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有座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洪东东
卢行之也知道王嫣然这小丫头和王也走得近,还有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合作,此时见崔贤无话可说,只好开口道:诸位,东西都进我们口袋了,再拿出来谁也不愿意。
是啊,苍蝇虽小但也是肉啊。其他几人连连点头。
卢行之接着道:既然这大唐商会是秦王担保,那我们就派个代表去给他们一点压力好了。
没错,是个好办法,这秦王总是要给我们几个世家一点面子的。
只是怎么说?由谁去说?
···
崔贤见大家又是沉默,愤恨道:这群老狐狸。起身敲了敲桌子,说道:几位叔伯不方便出面,就由小侄代劳吧。
第一百零九章 筹备大婚
正月的最后一天,整个听雨阁都笼罩在一层火红的喜庆氛围中。
后天就是王也大婚的日子,张家沟一千多号村民外加最早一批投奔王也的流民,大家都在欢声笑语中为王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听雨阁到竞技场之间的马路上,来来往往都是来帮忙的村民。
作为老宅的听雨阁自不必说,充当婚宴现场的竞技场经过马周几天的布置,如今已经到处挂满了红灯笼和红绸布,而空旷的场地中央,此时也搭建了一个高达五米的大舞台,四周全部用红绸包围装点,看着很是壮观。
竞技场的顶层的屋檐上,无数盏射灯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有的专门为观众席提供照明,有的朝空中射出一道光柱,然而大部分的射灯都集中在竞技场中央的大舞台上,此时十三和十四两兄弟正在控制室里熟悉各条线路的开关,两兄弟玩得不亦乐乎。
看台上,张七带着一帮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在观众席间低头忙碌着,十万个座位被他们按照编号划分区域,从上到下一共五层,每层都按位置好坏划分成十个区域,分别用红色的油漆写上座位编号,按王也的意思,位置的好与坏直接决定门票的定价,不可马虎。
而在张七的不远处,刚刚到听雨阁报道的阎立本也被王也拉来充当苦力,和阎立德一起,兄弟俩主要负责观众席中桌案的布置,这次王也打算大宴宾客,只要是来参加他婚礼的宾客,都能够享用免费的美食和美酒,到时候总不能让人家放在地上吃吧。
舞台的一侧,杜三娘作为这次婚宴的演艺负责人,正在彩排婚宴当天的几个节目,表演节目的嘉宾里,赫然可以看到茗烟阁的林妙妙望春楼的芷若还有红枫馆的篱落,当然,演出人员远远不止她们几个,场地上密密麻麻的女性艺人就有近百个。
舞台另一侧,张里正穿着一套红色唐装,衣服上一朵大大的牡丹花绣在衣摆上很是风骚,王也的婚宴助兴节目繁多,说书也是其一,作为本次婚宴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张里正此时也在教导着一帮说书人如何注意台风动作。
贵宾室内,王也和马周正在聆听着孔颖达的教诲,大唐的婚礼规矩繁多,特别这次王也还是尚公主,就更不能马虎了。
王也和马周,一个是新郎官,一个是婚宴筹备者,再加上两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么高规格的婚礼,秦王李二才特地让当朝礼部尚书孔颖达跑一趟听雨阁,亲自传授二人一些规矩事项,生怕他们二人闹笑话。
孔颖达人老心不老,因为代理农场的关系成为听雨阁第一批合伙人,如今对于王也和马周也是颇为照顾,将大婚当日的注意事项和人情世故一一道来,听得二人是受益匪浅。
将重要的环节交代完,孔颖达突然笑着问道:城主,你可知道为何国子监要向你讨那一千张门票?
王也闻言一愣:不是给学生们进场用的吗?难道有什么讲究?
一旁的马周嘴角一抽,一脸惊恐地问道:尚书大人的意思,他们不会是为了去扇诗来的吧?
去扇诗?不是准备一首催妆诗了吗?王也一脸懵逼。
孔颖达见二人惊疑,对着王也无奈摇摇头道:老夫还是来晚了一步,没想到你竟然连去扇诗都不知道,估计你也没有准备吧?
马周此时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道:城主,都是我忙晕呼了,这尚公主还有一个说法,文韬武略,学文的驸马要准备一首去扇诗,而习武的驸马则要准备一段武艺,目的是博得公主一喜,拿掉公主遮脸的画扇方可送入洞房。
孔颖达摇了摇头头,接着道:如今你诗鬼之名声震大唐,早已经有人将你与崔家长子崔一叶相提并论,甚至犹有过之,这次国子监几位老友断然是不会错过佳作问世的机会,这催妆诗你要在太极宫前朗读,他们自然能够第一时间知晓,但这去扇诗却是在这竞技场内才会用到,他们都是为了你的去扇诗来的。
额!王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心想还好只是一首诗,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反正自己已经是‘文抄公’了,不在乎再抄首去扇诗。
尚书大人,谢谢你的提醒,我想,如果只是一首去扇诗,两天时间应该足够了。
孔颖达和马周闻言一惊,前者提醒道:城主,你可万万不能如此随意应付啊,这可是尚公主,要是去扇诗写得不好,现场可是有近十万人呢,就连圣人也在当场。
马周也劝道:是啊,城主,此事万万不能马虎,实在不行,我马上组织一帮朋友来听雨阁共议,人多力量大,总能创出一首绝佳的去扇诗来。
孔颖达闻言点头,道:此计甚妙,老夫也可留下来助你一臂之力。
王也见二人真心相助,也不好再说什么,安慰道:二位放心吧,我王也从不拿自己的名声开玩笑,你们见我做出过什么烂诗吗?
这···二人闻言一愣,仔细想想还真是,王也如今几首诗都是千古绝句,就连之前送给二牛拿去装逼的诗句也是被人挖了出来,哪一首差了?
孔颖达点点头道:既然你小子信心十足,那老夫也不画蛇添足,就等着你的佳作便是。
马周也是一脸无奈地点点头,深知王也性格倔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希望王也能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别丢了自己的脸和皇家的颜面。
就这样,三人就婚宴的细节又讨论了许久,直到日落西山方才作罢。
另一边,虞府后院。
虞刘氏拉着宝贝女儿虞凌烟的小手是一阵又哭又笑,泪眼朦胧的老人家这是高兴哭的,虽然女儿出嫁心中颇为不舍,但如今虞凌烟已经二十高龄,放在大唐是妥妥的黄金剩女,老人家之前是担心得整日睡不着吃不好,就差没逼着虞凌烟随便找个人凑合着过了。
虞凌烟也是心中百感交集,虽然舍不得这个家,但心里每每想起王也还是甜蜜得不行,好在听雨阁离长安也就二十里路程,一天就能来回倒是不远。
此时见母亲虞刘氏又开始抽泣,虞凌烟拿起一块手帕将母亲眼角的泪珠擦去,安慰道:娘,你今天是怎么了?不是说好来帮女儿试穿嫁衣的么,怎么又哭了。
虞刘氏接过虞凌烟的手帕,笑骂道:臭丫头,还没嫁过去就开始嫌弃娘啦,娘这不是舍不得你么!呜呜。
虞凌烟刚开始还会跟着母亲呢伤感,但是一天下来已经麻木,噘着嘴反驳道:您还说呢,当初也不知道是谁非逼着我赶紧嫁人,还让哥哥嫂嫂一起来劝我,哼!
虞刘氏闻言伸手朝虞凌烟腰间软肉掐去,佯怒道:臭丫头,娘还不是担心你嫁不出去,要不是那王城主刚好年纪比你大,我看你怎么办!
虞凌烟自然也知道,身边同龄的世家男子不多,比自己大太多的自己又接受不了,小的肯定也不会娶自己,其实要不是自己挑剔,也不会十九岁还待字闺中,如今能够嫁给王也还真的是自己幸运。
想起王也,虞凌烟一脸幸福,拿起桌子上的红盖头往头上一盖,傲娇道:这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女儿注定是要嫁给他的,嘻嘻嘻~~~
第一百一十章大婚(上架一更)
裴寂,河东裴氏西眷房,与李渊交好,亲身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大唐建立后,裴寂担任尚书右仆射,封魏国公,曾征讨宋金刚,虽大败而回,但仍深受宠信。此后升任左仆射司空等要职。
就是这么一位大唐第一号宰相,这两天为了王也大婚的事情忙得是脚不沾地,明日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王也尚公主的大日子,但今日的裴府却迎来了几位族老。
虽然裴寂是当朝左仆射,但是在几位老族叔面前却是要矮了一辈,听闻族长和族中长老来访,放下手中正在书写的几份礼书,急急忙忙出门迎接。
会客厅中,一番寒暄,裴寂开门见山说道:城主与圣人合作的几份产业,想必各位叔伯已经调查清楚,这其中的巨额利益放在哪个家族中都是能够帮家族延续百年的产业。
裴氏族长裴唤钦今年已经六十有八,也算高龄,此时听闻裴寂提起那些产业,眼里闪过一丝精光,点点头道:玄真,你身为当初宰相,肯为了家族自降身份为一个县令做大媒,家族会将你的功德记录族谱。
在座几位族叔也是点头应是,裴寂闻言激动,自己两朝为官本可云淡风轻,但这族谱是流传万世,供后人敬仰观瞻的记录,如今又能在上面记下一件功德,也算为自己这一支提了许多分量。
裴寂笑着应道:玄真让各位叔伯不远万里从河东赶来,一是邀请各位叔伯前去参加驸马大婚,顺便将各位叔伯介绍给城主认识;这第二件事就是为了城主的谢礼。
族长裴唤钦闻言皱眉,问道:不是应了我河东三座农场吗?难道其中有变?
看着几位族叔一脸紧张的神情,裴寂道:农场的事情已经交接清楚,何况那些种子和农具也已经运往河东,我说的谢礼是——河东有宝!
众人一愣,什么意思:河东有宝?
裴寂接着道:几位族叔可知道那玻璃工坊的利润?
裴唤钦摇摇头:这玻璃和镜子不是圣人垄断的产业吗?固然利润惊人,但也不是我们能够染指的。
裴寂闻言一笑,道:叔叔有所不知,听雨阁的产业除了城主以外,还没有人有权利去垄断,就连圣人也不敢冒着被天下人唾骂的风险去抢夺城主的秘方。
众人点点头,道:没错,李渊也是世家出身,虽然如今当了皇帝,却更不敢做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比如,得罪我们这些世家门阀。
裴寂接着道:所以,城主告诉我,河东有宝!
众人不解,裴寂喝了口茶,道:之前城主给我裴氏的三处农场代理是一回事,但此事远比那农场大多了,河东有宝啊。
这是裴寂第三次提醒大家河东有宝了。河东是大唐时候的名称,放在现代就是运城。确实有黄河金三角之称。
会客厅中一片寂静,裴唤钦疑惑问道:那这河东有宝是???
玻璃最完美的原料,河东算一个,城主说了,虽然我们不能参与玻璃的生产,但是我们可以为玻璃生产提供原料,其中成本也只是几百个矿工和十几条大船而已。裴寂给了大家一个解释。
利润几何?
裴寂放下茶杯,眯着眼道:每年三百万两白银。
···
二月二龙抬头。
这是李渊亲自为王也大婚挑选的日子。
天还没亮,王也一番梳妆打扮后,就被裴寂这个大媒和秦怀玉等一竿子将二代拉着往长安赶来。
改良后的新马车速度飞快,而且加了避震器之后也不怕道路崎岖颠簸,仅仅一个时辰,一行人就在长安百姓的簇拥下来到太极宫前。
骏马上,王也看着面前一道透明的屏障,心里唏嘘不已:还好昨日又送来两车玉矿石,否则还真到不了这里。
这时,城楼上,李渊和一众后宫佳丽齐齐出现,后宫几位妃子第一次见到这个长安城中,声名远扬的财神诗鬼,都是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着。
而以李建成为首的一众皇子和驸马,从打开的城门中骑马而出,以王也为中心围成一个圆圈。
齐王李元吉对着王也笑道:城主,你可知道我们为什么把你围起来?
王也无奈点头,指着一众从门里走出来的公主说道:孔尚书告诉我了,待会我念催妆诗的时候,公主们会拿棍子打我,说这叫下婿。
一众皇子闻言大笑,李元吉道:知道就好,怎么样?现在拿点好处贿赂我等,说不得本王直接让众位妹妹下手收着点,打得轻点。
皇子们见李元吉开头,都是囔囔着要好处,王也见状苦笑,今日怕是要大出血,灵机一动,对着不远处提着木棍走来的公主喊道:我家中还有些护肤品,几位公主高抬贵手,回头几位公主殿下人手一份啊!
众皇子闻言一愣,倒是远处的公主听见是护肤品,长沙公主激动地回道:王城主说话算话,否则他日回门可有你好受的。
王也见她们是同意了,笑着承诺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众公主闻言一喜,可旁边围成一圈的皇子们不干了,李元吉气急败坏地喊道:城主,你好奸诈,妹妹们有了好处,那我们呢?
几个年龄较小的皇子也是咋咋呼呼,都在叫囔王也做人不厚道。城楼上,李渊和李建成李二相视而笑,朝众人喊道:三郎,差不多就好,可别错过了吉时。
王也感激地朝李渊看了一眼,朝几位皇子笑了笑,道:不跟你们开玩笑了,你们的红包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一人一辆电动车,回头自己去听雨阁领就是了。
李元吉见李渊开口,又听到王也送礼,驱马上前,揽着王也的肩膀笑道:算你识相,时辰也差不多了,你今天事情可是一堆,这就开始吧。
王也无奈点点头,跳下马,走到公主面前,大喊道:欢颜公主贵,出嫁牡丹前。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一首催妆诗念得铿锵有力,周边看热闹的百姓自然不知道王也念得好坏,只是都声声叫好,倒是一众皇子公主和人群里那些国子监的夫子学子却都呆了。
几位学生回过神来,一脸羞涩地嘀咕道:原来催妆诗还能写得这么文雅,王城主果然是我大唐第一才子。
旁上的裴寂早就对这首诗耳熟能详,毕竟当初王也一共拿了三首催妆诗供他和孔颖达选择,两人当时看着三首佳作惊为天人,费了好一番争执才选了这一首出来。
看到公主们都在回味诗中百味,全然忘了还要行下婿之礼,裴寂急忙上前,朝着长沙公主小声提醒道:下婿,下婿。
众公主闻言俏脸一红,看着王也一脸纠结,咬了咬牙提着棍子一副气势汹汹地打来。
就这样,长安城太极宫前,王也高声反复念着催妆诗。
身后一群公主拿着木棍上前打得王也抱头鼠窜,看着公主们一脸羡慕嫉妒的表情,王也已经不知道她们是否还记得先前的承诺。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在大唐有座城,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第一百一十一章婚宴(上架二更)
长安到听雨阁,长长的车队足有十里长,延绵不断。
依王也的要求,要带上娘家所有的人去竞技场吃婚宴,李渊很久没有如此开心,自然是大手一挥准许了。
禁军开道,宫里那些采女之上有品阶的妃嫔都被李渊允许同去,一些已经出嫁的公主和驸马,只要是在京城的,自然也一个不能少。就连太子府天策府齐王府的所有家眷也都全部出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