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家水师
如果皇上问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那么说明是对你的赏识和信任。你自己开口问,这就不合适了,不过宋应昌还是问了。
事实上宋应昌就是不放心,这座皇家造船厂可是他的心血。
宋应昌真的害怕一旦自己走了,造船厂交到不懂的人手里面,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即便不合适,他还是问了。
听了宋应昌的话,朱翊钧猛然大笑了起来。
宋应昌顿时有些尴尬的说道:“臣无状,请陛下恕罪!”
笑着摆了摆手,朱翊钧沉声道:“朕觉得知人善用朕还是能做到的,这皇家造船厂是爱卿的心血,也是朕的心血啊!”
“这可是皇家造船厂,朕早就给你选好继任者了。”
朱翊钧的话让宋应昌的心里面一阵黯然,果然还是要走了吗他知道皇上既然询问自己,那就不能不走,原本还想掺和一下继任人选的。
可是现在看这个情况是不可能了,也罢,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朕给皇家造船厂选定的继任者就是让爱卿来选!”朱翊钧说完就笑着看着宋应昌:“不知爱卿以为如何啊”
一听这话,宋应昌脸上顿时就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陛下,臣,臣!”宋应昌有些激动,又有些不敢置信,脸上的表情很精彩。
朱翊钧笑着对宋应昌说道:“行了,朕要去沈阳,你好好安排这里的一切,然后去寻朕。别让朕失望,好好干吧!”
说完这句话,朱翊钧就离开了造船厂返回了蓟州。
第二天,朱翊钧又带着人离开了蓟州,这一次的他目的地是皇家水师的驻地。这支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金钱建立的军队,到这个时候终于要在朱翊钧的面前露面了。
对于这支皇家水师,朱翊钧是寄予厚望的,这也就是使得朱翊钧在前往皇家水师的路上,心里面多少还有些小激动。
一行人来到皇家水师的驻地,朱翊钧很快就见到皇家水师的提督。
在皇家水师成军的时候,这支军队的负责人是两个,一个是殷正茂,另外一个就是戚继光的侄子戚金。殷正茂年纪大了,被调往了京城,这支水师的负责人就是戚金。
戚金是皇家水师的提督,而副提督是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
在大明懂海战的人不多,俞大猷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跟在俞咨皋身边多年的儿子,俞咨皋自然也是极为擅长海战的。
历史山俞咨皋这个人是非常有争议性的人物。
主要原因是俞咨皋被斩首了,因为他在对战郑芝龙的时候战败了。定的罪名也是怯战和战败,可是朱翊钧对这件事情却不这么看。
当时的俞咨皋什么实力,郑芝龙又是什么实力。
双方的军力对比绝对可以用碾压来形容,至于怯战,那一战的主要指挥者不是俞咨皋,而是副总兵陈希范,逃走也是陈希范,后来俞咨皋又与郑芝龙打,只不过还是败了。
当时的巡抚朱一冯敦促俞咨皋限期扑灭郑芝龙,只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战败了就需要人出来背锅,俞咨皋自然就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了。作为一个后世来的人,朱翊钧相信的是军力对比。
别说俞咨皋,那个时候大明集中所有的海上力量,一样打不过郑芝龙,这就是现实。
到了郑成功时代,郑家的水师一样是非常强力的存在。这一点后世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即便打败了,朱翊钧也不会去怪俞咨皋。
当然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倭国情报
走在旗舰的甲板上,朱翊钧在船头就看到了摆在前面的主炮,这门炮是武备司特制的战舰主炮。随梦小说wwwsui炮长两米九,发射的是五十斤重的实心铁球弹。
射程两千七百米,就是后世的两千七百米。
朱翊钧曾经看过武备司的试射,威力非常大,朱翊钧转头看着戚金,然后笑着说道:“和朕说说这艘旗舰吧!”
事实上这艘战舰的数据全都在朱翊钧的心里面,只不过这个时候由戚金来介绍非常合适。
“是,陛下!”戚金答应了一声,然后开口说道:“这艘旗舰名为定海号,装备了各种火炮一百二十门,是水师之中大型战舰之最。”
朱翊钧点了点头,伸手摸着船上的扶手,朱翊钧笑着点了点头。
“除了这艘旗舰,水师还有大型战舰十七艘,全都是装备了一百门火炮的战舰。除了大型舰之外,中型战舰四十艘,战舰上配备的八十门火炮。”
“小型战舰七十艘,每艘配备了火炮六十门。”
“除了三种战舰之外,还有一些巡海舰,装备的火炮都在三十门左右。水师上下总计士卒七万六千三百八十二人,其中一大半装备的是火绳枪。”
“除此之外,还有刀盾兵和长枪兵,弓箭手也有五千。”
听着戚金像自己一项一项的汇报,虽然心里面早就对这些知道的很清楚,可是朱翊钧还是有一种豪气顿生的感觉。
这就是大明未来奔向海洋的第一支力量。
这就是自己积攒着了近十年的全部家底,朱翊钧心里面怎么可能不激动。
在朱翊钧的身后,大臣们听得有些发懵,甚至连戚继光都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刚开始看到这艘旗舰的时候,戚继光都吓了一跳,更别提其他人了。
现在听到戚金的介绍,大家更是被震撼的不轻。
当然了,他们也不光是被皇家水师的战舰数量和士卒数量给震惊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被朱翊钧的大手笔给震惊了,这得花多少钱啊!
大家都知道皇上有钱,也知道皇上这些年可劲的往皇家水师砸钱,可是没想到居然砸了这么多。
关键是花了这么多年,建造了一个规模这么大的水师,总不能是摆在港口里面玩的吧自家陛下什么性格,他们在清楚不过了。
一个吃饭都扣扣索索宫殿残破了才修的皇帝,砸了这么多钱建造的水师,自然不会是摆着玩的。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自己家的这位陛下要有大动作啊!如此大规模的水师,这是要打谁啊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倭国。
大明的臣子也都不傻,自己周边值得陛下下这么大的力气的,也没其他人了。
可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当年的倭寇入侵自己家的这位陛下还记仇呢大臣们都有一种荒谬的感觉,可是之后又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自己家的陛下什么人那是极力推崇汉儒的皇帝。
大臣们都知道,自己家的陛下最喜欢的学派是公羊派,儒家的公羊派主张什么是个读书人都知道,那就是大复仇啊!
看这个皇家水师的规模,自己家的这位陛下这是早就下了决心了,而且决心之大,真的是让人瞠目结舌啊!
朱翊钧才不管自己身后的大臣们怎么想,他对自己的舰队很满意,笑着对戚金说道:“加紧整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将水师托付给爱卿,可不是想摆在这里的。”
“到了用到爱卿的时候,朕可是要看爱卿的表现的。”
&n
第三百六十三章 倾全国之力
“皇爷,皇爷!”
来到朱翊钧的身边,张鲸轻声的呼唤着朱翊钧,见到朱翊钧睁眼睛看向了自己,张鲸连忙开口说道:“陛下,倭国的情报。”
听到张鲸的话,朱翊钧先是一愣,躺的太舒服了,一时间思绪太分散还没聚集。
片刻之后,朱翊钧点了点头,面容也严肃了起来,对张鲸说道:“说说看!”
“是,皇爷!”张鲸连忙说道:“皇爷,这份情报是从倭国经由朝鲜传回来了,是咱们安插在李旦身边的人送来的。”
朱翊钧点了点头,有了大明的支持,李旦这两年在倭国和大明的生意可是做的风生水起的。只不过一旦开战,李旦的生意怕是没得做了。
“李旦又去倭国晃荡了”朱翊钧看着张鲸,然后笑着问道。
“回皇爷,李旦从去年开始就没去过倭国,一直在山东。去年李旦差点没被倭国的丰臣秀吉给抓了,如果不是他跑得快,估计命都没了。”
“不过他不敢去,他手下的人还是在倭国有买卖的。”
听到这里朱翊钧就笑了,而且是越笑越开心。
自从李旦投靠了大明之后,生意越做越大,整日跑倭国和大明,为大明搜集物资。势大财雄的李旦到了倭国之后,尽显财主风范,什么都买。
大量的白银涌入日本,然后大量的物资被李旦给买走了。
李旦又带去了大明的大明奢侈品,什么美酒镜子,上等的瓷器丝绸,还有内务府的肥皂香水,在倭国可以说是大行其道。
丰臣秀吉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
尤其是在得知了李旦投靠了大明,加上葡萄牙人和李旦的竞争关系,使得丰臣秀吉对李旦痛下杀手。从国内下手丰臣秀吉没想过,毕竟各地的大名不能受刺激。
转移矛盾,征讨大明,本身就有转移国内矛盾的意思,怎么能在激发国内矛盾。
要知道这些大名可都是李旦的客户,对李旦下手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于是李旦就悲剧了,差点被丰臣秀吉抓住杀掉。
李旦回到大明之后,直接上奏朱翊钧,准备带着自己的人去给丰臣秀吉一个教训。
不过朱翊钧也知道,李旦的实力是不弱,可是这个时候倭国的实力也很强,加上还有葡萄牙人捣乱,李旦拿倭国没什么办法。
于是朱翊钧就安抚了李旦,同时派出了东厂,大量的接过了李旦在倭国的人脉。
一条深入倭国的情报网就此诞生,李旦虽然也还在做海贸,可是已经不去倭国了。这支情报网之前也搜集到了很多的情报,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传递不方便,一直也不稳定。
直到东厂打通了朝鲜的情报通路,这才好一些。
“说说看吧!”朱翊钧摇晃着椅子,脸上没什么表情的说道。
“是,皇爷!”张鲸答应了一声,然后才开口说道:“这份情报比较详实,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大军的集结,准备出兵了。”
“从去年的正月开始,丰臣秀吉就已经对各大名下达水军部队兵员的征召动员令。”
“东起常陆,经南海至四国、九州,北起秋田、坂田至中国,临海各国诸大名领地,每十万石准备大船两艘。
各海港每百户出水手十人,乘各国诸大名所建之大船。”
听到这里,朱翊钧轻轻笑了笑:“这是倾全国之力了啊!”
想想日本这个民族,从唐朝的时候就想外扩,一心想离开那个小岛,然后被唐朝名叫刘仁轨给的按回去了,成就了刘仁轨大器晚成的名声。
缓了这么多年,万
第三百六十四章 担忧的李成梁
权力的转移伴随的自然是权力的削弱,张鲸能够做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象征着他终于站在了太监权力的巅峰。
尤其是他还兼任着东厂的厂公,绝对可以称得上一代权阉了。
前有刘瑾,后有魏忠贤,只不过此时此刻的张鲸,没有那个权势罢了。
伸手敲打着张鲸递上来的情报,朱翊钧沉声说道:“传旨给下面的人,准备一下,明日启程去沈阳,朕要到沈阳去看看。”
“是,陛下!”张鲸连忙答应一声,然后就让人去传旨了。
原本朱翊钧还想着在蓟州多呆上几天,可是现在看来却完全没必要了。蓟州这边反正也没什么事情了,自己去了沈阳更容易掌控和解决一些事情。
第二天一早,太阳出生的时候,朱翊钧离开了蓟州,沿着大陆直奔沈阳。
沈阳这边自然早就得到了传讯,辽东巡抚郝杰和辽东总兵李成梁两个人直接赶到了广宁来迎接。对于这一次朱翊钧的驾临,辽东上下可是非常的重视。
现在的朱翊钧可以说威加海内,这种威势人还没到就显现出来了。
郝杰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清瘦男子,能够以五十多岁的年纪做到辽东巡抚,足见他的能力。目光锐利,胡子梳理的也很整齐,整个人给人一种十分锋锐的感觉。
郝杰的气质与大明官场的温文尔雅不同,但是他很得朱翊钧的器重。
郝杰的父亲就是御使,虽然官没做的多大,但是素有声望,郝杰也继承了他的父亲的性格。为人很是严谨,这也是朱翊钧让他来辽东的原因。
制衡李成梁,没有郝杰这样的人是不行的。
事实上郝杰对李成梁的确看不过眼,对于他贪鄙很是看不过去。只不过李成梁很能打,加上一直没抓住什么足以打倒李成梁的证据,郝杰与李成梁表面上的关系维持的还不错。
广宁,这个在后世已经消失的地名,在此时可以说非常的重要。
事实上广宁就在锦州一代,广宁中卫就是锦州,大明在这里囤积了重兵。这个地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绝对是一个提及量非常高的地名。
朱翊钧看着广宁城,心里面百味陈杂。
见到朱翊钧不动,而是站在那里看城墙,大臣们虽然心有疑惑,可是也不敢上去问,只能等着朱翊钧看完。迎接而来的郝杰和李成梁可是心里不安了。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朱翊钧什么意思也没有,收回目光,朱翊钧走向了郝杰和李成梁。伸手将郝杰搀扶了起来,然后又伸手将李成梁搀扶了来。
“众卿免礼吧!”
做完这些,朱翊钧才转头对跪在两个人的身后的人开口说道。
达到了广宁,朱翊钧没有选择入城居住,广宁是兵城,没什么好地方可以招待自己这个皇帝,入城除了添麻烦之外,也没什么作用。
大军在城外扎营,朱翊钧的御帐也就安插在了城外。
夜幕降临,朱翊钧在大帐里面赐宴,来的基本上都是辽东的主要文武大臣。京城之中的戚继光等也都在,倒是显得热闹了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