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一直到九月底,天气转冷,鸭绿江上结起了厚厚的冰,契芘何力看准时机,率军踏冰而行,冲入泉男生的大军之中,一阵砍杀。泉男生倒也痛快,丢下士兵骑上马就跑,结果大军被斩首三万,剩下的全部投降,连泉男生也被俘虏。
苏定方和任雅相听到契芘何力终于来了,立刻重整大军,准备攻打平壤城。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那么这次高丽就会被划入大唐的版图,这将是李治巨大的功绩。
可惜,还是出意外了。
就在大唐集中全力攻打高丽并要取得胜利之时,漠北铁勒九姓趁着大唐国内兵力空虚,居然发生了叛乱。回纥比粟毒与同罗、仆固进犯边境。李治异常愤怒,这是在背后捅了他一刀哇!高丽之战正是关键的时候,只要再有一个月,一个月!高阳就能平定,他就能完成他父皇的遗憾。
他怒吼着,身边的婢女和宦官都瑟瑟发抖。
可是事情既然出了就要想办法解决,此刻能够迅速回师的也就只有契芘何力的大军了。
为平北方叛乱,李治只得召契苾何力为铁勒道安抚大使、萧嗣业为仙萼道行军总管,二人因此奉诏班师,转而北上对付叛军。此次突然事件,使得唐军南北合击高丽的战略部署落空,战争陷入了持久战。
契芘何力的大军走了,三股力量少了一股,包围平壤城的计划产生了巨大的缺陷。
第二十章陨落
苏定方看着近在眼前的平壤城,满脸悲愤,功败垂成,功败垂成啊!
他老泪纵横,几十万大军远攻而来,眼看就要成功了,结果却是这样的结果。时也命也
虽然契芘何力的大军撤退了,但是他和任雅相的大军还在,他们依然有实力攻陷平壤城。
虽然有些困难,但是他不想就此放弃。
李治并没有冒然的让苏定方和任雅相撤军,他也知道,这次的高丽之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所以他征求苏定方的意见,让他根据战场的形势自己做出判断。
如果没有办法取胜,那就班师回朝。如果还能打赢,那他也会支持。
当然会打赢!苏定方看着前面的平壤城,任尚书,你觉得呢
任雅相很冷静,他说道,如果我们的粮草充足,并且能在寒冬彻底到来之前攻下的话,那我们就赢了,如果寒冬到来之时我们还没有攻下,那就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只能班师回朝。
苏定方也是这么认为。
他和任雅相的兵力加起来有十五万之众,足够打败渊盖苏文了。唯一的问题就是粮草。
当他和任雅相上书李治分析过对高丽的战争时候,同时也提出了大军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粮草。
至于工程器械,军中的匠户有足够的时间制造出来。
李治同意了苏定方的方案,继续围困高丽都城,并立刻着手粮草的问题。
李治一方面命水师从水路运送粮草,一方面告诉新君国君金春秋,命令他极速携带粮草增援苏定方。
接到李治圣旨的金春秋也不敢大意,他知道这一战不管是对于大唐还是高丽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同时对于他新罗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战。
如果大唐取胜,则高丽将不复存在。新罗旁边就再没有一个强大的敌人了。
为此金春秋积极筹备粮草,准备运往苏定方的大军。可是新罗的军队实在难堪大用,一方面新罗筹集粮草异常缓慢,远没有想象中的迅速。
另一方面新罗的运量队伍实在太弱,稍有高丽军队袭扰,就裹足不前,连打仗的勇气都没有。
就这样短短续续,粮草一直到十二月才彻底运到苏定方的军中。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哇!这样的运粮速度,新罗,你怎么不去死啊!!
老子和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就等着你的粮草过来我们就要开打了,结果你给我来这一手
你是猪吗
苏定方仰天长啸,赢不了了,现在已经是寒冬,别说打仗,御寒都是一个大问题。
他的十几万大军来的时候可是夏天,根本就没带冬衣!
这仗不用再打了,打不赢了。
严寒还严重的伤害了任雅相的身体,最终这位大唐的兵部尚书支撑不住,病死军中。
大军一片哀伤。
大将死去,这是不祥之兆。
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眼看着胜利在望,最后却变成了现在这样,实在让苏定方大为意外。
撤兵吧,灭高丽已经不可能,再拖下去,十几万大军会葬送在这里。
于是在一个阴风阵阵的早晨,当渊盖苏文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登上城头,看看大唐军队有没有异动的时候,他突然吃惊的发现,此刻的城外居然一个人也没有。
遮天蔽日的大军不见了,连绵不绝的营帐不见了,万马奔腾的嘶鸣声没有了。
苏定方呢
那十几万大军呢
怎么一夜之间不见了
唐军又在搞什么阴谋
渊盖苏文揉揉眼睛,他没有眼花,真的一个人也没有。
会不会是唐军故意撤退,引我出去,让后再包围我
渊盖苏文疑虑重重。
他派了一队人马出去探查究竟,一个时辰之后,下人来报,到处都不见唐军踪影。
撤退了
渊盖苏文百思不得其解。
去,派出十支人马,无比查清楚唐军的去向。
一天之后的渊盖苏文终于确定,唐军撤退了,撤退的干干净净。
他突然噗通一声跌坐在地上,再也起不来。
多日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一股巨大的困意袭来,他就这么躺在城头,呼呼大睡。
高丽保住了,渊盖苏文的名望再度升高。
这次的失败对苏定方打击很大,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这次讨伐高丽无果并不是将士不用命,也非大将不用心。实在是北方的叛乱打乱了大唐的战略计划。
非人力所能改变。
这次之后,苏定方又被派往了西北镇守,任安集大使,并最后病逝军中。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百济的事情依然没有结束。
苏定方把百济的国君和一帮全部都押往长安后,百济已经群龙无首。李治把百济划入大唐的版图,成为大唐大唐的几个郡。并且派刘仁愿镇守沘泗城。
这次攻打百济,刘仁愿被任命为嵎夷道行军副总管,跟随苏定方一起攻打百济。苏定方走后,李治派他和新罗王子金仁泰率领新罗兵卒一万人镇守沘泗城。
并且在百济设置最高权力机构熊津都督府。
王文度为熊津都督府都护。
关于此人前面已经说过,上次和程知节一起讨伐阿史那贺鲁,结果因为他的存在,程知节度被贬官。
而这位仁兄,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方封疆大吏,实在是手段不凡。
可惜,这次他的命实在是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来了没多久,他就莫名其妙的病死了。
关于他的死,其实还是很值得怀疑的,他在长安的时候身壮如牛,一顿饭能吃三碗大米饭。
结果到了百济没多久就病死了,实在是蹊跷。
不过此时李治也没有闲心管王文度的死,北方的叛乱还没有平定,再加上西北吐蕃和土谷浑又打起来了。李治实在没有精力顾及百济。
既然王文度死了,那就找一个人接替他就行了。那个刘仁愿不是还在百济吗就他了。反正他对百济也熟悉。
就任命他为熊津江都督府都护吧。
于是刘仁愿成为了百济的最高长官。
第二十一章刘仁轨
但是成为最高长官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刘仁愿悲剧的发现,扶余家居然还有漏网之鱼,并没有全部被押往长安。
扶余丰这个没听说过的混蛋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前段时间打仗的时候没听说过扶余家还有这么号人物啊!
刘仁愿抓抓脑袋,问金仁泰,你知道这个人吗
金仁泰立刻摇头,不知道,从来没听说过。
于是找来几个百济的老人,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扶余义慈的一个儿子,因为是庶出,母亲身份低微,所以不受待见。为了和扶桑国交好,把他送到扶桑去当人质了。
这都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没想到他还活着,真是让人意外呀!
呵,这哥们还真命硬!
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这个时候回来,看来所图非小哇!刘仁愿赶紧派人去探查。没多久就收到了消息,原来是百济的一个和尚不服百济被大唐打败,居然远渡大海,跑到扶桑把扶余丰接了回来,准备起兵反抗。
这还得了
揍他,必须揍他!
刘仁愿立刻整兵,准备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然而等到他即将出发的时候,却发现沘泗城再已经被叛军围的水泄不通了。
我靠,怎么叛军这么多刘仁愿吃了一惊,看那样子,起码也有三万人。
想想自己的这点兵力以及新罗兵卒的战斗力,刘仁愿还是放弃了主动出击的念头。
能保住沘泗城就不错了!
没办法,只能向李治求援。
李治现在根本就没有心思去管百济,现在他的注意力都在北方,大军在北方,大将也在北方。
抽调不回来。
就在李治发愁无人可用的时候,有人向李治举荐了一个人,刘仁轨。
这位大器晚成的牛人,此刻终于出现了。
此刻的刘仁轨已经六十岁,一个正儿八经的老人家了,关键是,现在他是白身,前段时间大唐征讨高丽,刘仁轨为青州刺史,负责运输粮草到前线。
可是运气不好,他负责的几艘船因为海上风浪太大,船毁人亡,粮草也没了,李治发怒,就把他青州刺史的官给撸了。可是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顶替他,就让他接着干活。时间一长,李治就给忘了。
所以拖到现在也没有个说法。
可怜六十多岁的刘仁轨就这么名不正言不顺的接着干青州刺史的活儿,可是却没有官位。
但是牛逼的人永远都会牛逼,不管什么时候,老天爷都会记得他,并赋予他神圣的使命。
如果没有百济的叛乱,刘仁轨这辈子估计也就是这样了,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而天下太平是最难有英雄产生的。
乱世才能出英雄,时势造英雄,正是如此。
有人这么一说,李治想起来了,好像有这么一号人物,再一问,呵,被自己给革职了连个官位都没有,就被扔在那傻干活呢。
刘仁轨,朕从新封你为刺史,你就去百济帮助刘仁愿吧。因为北边战乱未清,西北吐蕃又蠢蠢欲动,苏定方又带走了一部分大军,所以现在李治能给刘仁轨的兵力很少,仅仅只有五千人。
然而这对于刘仁轨来说已经足够了,如果给他十万大军,还怎么能突出他的伟大呢
刘仁轨就这样带着五千唐军踏上了百济的土地。
以前他只能做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苏定方、看着任雅相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冲向百济,羡慕不已。
现在终于轮到他了。
熊津江口已经被扶余丰占领,实际上能登陆百济的几个港口基本已经全部被占领了。
刘仁轨选择了浿江口做为这次的登陆地。因为他发现,这个地方不仅距离沘泗城很近,距离扶余丰的先头部队也很近。
刘仁轨命人给刘仁愿送过去密信,信的内容很简单,两军合击扶余丰的先头部队。
接到刘仁轨消息的刘仁愿感动的热泪盈眶,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己人啊!对于新罗的军队,刘仁愿都快绝望了,人数是不少,但是这战斗力,简直就是渣渣,一万人还没有大唐两千人有威慑力。怪不得连百济都敢欺负他。
也就能充充人数,打仗的时候根本就不能指望。
刘仁轨现在就是浿江口外,他再从沘泗城出兵,这样一来,扶余丰的一万先头部队完全可以打下来。
月黑风高夜,将军杀人时。
漆黑的江口突然飞过来无数的巨石,巨大的石块砸在地上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大地似乎都在颤抖。被惊醒的百济士兵惊恐的四散奔逃,却无处躲藏。
天空下起了巨石雨,任何地方都不安全,都只有被砸中的命运。
岸上惨叫声不断,刘仁轨冷峻的脸上满是坚毅。
等到岸上没有了任何声音,刘仁轨下令,大军登陆,杀光所有反抗之人。
等到大军上岸,发现敌人已经逃跑,岸上除了尸体再没有其他。
给我追!
刘仁轨一声令下,大军立刻循着敌人逃跑的方向追去。
这一边的刘仁愿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提兵来打,没多久就看到已经乱做一团的百济溃军,二话不说,提刀就砍。
这段时间刘仁愿过的太憋屈了,自己手里唐军太少,新罗的士兵就是个摆设,欺负欺负老百姓还可以,打仗只能认怂。
身为一个武将,却没有可用之兵,刘仁愿只能缩在沘泗城不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