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一边的戚继光听到朱翊钧的揶揄,脸上顿时就显得尴尬了。
“这算什么!”李贺连连摆手道:“我们这都不算什么,谁不知道内务府的管事才是最赚钱的,每年年底甚至都有分红拿。”
“我有一个同窗,原本还想着去考举业的,后来入了内务府,我就再也没听他提过。”
朱翊钧点了点头,内务府好赚朱翊钧是知道的。
现在的内务府基本上就和后世的国企差不多,福利待遇好的不是一点点。没有继续说薪资的问题,朱翊钧笑着问道:“那你们兄弟二人可想过举业啊”
“我弟弟读书比我好,这趟去辽东回来之后,我就打算让他去考公务员。”
朱翊钧点了点头,也算是有出路,这就很好。
又喝了一会儿茶,与兄弟二人扯了一会儿闲篇,朱翊钧这才转身出了茶楼。一行人也没有继续游荡,天马上就要黑了,得回去了。
回到营帐之后,朱翊钧就先回了自己的御辇,换了一身衣服。
夜幕降临,大营之中篝火燃烧的很旺,朱翊钧坐在篝火旁,火上则烤着一只羊。东哥坐在朱翊钧的身边,陪着朱翊钧。
另外一侧则是陪侍的文武大臣,只不过这个时候没人过来打扰朱翊钧。
吃着肉,喝着酒,这也是大臣们难得的闲暇时光。
“陛下,肉好了!”东哥将切好的肉放在了朱翊钧面前的盘子里面,然后笑着说道:“闻着都特别香,陛下快点尝一尝。”
朱翊钧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拿起一块肉就放在了嘴里面。
咀嚼着烤羊肉,朱翊钧笑着对东哥说道:“你们在部落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烤肉,然后这样吃”
“我们可没有这么好的厨子!”东哥笑着说道:“部落里面的生活还是很凄苦的,部族的头领都想着吞并其他人,天天打仗。”
“臣妾喜欢儒家的一句话,那就是仓廪足而知荣辱。”
“臣妾知道很多草原上的事情并不为大明接受,大明一直视草原上的人为蛮夷。比如娶自己父亲的女人,或者娶兄弟的女人。”
“大明的人认为这不符合礼仪,是禽兽之行。”
没等东哥继续说下去,朱翊钧先开口打断道:“这个朕倒是知道一些!”
“陛下知道”东哥迟疑着问道。
“是啊!”朱翊钧感叹着说道:“朕知道,无外乎是为了活下去罢了。一个女人,在部族之中是无法活下去的。”
“尤其是带着孩子的时候,娶了这个女人,代表着要养她和她的孩子。”
看着朱翊钧,东哥笑着说道:“陛下倒是心善,有些方面的因由,还有一个因由就是继承,要继承对方的家业和权势。”
听到东哥这么说,朱翊钧恍然的点头,果然任何事情拨开去看,本质都让人很难接受。
“朕还是觉得朕的说法好一些!”朱翊钧笑着说道:“至少不让人觉得那么难接受。”
“陛下心善,所以陛下是天下最英明的皇帝。”东哥笑着见一块肉放到了朱翊钧的面前说道。
夜晚很宁静,吃过肉之后,朱翊钧让人在地上搭了一个榻,斜着卧在踏上,朱翊钧抬头看着天空,繁星点点,虫鸣啾啾。
“你知道吗朕已经不
第三百五十八章 蓟州
蓟州城的城三十里外,蓟辽总督杨兆,新任的蓟辽提督刘綎带着蓟州城内的文武官员恭敬的站在路边,他在此接驾。
最先过来的是大军的斥候,清一色的大明骑兵。
在斥候之后,大队的骑兵轰隆隆的开了过来,再然后就是大队的护卫是从锦衣卫亲军,还有不少东厂的番子,气势非凡。
蓟州的文武官员全都跪在道边,等着迎候着朱翊钧都御辇。
随着御辇缓缓停下,朱翊钧从御辇之中走了出来,蓟州文武官员连忙大礼参拜。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朱翊钧看着出来迎接自己的文武官员,笑着说道,等到众人都站起来,朱翊钧笑着说道:“杨爱卿,刘爱卿随驾,其他人都回去各安其职。”
“切不可耽误了衙门的事情,不能因为朕的到来惊扰了地方。”
“陛下圣明!”众人答应了一声,然后就各自散去了。
蓟辽总督杨兆和蓟辽提督刘綎两个人则是留了下来,这两位大员肯定是要随驾的,这一点一点都不意外,车架再一次缓缓的启动,直奔蓟州城。
蓟州,自古以来就是重镇,春秋时期称无终子国。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秦在这里设无终县,属右北平郡并为郡治,相当于省会。
东汉建武元年东汉建立,汉光武帝刘秀在全国设十三个州,在北京地区设立幽州,州治就在无终,依旧相当于省会。
隋朝将无终县改名渔阳县,并为郡治。
隋朝末年,为反抗炀帝无道统治,农民起义领袖高开道率领农民义军攻下北平城,随后攻下渔阳城,自立为燕王,年号始兴,定都渔阳城。
至此,从周召公奭在此建都开始,至无终子国、韩广的辽东国、霍光的博陆侯国,蓟县这块古老的土地已有五定国都的历史,相当于诸侯国都城。
到了明朝,蓟州的政治意味被减轻了,但是军事地位却没有衰减,反而加重了起来。
是辽东宣府的后勤军事基地,同时也是京城的军事防线,地位非常的重要。自从朱翊钧亲政之后,蓟州的地位一直都在加强。
这里屯住着大明的精锐边军,战兵辅兵加上军中匠户等等,十几万人。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城,加上天津驻扎的大明皇家水师,使得整个蓟州地区都是以军生活的。
要知道此时的蓟州,在后世就是天津的蓟州区,说白了此时的蓟州地位就相当于后世的天津,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地位。
朱翊钧的御辇想要进城是不可能了,城墙很高,城门也很宽阔,但是因为护城河和吊桥的存在,朱翊钧的大御辇根本没法进去。
城里面的街道也不够宽广,朱翊钧的大马车也走不了。
对此朱翊钧也没勉强,将大御辇停在了城外,换乘了一辆四轮马车,然后跟随着大队人马进入了蓟州城。城里面自然是早就安排好了住的地方,虽然没有安排行宫,但是双上住的地方自然是不差的。
官府临时征调了蓟州城内最为繁华的街道,是的,整整一条街。
整条街上全都是豪华住宅全都清空了,无论是官员还是士绅,你们全都挪出去,房子被征用了。不但征用了,还进行了修缮。
朱翊钧来到这里的时候,倒是很满意。
此举也算得上扰民了,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这一次来的人这么多,大小随员几百人,这还不算护卫之类的。
你总不能把这些人都分开住吧只有这样才能安排的开。
&nb
第三百五十九章 好武成风
“那是好多年前了,那时候有人上书弹劾爱卿,其实也算不上弹劾爱卿,因为弹劾的是你父亲刘显刘爱卿,说的是刘爱卿教子无方。”
“其子刘綎行事荒诞,治军无方,在军中殴打同僚,欺压下属。”
听到朱翊钧这么说,刘綎顿时一脸的尴尬,连忙说道:“臣年少轻狂,行事无状,请陛下恕罪!”
朱翊钧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朕当时就是一声叹息,都说将门虎子,老百姓也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刘显将军,乃大明好将军啊!”
“一生为大明征战,履历功勋,与戚继光俞大猷为抗倭三大将。”
“朕当时就想,可惜了,名将后继无人啊!”
朱翊钧看向刘綎,笑着说道:“你知道朕看到此时的你,心里面有多高兴吗不但做了大明的承德伯,还做到了蓟辽提督。”
“朕相信刘老将军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刘綎听了这话,眼圈也有些发红:“这些年臣多得陛下栽培,臣定当为陛下,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翊钧笑着将跪在地上的刘綎搀扶了起来。
“好好干,蓟辽提督位子很好很重要,但是不要骄傲,不要自满,朕视你为朕的心腹爱将,别给朕丢人。同时也别让你父亲失望,争取让你刘家也成为大明的将门。”
“臣谢陛下隆恩!”刘綎又连忙谢恩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对着两个人说道:“你们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朕心中很是看重,别让朕失望!”
简单的召见之后,朱翊钧就让人两个人回去了。
事实上朱翊钧来到蓟州,主要也不是来看他们的,即便是想要视察一下军队,朱翊钧也不是太想看蓟州的军队。朱翊钧真正想看的是那一支自己投了大钱,经营了多年,但是却一仗没打的大明皇家水师。
这支水师马上就要派上用场了,明天的朝鲜战场,那是他们发威的地方。
一路舟车劳顿,朱翊钧也没有在继续搭理大臣们的意思,躲在院里面休息了一天,然后静极思动的朱翊钧又穿着便服出门口门。
蓟州城不小,而且也很繁华,只不过这是一座军城,一切都是围绕着军队运转的。
这里不但有大量的军人,还有不少军属,他们全都生活在这里。这也使得蓟州的人口快要突破五十万了。无论在何时何地,这里都算是一座大城了。
围绕着军队的产业非常多,冶金炼铁的,各种锻造铺子也很常见。
朱翊钧走在大街上,发现了不少休息的士卒也在逛街,有的还带着家人和孩子,看得朱翊钧脸上多了不少笑容,这种场景对他这个皇帝来说是对他功劳的肯定。
一行人走走停停的,朱翊钧脸上的笑容也就越来越灿烂。
朱翊钧还发现大街上有不少锦衣卫在巡逻,不是朱翊钧带来的锦衣卫,而是蓟州本地的锦衣卫。朱翊钧笑着将李彪招呼到了身边:“这些人不是你安排的吧”
这位内厂出身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两年做的很不错,进入军机处之后,也是颇有作为,算的上是朱翊钧的心腹之中的心腹了。
“回陛下,这不是臣安排的,应该是蓟州的锦衣卫安排的。”李彪也不推脱直接道。
这事在正常不过了,皇上驾临,哪一个衙门不得打起精神,在这个时候不得尽心尽力的表现。这要是稍稍有一点不妥的地方,那都要被放大的。
“朕一路走过来,发现士卒买
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厂
买了宝剑之后,掌柜的态度就更热情了,朱翊钧一边闲逛,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掌柜的聊天。看了一眼掌柜的,朱翊钧笑着问道:“掌柜的,蓟州的买卖可还好做”
“好做,好做!”掌柜的笑着说道:“蓟州是兵营,规矩多,大家也都守规矩,反而对咱们做生意是好事情。”
朱翊钧点了点头,又和掌柜的闲聊几句,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朱翊钧基本上都是在城内外转悠,看看这里,看看那里。甚至还去了一趟钱家的养鸡场和养猪场,规模真的不小。
事实上蓟州的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
显然无论是总督吴兑还是张维贤,两个都是下了大力气和功夫的,这让朱翊钧很满意。在蓟州呆了五天了,朱翊钧带着人离开了蓟州。
一千人的护卫人马,护卫着朱翊钧离开了蓟州,直奔大明皇家造船厂。
这家造船厂可是建立了很久了,也有成绩,但是朱翊钧却一趟也没来过,这一次既然有机会来了,那么自然要到这里看一看。
当朱翊钧到造船厂门口的时候,宋应昌已经等在这里了。
这位被朱翊钧安排在造船厂的人才,如今看起来老态毕现。看得朱翊钧有些心疼,一方面是真的年纪大了,另外一方面也真的是累得。
造船厂琐碎事情很多,这些年自己一直在催促着扩产,扩产,宋应昌的压力很大。
慢慢的走到给自己行礼的宋应昌面前,朱翊钧伸手将宋应昌搀扶了起来,看着宋应昌,朱翊钧轻声的说道:“爱卿辛苦了!”
“臣为陛下为大明尽忠而已。”宋应昌连忙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当年自己任用宋应昌,看重的也是他的才能。早年打过倭寇,任职过地方,还写过奏折方略,比如著名的《海防事宜》。
历史山宋应昌还做过朝鲜经略,与总兵李如松率大军踏冰渡鸭绿江援朝。击败日军,收复平壤、开城、黄梅、平畿、江源。
派士卒于夜里烧毁龙山仓,倭兵粮饷断绝,率军进击至南原、晋州,迫使日军败退到熊川西生浦。兵部尚书石星主撤兵议和,宋应昌因建议留兵协守,但是被拒绝了,宋应昌回去就辞官了。
只不过那一次议和成了一个笑话,兵部尚书石星和沈惟敬全都被万历皇帝给处死了。
朱翊钧这一次来皇家造船厂,很大的一个目地就是带走宋应昌。
皇家造船厂已经走上了正轨,这个时候在派宋应昌在这里,其实已经不合适了。将宋应昌拉在身边,一行人走进了造船厂。
“爱卿,当日朕让爱卿到这里的时候,这里荒草一片,是爱卿不畏艰苦,在这里为大明建造了如此规模的造船厂,朕心甚慰。”
看着面前蔚为壮观的造船厂,朱翊钧有些感慨的说道。
“臣的本分!”宋应昌恭敬的说道:“尽忠职守而已。”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朕这一次过来,为的就是看一看爱卿的功劳连带着朕四处看一看吧!”说着朱翊钧笑着跟着宋应昌往前走。
听到朱翊钧这话,宋应昌连忙带着朱翊钧参观了起来,脸上不时露出得色。
宋应昌非常全面的向朱翊钧介绍了造船厂,从人员物料到船坞航运,每一块宋应昌都能说的条条是道,各种数据信手拈来。
一行人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船坞,朱翊钧笑着问宋应昌:“这里的造船速度如何”
&nb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