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旗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安溪柚
邹波显然在这方面做足了功夫,回答的那叫一个有板有眼,直听得申达民是两眼放光,心中更加的热切。
也难怪申达民会如此的激动,那可是电视机,在80年代属于难得一见的新玩意,一台普通的黑白售价就要一千五百块,在平均工资只有几十块的当下,绝对属于奢侈品。
往往一个村子、一个街道就只有那么一两台,以至于很多大人孩子傍晚时分都会聚集在有电视的人家,热热闹闹的跟看露天电影似的。
申达民的邻居家就有一台电视机,12寸黑白的,屏幕小得可怜,可就这样,依旧挡不住街坊四邻的观看,连申达民有时候都会去凑个热闹。
也正因为如此,申达民不但切身体会到电视机的受欢迎度,更看到电视机的光辉前景,只可惜苦无门路,搞不到电视机生产线,否则他早就砸锅卖铁也要弄上一条。
如今听邹波说市计经局的宋副局长能够从rb进口电视机生产线,申达民顿时有一种苦苦的媳妇熬成婆的喜悦感,当即兴奋的直搓手,但说话的语气却带着几分埋怨:“这么好的事,你怎么不早说,刚才开会的时候,你就应该说的。”
邹波却是尴尬的笑了笑:“焦厂长的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就怕当面说出来,他不高兴。”
“只要厂子好,管他高兴不高兴,走,你这就跟我去见焦大林,这事儿非得跟他当面说清楚不可。”
闻言申达民脸色一沉,拉起邹波就去找焦大林。
此时的焦大林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倒不是因为党委会上与申达民的意见向左,而是关于分期付款本身似乎有些不妙。
连育才回到县里快一个星期了,有关分期付款的消息却跟石沉大海一样,这让政治敏感度颇为灵敏的焦大林有些忐忑,因为有些时候,上级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
是顶住内外压力继续搞,还是低着头退回原路,焦大林心里其实挺纠结的,没办法,如今的奋进厂真的快要难以为继了。
除了维修1143船获得博林驻泊港的一笔维修费外,就只有修理四艘渔船的一万两千块钱,加在一起还不够塞牙缝的,就更别说要造新船。
当然抛开资金问题不谈,奋进厂的技术、设备和人员都存在很大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建厂时奋进厂的定位就出了偏颇,成了一家主攻水泥船的造船厂。
这种诞生于特殊年代的特殊船种,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等火热退去后,又因为本身的固有缺陷又迅速退出历史舞台,奋进厂就是伴随着水泥船的浮浮沉沉,最终沦为如今的尴尬局面。
正因为如此,奋进船厂的转型势在必行,关键是如何转,又怎么转,在这方面他和申达民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关键是两人的具体路线有所分歧。
焦大林觉得既然是船厂,那还是以造船业为主,将水泥船厂转型为一般型船厂,正是基于此种观点,焦大林才会不遗余力的把1143船拉
第二十九章:来自市里的红头文件
申达民真的是气坏了,前一刻几个人说得还热热闹闹,可等蒙建业出去后,焦大林直接变卦了,申达民见过翻脸的,可却没见过这么快翻脸的,自然是惹了一肚子气。
焦大林可不管申达民如何发脾气,就当什么都没听见,乍听到电视机生产线,焦大林的确很心动。
直到蒙建业问出那两个问题,头脑发热的焦大林便冷静下来,旋即便改变之前的意见,以至于此时此刻他的意见很明确,如果不把rb生产线的具体情况搞明白,爱谁上谁上,反正奋进厂就是不能上。
夹在中间的邹波这下杯具了,焦大厂长觉得他太过轻浮,连具体情况都没搞清楚,就开始上蹿下跳。
而申大书记则认为邹波意识先进,但胆气不足,开会的时候不把这事情说出来也就罢了,看着厂长在错误的道路上已然放飞自我却不阻拦,反到是劝他不要生气,简直就是两面派。
邹波都快哭了,你们拼个奇虎相当,就把火气全往我身上撒,我招谁惹谁了
可委屈归委屈,邹波却一句话都不敢说,只能任由两位大佬各种对喷之后,带着无法宣泄的火气,拿着他摩擦摩擦。
走廊里的孙宏红惊得小嘴早就张成了“o”字,直愣愣的站在那里,与其他被争吵声惊动出来的其他科室人员一起,听得是目瞪口呆。
直到办公室主任刘浩呵斥众人回去,孙宏红这才吐了吐舌头矮身钻进了楼道,蒙建业则跟个没事人似的,优哉游哉的顺着楼梯下去,可还没等他迈步离开厂办大院,孙宏红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突然跳出来,劈头便问道:“蒙建业,厂长和书记吵得那么凶,是不是你使得坏”
“天地良心,我就说了两句话就被申书记给撵出来,我倒是想使坏了,可条件他不允许呀!”蒙建业摊了摊手一脸无辜的回答道。
孙宏红却是双眼微眯,旋即伸手指着蒙建业,笑得跟个偷了鸡的狐狸似的:“你要是不说这话,我说不定就信了,现在我敢断定,绝对是你干的,别以为我没听见,焦厂长可是提了几次你的名字。”
“好吧,如你所愿,是我干的,满意了吧!”
孙宏红愣了愣,可旋即柳眉微蹙,她没想到蒙建业这么快就承认,要知道眼前这家伙的脸皮比船板还厚,一般情况下很难让这家伙主动承认错误,可这一次怎么
“你不想问问为什么嘛”
正当孙宏红为蒙建业反常的举动而百思不得其解之际,蒙建业就突然问了一句,孙宏红顿时从茫然中进行,旋即便如同找到新大陆一样,连连点头:“对,到底为什么呀”
“就是觉得申书记和邹科长说得不靠谱!”
“就这么简单”
“那你想多复杂”
“那可是电视机,电视机,电视机!你居然觉得不靠谱”孙宏红显然对蒙建业的回答很不满意,将电视机一连说了三遍,以强调其重要,可蒙建业却无所谓的摊了摊手:“所以你做不了厂长,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丢下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蒙建业抬腿就朝着露天船坞走去,他不是不想告诉孙宏红里面的原因,问题是这妹子的时常脱线的潜质,让他很是无语,只能说明他们老孙家的脑回路都很惊奇。
 
第三十章:效益一下子上来了
“同志,能帮我们的船的先靠岸嘛我在这儿都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奋进厂外的海面上,一艘奋进厂的水泥小艇刚刚靠近一艘渔船,上面的船老大便焦急的冲着艇上的人员喊道。
驾驶小艇的奋进厂职工脸上有些为难:“老乡,不是我不想给你靠上去,你也看到了,这几天来厂里船实在太多了,您再等等,再等等。”
“再等等……”船老大嘴里嗫嚅着,手搭凉棚朝着船厂的泊位上望去,只见不宽的泊上听了五、六艘大小不一的渔船。
更远处的船厂内,三块露天船坞里还摆放着三艘正在维修的渔船,船老大见状,心中不免焦急。
他是从临市慕名过来的,本以为来到船厂就能修上,就没带多少补给,哪成想居然还得排队,眼看已经大中午了,靠不了岸,他连喝水都成问题。
于是收回目光的船老大,眉头皱的愈发深了,可旋即看向奋进厂的水泥小艇,眼睛却又莫名的一亮,连忙笑着恳求道:“同志,您看一会儿能不能搭你的小艇上岸,我这船上的补给不多了。”
“这不必担心,我们就是给你送水、送饭的。”说着指了指船后头的几个大木桶,船老大这才发现上面不但冒着热气,隐隐的还能闻到菜饭的香味儿,不禁有些愕然:“你们……你们还负责供水供饭”
“我们厂长觉得漂在港外的老乡们辛苦,就让厂里的食堂多做了一些饭菜,好让你们别那么辛苦,别傻站着了,赶快把防撞轮胎放几个,我这水泥船可不经撞。”
驾驶小艇的职工也是个爽朗的人,话不多但却格外亲切,船老大自然是依言行事,等端起饭菜,船老大不禁感慨,这奋进厂做事还真是细心,别的不说,就凭给港外排队的船饭菜和饮用水,他便觉得就算没有分期付款,他也要全额在奋进厂修船。
类似的情况还在其他的地方上演着,奋进厂仅有的三艘水泥小艇来回穿梭,为港外排队的渔船送去饭菜和饮用水的同时,也让一个个船老大更加坚定自己来对了地方。
焦大林站在水泥小艇的小码头上,听着负责运输的职工们的反馈,早就笑得合不拢嘴:“小蒙,你这注意不错,一下子就把人给留住了。”
“我这点注意都是些小把戏,主要还是厂长您的魄力够大,不然可没有这么热闹。”蒙建业可不是谦虚,他不过是用了点商业上的小把戏,增加客户的好感度罢了,
与焦大林这些日子承担的非议和压力根本不值一提,要知道那天连育才送过来红头文件其实并不乐观,通篇没有同意分期付款的表述也就算了,字里行间还隐隐有着反对的意味。
若不是焦大林顶着巨大的压力,以文件没有明确为借口,强力推行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修为渔船的举措,就算蒙建业有再多的增加客户好感度的办法,也是无济于事。
“你这小子,什么时候也学会拍马屁了还魄力大再大也没有你的心大”
蒙建业的眼睛顿时睁大,心说我心哪里大了,这段时间挺安分的呀。然而还没等他开口辩解,焦大林便双手往身后一背,冷哼一声:“就知道你小子心里头不记事儿,申书记被你都气住院了,你还有心情嬉皮笑脸,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蒙建业真的很想朝焦大林竖两个大大的中指,申达民明明是被你焦大林给气住院的,怎么又把锅甩到自己身上,这脸皮得多厚的人,才能干出这种事。
&n
第三十一章:驳船
“低”
一听蒙建业这话,焦大林不由得叹了口气:“就算再低也没办法,我也想找清淤船呀,可那玩意太金贵了。”
焦大林这话倒是不假,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缺,很多地方还需要粮票、布票来调节生活必需品,就更别说用于港口建设的特种船舶了。
清淤船是有,但大部分集中在北方的海军工程局,以及长江内河的工程兵手里,一般的地方单位基本很难看到,像奋进这样在偏远海岛上的小厂就是听都没听说过。
所以在这里一般的清淤工作都是采用极为古老的办法,那便是利用退潮时,将一部分海域围起来,依靠人工将水底的淤泥打散,在利用海水涨潮冲刷干净。
如此模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清淤效果也不明显,因为涨潮的海水带走的那部分泥沙并没有完全冲到深海,大部分都沉淀在港外的深水区,久而久之港外也会变得淤塞。
焦大林也知道人工清淤的弊端,可就像他说的那样,他也没有好的办法。
“咱们为什么不自己造一个”蒙建业诧异的问了一句。
焦大林闻言,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造一个你说得到是轻巧,整个厂子堪堪能把渔船修明白,就想着去造船清淤船的船型是什么样里面的结构需要什么样的材料放样要多少舱室要设置几个最低功率是多少最高功率又是多少电焊、切割、铆接、钣金、机加工能不能跟上去,各部分的成本是多少……”
蒙建业被焦大林连珠炮似的问题,直问得有些发懵,这套路有些不对呀,不应该是自己提出个闪亮的观点,作为领导的厂长大人就应该拍着大腿表示赞同。
怎么焦大林非但没有同意,反过来还给他一顿科普,唉,要不怎么说能做厂长的人都有两把刷子呢,看来以前看的小说都是骗人的。
“总而言之,你可别把造船当成过家家,申书记这个人是固执,古板,但那天跟你说的话我觉得还是很对的,没事儿多读读书,别脑袋一热什么话都说,小心犯错误!”
见蒙建业愣愣的不说话,焦大林还以为蒙建业是被自己说得难为情,不由得把口气放缓,细细的提点了一句。
蒙建业能怎么办难道还要继续说他会造清淤船估计自己的话还没说完,就得被焦大林批得找不到北,没办法,实在是奋进厂的实际情况根本没办法造新船,又何谈去造船
所以蒙建业只能讷讷的点头表示受教,便带着核算港口清淤的任务,匆匆离去。
焦大林站在原地看着蒙建业离去的背影,不禁深深的叹了口气:“最近的的担子压得很重,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撑下来。”
正如焦大林所感慨的那样,这段时间蒙建业肩上的担子的确很重,不但要培训一线职工橡胶捻缝工艺,还要帮着焦大林处理一些零散的核算,如今又要让他参与港口清淤的工作,这对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负担不可谓不重。
可正如厂子无法造船一样,焦大林也是没办法,他是空降到奋进厂的,本就没有可靠的人手去用,再加上申书记等人的掣肘,他这个一厂之长没被架空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他也只能让靠得住的蒙建业多担待点儿,权当是对他的培养了。
蒙建
第三十二章:被拒绝的焦大林
“货运公司到是想卖了,可哪有人买呀,里面的设备全都烧坏了,既不能当渔船,也没法拉货,就是一堆废铁,谁会要”
鲁阿叔吧嗒了两口烟袋锅,慢条斯理的说道,蒙建业一听,不禁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也就是说,货运公司会白送”
“差不多吧!”鲁阿叔点点头:“窝在货运码头都好几天了,搞得货运公司的其他船很不方便,只要能找到里面的关系,顶多就是两瓶酒的事儿。”
然而说着说着,鲁阿叔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连忙把烟袋锅子顺到一旁,狐疑的盯着蒙建业:“我说小业,你不会想把那条破船给搞回来吧”
“额……有什么问题吗”
“还问题”这次没等鲁阿叔开口,一边的苗阿伯便把手里的烟袋锅子一收,抢先开口:“给我们修船时看着你挺机灵的,怎么这个时候犯糊涂,那船倒贴都闲占地方,你要他干啥我劝你还是省了这份心吧。”
“是呀,是呀,那船就是个空壳子,不是啥好东西,你要是想要船用,跟阿叔说,阿叔回村就给你弄几条。”鲁阿叔也在一旁符合,霸气的架势,就差侧漏了。
蒙建业只能笑着连连摆手:“二位叔伯不用那么麻烦,我要的就是那条船壳子,要是好的,我还不要呢,您二老不是有亲戚在货运公司嘛能不能帮我介绍介绍”
见蒙建业如此坚持,苗阿伯和鲁阿叔也不再说什么,而是彼此看了一眼,瞬间便在彼此的眼眸中看到保持多年的默契。
旋即鲁阿叔便沉吟一下,方才缓缓开口:“我是有个老表在运输公司,既然你小业开了口,我和苗老哥也不能当没事儿人,咱们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儿就包在我身上,到时候你听我们的通知提船就行。”
“这样不好吧,具体费用什么的,还是由我来出吧,咱们该多少是多少……”
“你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娃子,还是省省留着娶老婆吧,这点儿小钱我和鲁老弟还不在乎……”
还没等蒙建业把话说完,苗阿伯便出言打断,见蒙建业还想说,直接伸手给止住:“小业,你可别跟你叔伯两个客套,前些日子要是没有你,我们两个村子也就没有今天,俺们老哥俩就更没有现在的风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