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他薛万彻还没有到昏头的地步。

    虽然说他也很看好李泰,毕竟诸多皇子之中,李泰确实最耀眼的一个。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他好像都是不二人选。

    可是为了李泰而得罪李二,薛万彻思索了半天觉得好像并不值得。

    所以薛万彻打算置之不理,李泰做不做太子关自己屁事!薛万彻脑袋一扭,接着去平康坊潇洒去了。

    可是丹阳公主是个很执着的人,为了能让薛万彻就范,她想了一个很阴损的主意。

    色诱。

    自然不是她亲自上阵,毕竟她是公主,做不出这等脸红之事。而且,薛万彻这个混蛋似乎对她的身子并不感冒。

    计划很简单,你不是觊觎我的几个婢女嘛,好呀,老娘就看看你有几分定力。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薛万彻哆哆嗦嗦的一进门,就看到八个赤身**美貌无双的女子站在自己的屋子里。

    这种简单粗暴的诱惑对薛万彻来说冲击力太大了,虽然他平康坊消耗掉了大部分人精力。但是再看到这八个女子的时候还是瞬间恢复了战斗力。

    可是丹阳公主就端坐在对面,笑盈盈的看着大胖子薛万彻。

    怎么样?只要你同意,立刻就能得到她们。

    我相信任何男人对于这样的场面都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

    更不要说薛万彻这样的花丛老手。

    于是立场不坚定的薛万彻缴械投降,被几个女子轻松击倒。

    薛万彻终于按照李泰的要求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并且身先士卒,第一个朝着李二冲了过去。

    所有人都冷静的看着薛万彻的高大威武的身影,不禁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老薛,好人呐!

    别人不敢说的话你说,别人不敢做的事你做,非常之人,必做非常之事。在大家都战战兢兢的观望之时,薛万彻此举让很多人都兴奋了起来。

    他们很想看看李二到底到底是何反应。是薛万彻高高兴兴的出来,还是李二暴跳如雷的把他乱棍打死。

    在这种紧张的时刻真的需要屏气凝神,否则会错过一场好戏。

    就在百官伸长脖子等着看到底是何种结果时,李二却出人意料的没有任何反应,既不打也不骂,既不夸也不赞,只是说了一句知道了。

    这算什么?

    冷处理?

    对于这样出人意料的结果所有人都不能接受,到底行还是不行,陛下你总要给句痛快话吧?

    好不容易有个不怕死的上去试探,你怎么能人心打消他的积极性?

    可是薛万彻无所谓,公主要他办的事他已经办了,现在他急切的想回去,家中的佳人还等着他宠幸,没功夫在宫里耽搁。

    薛万彻走了,没有看到李二吃人的表情,冰冷的太极宫寒气逼人,即使是艳阳高照,还能能感受到太极宫里的森森冷意。

    李泰啊李泰,你就这么迫不及待?

    李二的心情是复杂的,更是愤怒的,对于李泰的小把戏他一眼就能看穿。这个并不高明甚至有些拙劣的试探让李二大失所望。

    作为皇子,李泰始终没有明白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妄想去猜测皇帝的心思。皇帝给你的你要谢恩,不给你的,你不能要。

    李泰不可谓不聪明,只是他毕竟年少,那点心思都是李二丢弃不用的,身边又没有长孙无忌之类的牛人出主意,自然瞒不过李二的龙眼。

    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可惜李泰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他把自己看的太重,又把别人看的太轻,才导致了他在李二心中的地位直线下降。

    其实李泰刚开始的时候手里握着的是一手好牌。虽然不是两个王四个二,但是要胜过其他人还是很容易的。因为李治和李泰比起来,真的差了一截。

    这是人所共知的,李二清楚的很。

    而且有时候李二其实已经准备下决心立李泰为太子,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件事就会水到渠成。

    李泰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做好自己的事,低头干活,什么都不要去想。起码表面上应该是这个样子。

    可是李泰太心急,他一直觉得太子的位置非他莫属,所以他急于的想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李二的冷漠让李泰如坠深渊,像一个溺水的人,为了抓住活命的稻草而不顾一切。薛万彻作为第一个冲锋的人并没有给李泰带来丝毫的好处,反而让他倍感尴尬。

    群臣都不明白伟大的皇帝为何会没有任何态度,只有长孙无忌心中了然,会然一笑。

    他很得意,非常得意。

    能猜透李二的心思,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

    他的心踏实了不少,事情正在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前进,这是一个好征兆。

    薛万彻啊薛万彻,你这个愚蠢的家伙,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妹夫就敢如此肆无忌惮,活了这么多年真是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我还是皇帝的大舅哥呢,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夹起尾巴做人!人啊,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斤两。

    这样才能活的长久。




第八十二章德为首
    其实长孙无忌并不是什么都没做,这种望天收之事不是长孙无忌的作风。他已经潜移默化之中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了李二的大脑。

    因为手段高明,方式隐蔽,所以李二接受起来完全没有障碍。

    这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长孙无忌为官的艺术。

    作为一个跟随李二多年的老臣,长孙无忌太了解李二了,了解李二更胜过了解自己。能做出玄武门之变这样事来的帝王,岂是泛泛之辈?其心也硬,其志也坚,心机深深奇深,天威难测。

    能窥测其一二者莫不是有大智慧之人,放眼朝中,除了自己,估计也就房玄龄、杜如晦这几个人,其余诸人皆不足为论。

    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优势长孙无忌才会稳坐钓鱼台,无声无息的开始向李二灌输他对立太子的看法。

    李二内心最脆弱的地方就是玄武门之变,毕竟斩杀的是自己的兄弟,这种心理阴影无法治愈,即使李二隐藏的很深,但长孙无忌清楚,他很担心自己的这种行为会成为以后子孙的效仿的对象。

    李承乾事件是一个不好的征兆,已经给了李二深深的震撼,他仿佛感受到了当年高祖的无奈心情。

    为了大唐江山,也为了李氏不会自相残杀,李二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一定会严肃的考虑这件事。

    长孙无忌这段时间在读《孝经》,并且写了很多的读书心得。为了分享读书的快感,他隔三差五的就向李二递上自己的奏折,汇报自己的思想感悟。

    一篇是不够的,这种无聊的事情必须反复加强才有效果。

    李二十分奇怪,长孙无忌放着那么多事不去做,怎么有时间读起书来了?

    不过长孙无忌的读书感悟写的不错,洋洋洒洒,读起来抑扬顿挫,让人如饮甘霖。不愧是大才子啊,写起文章来犹如蛟龙入海,汪洋肆恣,读之让人欲罢不能,余音绕梁。

    文章非小事,只字未敢轻。看来长孙无忌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读到心里去了。

    李二很感慨,如果天下都能如长孙无忌说的那般,那该好多。妻贤子孝,兄谦弟恭,那他就不用这般操心忙碌了吧?

    可是荀子说的好啊,人之初,性本恶。不仅自己是恶人,整个天下都是恶人,这种震撼是极大的。

    他不由的联想到了自己,想起了已经过去很久的玄武门之变,想起了刀剑相撞的声音,想起了箭矢刺穿李建成身体的声音,想起了他愤怒的吼叫,想起了他轰然倒地的沉闷之声。

    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

    兄弟相残这种大逆不道的事让他夜夜难眠,冷汗不止。

    虽然所有人都很默契的保持了沉默,仿佛从未发生。但是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刻意的回避并不能掩盖真相。

    他深信自己做的是对的,毕竟面对皇位,做任何事都可以被原谅。

    可是当他处在皇帝的大位,面对底下皇子对太子之位的争夺,他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以及控制不住的恐惧感。

    那种血淋淋的场面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不能再发生了,否则他都不敢想象,他是否还能承受这样的打击。

    而这样的事情如果再次发生,那李氏江山以后又该如何传于万代子孙?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管是坏的还是好的,都会有人不断效仿。他必须毁掉这样的榜样,不能遗留后患。

    长孙无忌说的不错,孝字当先,德次之,才再次之。

    孔子曰,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治国之道,在于德。

    德睥天下,四海皆平。

    李泰很聪明,才不可谓不大,智不可谓不高,然其德行,终是不足。

    才不足自有大臣弥补,德不足则如滔天巨浪,无人可挡。

    将江山放入无德人之手,终不能让人心安啊。

    李二的眉头拧了一遍又一遍,旁边的长孙皇后很想告诉他,再这么下去他脸上的皱纹又会多出几道出来。

    她知道此刻的李二正在天人交战,心思正在李泰和李治之间摇摆。

    很快就要见到他最终的决定了,长孙皇后忽然有些紧张,手心微微冒汗。她见过无数的大场面,已经能做到波澜不惊。本以为这天下已经没有事能再把她的心掀起波澜。

    可是今天她格外的紧张,很想跑出门去大口大口的吸几口气。当初承乾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她都没有这样紧张过。

    幽深的宫殿今天显得格外高大,冷森森的压在头顶。李二在宫殿里**着双脚,踩在青石砖上,高大魁梧的身影徘徊着,晃的长孙皇后一阵眼晕。

    她很想把李二摁在地上,告诉他不要再转了,否则大脑会有缺氧的危险。

    宫里的婢女和宦官都悄悄的后退,他们敏锐的感觉到,这个时刻,将会有一件影响大唐命运的事情发生。他们很想留下来观看着历史性的时刻,可是为了性命着想,还是悄悄的溜走比较好。

    为了保守保密而诛杀宫人这种事时常发生在皇帝身上,和他的秘密相比,他们这些人的性命实在微不足道。

    还是趁早出来的好。

    好奇心害死猫哇!

    李二终于累了,光着脚晃荡了一个时辰,他终于发现如果再走下去,恐怕自己的脚会废掉。

    青石砖上有斑驳的血迹,猩红显眼,像一朵朵盛开的权力之花。

    李二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闭着眼睛再做最后的思考。

    观音婢,你说立雉奴为太子怎么样?李二睁开眼睛,呆呆的看着太极宫大顶,繁琐复杂的建筑构造让他头晕目眩。

    长孙皇后有些意外,她对自己的儿子无比了解,雉奴虽然忠厚,但似乎并没有皇帝的潜质。

    起码权谋这一点上,他远远不及李泰,

    陛下做出如此的决定,真的合适吗?

    可是再意外她都不会表现出来,这是皇帝的决定,她不能插手,也无权发表意见,只能接受。

    虽然此刻李二再问她的意见,但更想是在问他自己。

    陛下的决定肯定是对的,李泰和李治都是臣妾的孩子,也是陛下的孩子。无论做出何种决定,都一定有其理由。臣妾愚钝,不能理解陛下苦心,羞愧难当。

    希望朕做的是对的。



第八十三章做一个幸福的人
    无舌细长悠扬的声音回荡在太极宫的大殿之中,虽然声音不是很大,却刚好能让殿内的每个人听到。明明是一个宦官的声音,听起来却犹如黄钟大吕一样厚重深邃,让人不觉肃立。

    李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半睁的眼睛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让人不寒而栗。明明就是随意的一撇,却让人不禁冷意连连,把头深深的埋进衣服里,不敢迎接李二的目光。

    长孙无忌脸上犹如朽木一般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是他精神的大脑却伸进肚子里,放肆的呐喊着:没错,没错!果然被我猜中了,真的是李治,真的是李治!我就说吧,这个世界上果然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李二。

    李泰脸色惨白,他的脑袋嗡嗡乱想,所有的声音都远去,耳朵里只剩下了两个字,李治。

    居然是李治,而不是他李泰!

    他很想冲上去,让无舌再仔细看看圣旨,告诉他那上面写的名字是李泰,李泰!而不是什么李治!

    你这个老太监眼睛是不是瞎了?

    李泰愤怒的眼睛充满了火光,恨不能把眼前的一切统统烧掉。他很想发狂,想发疯,想撕咬这里的每一个人,想砍下他们的头颅,想把他们的尸体踩在脚下,想一把大火烧掉这可恶的太极殿,想把李治这个可恶的名字从他的耳朵里抹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他的身体颤抖着,他的灵魂愤怒着,如果不是身后的薛万彻紧紧的拉着他,李泰真的会冲到李二面前狠狠的咆哮,凭什么?凭什么!明明我比李治更聪敏,更有智慧,更懂治国,更心狠,更懂帝王之术,更有野心,为什么你要选择一个中庸之人?

    李泰极力的克制着自己,不让自己失态。不管怎样,他都要保持自己的尊严。他很年轻,但是他骄傲的身份使他不能低下高昂的头颅。

    大殿之上除了王福满的声音再无其他多余之声,但是李泰似乎听到了无数人的嘲讽和无数人的叹息。

    就在不久之前,他还是人人敬仰的皇子,太子最有力的争夺者,最具潜力值的股票。众多的大臣都跟随着他,希望能依附于他的尾冀。

    现在他已从仙宫跌落凡间,皇子还是那个皇子,但李泰却不是那个李泰了。此刻的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败的糊里糊涂,败的不明不白。
1...3031323334...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