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对对对,还是你们考虑的周到。可是现在扶余泰对咱们的大军看的很紧,怎么去给唐军送信呢

    放心吧,城门之上守城的都是咱们的人,我可是百济的兵部尚书啊,那些守将不会把我们怎么样的。

    于是就在扶余泰穿着龙袍坐在大殿之上满心欢喜的时候,在漆黑的夜晚,一支箭矢从城门之上射入了苏定方的前军。

    此刻的苏定方手里握着的,是皇帝李治的密信,为了保密,是千骑司的曹仁亲自送来的。

    能够捞动曹仁前来,已经说明了一切。

    苏定方打开信笺,看到李治的旨意,立刻大吃一惊。

    这太大胆了,他没想到,原来皇帝的计划是这样的,他终于明白了攻打一个小小的百济为何李治要派十万大军前来。

    这真的是老成谋国啊!

    李治的计划如果执行的话,完全可以一举完成前人没有完成的创举。

    从这个计划看来,苏定方终于意识到,李治的雄才伟略,并不比太宗皇帝差多少。

    此刻苏定方不由感叹,有这样的皇帝,大唐何愁不强大啊!

    曹仁走了,除了苏定方没有人知道他来过。

    就在苏定方出神的时候,一名兵卒匆匆来报,禀报大总管,沘泗城从出一封书信。

    书信

    苏定方拿来一看,一支箭矢之上插着一块白布。

    他把白布扯下来,就看到了扶余文思写的投降书。

    投降书写的很长,为了保险起见,扶余文思把现在沘泗城的情况还有他的计划都写到了上面。重点突出了他不畏艰险誓死也要打开城门投降的英雄无畏的精神。

    扶余义慈和扶余隆都跑了

    苏定方一愣,这还没开始打呢,老大就跑了,剩下一个老大的儿子要坚守,老大的孙子要投降

    真的还是假的

    苏定方有些疑惑,按理说沘泗城墙厚城高,又有几万大军,完全可以一战。可是他们就这么跑了

    而且听扶余文思的意思,扶余义慈跑的还很匆忙,除了扶余隆和几十个亲兵,什么都没带。

    这么窝囊

    苏定方立刻把几个将军找过来,问问他们的看法。

    这到底是假投降还是真投降,他一下也有些吃不准。

    因为这样的投降太可笑了,让他一时转不过弯来。




第十八章报上名来
    投降了苏定方手下的几个将军也面面相觑,很是意外。

    他们还没攻城呢,这就投降了

    攻城器械准备的怎么样了苏定方问道。

    回大总管,新罗国君已派人送过来一

    些,但是,还是不够用。

    粮草呢

    尚能支撑十七天。

    苏定方想着李治的计划,此刻,恐怕大唐的另一只大军已经快要到达了吧

    传我将令,给扶余文思回信,就说三个时辰之内打开城门,开城投降。让扶余文思带领他的大臣走出城外,我大唐接受他们的投降。

    苏定方不再犹豫,他自信扶余文思不会耍花招,也不敢耍花招,否则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根本就没有等到三个时辰,扶余文思在接到苏定方的信之后大喜过望,立刻率领一帮大臣奔向城门,就在他要打开城门的时候扶余泰带人冲过来。

    小兔崽子,你想做什么扶余泰叫骂着,抽出了剑刃。

    听到他这个侄子带着一群大臣直奔城门他就觉得肯定有事,然后一想,这个时候去城门除了投降还能有什么事

    就他这个侄子的尿性他太清楚了,胆小怕事,现在跑去城门,总不会是率领大军和唐军交战吧打死他都不信。

    不用说,肯定是投降唐军去了。

    这可不行,他自己一个人去也就罢了,还带着一群大臣去,这不是扰乱军心吗这让他还怎么打仗

    他可是刚刚称帝啊,这还没一天呢,结果大臣都跑过去投降了,这不是坑他吗

    不行,坚决不能扶余文思去,必须拦住他。

    于是刚刚穿上龙袍的扶余泰赶紧把还没捂热的龙袍脱下来,换上铠甲直奔城门。

    结果正好看到扶余文思带领着大臣准备开城门。

    幸好他及时赶到啊,就差一步。

    扶余文思,你不思打仗,跑到这里来做什么扶余泰抽出了剑刃,只要扶余文思敢反抗,他就准备杀掉他。

    这个时候不能心慈手软,如果放走了扶余文思和这些大臣,他这个皇帝就彻底完蛋了。

    只要这些人投降,沘泗城的大军就会立刻失去斗志,再也不可能和唐军对抗了。

    扶余文思这个时候到也光棍,扶余泰,你根本就没资格做皇帝,这皇帝之位是我父亲的,你窃取帝位,罪该万死!

    呵,好小子,你吃屎了现在父王和大哥都跑了,把我们沘泗城几万人都丢失了,他还有什么资格做皇帝我顺应天命,登基继位,为的就是避免我们百济亡国。你不仅不思保国,做为扶余子孙,胆小如鼠,居然想投降。我身为皇帝,杀了你这个叛徒!

    扶余泰抽剑遍砍,结果被守城的将领拦住。

    你们想造反吗扶余泰心里震惊,城门的守将居然敢拦着他。

    末将不敢,嘴里说着不敢,但是身后的一众兵卒却怒目而视,看样子随时有爆发的可能。

    实际上当他们听说扶余文思带领着大臣准备投降时都出了口气,投降好,投降好,这样他们就不用死了。

    百济从上到下不管是大臣还是将士都没有打过如此庞大的战争,完全被唐军的阵势给吓破了胆,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

    平时他们也就和新罗闹闹摩擦,最多也就是几千人对阵。何时打过这样动不动就是十万人的大战

    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好吗

    你让我一个青铜的去打王者,这不是勇气可嘉,这是找死。

    明知道是死还要去打,这就是犯傻了。

    现在国君和太子都跑了,我们还打个屁!

    反正又不是我们的江山。

    现在扶余文思带着我们去投降,多好的事,你出来拦着算怎么回事

    反正我们已经决心投降了,谁拦着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皇帝你扶余泰算什么皇帝

    一个酒囊饭袋罢了,你会怎么你会带兵打仗吗你会处理政事吗你知道百济有多大吗你知道百济有多少人吗

    扶余泰看着群情激奋的守城兵卒,冷汗直流。他一共也就带了十几个人过来,本来以为自己现在已经是皇帝,大权在握,抓扶余文思还不是手到擒来谁能想到沘泗城的大军根本就不听自己指挥啊!

    他看出来了,不仅是扶余文思和大臣,连沘泗城的守军都准备投降了。

    他们已经被唐军吓破了胆,为了能够活命,即使是投降也不在乎。

    唉,完蛋了,百济没有希望了。

    扶余泰长叹一声,你们走吧,去投降吧。

    他突然觉得自己很可笑,昨天他还发誓要带着众人誓死抵抗唐军,可是今天他就发现,除了他,所有人都在想着活命,想着投降唐军。

    大难临头各自飞,什么大臣,什么大军,什么江山,什么忠君爱国,什么舍身取义,全都是骗人的。

    那些叫嚷着要和唐军决一死战的人呢那些发狠要带头冲锋的大将呢不过都是说说而已,他们根本就没有当真,只不过是为了蒙骗他而已。

    扶余文思打开了城门,后面跟着的,是百济的大臣们还有放下兵器的士兵。

    城门外大唐的大军已经在那里等候,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开阔的城外已经全部站满了人。

    大唐的军队真是威风啊,扶余泰站起来跟在投降的人后面,仅仅是那些战马就能把百济踏平。唉投降就投降吧,反正江山本来就不是自己的,父王和大哥都不在乎,他有什么好在乎的。

    想开了也就好了,扶余泰突然觉得一身轻,脸上的沮丧和羞愧也不见了。

    城外苏定方坐在马上,看到城门打开,他脸上浮出了笑容,这是他的又一次胜利,而且比他灭突厥毫不逊色。

    又一个国家被他灭掉了,虽然国君还没抓到,但是攻下了百济的都城,举国大臣和兵卒都投降,这已经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他轻踢一下马肚子,走上前去,用高傲的眼神看着自己的手下败将。

    某乃大唐皇帝御下,神丘道大总管苏定方,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扶余文思哆哆嗦嗦的不敢抬头,我是百济国君之孙扶余文思,帅文武大臣及沘泗城所有守军,向大总管请降。望大总管全我等性命。



第十九章缺陷
    沘泗城上城飘荡着硕大的旗子,上面是一个龙飞凤舞的苏字。

    苏定方看着眼前的百济都城,感慨万千,他从未想过,胜利来的如此之快,也未曾想过,胜利来的如此容易。让他恍惚之中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少年时代。

    没过多久,扶余义慈和扶余隆的手下也叛变了,他们押着两个人走进了沘泗城,向苏定方投降。

    这真是白捡的功劳啊!

    苏定方已经接到李治的旨意,带着扶余义慈还有扶余隆等人,以及百济的文武百官,回长安。

    这是大唐的一个不成文规矩,每次打完胜仗总要把战俘押到长安,进行盛大的献俘仪式。

    十万大军并没有回去,因为他们还要等待苏定方的归来,继续他们的使命。

    李治站在皇城门外,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百济国君还有百济的一众群臣,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苏定方,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苏定方,继续你的传奇吧。

    显庆五年十二月十六日,高宗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进击高句丽。

    龙朔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

    三路大军,兵指高丽!

    后来考虑到统兵等问题,唐军作战部署发生重大变化,李治改命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兵部尚书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统率大军及诸胡兵“水陆分道并进”,以讨伐高句丽。

    这次讨伐高丽声势浩大,仅仅是苏定方这里就有十万大军,大有灭国之势。

    实际上在百济进攻新罗的时候李治就觉得机会来了。

    打仗总需要一个借口,人家高丽没惹事,你集结十几万大军去攻打,这是穷兵黩武,会被御史言官们骂死。老百姓也不乐意,毕竟打仗死的还是他们。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高丽居然和百济联合攻打我大唐的属国新罗。这是什么这是打我大唐的脸,这是在我大唐的面前拉屎,这是对我大唐的示威。

    我们大唐能忍吗我们大唐什么时候怕过

    必须让一切敢于挑战我大唐的人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当苏定方干掉百济,活捉其国君之时,李治就向全国发了动员令。

    开始集结大军准备攻打高丽。

    三路大军,苏定方从百济直接进攻高丽,契芘何力从辽东入高丽,而任雅相则从莱州、蓬莱等地由水路进军高丽。

    相比于其他两人,苏定方显然更加方便,因为此刻他的十万大军就在高丽边境。回到百济的苏定方一刻不停,十万大军立刻就攻入了高丽。

    渊盖苏文终于明白,大唐皇帝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百济,而是他高丽。

    此刻在百济的大军精神振奋,慷慨激昂,听说攻打高丽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就杀出去。

    这些人痛恨高丽是有原因的,从隋炀帝开始几次攻打高丽皆无功而返,死伤无数,到了李二的时候同样如此。对于皇帝来说仅仅是面子上不好看,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兵卒来说,那是血淋淋的仇恨啊,多少人的亲人都死在了和高丽的战争之中,这种恨是发自内心的。

    听说要进攻高丽,不用多说,就是抡开膀子猛干。

    苏定方的十万大军势如破竹,还没等渊盖苏文反应过来,苏定方已经攻下了他好几座城池,速度之快让渊盖苏文胆战心惊。

    他急忙派兵前去阻挡。

    可是等到他的两万大军赶到苏定方阵前的时候,就听到有人来报,大唐的五万大军自辽东攻来,已经到了鸭绿江岸边。大惊之下的渊盖苏文只能派他的儿子泉男生前去抵挡。

    当他听到大唐又有一支大军出现在浿江口的时候渊盖苏文终于慌了,他已经没有多少兵马可用了。

    任雅相的水师相当厉害,而这个时候苏定方也从陆地赶到了浿江。这下更好办了,两人合力,轻松的占领了浿江,两岸的高丽兵卒全部都被打败。

    任雅相和苏定方直奔高丽都城平壤城。

    这个时候大唐的计划执行的非常好,如果三路大军包围了平壤,那平定高丽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契芘何力那里出了点问题。

    渊盖苏文的儿子带领着五万高丽大军固守鸭绿江,让契芘何力很头疼。无论怎么打,就是过不了江。

    这边任雅相和苏定方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围着平壤城,等待契芘何力的到来。
1...6970717273...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