一会儿功夫不行,至少要在五十招以后,总体姓柳的要略强些,但只要玉老弟应对得当,应该可以打个平手。”

    金不换也理性地分析道。沈浪只微微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从沈浪眼里,他可看出柳重门在于剑招的灵动,在脚步的运用上,比玉临风要略胜一筹。

    刚才金不换说的要在五十招以后才能分出胜负,他倒觉得可能玉临风支撑不了这么久,应该在五十招以内就会落败。

    特别是当玉临风的体力下降后,虽然对方的体力也下降,但别人的剑法轻灵,就少花费体力,时间越久,二人的体力消耗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现在看玉临风的脚步,已经没有开始时的轻灵,有点沉重,这当然是体力出问题的迹象。

    旁边的人有的纯粹是看个热闹,只知道双方打得非常紧张、激烈;

    有的是内行高手,比如像金不换、沈浪这些,他从双方的一些细微动作,就能作出判断。在大家的议论声中,二人已经走了三十多招。

    在一方进攻一方防守中,不停转换,柳重门主导一段时间的进攻,随后就是玉临风主导一段时间的进攻。

    各自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一个是黄山派后起之秀;一个是武当山未来之星。不知不觉二人又拆了十来招。

    这时旁人也看出来了,胜利的天平已经向柳重门这边倾斜了。

    柳重门看时机已到,使出一招嫦娥奔月,这一招从玉临风的中盘攻起,直向他的上盘攻去。

    剑尖如几条小龙,在玉临风眼前不停闪烁游走,这要在平时,玉临风是可以招架的,但在体力下降的时候,脚步就跟不上了。

    脚步跟不上,宝剑招架的方位就不到位,即使勉强到位,效果也大打折扣。

    玉临风按照常规路数,宝剑向右一扫,想冒着宝剑被削断的危险将对手宝剑磕开,不曾想,柳重门这是有意引玉临风的宝剑往下体位走,让他来不及封住上三路的时候,出手一举击败玉临风。

    玉临风果然上当,其实也不是上当,体力跟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明知要上当,这个当也必须上,宝剑就扫出去了。

    柳重门宝剑一送,向玉临风当胸刺去。

    这时玉临风剑法全无,也没有什么时间做出其他动作,只得本能将宝剑上提,能够封住多少算多少。

    旁边有的人看出来了,有的人还没有看出来。

    在比武场地正后方就能够清晰听到“哟”一声,金不换不自觉地将身体一紧,去拿怀中的宝剑。

    而沈浪已经握住剑柄,作势要冲进场内。

    反倒是叶迎风和叶迎松没有什么动作,他们没有看出玉临风已经处于下风,这一招可能丧命,所以还稳如泰山地坐着。

    在玉临风宝剑刚一提到胸前之时,柳重门的宝剑已抵达胸口,剑尖离玉临风胸口不足五寸。

    虽然在旁人看起来这两把剑是同时相遇,但比试双方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谁高谁低了。

    柳重门也没有要伤害玉临风之心,如要刺伤玉临风,只需轻轻一送,宝剑立时刺进玉临风胸膛。

    剑尖到此,柳重门将剑倏然收回,倒提宝剑,剑尖下垂,双手抱拳

    “玉兄承让。”

    “玉某甘拜下风,柳兄剑法高明。”

    玉临风也将宝剑倒提,双手抱拳,作揖回礼,一脸通红说道。

    这一下,玉临风也知道,只要柳重门要伤害他,自己无论如何是躲不开的。

    瞬间,在玉临风心里,除了觉得有点丢人之外,更多的是一份感激。

    对方也给了自己很足的面子,所以玉临风的话语是发自内心,是真诚的。

    难题摆在了裁判面前,柳重门和玉临风二人各胜一场,当时没有规则规定,一胜一负咋办,要加试一场还是二人同时进入下一个环节。

    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会给后边的比试带来很多问题,这是不可能的;加试加什么内容

    这也是以前没有思考好的,临时加也不行。

    有经验的裁判曾公正一想,这不明摆着吗在拳脚比试上柳重门虽然输了,但那一局没有这一局危险,总体上看,应判柳重门赢。

    先判了再说,大家没有什么意见就这样定好了。还有自己是这个场地上的仲裁,自己也具有这个权力。

    他定了定神,走上去,先将玉临风右手牵着,又将柳重门左手牵着,一起走到场地中央,缓缓将柳重门左手高高举起,说道
1...5051525354...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