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随着陈敛站出来,大明的其他臣子也都站了出来。

    到最后连这一次随侍的内阁次辅余有丁也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陛下,臣也以为此举大不妥,如果要封城,那也是对大明有大功之臣。”

    “四平伯晋封四平伯,已经足以酬其功了,怎么还能封城呢”

    这边文臣刚说完,那边武将又站了出来,反正就是一副我不服气,你不能这么干。弄得布斋的心就像做过山车一样,差点就哭了。

    刚刚自己还为封城得意,现在这件事情怕是要黄啊!

    朱翊钧看着下面义愤填膺的臣子,心里面都大骂,这群货,一个两个的都出来刷存在感,出来几个就行了,干嘛全都出来。

    朱翊钧才不相信这些人看不出来,全都跟着装傻这是。

    要知道四平城在哪里筑城二龙湖畔,那里是叶赫部的地盘,你在这里筑城,直接等于把大明的手伸到了叶赫四部。

    至于自己后面说的封公,那纯粹就是画大饼。

    朱翊钧发现自己的臣子都快发展成演技派了,自己这个皇帝越来越不好混了,可惜了自己这个偶像派。猛地一拍面前的龙书案,朱翊钧直接就站了起来。

     




第三百七十五章 吞并
    朱翊钧满意的收回了目光,然后转向了舒尔哈齐,笑着对舒尔哈齐说道:“舒尔哈齐,你献女入宫,朕很喜欢,也很高兴。”

    “既然朕给了布斋赏赐,朕也就不能吝啬对你的赏赐。”

    朱翊钧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舒尔哈齐,显然大家都没想到舒尔哈齐居然也会有这样的待遇,大家全都羡慕了。

    只不过朱翊钧这话出口,努尔哈赤的脸就更难看了。

    事实上自从朱翊钧册封布斋开始,努尔哈赤的脸色就没好看过。这些蠢货没看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努尔哈赤却看得清楚。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赏赐,这是吞并,是大明对女真人的吞并。

    这帮傻子还上赶着,努尔哈赤心里面恨得牙根直痒痒。

    一直以来努尔哈赤都有一个压在心里面的想法,那就是跳出部族的圈子,真正的建国。不在像蒙古部族一样,那样是没前途的。

    只有建国,那才是出路,女真建国,那样女真才会真的变得强大。

    可是眼前的这些人,毫无远见,他们只有部族,根本就没想过建国的事情。原本努尔哈赤的目标就是想着一统女真,然后建国的。

    这一点努尔哈赤谁都没说过,这也是为什么他不想给自己弟弟部族的原因。

    甚至努尔哈赤都已经开始为女真设置新的军制了,不在是一盘散沙,也不在是以部族为主,而是真正适合女真人的军制。

    只不过现在看来,大明的皇帝把这一切都扼杀掉了。

    一旦四平城建成了,叶赫四部就有了依托,而且这城建完就会交给叶赫努尔哈赤敢保证,到时候大明的文武官员全都会进城。

    叶赫部的布斋被封了四平伯,还给了官职,甚至连汉名都有了,估计再过两代就真的成汉人了。这让努尔哈赤不寒而栗,大明这是要彻底的吞掉女真啊!

    原本努尔哈赤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现在朱翊钧转向了舒尔哈齐,努尔哈赤终于有了一种寒入骨髓的感觉了,这位大明皇帝果然不会放过建州。

    这位大明的皇帝果然有后手,他盯上了自己的弟弟了。

    “舒尔哈齐,朕封你为安东伯,朕会在宽甸堡以南,鸭绿江畔寻一地,筑城安东。你便是安东守备,安东指挥使。”

    “你可以从建州迁一部分族人到安东,那里水草丰美,当是立族根本。”

    舒尔哈齐一听这话,激动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连忙站起身子走到大殿之中,趴在地上磕头道:“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朱翊钧说要在宽甸堡之南鸭绿江畔筑城,努尔哈赤觉得眼前一黑。

    宽甸堡是宽甸六堡之一,直接扼杀住了努尔哈赤南下的一切可能。

    朱翊钧对宽甸六堡是非常看重的,从地理位置上看,宽甸六堡从后世的鞍山开始分布,六个堡垒成线型分布,最后的长岭堡已经接近了后世的大连。

    前世李成梁放弃了宽甸六堡,是大明财政上的无奈,但是在军事战略上宽甸六堡的失去,是大明军事战略上的极大错误。

    因为失去了宽甸六堡,努尔哈赤就等于获得了后世的辽东,那是什么地方那里是广袤得辽东平原,物产岂是辽西能够比拟的

    失去了辽东,意味着大明也失去了朝鲜。

    努尔哈赤可以带兵冲过鸭绿江,无论是劫掠还是征服,朝鲜都可以成为努尔哈赤的大后方。有了辽东和朝鲜,努尔哈赤就有了西进的资本。

    正是因为获得了宽甸六堡以及辽东的广袤土地,使得努尔哈赤在东北变得



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翊钧和戚继光
    设省吗

    戚继光发现自己家的陛下好像对于设省非常的执着,上一次就想要设省,这一次还想要设省。可是戚继光觉得在四平以北设省,似乎不合适。

    “陛下,四平以北地广人稀,设省似乎没必要吧”

    戚继光看着朱翊钧,小心翼翼的说道,事实上在戚继光看来,设省真的没必要。你四平就一个城,你设省虽然地方不小,可是实际却没多少人啊!

    听了戚继光的话,朱翊钧不置可否,没有人可以招人,没有城池可以建造。

    对于朱翊钧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至于移民实边,朱翊钧早就想好了,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因为大明马上就会迎来一个新的考验,那就是小冰川期。

    现在的大明虽然也多灾多难,今天这里发水,明天那里干旱,后天其他地方地震,可是小冰川期还没有真正的到来,现在只是前兆。

    朱翊钧记的很清楚,真正的小冰川期高峰是在1600年,而现在是1952年。

    自己最多还有八年的时间,这八年的时间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一旦进入了1600年,整个大明先是北七省大旱,不是一年,是连续几年的大旱。

    在大旱之后,冬天就是下雪,从南到北的下大雪。

    天会冷到什么程度,进入十月之后,北京就会开始封河,到四月河水才会解冻,基本上就是长达六个月的冬天。

    长江以南也会出现封河的情况,可见天气之冷。

    大旱加上寒冷,粮食减产,大明会进入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同时随着旱灾寒流的还有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等,大明会进入一个严峻的考验阶段。

    前世就是百姓造反,挣扎求存,资源有限,只能通过战争来决定谁活下来。

    这一世朱翊钧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那是文明的倒退,是华夏大地力量的损失,朱翊钧自然不会任由这种情况发生。

    大家都说明末农民起义,名气最大的就是李自成了,至少也是王二高迎祥。事实上却不是这样,起义从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了,事实上历史上的这个时候,大明各地已经出现了农民起义了。

    这一世虽然还没出现这种情况,可是真的到了小冰川期全面降临,朱翊钧也不敢保证会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一旦起义席卷大明,朱翊钧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翊钧需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尽可能的做准备。辽东就是重中之重,前世辽东牵扯了大明太多的精力、人力和物力,这一点一定要解决。

    真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无论是女真还是蒙古部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冲进长城。

    哪怕他们冲不进去,但是整天骚扰你,一样会牵扯大明的精力,朱翊钧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朱翊钧一定要亲自到辽东来,要把辽东的事情安排明白。

    筑城,屯垦,要保证女真和草原部族的粮食供应。

    在四平设省,将辽东彻底掌握在手里面,然后用八年的时间大力开发。在辽东推广新作物,辽河平原绝对会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虽然辽东的天气会更冷,但是辽东不会干旱,有足够的河流灌溉,有辽河、太子河、浑河、大凌河、小凌河、沙河等。

    各河中下游比降小,水流缓慢,多河曲和沙洲,港汊纵横,堆积旺盛,即便什么都不能种,土豆也是没问题的。至于下雪天冷的问题,女真人和蒙古人他们的耐寒程度和中原地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倒不是说他们抗冻,而是他



第三百七十七章 敲打李成梁
    戚继光走了,什么都没有再问,虽然心有疑惑,但是却没有迟疑,无论朱翊钧为了什么,戚继光都愿意为此而战,哪怕是付出生命。

    送走了戚继光,朱翊钧也转身回了万和宫,这一次会面看似不起眼,但是却是大明君臣二人的信念之见。戚继光虽然有疑惑,但是却坚定为朱翊钧而战的信念,而朱翊钧则从戚继光那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坚定了他继续走下去的信念。

    大方向定下来之后,大明这台巨大的机器就马上开动了起来。

    经过朱翊钧这些年的调教,大明这台机器的运转还是非常快的,一旦它全力的运转,那么产生的能量是非常非常惊人的。

    内务府和工部的人很快就玩完成了磋商。

    四平和安东两座城市的建设马上就提上了日程,测绘人员开始进入两地,砖窑开始扩建,水泥窑也开始扩建,大明力量开始在这两个地方开始运转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朱翊钧召见了一个人,一个自从朱翊钧来到辽东就心惊胆战的人,这个人就是辽东总兵李成梁,一个朱翊钧一定要见的人。

    李成梁进入万和宫的时候,心里面非常的忐忑。

    从皇上来到辽东的表现来看,李成梁可不觉得皇上对自己是亲近的。努尔哈赤的事情,李成梁也觉得自己似乎做的欠妥了。

    皇上纳舒尔哈齐的女儿为妃,现在看来更像是神来之笔。

    “臣辽东总兵李成梁,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成梁见到朱翊钧之后,第一时间跪下磕头,心里面忐忑不安。

    朱翊钧此时正喝着茶,抿了一口,然后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看了一眼李成梁,朱翊钧缓缓的开口说道:“起来吧!”等到李成梁站起来,朱翊钧这才开口说道:“爱卿之名,朕早就如雷贯耳了。”

    “当年张先生还在的时候,对爱卿就颇多赞誉。”

    李成梁也不知道朱翊钧的话是嘲讽还是什么,可是当朱翊钧提到张居正,李成梁的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因为整个大明都知道,当今天子对他的老师张居正那是从心往外的尊重。

    没有一个臣子能够取代张居正在天子心里面的地位。

    “大明以前的风气不好,当官的贪钱,武将喝兵血,朕都知道。”朱翊钧语气依旧很平和的说道:“爱卿在辽东的事情朕也有耳闻。”

    “钱没少拿,谎报功劳的事情也没少干,朕也都知道。”

    李成梁一听这话,顿时吓得跪倒在了地上,连忙说道:“臣有罪!”

    朱翊钧看了一眼李成梁,等着他开口,见他只是开口认罪却没有辩解,朱翊钧便笑着说道:“朕还以为爱卿要辩解一二,起来吧!”

    等到李成梁再一次从地上站起来,朱翊钧笑着说道:“那朕来替爱卿辩解辩解。”

    “辽东苦寒,朝廷屯兵于辽东,每年拨付的银子又少的可怜,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兵甲也不整齐,怎么打仗土蛮年年来,打不赢朝廷就要治罪。”

    “为将的总要想着法的弄点钱,不然日子没发过。”

    “夸大点功劳,多拿钱点,也就算不上什么了,加上层层盘剥,军饷到了地方能剩下六成就不错了,这些朕都知道。”

    “戚继光当年也吃过空饷,朕也都知道。”

    “加上千里当官只为财,何况是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的将军,谁不想搏一个封妻荫子高门大户的。”朱翊钧说着又笑了:“这些朕也知道。”

    李成梁站在下面,心里面胆战心惊,但是却只



第三百七十八章 汉城失守
    “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李成梁连忙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随后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去吧!”

    等到李成梁走了,朱翊钧缓缓的收敛了笑容,虽然没有说什么严厉的话,但是还摆出了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甚至还给李成梁了升了官,但是朱翊钧知道,李成梁这一次怕是吓得不轻。

    自己的皇帝身份和威势,足以让李成梁吓得够呛了。

    出了万和宫,李成梁这才松了一口气,冷风一吹,李成梁猛地打了一个冷战,李成梁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居然都被汗水打湿了。

    虽然刚刚没觉得,可是李成梁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回到自己的房间,李成梁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大儿子李如松,对着儿子露出了一抹笑容,李成梁开口说道:“你怎么过来了”

    “爹,我这不是担心你!”李如松如实说道。

    作为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早就感觉到不对劲了,这一次皇上召见,李如松也是担心不已,稍有不慎,李家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见到李如松一脸担心的样子,李成梁笑着安慰儿子道:“把心放在肚子里,没事。”

    “陛下不但没有定父亲的罪,还要在辽东设立提督府,让为父任辽东提督。”李成梁笑着说道:“这也算是对为父的提拔重用了。”

    听到父亲这么说,李如松顿时松了一口气,至少眼前是过了这一关。

    虽然不知道父亲是怎么过的关,但是李如松也知道,怕是不简单。当然了,李如松担心的倒不是这个,付出些东西无关紧要,他担心的是会不会还有后续。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父亲还做了辽东提督,付出些倒也不亏。

    见李如松依旧一脸担心的样子,李成梁叹了一口气,笑着将事情的经过和李如松说了一遍:“陛下念在咱们李家功劳的份上,对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

    “当然了,以后也就不能在像以前一样了,一起都得按照规矩来。”
1...244245246247248...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