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平淡的平
反正自己是小游击队,灵活多变,如果31军能把鬼子赶出明光城,鬼子呈溃败之势,咱就干,要是没有成溃败之势,咱就不干。
要是31军没有把鬼子打败,咱就不更不能干了,咱这点小菜,不够鬼子塞牙缝,反正上头说的只是配合打点秋风。
老单现在仗打多了,都成老滑头了,不过话说回来,哪个老兵不是老油条这个看菜吃饭,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能耐的事情,吃多大能耐的饭。
游击队平时吃不上肉,喝点剩汤,所以,只能做喝剩汤的事,他们正规军整天吃肉的,就得干吃肉做的事情。
老单在昨晚仔细地看了这明光城外的几个要道,就把两个小队安排在道路的两边山林里。
到了第二天白天,队伍退远点,不管鬼子的轻重机枪扫射两边的山林,就是不出来,也不发出任何的动静。
等鬼子一进城后,老单就安排部队进入预设阵地,正等着31军开打,这一等就是半天,正当大家比较失望,将要撤退时候,发现明光城里打起来了。
31军组成十来支敢死队,换身挂满了手榴弹,背着大刀,挺着刺刀,在鬼子炊烟袅袅下,从明光城各个方向,突然杀进城里去。
一时间,整个明光城响起了大量的手榴弹爆炸声,接着马上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夹杂着晦涩难懂的广西方言声。
鬼子正饥肠辘辘地等着开饭,饭没等来,等来了一顿手榴弹大餐,接着是明晃晃的刺刀出现在眼前。
迫于应战的鬼子,明显准备不足,加上31军的敢死队不是一支,而是狗日的十几支,正漫山遍野地冲了过来。
都是不要命的货,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抱着一起,引爆身上的手榴弹,刺刀刀片刺弯了,就挥着枪托来砸,步枪打没了,就抽出大刀片来砍。
一片混乱中,鬼子想组织起抵抗和反击的兵力,都没有时间了,这个31军吃透了鬼子的招数,就是要快,快到不能让鬼子组织起兵力来反抗。
很多敢死队超越攻击,不和眼前的鬼子做纠缠,眼前的鬼子,就交给身后的战友来打,前几支敢死队,越过鬼子,直往城中央里突。
一路突入城中央,把鬼子的指挥系统给打乱了,鬼子的大脑一被打成浆糊后,剩下的鬼子,只能几个或几伙人,单独作战了。
最终,鬼子招架不住,几队人极力冲杀,合兵一处,朝城外突围而出,自然是朝来的路退走。
老单他们两个小队,就像那空着肚子、流着长长口水的老虎一样,正等着猎物一头扎过来。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夜蒙蒙一片,逃走的鬼子迫于身后的追兵,根本来不及察看前头的地形,反正是哪里好走,就走那里。
“扔手榴弹!”
老单一边吼着,一边扔出了自己手里的手榴弹,鬼子已经奔进了
481. 不要钱,要杀个痛快
“投降的不要,直接砍死掉。”
老单看到居然有跪在地上投降的鬼子,想着这些双手沾满了中国人鲜血的鬼子,这个时候还想着活命,岂有此理,马上命令大家,一切鬼子,格杀勿论。
那边的广西仔,也是如出一辙,才不管鬼子投降不投降,反正逮住一个,就往死里砍,谁要你鬼子的投降,看着就恨不得
482. 穿上属于自己的荣光
牛牯一来,第一件事就是找忠救军总队联系人薄云天,要求一批正规军的军服,差不多两个连的服装。
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宝华山大队是吃尽了之前出名的苦头了,被日军死死盯住,四周一封锁,整个宝华山就一片萧条了。
其实宝华山大队平时不怎么出击,对鬼子威胁也不大,但出名了,就不一样了,
483. 打上运输队的注意
大的辎重队不行,那就搞小的吧,小的也不好搞,就算是日军运输大队里的骡马小队,也配备了轻重机枪,有的甚至还变态地装备了迫击炮。
想想就可以理解了,主力部队打仗时候,任何一方都是非常重视后勤的保障,后勤不能保障到位,没打两下子,弹药供应不上,粮食供应不上,那这个仗还能打吗。
484. 掌灯夜行
最后牛牯把目光定格在管店这个地方,管店是日军离明光最近的一个镇子,驻守有日军一个中队。
从池河到管店有二十五公里,步行最少要六个小时以上,骡马运输则要更慢一点,需要时间更多一点,加上路上不可预测的耽误,最少要七个小时以上。
这么久的路,正常情况下,鬼子的骡马运输队不会
485. 夜袭柳庄桥
借着微弱的灯光,鬼子骡马运输小队都可以看见柳庄的那座木桥了,原先这里是有座石头桥的,因为打明光时候,给炸掉了。
后来明光又给日军夺去,就把柳庄的断桥给修好了,不过是工兵用木头木板搭起个临时的便桥,够运输队的骡马大车能过。
由于是交通要道,日军还在桥两头安排了岗哨,两个
486. 围点打援
这一把,还真让牛牯赌成了,在夜晚里伏击,省去了对选择伏击地形的需要,只要把兵力安排在鬼子必经之路的两侧,成为交叉火力就可以了。
当然也不是这么简单的,那换谁都可以去指挥部队了,牛牯还是在手里留了一个排的预备队,随时接应各处的预设阵地。
老练的鬼子,即使突遭伏击,也没有溃散,马上趴地散开,以免被轻重机枪的连发子弹一扫一大片,也避免被手榴弹一炸炸几个人。
可问题是,兵力是勉强在路的两边散开了,可没有什么可依托的掩体,这里是淮河冲刷出来的平原地带,最多是一点田埂和路沟可以躲一下。
没有事先挖好的战壕,现在也没有时间开挖,鬼子只得翻滚着,寻找可以藏身的地方,借着枪弹的微弱亮光,专门往田埂路沟里趴。
一旦让鬼子得到喘息的机会,马上就会组织起反击的力量,一般是只盯一点,所有的火力朝一处进攻,重点突破,突出重围。
牛牯领教过鬼子的强悍和战术,而且在伏击前,也在自己大脑里过了好几遍,怎么凭借并不优势的兵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击垮鬼子的主力。
当时都预想了管店一个中队的鬼子,可能会倾囊而出,也有可能只派出一个小队,但最大的可能是派出两个小队。
因为在柳庄桥那边的枪炮声密集程度,让鬼子知道,只派出一个小队的人马,估计不是很有把握。
鬼子还真的派出了二个小队,牛牯打了没几年仗,就快成精了,啥都让他给猜中了,问题是,就算是猜中了,没有足够的兵力和火力,还是不能搞定这一百来人的鬼子的。
鬼子可不是吃素的,人家既然要去救援,自然是披挂整齐,预想着战斗中的难度,只是没有想到,刚出家门不远,就被伏击了。
眼看着鬼子在一些田埂和路沟里要进行组织兵力反击了,牛牯再次使出一招绝招,断子绝孙的“绝”。
很简单,就是叫人拉响了事先埋设在田埂路沟的手榴弹群,一时间,在这些鬼子赖以藏身之地,都成了鬼子下地狱的大门。
原来,牛牯事先知道,单凭这一个连,肯定是不能和鬼子一个中队,甚至是一个小队来对抗的,就在伏击圈里的“藏身”之地,也埋藏了手榴弹下去。
这就是自制的土地雷,把手榴弹埋设在田埂地沟里,把手榴弹的弦用绳子绑起来,拉到自己的埋伏处,绳子用浮土稍微掩盖一下。
虽然这些绳子在前面的枪弹手榴弹下,断了一些,但没有断的,自然就能拉响,而且做了类似子母弹的设计,一旦一个母弹爆炸后,会扯动其他连线手榴弹的弦。
先天的军工不行,只能靠后天土办法来补了,要是有先进的地雷和电击雷管或是遥控炸药的,估计会把这些鬼子全部炸上天。
不过能炸成这样,已经是很满意了,那些埋设的手榴弹大概有一半左右起爆了,这一半的量,也够鬼子受的。
黑夜里,鬼子自己不知道还活下了多少人,同样牛牯也不太清楚,只看见一阵爆炸后,鬼子反击的枪声,马上稀稀拉拉下来了。
遭受如此重击的鬼子,居然还能独自作战,并逐渐靠拢,朝着一点拼命突围,这一点的选择,明显是自己大营的方向。
再傻的鬼子,此时也不会朝别的地方突了,柳庄桥那边,再也不可能去救援了,自身难保了,谁还能顾得上别人。
再说,现在就算是能朝柳庄桥方向突围出去,也是非常
487. 围援打援
牛牯手头里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兵力了,后悔当初没有从宝华山多带点人过来,多一个排也好啊,现在就可以把这个排杀入鬼子的营地里去。
可以断定,现在鬼子营地里几乎没人了,就算有,也就几个做饭养马的后勤人员,但还是要杀进去。
不是为了杀几个后勤人员,而是借此来扰乱跟他们死拼的鬼子
488. 摊上麻烦了
牛牯没有让大家继续去追这些溃兵,随便他们逃哪里去了,天大地大的,特别是黑夜里,找个人还真不容易,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打扫战场,还有刚才老单跟他说柳庄桥那边有一溜的弹药物质,这才是今晚花这么多力需要得到的东西,打鬼子只是顺手,抢东西才是王道。
其实打鬼子是必须的,不然人家鬼子哪那么容易让你把十几大车的弹药物资拉走,不先把鬼子打走,人家到时候撵着你跑,还有空拿东西走
贪财佬牛牯命令这一排人加快速度清理战场,能用的枪支弹药拿走,其他的零碎,就不要了,黑夜里浪费时间。
三下五除二,结束后,马上拉起人马去柳庄桥,两排人合在一起,准备按照事先预定好的路线,把这些弹药物资给拉走。
我去,都是大肥肉啊,牛牯随便摸了摸鬼子的物资,不是大米就是武器弹药,一大车一大车的。
虽然这些拉大车的骡马大部分死了,怪可惜的,但留下来的物资,牛牯一件也不想掉了,都是打包好的,大家靠人来拉大车走,几个人拉,几个人来推。
东西太多了,贪心的牛牯又不舍得扔,这就麻烦了,也差点招来大祸。
牛牯一边派出个通讯员,让他去追上老单他们,不用再追那几十个鬼子了,都成惊弓之鸟了,不可能敢杀个回马枪,来破坏他们拉弹药物资了。
一边招呼大家拉上弹药往西边明光河那边走,过了河就是31军的地界了,白天就和31军守这一段河边阵地的135师下面一个团联系好了,只要到了万埕,他们就回来迎接的。
大伙拉着大车走不快,走了近一个时辰才到小陶家这个地方,小陶家介于柳庄桥和明光河的中间,离万埕还有一个时辰的路。
看着时间不断地流逝,牛牯开始有发急,行进得太慢了,如果不能再天亮前到达万埕,这批弹药物资估计是白抢了,肯定是要扔掉烧掉的。
大白天的,鬼子是不可能让牛牯大摇大摆在路上把他们的物资给运走的,随便几炮就轰掉了。
再说,今晚上半夜在柳庄桥那里乒乒乓乓地打了大半宿的,肯定是惊动了周边的鬼子了,现在令人焦急的不单单是大家运送物资走不快,怕被鬼子追上的问题了。
还有,之前派出联系老单的通讯员还没有回来,不知道老单他们有没有收到消息,虽然在白天说好了,把鬼子赶远了,就马上回师,一起搬运物资。
可这个预定方案里,无法确定到底把鬼子赶到多远赶到哪里才算是结束所以,牛牯派出通讯员去通知他们,让他们马上回来。
而现在,那通讯员不但没有回来复命,而且在老单追击鬼子的明光城方向,也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甚至有小炮的声音。
这个就麻烦了,难道老单他们被鬼子在明光城派出的救援部队给截住了开始焦灼的牛牯向老单派出第二个通讯员,告诉他们马上回师,往万埕这边靠拢。
越担心的事情,就越会发生。
老单他们真的给明光城外的日军救援部队给截住了,驻扎在明光城的日军大队,得到通知,去救援管店的一个守卫中队。
本来在平原地带的夜晚,枪炮声很容易传播,管店这边的枪炮声早就传到了这边,只是没有上头的命令,不能轻举妄动,只是派出几拨斥候去侦查。
斥候回来的报告,加上上头的通知,这个大队当即派出两个中队向管店方向去接应管店守备中队。
就这两个中队还走出多久,就碰上了撤退下来的管店中队(现在只剩一个小队人马),接着又迎上了老单的追击部队,老单他们当即被日军缠住,脱不开身了。
也怪老
489. 陷入包围
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这是连长排长这样下级军官的职责,作为战场上最灵活有力的作战单位,需要主官带头行动,追求作战速度,以及局部的作战强度。
如果连排级干部都要像中高级军官那样,在后面审时度势再作出决定,明显不能满足快速反应的作战速度。
连排级军官领导的
490. 要死,就要死在一起
老单也想到,如现在突围,也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狡猾的鬼子不进攻,就是不想在黑夜里暴露自己的位置,造成不对等的损失。
他们如同狩猎场上狡猾的狮子一样,不急着冲入野牛群里挑起战端,因为那样子,自己也会被野牛给顶伤了。
动物没有医院,受伤的代价,大部分是死,因为受伤,可能会感染
491. 围魏救赵
正当被围在明光城南小山上的老单一筹莫展时候,明光城北突然响起了密集迅猛的枪炮声,是51军,老单第一反应就是51军来救他们了。
正是51军,51军113师337旅窦光典旅长率领673、674两个团猛攻明光城,差不多明光城那边一打响,老单这边城南小山日军包围圈外面,也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
492. 杀回明光城
这鬼子大队长还是想多了,眼见明光城南门一破,大量涌入的中,鬼子大队长就知道大事不好了,刚才确实想多了。
而且,当看到城内大火四起,鬼子大队长更是惊恐,现在估计自身都难保了,根本谈不上要去接应城南的两个中队了,而是带着为数不多的一个中队人,仓皇往北门逃跑。
鬼子原本是
493. 反守为攻
这个时候,明光城也是火光冲天,城内的鬼子也逃出城外,在北门外被消灭殆尽了,几个团的人,除了占领明光城和打扫战场外的,也都在原地等待旅部师部的命令了。
对付两个中队的鬼子,自然是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其实一个团就足够了,人多了反而不好,兵力拥挤在一起,施展不开,是很危险的,鬼子一枪过来,都有可能伤到人。
见此情况,51军113师也马上做出反应,673团留在明光城做预备队,肃清残敌和灭火,678团往西面明光河进发,和31军取得联系,因为现在那边也乒乒乓乓打起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