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老王妃李氏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开口说道:不答应你想怎么样?
看看这一次来的是什么人,礼部侍郎,内阁大学士,司礼监虽然来的只是一个随堂太监,可是他是东厂厂公张鲸的干儿子。
这些都说明,皇上这是一定要动咱们了。
在这个时候,学乖一点,还能捞到不少好处,如果不乖,怕是要被打板子了。说到这里,老王妃李氏叹了一口气说道:明天告诉王锡爵,咱们晋王府答应他们了。
朱敏淳点了点头,事到如今他也没有什么好选择,你能怎么样?
宫里那位开出来的条件好不错,要产业有产业,要地位有地位,亲王的爵位不降等,如果还不识相,估计就这好事情了。
自己搅黄了开藩禁对有什么好处?完全没有啊!
至于自己的子孙,反正抱住一个亲王的爵位也就是了,剩下的就随他们去吧!朱敏淳想开了之后,发而不那么郁闷了,对着老王妃李氏躬身道:母亲早点歇息,孩儿告退了。
李氏点了点头,沉声说道:行了,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王锡爵就得知了晋王府答应的消息,这让王锡爵松了一口气,完成了这件事情,这第一步算是走踏实了。接下来这一步才是难走的一步,那就是摆平那些郡王。
比起亲王,他们才是最难摆平的一群人,亲王只是一个,但是郡王却是一大堆。
不过王锡爵也知道,只要摆平了这些郡王,接下来就再无障碍了。一旦郡王摆平了,那么其他人就不是问题了,可是恰恰这些人是最难摆平的。
与亲王不同,虽然降等袭爵了,可是嫡系的亲王爵还在。
降等袭爵对郡王来说可就不一样了,他们的下一代继承就没有郡王爵了,只有镇国将军的爵位了,这个可就没有那么好接受了。
请假条
此章节?
第二百五十六章 这就是天赋
郡王是非常难搞定的群体,但是他们有亲王不具备的弱点,那就是他们没那么重要。无论是在王锡爵的眼里面,还是在朱翊钧的眼里面。
比起亲王闹事,郡王闹事就可以采取高压的态势了。
京城,紫禁城,文华殿。
在得到了王锡爵的奏折之后,朱翊钧松了一口气,晋王府那边搞定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摸着下巴,朱翊钧知道自己可以开始西郊新城的营建了。
当然了,前期的工程款需要自己垫付,不过廖原不在意,内库现在能拿出钱来。
加上商人先期垫付的材料款,以及拖欠的工程款,自己根本就不用拿出太多现银来。要知道这一次营建西郊的新城,那可是大买卖。
哪怕仅仅是提供青砖,那也是非常非常大的商机。
朱翊钧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垫付的,当然了,前期的付款还是要有的。抬头看了一眼张鲸,朱翊钧淡淡的说道:“人来了吗”
“回陛下,来了!”张鲸连忙躬身道:“正在外面候着。”
朱翊钧点了点头,随手把手中的奏折放到一边,然后淡淡的说道:“让他进来吧!”
时间不长,在一个小太监的引领下走进来一个人,四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五品的文官官服,身材清瘦,看起来很是干练。
“臣内务府管事崔福参见陛下!”走进来之后,崔福连忙趴在地上给朱翊钧磕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起来吧!”
等到崔福从地上站起来,恭敬的站到一边,朱翊钧才开口说道:“朕看了你负责营建的医院,也让人去验收过了,很不错。”
“每一笔账目开销都经得起核实,也都是真材实料,严格的执行了预算,做的很好。”
这个崔福,是内务府的一个不起眼的管事,但是朱翊钧看重他是因为他是工部世家出身。几代人都是负责皇宫的营建和修缮的,绝对是大明这个时代的建筑师。
朱翊钧在注意到这个人之后,也没有贸然的使用,而是让他去负责营建医院了。
现在医院完工了,朱翊钧的崔福的考核也就完成了,从考核的结果来看,崔福让朱翊钧很满意。
听了朱翊钧的话夸奖,崔福连忙说道:“都是托陛下洪福。”
朱翊钧摆了摆手:“做的好就是做得好,实心用事的人,朕是不会亏待的,今天找你来,有一个差事让你去办,同时也是给你奖赏。”
“你现在是五品的管事是吧提一品吧!”朱翊钧淡笑着说道。
内务府与外面的衙门不同,但是等级是一样的,在五品的管事上面,是四四品的总管,也就是总管某一方面的权力。
在内务府里面,这也是一个坎,跨过去了,也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可能了。
崔福连忙趴在地上,大声的说道:“臣领旨谢恩!”
点了点头,朱翊钧再一次摆手道:“起来吧!”
等到崔福站起来,朱翊钧开口说道:“开藩禁的事情你听说了吧”
“是,陛下,臣听说了!”崔福连忙答应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这就是朕准备交给你的差事了。”说完朱翊钧就把事情给崔福讲了一遍,只不过朱翊钧只提要求,不提建议。
建筑方面,朱翊钧连半桶水都算不上,这个时候还是别乱说话的好。
古代建筑,朱翊钧更是一窍不通,不过朱翊钧还是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多用砖瓦水泥,少用木料,主要就是结实加快速。
因为没有水泥的缘故,这个时代的建筑多采用木制,因为比较起来,木质比石料更好切割,也更好镶嵌,更加的牢靠。
有了水泥之后,完全可以答到快速修建的目地,同时也可以很牢靠。
晋王府可以按照规矩使用青砖和一些木料,其余的建筑,全部采用水泥红砖。铺地的话,青石板也别想了,费时费力不说,成本多高。
无论是开采还是运输,难度都太大,费时费工。
换成水泥地面,不但修建的快,而且还能够节省材料。弄些碎石料和沙子就成了,不走大车,黑沙就行了,连红沙都用不到。
崔福听得很认真,他是不敢不认真,刚升了官,还得到这么一个差事,自然是要努力干的。
“要雇佣工人,尽量雇佣难民和没有土地的百姓,钱粮要给足,不可缺,要是敢克扣。”朱翊钧说道这里继续说,只是冷哼了一声。
崔福却打了一个哆嗦,咱们这位陛下的刀可是很快的。
“陛下放心,臣明白!”崔福连忙躬身道。
“回去做一个设计图出来,然后在给朕弄一个预算,人手你自己选,这一次跟你营建医院的人,全都调过去。”朱翊钧点了点说道。
这些人手是朱翊钧为以后的建筑公司准备的,大明以后修建的地方太多了。
专业的施工队伍,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的京营连工兵都配上了。虽然还不太成熟,可是朱翊钧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能成。
“臣多谢陛下!”崔福连忙躬身说道。
“行了,你去吧!”朱翊钧点了点头,随后摆手道。
“臣告退!”崔福点了点头,然后躬身退了出去。
朱翊钧看着崔福的背影,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一步一步走,不能急,不能急,虽然在心里面不住的告诫自己,可是朱翊钧还是有些压制不住急切的心情了。
“那个崔福的手下,叫什么来着”朱翊钧看着张鲸,再一次问道。
“回陛下,叫廖青!”张鲸连忙在一边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他也来了吧”
“回陛下,来了!”张鲸连忙点头道。
“让人进来!”朱翊钧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
时间不长,又一个中年男子被带了进来,面容黑瘦,看起来倒是很精神。等到他见过礼之后,朱翊钧这才开口说道:“你就是廖青”
“回陛下,臣就是廖青!”廖青连忙躬身答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随后看了一眼廖青,开口说道:“这一次建医院,你是崔福的副手,做的很不错,朕很满意,提五品吧!”
对于廖青来说,这个提五品可是让他大喜过望。
作为崔福的副手,廖青是从五品,提到五品是提了半级,可是这个不是关键。提了五品,那就是管事,不提那就只能是副管事。
一字之差,那地位可就是天差地,副书记和书记能是一回事吗
“臣谢陛下隆恩!”廖青连忙趴在地上磕头。
朱翊钧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起来吧!”等到廖青站起来,朱翊钧这才开口说道:“朕这里有个差事交给你。”
“请陛下吩咐!”廖青连忙说道。
“朕打算修一条京城到蓟州的水泥直道。”朱翊钧看着廖青,淡淡的说道:“这件事情朕准备让你来负责,你能做好吗”
修一条京城到蓟州的水泥直道
第二百五十七章 首都钢铁厂
把玩着手中的转轮火铳,朱翊钧抬起头,笑着问徐光启:“试用过了吗”
“回陛下,这方面臣不懂,试用的事情是由陈公公做的。”徐光启连忙把身边的陈矩给让了出来:“研制新的火铳,陈公公是出了大力气的。”
看了一样陈矩,朱翊钧不禁莞尔,徐光启这是在给陈矩请功啊!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陈矩能让徐光启给自己请功,这就了不得。朱翊钧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陈矩,然后说道:“那你就说说吧!”
陈矩连忙说道:“回陛下,新式的火铳经过武备司的检测,完全可用。”
“除了这种短铳之外,徐大人还制作了长铳,只不相比起来,短铳更加的好用。当然,长铳比起大明现在的火铳也好用很多。”
“只不过造价方面比较昂贵,是现在火铳的四倍。”
“即便是后续大规模生产,估计也要两到三倍的造价。”陈矩说到这里,小心翼翼的说道:“臣以为现在不宜大规模的生产。”
朱翊钧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这玩意不宜大规模的生产。
事实上转轮式火枪很快就被淘汰了,取代它的正是燧发枪。不过转轮式火枪也不是没有高光时刻,德法之战之中,它们就大展神威。
比起现在的火绳枪,转轮式火枪更加的适合骑兵。
虽然戚继光现在有铳骑,可是他们只能算是半个火枪骑兵。火绳枪的特性就决定了火枪骑兵不可能成熟,一旦火绳熄火,骑兵也不可能去点火。
在马上,操作火绳枪很不方便,但是转轮式火枪就没这个缺点。
采用火石打火的转轮式火枪只需要装弹射击就成了,有了转轮式火枪,火枪骑兵才算是正式踏上了历史舞台。朱翊钧准备给戚继光配备一点,试生产有利于改进工艺和研发。
装配给戚继光,也有利于他们适应新的枪械。
转轮式火枪虽然不如燧发枪,但是某些方面与燧发枪也很相似了。一旦以后换装燧发枪,也可以省去大量的训练时间。
“那就先试产五千支吧!”朱翊钧想了想,开口说道。
“是,奴婢遵旨!”陈矩连忙开口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关于燧发枪的事情你让徐光启也参与进来吧!相信有了他的参与,肯定能够大大的提升研究的进度。”
听到这话,陈矩就有些汗颜了,砸了那么多钱,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武备司那边居然还没有进展,他都觉得有些丢脸了。
“是,奴婢遵旨!”陈矩连忙答应了一声。
朱翊钧点了点头,事实上他并不太关注火枪的进展,他更关心的是大炮。在这个时代,火炮依旧是主流,在很长时间之内都将是主流。
“膛线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朱翊钧看着陈矩,沉声问道。
自从上一次弄出了坩埚钢,刻刀就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么火炮的膛线就可以提上日程了。一旦弄出来火炮的膛线,那么膛线枪就不远了。
有了刻刀,拉膛线就不再是难事情,钩刀拉削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给火炮拉膛线,还能给火枪拉膛线,朱翊钧有一点记得很清楚,这玩意用木质的拉床就可以了。
早期的美国殖民者,他们就是自己伐木制造拉床,然后给枪拉膛线的。
如果朱翊钧没记错,现在欧洲那边就已经有前装的膛线枪了。只不过装填很费力气,士兵往往需要用锤子敲击送弹棍才能将弹丸装进枪膛。
射击速度也因此降低到滑膛枪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这么低的射速,对于军队来说是无法容忍的。所以在膛线发明后的两百年间,线膛枪在军队中只是配角,
只不过后来有一个人发明了划时代的东西,那就是米尼弹。
米尼弹的发明,使得燧发线膛枪有了质的飞跃,朱翊钧想到这些,不由的想到了清朝抗击帝国侵略者的事情,他们面对的就是前装线膛枪。
比起滑膛枪,线膛枪的好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进行进精准射击。
能够采用三点一线的瞄准方式,不像滑膛枪只能进行火力覆盖。骑兵面对能够精准瞄准的线膛枪,结果还用说吗
冲上去除了送死之外,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事实上这些东西欧洲现在就有了,朱翊钧要做的不过是追赶,火器的装配,朱翊钧也不是为了鞑子或者野猪皮准备的。
这是朱翊钧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准备的。
朱翊钧现在需要线膛炮,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想在大明皇家水师的战船上装备线膛火炮。现在的海战,火炮为王。配备了线膛炮的大明皇家水师,肯定会很强。
陈矩听到朱翊钧提起膛线,连忙说道:“回陛下,武备司已经开始刻画膛线了,只不过成功率太低,正在进一步尝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