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听完自己的父亲说完,李如松恍然大悟,沉声道:“陛下还是认为咱们李家是功大于过的,所以才会提拔陛下为辽东提督。”

    “陛下对父亲还是信任和看重的,这倒是让儿子松一口气了。”

    李成梁点了点头,似乎很满意的儿子的敏感:“不过这也算是陛下对咱们李家最后的照拂了,这么多年功过皆过去了。”

    “李家想要获得陛下信任,想要在往上走,只能立下更多的战功了。”

    “原本这一次征讨科尔沁,为父想立下战功,为此不惜在戚继光面前争夺一个中路军主帅的位置,可惜啊!翁果岱那个蠢货,坏我大事!”

    李成梁恨不得一刀剁了翁果岱,那个刘綎,资历什么的都不如自己。

    可是你看这一次,活捉了翁果岱,成了灭掉科尔沁的最大功臣,不但直接做了蓟辽提督,而且还封了承德伯,李成梁自然是非常不甘心,那应该是自己的功劳和封赏。

    听到父亲这么说,李如松顿时笑了,他当然知道自己父亲对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到现在。

    “爹,论打仗,论立功,咱们父子何惧科尔沁算什么不是还有一个察哈尔吗只要活捉了布延彻辰那个老家伙,封侯都不是难事。”

    李如松非常有信心的说道:“到时候咱们也是公侯之家了!”

    见到儿子有如此志气,李成梁满意的点头:“很好,好好干,咱们父子也为李家搏出一个世世富贵,告诉家里人,该收敛的收敛,该放弃的放弃,以后咱们李家要做本分人了。”

    &nb




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成梁请战
    听到张鲸的话,朱翊钧点了点头,但是却没有说什么,事实上这种情况朱翊钧早就预料到了。后世朱翊钧也不是没了解过这方面的东西,他知道朝鲜岌岌可危。

    虽然韩国吹嘘什么他们的名将,他们打了好几年大明才出兵的,事实上大名不出兵,他们真的就亡国了。

    事实上大明是在万历二十年六月就派兵入朝鲜了,虽然先锋只有一千多人,但是大明的确是在日本入侵朝鲜两个月之后,直接派兵进入朝鲜的。

    不过也有一点韩国的争论没有错,那就是关于军事指挥的问题。

    朝鲜国不少大臣认为大明入朝的军队应该由朝鲜指挥,想想都知道大明不可能同意这个要求,于是明军入朝的速度就被拖延了下来。

    后世朱翊钧看过一些韩国的观点,说什么大明军队进入朝鲜,听从朝鲜的指挥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朱翊钧却以为这是放屁的话,首先你是藩属国请求大明出兵的,不是大明上赶着的。其次,大明救朝鲜,可没有要这个要那个的。

    美国在韩国驻军还一大堆条件,你还得买美国武器。

    想到后世韩国人的嘴脸,朱翊钧这一次就准备的等着,在沈阳等着。事实上朱翊钧很想看一看朝鲜哪位大臣说明军应该听朝鲜指挥的,反正这一次朱翊钧一点都不着急。

    转头看向张鲸,朱翊钧再一次开口问道:“李成梁在做什么”

    “回皇爷,李成梁回去之后在筹备建立辽东提督府的事情,他派遣了自己的儿子李如松回家,去整顿李家,卖了不少买卖。”

    “清理强占的土地,将李家的触犯大明律的人押送到了衙门。”

    朱翊钧笑着点了点头:“聪明人终究是聪明人。”

    虽然朱翊钧在万和宫见到李成梁的时候,说的很轻松,看似放过了李成梁,可是如果李成梁没有表示的话,朱翊钧心里面还是会不痛快的。

    此时李成梁这样的做法,朱翊钧自然是没话说的。

    朱翊钧在辽东敦促大明对辽东的大开发,朝鲜战事也进入了全面爆发阶段,随着汉城失守,朝鲜各地的士绅开始了反抗。

    其中打的还不错的是庆尚道星州的郭再祐,他于万历二十年四月二十一日组织义兵,屡次令安国寺惠琼败战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全罗道。

    郑仁弘、孙仁甲、金沔等也组织起了义兵,令毛利辉元无法顺利占领庆尚道。

    全罗道光州的金千镒、全州高敬命也于万历二十年六月一日组织义兵,忠清道公州出身的赵宪、僧人灵圭则于万历二十年七月三日整顿兵力,联合抵抗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军第六军团。

    虽然看起来朝鲜的义兵到处都是,反抗的也是如火如荼,可是对整个战局的弥补并不大,朝鲜武备废弛,仅仅一个月即“三都守失,八道瓦解”。

    万历二十年五月八日朝鲜宣祖李昖仓皇出奔平壤,随后,倭寇第一、第二、第三军团追击而至,突破临津守备攻陷开城,李昖离开开城,再继续流亡至朝鲜和大明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大明求援。

    朱翊钧看着跪在大殿之上的朝鲜使臣,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

    “你叫什么名字”朱翊钧将朝鲜的国王李昖的国书放下,缓缓的说道。

    “微臣柳东升,朝鲜国承政院左承旨,家父现为朝鲜国议政院领议政柳成龙。”柳东升连忙开口说道:“朝鲜国危如累卵,请陛下救救朝鲜吧!”

    说完柳东升以头杵地,涕泪横流跪在地上。

    &nb



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梁,你怎么当的辽东总兵?
    “内附”朱翊钧看着柳东升,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以内附换取大明出兵你们当大明是什么人了当朕是什么人了”

    内附虽然好,可是现在真的不是时候啊!

    首先现在让朝鲜内附,一个趁人之危就逃不掉,朝鲜的上下会认为是朝鲜国王用国祚换取的大明出兵,感激之情就全给李昖了。

    这种事情朱翊钧是不会干的,这么干了,即便朝鲜内附,大明也丢了仁义,乘人之危的形象太恶劣了,大明在朝鲜的好印象估计一朝丧尽,对大明的统治也是不利的。

    其次,现在的朝鲜即便不内附,大明说什么他能不听吗一个官方语言是汉语,百姓和王室都心向大明,这样的朝鲜才是朱翊钧想要的。

    最后,这一次朱翊钧要对倭国动手,而且是大动干戈。

    朝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朱翊钧还准备借朝鲜人的力量。等到打完倭寇,在朝鲜驻军,然后征兆朝鲜人入伍,开放大明官场给朝鲜人。

    让朝鲜开放官场给大明,这样的手段下去,朝鲜能坚持几年内附不内附又有什么区别现在内附了,自己派兵还是派官员

    没那个精力,饭要一口一口吃,吃下去就要吃踏实,狼吞虎咽是要胀气的。

    没给柳东升说话的机会,朱翊钧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戚继光!”

    听到朱翊钧喊自己,戚继光连忙站了出来:“臣在!”

    “传旨给军机处,调遣京营东大营入辽东,传旨给皇家水师,备战,随时准备出击。这一战朕不但要打,而且要狠狠的打。”

    戚继光连忙躬身道:“臣遵旨!”

    朱翊钧点了点头,看向柳东升,然后开口说道:“张鲸,派人跟着柳东升去义州,传旨给朝鲜王李昖,让他到沈阳来。”

    “一句话,朕要见他,让他看看朕是怎么为朝鲜报仇的。”

    说完这句话,朱翊钧又转头对柳东升说道:“柳东升,你回去告诉朝鲜王和朝鲜的臣僚,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是朝鲜的父国。”

    “儿子被欺负了,当老子的就一定要给他报仇。”

    “因为给儿子报仇,老子就要拿走儿子的家产没这个道理,告诉李昖,再让朕听到内附换取大明出兵的话,谁说的,朕就砍了谁的脑袋。”

    朱翊钧放的狠话,柳东升不但听了没生气,而是眼泪流的哗哗的。

    跪在地上,柳东升不断的给朱翊钧磕头,听到朱翊钧最后的话,柳东升抬起头说道:“臣一定把陛下的话带到,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了柳东升的话,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去吧!回去,告诉李昖,朕不会坐视他亡国的。”

    朱翊钧的圣旨很快就传出去了,大明的使臣也跟着柳东升去了义州,调兵的圣旨也快速的离开了沈阳,直奔京城。

    这一次朱翊钧没有在调京城西大营,而是调遣了东大营,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唯一不爽的就是辽东将士了,最不爽的就是李成梁,于是李成梁就又跑到宫里面来了。

    朱翊钧看着一脸老脸委屈巴巴模样的李成梁,差点没把嘴里面的茶水笑喷出去。见到李成梁撩起衣服跪在了地上,朱翊钧的表情瞬间就严肃了起来。

    “陛下,臣心中有话,不吐不快!”李成梁跪在地上,面容严肃的说道。

    朱翊钧看着李成梁,点了点头:“讲!”

    “臣虽然以前做了很多的荒唐事,但是自问对大明的忠心日月可鉴,臣不求陛下偏向臣,但是请陛下给臣一个公平的机会。”

    “辽东将士上下十万



第三百八十一章 仗有你打的
    虽然没和倭寇打过仗,但是李成梁也听说过,当年来犯大明东南的倭寇之中,那可是有不少真倭的。那些真倭可是真的能打,而且是悍不畏死。

    那还是在倭国战败的真倭,现在这些可是打胜的真倭。

    这些真倭该多能打,他们该多悍不畏死,打胜有信心,全歼没信心。

    朱翊钧见李成梁情绪缓和了下来,朱翊钧笑着说道:“所以朕才掉了京营的人来,京营的人马加上辽东军,朕这一次出兵二十万,一战定朝鲜。”

    “大军分三路进入朝鲜作战,朕答应爱卿,三路大军之中,必有一路主帅为爱卿,必有一路为辽东军,到时候爱卿可别让朕失望。”

    李成梁连忙跪倒在地上,大声的说道:“陛下放心,如果臣打不好这一仗,臣提头来见!”

    再一次伸手将李成梁搀扶了起来,朱翊钧笑着说道:“别动不动就提头来见,朕要你的脑袋做什么,做夜壶朕都嫌大。”

    “好好打,这一战关乎大明的军威,关乎朕的声望。”

    “朕可是把为朝鲜报仇的话都说出去了,要是打不赢,朕的脸也没处放。”

    主辱臣死,这一点是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李成梁听到朱翊钧这么说,面容严肃的说道:“陛下放心,臣和辽东将士必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朱翊钧点了点头:“爱卿回去准备吧!”

    “是,陛下!”李成梁躬身之后,转身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义州,是朝鲜平安北道的行政中心,后世更有名的是新义州,新义州只是位于平安北道的小村子。

    抗日战争时期,入侵朝鲜的日本军队,为了便利以铁路掠夺中国东北部的资源,把平安北道的行政中心由义州搬迁至此村,并改名为新义州。

    新义州和丹东仅仅隔了一条鸭绿江,但是现在的义州距离鸭绿江也没多远。

    大明的使者从沈阳出发,快马赶奔鸭绿江边,这里早就有船在等候了。到了鸭绿江,使者就上了船,然后渡过鸭绿江进入了朝鲜。

    义州城中,李昖这两天可以说是食不甘味,寝不安眠。

    自从倭寇入侵以来,李昖就没睡好过,也没吃好过,先是从汉城狂奔到平壤,然后又从平壤狂奔到开城,又从开城到狂奔到义州。

    一路狂奔,一路逃,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了。

    在往后撤,那就是大明的领土了,虽然自己是朝鲜国王,可是也不能轻易的进入大明啊!使臣派出去了一波一波,可是却什么消息都没传回来。

    “殿下,殿下,使臣回来了!”领议政柳成龙从外面快步的走了进来,见到李昖之后,脸上全都是喜色:“殿下,使臣回来了!”

    李昖一下子就从王座上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使臣回来了”

    “是,殿下,回来了!”柳成龙连忙说道:“不但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大明的使臣,大明的皇帝陛下就在辽东,就在沈阳。”

    “本王整理一下,马上出去迎接上使!”李昖这个时候是什么都顾不得了,恨不得马上见到大明的使者。

    柳成龙却连忙拦住了李昖:“殿下,殿下,您是君,大明使臣是臣,殿下怎么可以出迎右议政已经带着人去迎接了。”

    听了柳成龙的话,李昖一摆手:“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计较这些!”

    换了衣服,李昖很快就来到了外面,此时大明的使臣已经从外面进来了。来的两个人,一个一身太监服色,很年轻。

    另外一个则是一身绯红色的官袍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党争
    李昖根本就没考虑其他的,去沈阳好啊!

    至于大明会不会对朝鲜不利,会不会对自己这个朝鲜王不利,李昖根本就没考虑过。送走了大明的使臣,李昖立刻就让人收拾东西准备去沈阳。

    对于朝鲜的君臣来说,这事干的太熟练了,一点难度都没有。

    内廷之中,李昖将跟随自己的臣子全都叫到了身边,然后把见到了朱翊钧的使臣柳东升给找来了,详细的询问了他到大明的经历。

    在得知朱翊钧已经开始调遣人马之后,李昖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殿下,此事怕是有不妥啊!”正说的高兴,下面就有人开口了,正是左议政尹斗寿,他的表情非常的严肃,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担心。

    尹斗寿,朝鲜西人党大佬,与现在的领议政柳成龙非常的不对付。

    柳成龙乃是尹斗寿的头号政敌,这一次柳成龙任领议政,儿子刘东升出使大明,立下了大功,西人党的尹斗寿顿时就感觉到了危机。

    不管如何,这个时候得开口说点什么,得做点什么。

    朝鲜君臣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左议政尹斗寿,想看这位左议政说些什么。事实上尹斗寿一开口,领议政柳成龙的脸色就变得很不好看。

    “殿下,虽然倭寇来势汹汹,可是大明也不用如此积极吧”

    “大明在辽东就有十万精兵,现在又调遣京营十万大军,又调遣水师,这么多的人马,大明怕是不光想救朝鲜吧”

    “如果大明想救朝鲜,想要赶走倭寇,臣以为辽东军足够了。”

    尹斗寿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沉思,见到这个效果,尹斗寿顿时满意了,继续说道:“怕是大明有吞并朝鲜之心吧如果明军进入朝鲜不走,咱们岂不是引狼入室了”
1...245246247248249...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