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看看他们有没有作奸犯科,有没有收受贿赂,家人有没有鱼肉乡里,不让人说咱们东厂光拿俸禄不干事。到时候皇爷不处置你们,咱家也饶不了你们。

    谨遵督公教导!后面的小太监连忙说道。

    这就是威胁,现场的气氛再一次降了下来,这一次没有哪个二货站出来说话了。刷声望是刷声望,到了这个时候在站出来,那就真的是二货了。

    吕调阳黑着脸,他看着周围的人说道:行了,没事都散了,衙门里面都不用办公吗?

    等等!张鲸见气氛差不多了,缓缓的向前走了一步说道:皇爷还交代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让咱家看看吕阁老的椅子,看看吕阁老有没有把椅子从右边搬到左边!说完就迈步向着内阁里面走去。

    张鲸今天过来就是打脸来了,你们不是来恭喜吕调阳吗?

    不是想让吕调阳把椅子从右边搬到左边吗?那就看看你们敢不敢!

    张鲸的态度就代表着皇帝的态度,张鲸越是嚣张跋扈,越是打吕调阳,打在场官吏的脸,那就越是说明皇帝越生气。在场的人也不是傻子,张鲸一闹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站在吕调阳身后的张四维叹了一口气,身子矮了不好,他知道张居正这一次怕是走不了了。

    心里面失落之余,也同时感叹张居正在皇帝心里面的地位,同时也熄灭了刚刚的那一丝想法。

    吕调阳当然也明白,虽然张鲸进去看他的椅子,可是吕调阳依旧面不改色。

    周围人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张鲸的做法明显就是打脸来的,你们不恭喜吗?没了喜事,看你们恭喜个屁。等到张鲸笑着从里面走出来,众人都对他怒目而视。

    张鲸也不在意,笑着说道:现在大家可以回去了,没事别总到别的衙门串门。

    领着皇爷的俸禄,那就多为大明做事,多为皇爷做事。哪位御使文章写得好,可以写一本奏折弹劾一下,这是不良风气,当值之时,不在衙门好好办事,跑到别的衙门串门,这是虚浮于事啊!

    张鲸扣完大帽子,甩了甩手中的拂尘,当先向着外面的院子走去。

    看着张鲸走了,内阁里面还是没人说话,最后还是吕调阳一摆手说道:行了,全都回去,张阁老居丧,大家更要同心戮力,回去好好办事。




第三十二章 无声的抗议
    内阁里面发生的事情自然很快就传开了,那么多人,事情闹得那么大,想要传播自然也就很快。整个京城的官场都为之震动,在震动之后,出现的不是反弹,而是观望。

    到了第二天,情况又出现了变化,皇帝正式下旨了。

    张居正夺情的圣旨到了内阁,皇帝令内阁和吏部慰留张居正。

    这一道圣旨顿时一时激起千层浪,张居正夺情事件也算是彻底拉开了眉目。无数人都开始盯着内阁,盯着吏部,想看看这两个衙门的反应。

    内阁主要就是看吕调阳和张四维,这两个人也没让人失望,当天就上了请夺情折。

    内容也很简单,大明现在百废待兴,张居正不能走,请皇上降下圣旨给张居正夺情。

    两位内阁大学士的请夺情折,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人愤怒的同时,也将目光对准了吏部尚书张瀚。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张瀚沉默了,这个被视为张居正亲信的人,沉默了。

    张瀚能坐上吏部尚书,全赖张居正的提拔。

    当初在内阁廷推吏部尚书的时候,张瀚的排名是第三,排在他前面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和工部尚书朱衡。这两个人无论是资历还是声望,或者是能力,全都排在张瀚的前面。

    刘台在弹劾张居正的时候,特意提到了这件事情,作为张居正任人唯亲的证据。

    张瀚在坐上吏部尚书时候,也的确是唯张居正马首是瞻,张居正怎么说他就怎做。在大名的官场上,张瀚也就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张居正的人,而且还是铁杆。

    可是在这一次的事情中,张瀚沉默了,他没有想吕调阳和张四维一样这么做。

    在官员的任免之中,吏部尚书非常的重要,大明甚至有称呼吏部天官的说法。并且吏部尚书不能入阁,从这里面就能看出这个位置的特殊了。

    名义上内阁大学士也要由吏部任免的,你也是官员,这就相当于后世的组织部。

    领导提升干部的时候,最先问的肯定是组织部,皇帝也是如此,这样的事情必须要问吏部。张瀚沉默了,情况也就瞬间微妙了起来,这个时候弹劾的奏折就来了。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这几天就喜欢在文华殿呆着,静静的看着张居正拜访在这里的十二面巨大的屏风。这上面写着一个一个的官员,这些都是大明官的官员,这也都是自己这个皇帝的臣子。

    皇爷,奏折送上来了!张鲸从外面走进来,身后跟着不少小太监,怀里面抱着的都是奏折。

    朱翊钧转头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张鲸:这些都是反对夺情的折子?

    回皇爷,是,这些都是反对张阁老多情的折子。张鲸硬着头皮说道。

    看来是该缩减三公经费了,这钱都被你们这么给浪费了。朱翊钧嘀咕了一句,摆了摆手:全都拿走,朕没心思看!说完又问道:吏部尚书张瀚那边还是没有消息?

    张鲸点了点头:回皇上,还是没有消息。

    事实上朱翊钧也有些不理解,张瀚的确是张居正的人,不然也不可能这几年都如此听话。要知道张瀚可是吏部尚书,配合张居正也不一定要听话到这种程度啊!

    朱翊钧点了点头,没有在这问这件事情,他准备等等看。

    随着皇帝下旨,张瀚无声,朝廷上下对这件事情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在这个时候,张居正也上了一份奏折,这份奏折就是《乞恩守制疏。

    这份奏折自然很快就到了朱翊钧的手里面,这份奏折朱翊钧就看了,他挺想看看张居正怎么说的。对于张居正现在的心理状态,朱翊钧真的很好奇。

    朱翊钧希望通过这份奏折窥探一下,这也算是一份恶趣味了。

    不过看了之后朱翊钧就失望了,因为张居正这份《乞恩守制疏,写的那叫一个四平八稳。先叙父子之情,然后又说君臣之礼,最后说道了伦理纲常,文采斐然。

    朱翊钧看起来却大失所望,因为这就是一篇官场的套路文。

    吏部那边还没动静?朱翊钧放下奏折,转头看向张鲸,这一次他是真的有些生气了。吏部尚书张瀚的不发声,朱翊钧是真的不满了。

    自己可是亲自给张瀚下了圣旨,无论是赞成反对,你都要有个声音吧!赞成的话,那你就按照我的圣旨写奏折,然后按照吏部的程序慰留张居正。

    你反对你可以上奏折,陈述利害,这也行,你这没声音是什么意思?

    说重了这是无视皇帝的圣旨,说轻了,你这是看不起我这个皇帝啊!虽然两世为人,朱翊钧也是人,这种被无视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生气。

    回皇爷,吏部张大人那边还是没动静。张鲸小心翼翼的说道:不过户部侍郎李幼孜上了一份奏折,是请张阁老夺情折。

    听到这个消息,朱翊钧点了点头,脸色却没有变好看多少,户部侍郎上奏折和吏部尚书有什么关心。朱翊钧沉着脸,摆了摆手说道:回乾清宫。

    外面都看着吏部,吏部自然也不平静,这里面有一人尤其不平静,他是吏科给事中王道成。

    这一天刚刚到了吏部,王道成就跑到张瀚这里来了,作为同是支持张居正的官员,王道成对于张瀚的做法就很不理解。在这个张阁老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作为张居正提拔的官员,作为张居正的心腹,在这个时候怎么能不站出来呢。

    虽然张瀚是沉默以对,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种沉默就代表了一种态度了,这是无声的抗议。

    尚书大人,皇帝圣旨以下几日,尚书大人是不是该按照旨意行事了。王道臣见到张瀚之后,也不绕弯子,直接就开口说道,而且语气很不善。

    张瀚今年的年纪也不小了,坐在尚书的椅子上,捋着胡子看着王道成。

    王道成是一个略微有些瘦削的中年人,颧骨很高,看起来有些不协调,但是他的眼睛却很坚毅,尤其是他的眼神,此时他就目目光不辍的看着张瀚。



第三十三章 砸碎枷锁
    张瀚也站起身子看着王道成,沉声说道: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百官表率,陛下之师,更因该尊从礼法孝道。父丧丁忧守制,那是天道礼法,万古纲常,我是不会同意的。

    听着张翰的话,王道成也是一愣,他没想到张瀚居然会说的这么直白,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尚书大人,皇上有旨意,你如此做法,不和考成法!王道成憋了半天,憋出来这么一句。

    张瀚一听这话,顿时就火了,考成法?怒声指着王道成,大声的说道:在万古纲常,天道礼法面前,考成法算什么?张太岳敢践踏万古纲常,天道礼法,我为什么不敢践踏考成法?

    张瀚的声音很大,自然就传出去很远,大家都知道张尚书这是和王道成吵起来了,也代表着张瀚正式表态了。

    看了一眼张瀚,王道成什么都没说,转身就向外面走了出去。此时此刻,王道成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了,于是他转身就向外走了出去。

    张瀚与王道成吵架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京城,这是自从张居正夺情事件以来,最为劲爆的一个点,于是很快就引爆了京城的官场。随着这波风潮,上书的人就更多了。

    紫禁城,乾清宫。

    朱翊钧听着张鲸的汇报,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改革最难的是什么,不是制度,不是人事,而是思想。张瀚对张居正的支持,他算是改革派了吧?

    可是在这个时候,张瀚就和张居正分道扬镳了,为的是什么?为的不是大明江山社稷,不是天下百姓,为的是万古纲常,为的是礼法。

    百官表率,文人楷模,那就更应该顺从万古纲常,天道礼法。

    这个逻辑也说得通,可是朱翊钧却看到了其他的东西,在这些人的眼中,万古纲常,天道礼法,高于一切。高于个人生死,高于皇帝圣旨,甚至高于高于国家利益。

    听着张瀚的言辞,看着张瀚的表现,朱翊钧想到了三个字:卫道士!

    改革大明,要改的不是制度,不是人事,这些都是浅层次的,怎么样改革思想才是最关键的。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礼法教育,真的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这一次与其说是张居正夺情,不如说是士人规则的一次反扑。

    如果张居正夺情了,那就说明张居正屈从于文人的规则,那你就还是我们人,在我们画的圈圈里面做事。如果张居正不屈从,那也就说明他会被摒弃在士人这个圈子之外。

    所谓士人,代表的是大明的读书人,他们把持着舆论,把持着官位,掌握着大明的经济民生。

    你屈从于他们的规则,那你才是士人,才能被人认可。如果你不屈从,那你就不再是他们这个圈子的人了。最不被他们认可的人,那就是太监。

    太监以皇帝的利益为先驱,从根本上来说就不可能屈从于士人的规则,于是他们就成为了权阉。

    大臣也一样,如果不屈从于他们的规则,那就是权臣,是佞臣。

    甚至皇帝也是如此,皇帝不屈从于他们制定的规矩,那就是昏君。皇帝的政令出不了紫禁城的事情还少吗?大明的皇帝如果没有太监和锦衣卫,政令出了紫禁城也出不了京城。

    即便是有了太监和锦衣卫,依旧到了不了地方,万历派出去的矿监不一样被打死了。结果错的是矿监,是皇帝,他们反而站在了正义的一方。

    张居正这一次的夺情,其实就是这五年改革的总积累,是士人集团发起的规则之战,名义上就是捍卫万古纲常,天道礼法。如果张居正不遵从士人规则,那么他就是权臣,不在士人的圈子认可了。

    站在张居正的这一边的,那就是助纣为孽,那就是党羽,就像阉党一样,是要根除的。这一套文官玩的很溜,到了东林党之时彻底登上了巅峰。

    九千岁这个权阉和他的党羽组成的阉党,那就是罄竹难书了,凡是不屈从于他们规则的人,通通打倒。甚至到了南明之时,这些人还再争,还在夺,当真是士人规则高于一切,甚至亡国也没有这个规则高。

    张瀚虽然支持张居正的改革,知道这是对大明好,可是在士人的规则面前,他没有挑战的勇气。或者从张瀚的心里面,他也不想挑战,反而要捍卫这一条士人规则。

    一旦有人挑战了士人规则还没被严惩,那就是打了所有士人的脸,是在砸他们的饭碗,他们自然要玩了命的反扑。张居正的这一次夺情,就是在挑战士人规则了。

    朱翊钧站起身子,背着手在大殿里面溜达着,他现在能明白张居正夺情之后为什么破罐子破摔了。

    在夺情之前,张居正还是百官楷模,文人领袖,可是夺情事件之后,张居正就彻底成了权臣,成了类似曹操一样的人物了。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应该不是一个人,他已经不被主流的士人圈子认可了。

    在得不到主流士人规则的认可之后,张居正只能一心扑在万历新政上面了。

    历史任由后人评说,估计这就是张居正的想法了,他的手段更激烈,改革也更激进,对权力更贪婪。他知道这是自己唯一能让保住自己和改革成果的东西了,一旦失去了权力,自己就会失去一切,自己将被彻底钉在耻辱柱上,自己将会遗臭万年。

    张居正对自己儿子所做的事情,朱翊钧也能理解了。

    虽然张居正改革是为了大明,可是他也是父亲,他也要为自己的儿女考虑。一方面他教育万历皇帝,另一方面他让自己的儿子科举,甚至不惜动用手中的权利,为儿子谋夺一甲的地位。

    这是为了保命,一方面寄托在万历皇帝身上,毕竟万历皇帝是他的学生,另外则寄希望于儿子身上。

    前面的路自己给铺好了,后面自己不走错就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张居正没想到自己会死那么早,没想到自己的学生翻脸比翻书还快,还彻底。

    想通了这些,朱翊钧舒了一口气,刚刚的郁闷一扫而空了。

    如果说以前朱翊钧还在是否支持张居正夺情的时间上纠结,觉得是不是该趁着这个机会把张居正赶回家,现在朱翊钧不在纠结了,心中坚定。

    极目远眺,朱翊钧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如果现在自己就屈从了,那以后自己说不定就要跪在地上了。

    看了一眼张鲸,朱翊钧转头说道:着内阁拟旨,张瀚老迈昏庸,令张瀚致士回乡。

    张鲸猝然一惊,这刚刚还好好的,怎么就让吏部尚书致士回乡了?可是看着皇爷的表情,他又不敢问。此时朱翊钧恢复了之前的表情,张鲸心里面更为惊惧了。

    自从刘台案开始到现在的张阁老夺情案,皇爷表现就没有以前那么高山仰止,没有那么掌握乾坤了。可是这个时候,张鲸发现皇爷那种气势又回来了。
1...4344454647...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