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大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虎头三少
改变大时代
作者:虎头三少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
第1章重回1992年
1992年是共和国出现转折的一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一月份的南方谈话。
二月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月份中国棋院建院。
四月份欧共体承认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独立,以及我国派谴部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
……
李国良看着眼前墙面上的日历,再看了看早就消失于脑海的老房子,忍不住吐槽道:这就重生了
重生是每个**丝喜闻乐见的事,可以弥补人生不如意以及遗憾,是个人都不会拒绝这种事。
李国良确认自己重生后内心也很激动兴奋,但还是有那么一丝不满意,因为他现在才七岁。
试问七岁的他,能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干什么
等到他十八岁成年,黄花菜不就光剩下汤底了!
穿越重生确实是令人兴奋的事,致命的是穿越而来的年龄太小,这导致很多事以他现在幼小的身躯根本无法去做。
如果说世界上什么事最残酷,李国良毫不犹豫的说:曾经有一大波赚钱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而我只能眼睁睁看着进入了别人的口袋,如果有可能得话……
“哥,你好些了”
一个稚内略带颤声的童声打断了李国良没有意义的瞎想。
某种遥远的记忆从脑海中涌现,李国良知道这个时候喊他的只有小妹李国萱,年纪比他小一岁,今年只有六岁。
重生前李国良与小妹李国萱的关系弄的很僵,根本没有尽到一个做哥哥的本分。
【贫穷不是病,遇事要人命!】
总结一句话,都是被钱闹的!
既然老天爷让他重生回到童年,上辈子的遗憾将不会再是遗憾。
李国良在心中暗暗许下了某种庄重的誓言。
“小萱,哥没事了。”李国良回神伸手捏了捏小妹圆嘟嘟的小脸笑着说道。
“哼,臭哥哥都给你说了几次不要捏人家脸蛋。”李国萱嘟着小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但没有像往常那样闪躲。
【算了,臭哥哥刚刚大病初愈,就让他捏着一次,对,就这一次。】
“小萱,帮哥倒杯水。”
“嗯,好的。”
6月15号。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几天父母长辈们都在忙碌着麦收。
92年的贝州小县城,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这年头麦收依旧是人海战术,一人一把镰刀,靠的全是人力,一场麦收下来没有半个月根本完不了事。
对于当下共和国北方的农民来说,一年中最忙碌的两个阶段就是麦收和秋收。
甚至学校在这个阶段也会放假,足见国家对粮食的重视程度。
李国良对于自己这场大病还有些印象,高烧几天不退,谁想这竟然成了他重生的契机。
“哥,给。”李国萱双手捧着一杯凉凉的白开水,递了过来。
李国良单手撑起身子,一手接过凉杯,牛吸鲸吞般把一杯水倒进了嘴里。
话说农民家的孩子早当家,别说七岁的李国良,就连只有六岁的李国萱此刻也担当起照顾生病哥哥的重任,没有办法,麦收农忙大人实在没有时间。
就这,老妈应该是看他高烧退了,急忙忙就赶到地里忙着收麦子去了。
中午恐怕还要急忙忙赶回来。
李国良抬头看了看挂钟,已经十一点半,老妈应该快回来了。
喝完水,李国良感觉身体有了几分力量,掀起盖在身上的薄被子,起身下炕准备去做午饭。
烧大锅,这种事对于李国良来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记忆。
往大锅里淘了几瓢水,放上壁子再放上馒头以及面饼,然后盖上锅盖。
点火当然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是熟能生巧的技巧。
一根火柴下去,用柔软棒子胡叶引火成功。
一手往锅头里塞着柴火,一手缓慢的拉着风箱,火苗渐渐旺了起来,接下来丢进锅头的变成了玉米椎。
虽然大部分浓烟被烟筒吸走,但还是有部分烟气散在了屋内。
李国良忙着烧大锅,小妹也没闲着,拿着簸箕往屋内运着柴火。
看着此情此景,他内心感慨不已,不知道是不是被烟熏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哥,你眼被熏着了吗咱两个换
第2章月光依旧老李家
贝州县有三座城,分别是老贝州城,新贝州城还有旧贝州城。
旧贝州城是很早很早之前的旧址,老贝州城是六十年代才降格成了老贝州镇,随之诞生的便是新贝州城。
俗话说一城四关,老贝州城作为曾经的县城,自然有着东西南北四关村,新贝州城自然也有其四关村。
在别的县城说东关村,那就是东关村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在贝州县就不行了,你得加上老贝州东关村,或者新贝州城东关村。
李国良的家便坐落在老贝州镇东关村,西临京杭大运河,作为遗产有着一座沟通两岸的大桥-贝州大桥。
要说河西近百里区域在建国前也归贝州县管辖,建国后为了便于管辖,以河为界被划分了出去,原本一个县的亲戚就这么成了跨省亲戚。
原本坐落在县中央位置的县城也就不再合适,为了便于管辖东迁寻了新址,一个地域大县成了地域小县。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老县城坐落在运河边,为了响应国家防洪计划,近千米的土地划成了河滩,成了泄洪区。
京杭运河又称千年大运河,而贝州县也有着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说罗成就是死在了贝州城外。
自建成以来京杭运河就是航运要道,故这运河泥沙底下有着不少沉船,据说某年南方进京进贡的官船在此地沉没。
所以,每遇到农闲干旱年份,运河古道上有大批人前来寻宝。
前世李国良小时候,农忙期间也曾在运河边捡到过明清时期的铜板,也听闻谁谁家挖到过某某宝贝。
挖宝的基本都在大桥南边100米的区域挖掘,那里据说是沉船的位置。
东关村就坐落在防汛大堤边上,李国良家就在贝州大桥主道南侧,距离河道也就一千多米的距离。
九十年代初期,人们还没有被国际化,人们还很纯朴,坑蒙拐骗偷还没有污染这片大地。
孩子们虽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玩具,但每日里都是喜笑颜开,就算是捏泥巴,一群人也能玩出花样来,十里八村的小孩谁不认识谁,哪像后来住在一栋楼里,见面都是鼻孔朝天。
那时候**岁尿炕虽然有些丢人,但偶尔会有那么几个,为什么因为白天跑的太野,玩的太嗨-累的。
重生回来的李国良,不想陪曾经的发小们玩一些幼稚的游戏。也不想去幼儿园浪费时间。
前边好办,后边的想要说服父母,就需要塑造一个天才儿子的形象。
下午吃完饭,安抚小妹午睡后,李国良内心已经有了一套说辞。
首先他需要搞到一年级的数学语文课本,这个很简单,胡同里上二三年级的有不少,可以去借本来用用。
随后便是演练倒背如流的天才儿童形象。
后院的后院的后院,娜娜姐今年应该读三年级,女孩子比较仔细,一年级的课本,找本胡同内心的‘坤’大娘问问借来应该不成问题。
想着,悄声悄息的关上大门,向胡同北边走去,看看这个时间段有没有人在家。
杨坤大爷家与他家也就隔着两家,顶破天也就四五十米的距离。
‘嘿!开着门,看来正好在家。’李国良走到门前一看,眼前一亮顺手推开木门,扯开嗓子喊道:
“坤大娘。”
“咦,国良呀,吃饭了吗要不要在这里吃些。”
“不了,坤大娘,我过来想借娜娜姐一年级的课本看看。”
“这样呀,国良你先坐会,我给你找找。”
“嗯,好的。”
说是坐会,其实连二分钟都没用了,看着拿着两本课本回来的坤大娘,李国良感叹不已。
“国良,给,拿去用吧。”
“嗯,谢谢您,坤大娘,我保证还回来的时候还是原来的样子。”
“国良,真是个好孩子。”
“坤大娘,那我先回家了,小萱一个人在家呢。”
“嗯,去吧。”
回到家,李国良先是浏览了一遍语文,随后把课本放在一边开始准备大招。
李国良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前脚刚回家,后脚就有人去借课本。
结果……
说实话,一年级的语文也没啥难度,也就那么一小簇常用字,随便提问,或读或写,还不是手到擒来,准备的大招主要是数学。
90年代初,小学课程没有英语,就连乘法口诀也要到二年级下班学期才会学。
当然会背小九九,也不算多么妖孽,如果把大九九弄出来,那才是别人家的孩子。
晚上,李国良做好饭,天色漆黑老两口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
吃完饭,李保功看见一年级语文数学课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国良,这课本是你借来的”
“嗯,中午去娜娜姐家,找坤大娘借的。”
&n
第3章人情浓厚的年代
那一世,奶奶在千禧之年去世,李国良还没有十五岁,病因是脑溢血。
非常常见的一种高发疾病,致死率极高。
通常起因是高血压并发症。
早些年高血压根本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高血压人群居高不下。
重生回来的李国良觉得可以避免这种悲剧,高血压通过一些偏方是可以降下去的。
比如每天喝一勺陈年老醋,坚持个几年,再比如用陈醋泡鸡蛋等等。
最重要的是,陈醋以及鸡蛋对于老百姓来说很容易得到,成本也不高,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
“奶奶……”李国良进屋轻声喊道。
“国良过来了呀,感冒好了”正在收拾碗筷的奶奶,和蔼的问道。
“嗯,过来看看奶奶还有爷爷。”李国良发自内心的笑着。
“这孩子,快点过来,让奶奶看看头还热不-”
“嗯。”
……
待了有半个小时,李国良特意叮嘱了一番高血压注意事项,这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回家。
……
到运河中挖宝,是李国良想到的,唯一适合他现在这个年龄段操作的来钱的路子。
趁着雨季没有到来,河道里河水枯竭,去碰碰运气,截胡一批古董珠宝,这对于李国良来说没有一丝心里负担。
一清早,吃完早餐的李国良,背上背着一个麻布缝制的挎带背包,一手挎着竹条编的篮子,肩上扛着小一号的铁楸,往篮子放上准备好的水壶,一边往外走一边喊道:
“妈,我去出玩了。”
“中午早点回来吃饭。”
“知道啦。”这时李国良人已经在大门外。
大约一刻钟,等他来到河道边,往里面望去,远处已经有十几个寻宝人,在干涩的河道上奋斗着。
李国良没有急着下去,而是回忆了下位置。
【大桥南边-大柳树】
‘嗯,应该就是这颗’李国良认准位置,沿着一人粗细的歪脖子柳树,向河道内走了20米的距离,画了一片地开始挖。
李国良选择的位置大约距离大桥七十米,距离大部队有差不多二三十米。
如果他记得不错的话,这片位置三年后,村里的老光棍刘三疙瘩,挖到一坛子宝贝,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挖土可是个体力活,一上午的时间不过挖了半米深,一个两米见方的浅坑出现在河道上。
四平方米的右下角有一条三米长半米多宽的长方形,这是李国良预留的走廊,已经有了四个阶梯的模样。
中午回家捧着一个大馒头,里面抹上透着白光的猪油,撒上一层盐粒,吃的那叫一个香。
吃完饭后,李国良一溜烟跑出了家门,身后传来老妈一阵爱的谩骂。
手里提着灌满的水壶,哼着不知名的小调走在充满绿阴的胡同,穿过了布满绿色的河堤以及略显忙碌的河滩农田。
回到河道时,里面还有三三两两的寻宝人仍在奋斗着。
这年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勤奋的劳动人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