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狂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戚健道:“老彭啊,坐。”
彭太平坐了下来,戚健拿起自己的烟,给彭太平和陈贤义一人扔过去一颗烟道:“老彭啊,星晖同志啊,今天把你们叫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商量的,贤义同志今天收到了一封举报信,你们先看看。”
陈贤义拿出了那封举报信,彭太平笑道:“镇长你先看吧。”
苏星晖便装模作样的又把那封举报信看了一遍,看完后,他的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情,他把信递给了彭太平道:“彭书记,你看看。”
彭太平把信拿了过来,本来他的脸色还很轻松的,可是看完了信,他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愣了半晌之后,他重重拍了一下茶几道:“这个彭四平,这也太不像话了吧这样的事情都敢做。”
戚健道:“老彭啊,你也不要这么说嘛,事情还没定性,还需要调查嘛。”
苏星晖道:“是啊,这件事情还需要调查嘛。”
他们说要调查,不过彭太平心里太清楚了,这件事情是真的,肯定是真的,他这个弟弟太喜欢贪这样的便宜了,这上面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而且那几个名字他也都认识,确实是他和彭四平的表弟和侄子。
但是说实话,这件事情之前彭太平并不知情,如果是前几年,彭四平做这种事情倒不怕,彭太平根本不会阻止他,可是今年的形势不同了,苏星晖来了,他彭家在小湖村再也不可能一手遮天了,做了这样的事情,瞒不住人的。
彭太平虽然是负责今年的受灾危房改造资金的审核,不过这一次各村上报的名单他并没有仔细看,也并没有亲自到村里去进行核实,而是扔给了手下
第三百二十九章 解决销路
第二天一大早,彭四平在彭太平的陪伴下,到镇政府向陈贤义主动说明了他虚报、冒领受灾危房改造资金的情况,并且将冒领的资金带来,向陈贤义上交了。
彭四平将会接受他应得的处罚,而彭家湾镇党委也将彭太平要辞去镇党委副书记的请求汇报到了县委,县委开了一个临时常委会对他的辞职请求进行了研究,决定同意彭太平的辞职请求。
县委的正式通知很快下来了,彭太平被调到县方志办任副主任,县委从赵家桥镇调来了一位副书记,名叫梁金水。
梁金水之前一直在赵家桥镇任职,赵家桥镇这几年的工作都做得不错,梁金水的表现也很好,他年富力强,他调来彭家湾镇,算是加强了彭家湾镇的领导力量。
而且梁金水的到来,也增加了彭家湾镇非本地干部的数量,这对于彭家湾镇的工作开展也是有着很大的好处的。
至于小湖村的村主任,由小湖村村民委员会临时选举产生了一名新的主任,这名新主任名叫何耀发,这也是近十年来小湖村第一位不姓彭的村主任。
何耀发能当上这个主任,也是因为今年以来彭氏家族屡屡受创,先是彭氏五虎被抓,接下来彭四平出事,彭太平辞职,彭氏族人都有一些风声鹤唳,没人出来竞选这个村主任,何耀发才能当选。
何耀发曾经在外面打过两年工,见过一些世面,他又是一个敢于仗义执言的人,曾经因为彭氏五虎欺压乡民,鱼肉乡里而到镇政府去告状,没有得到回音,却被彭氏五虎打了一顿。
也正因为这样,何耀发在普通村民中还是很有威望的,这一次他能选上这个村主任也是实至名归了。
何耀发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对苏星晖让老百姓种植蔬菜的想法是很赞同的,所以他联合一些要好的村民,注册了一个合作社,非常积极的在准备大面积种植蔬菜的事情。
现在他在当上村主任之后,也准备继续吸收成员,把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最终达到让全村村民共同致富的目标。
八月中旬,在连续高温了近一个月之后,终于下雨了,这一次下雨,也算是久旱逢甘霖了,虽然彭家湾镇在长江边,一个月不下雨也不会缺水灌溉,可是高温对水稻的生长影响还是很大的。
现在下了雨,气温降低了不少,让人觉得凉爽了,对水稻的生长也是很有好处的。
虽然现在还在汛期,可是只要不是那种持续的暴雨,长江的水位也很难再超过警戒水位了。
殷祚刚又来了一趟彭家湾,这一次他带来了上俊县机械厂试制成功的几种农业机械,苏星晖陪着他在东塘村找了几块空地,进行了试用。
殷祚刚这一次带来的农业机械有旋耕机、起垄机、移栽机,还有一套滴灌设备。
旋耕机是机械厂成熟的机型,在猛虎岭乡现在用得非常好,在彭家湾镇试用当然也是没有问题的,看着那拖拉机拖着一排旋转的刀片,在地上耕出了一条条深深的地垄,刘铁钢等几位村民都高兴的点着头,这东西一台顶得上几十头牛呢,要是用上这东西,农忙的时候,得节约多少人力啊,对抢农时也有好处呢。
起垄、移栽是蔬菜种植中重要的两道工序,这两道工序耗费的人力也相当大,殷祚刚是按照专家和村民们描述的工序过程,试制出了这两种机械,这一次试用之后,专家和村民们又提出了一些意见,殷祚刚表示,自己回去之后会进行改进,试制出更加成熟的机型的。
至于滴灌设备,也是已经比较成熟的设备了,这种滴灌设备在猛虎岭已经普遍使用了,猛虎岭毕竟是山区,水源没有那么丰富,他们大面积的种植药材和果树,对滴灌设备的需求是很大的,滴灌设备可以节水、节肥,提高产量和质量,现在在猛虎岭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设备了。
彭家湾虽然不缺水,可是种植蔬菜的时候是秋冬季节,正是每年长江中游雨水最少的季节,如果那时候连续不下雨的话,这蔬菜就得完全靠人工来灌溉,那得花多少人工因此,滴灌设备对彭家湾的蔬菜种植也是非常重要的。
滴灌设备不但可以进行灌溉,而且可以施肥,由于水和肥能够均匀的施到每棵菜苗上,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也是很有好处的。
罗平就估计,使用了滴灌设备的话,蔬菜亩产量最少能够提高百分之二十以上,这个增产幅度相当大了,只需要一季,就完全可以把这些机械的费用给挣回来。
当时,就有好几个合作社都向上俊县机械厂订购了一批农业机械。
接下来,由镇政府担保,帮着这些订购农业机械的合作社向农行和信用社贷了款,用这贷款来支付农业机械的货款,以及之后所需的建设大棚、种子钱、化肥钱等等。
八月底的一天,余高山来到了彭家湾镇,这一次也是苏星晖打电话让他过来的。
来到苏星晖的办公室之后,余高山道:“星晖,你现在这办公室可比在猛虎岭的时候条件强多了。”
第三百三十章 建个批发市场
苏星晖笑道:“高山哥,你就等着看吧,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以后你一定会成为大老板的。走,我带你去找几个合作社签包销合同吧。”
苏星晖带着余高山先去了小湖村,找到了村主任何耀发,何耀发除了是小湖村的村主任,现在也是小湖村最大的蔬菜生产合作社的社长。
苏星晖把余高山的身份介绍给了何耀发听,余高山也从兜里掏出了自己的名片,名片上印着惠农贸易公司总经理余高山的字样,上面还有余高山的大哥大号码和呼机号码。
何耀发是见过世面的,他一看余高山的名片,就知道这是个有实力的,何况他又是苏星晖带来的,何耀发当然也就放心了,他笑着对余高山道:“余经理你好啊,快请坐。”
苏星晖和余高山坐了下来,苏星晖道:“老何啊,你们合作社是准备自己找销路还是想找个公司包销呢”
何耀发道:“当然是找个公司包销了,我们自己哪里去找销路啊。”
苏星晖道:“那余经理他们公司就是做这一行生意的,你可以跟他好好谈谈。”
何耀发高兴的说:“那可太好了。”
余高山问道:“何主任,你们成立了一个蔬菜合作社是吧有多少亩蔬菜种植面积”
何耀发道:“我们合作社啊,现在已经有了一百五十三户村民参加,已经登记的蔬菜种植面积有一千二百多亩,其中大田蔬菜面积有九百亩,大棚蔬菜面积有两百多亩,而且现在我们还在动员其他准备种植蔬菜的村民参加合作社,预计能够达到两到三百户村民,蔬菜种植面积能够达到两千多亩。”
何耀发期待的看着余高山,他希望余高山能有这个实力把这么多蔬菜地产的蔬菜都能包下来。
余高山道:“何主任,你们这两千多亩地的蔬菜,我想全部都包下来,你觉得怎么样”
何耀发大喜过望:“余经理,你说的是真的这可是两千多亩地的蔬菜啊,一季蔬菜的产量有可能达到一千多万斤啊!”
余高山笑道:“我说的当然是真的,你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签包销合同啊,不但是你们这两千多亩地,我还想再包几千亩地呢。”
何耀发惊讶的说:“你还要再包几千亩啊余经理你可太有实力了,包这么多地,不得要几百万啊”
余高山笑道:“也要不了那么多,只要周转得快,有个几十万周转资金就可以了。”
何耀发道:“就算是几十万那也很了不起了。对了,余经理,到时候你收购蔬菜的话,会给现金吧”
余高山道:“当然是现金了,这样的农副产品还打什么白条啊我可不是粮食局。”
余高山说的是一句笑话,不过正是这句笑话,让何耀发放了心,这年头啊,农民向粮食局的收购部门交公粮,十次有九次领到的都是白条,本来就是几毛钱一斤的粮食,还领不到现金,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兑现,这让农民的日子可怎么过
何耀发当然也是深受白条之苦,现在听余高山说他收购蔬菜都是现金,他可高兴了,当农民的,穷惯了,谁不想手里有点活钱啊,他搓着双手道:“那可太好了,那可太好了。”
余高山道:“不过何主任,我包销是包销,可那价格现在不能说死,只能随行就市,这蔬菜的价格波动太大了,定高了我可能亏本,定低了你们又不划算,我觉得这样对我们双方都好。”
何耀发点头道:“这个道理我明白,应该随行就市,应该随行就市。”
余高山道:“今天我公司的公章没有带来,我过几天再来一趟,把公章和合同都带来,咱们就把包销合同给签了。”
何耀发道:“好好好。”
余高山跟他谈妥之后,便起身告辞,何耀发却说什么都要留他和苏星晖在自己家吃饭,余高山道:“何主任,你的心意我心领了,不过饭我就不吃了,我还要再去跟几家合作社谈包销的事情呢。”
苏星晖也道:“老何,饭就不吃了,我们还有事情,以后你们还要长期合作,见面吃饭的机会多得是呢。”
何耀发这才点头道:“行,那下次签合同的时候再在这里吃饭吧。”
余高山跟苏星晖一起,又跑了几家合作社,初步谈妥了合作的事情,有了惠农贸易公司包销的承诺,这让参加这些合作社的农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就更强了。
余高山没过几天,就带着公章、合同,又来到了彭家湾镇,跟之前谈好的那些合作社签订了蔬菜包销合同。
他还告诉苏星晖,他已经联系了一些江城的菜贩子,让他们到时候到彭家湾来收购蔬菜,当然,这些菜贩子自己并没有成立公司,因此也不会跟合作社签什么包销合同,但是,现在江城蔬菜供应短缺,这些菜贩子正愁没地方进货呢,彭家湾离江
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过留名
苏星晖道:“他现在当这个派出所长确实当得还是挺称职的,他在县公安局也工作了六年了,各方面能力都还是挺不错的。”
许海民道:“对了,星晖,你今天叫我来有什么事情”
苏星晖道:“许叔叔,小光,走,咱们一起出去转一转。”
许海民和许小光忍住心中的疑惑,跟着苏星晖一起出去了,苏星晖又跟办公室说了一下自己的去向,便坐上了许小光开的车,开向了西边。
不到两分钟,苏星晖让许小光把车停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三人一起下了车。
几人站在这个路口,随着苏星晖一起眺望着,这个十字路口,向东五十多公里是江城,向西二十公里是上俊县城,向南三十公里是峪林市,向北则是江堤。
以十字路口为象限原点的话,东北方向的第一象限开发得不错,在那块地方上有老百姓开着一些副食店、水果店、餐馆之类的店铺,不过另外三个象限都还是田地,并没有进行开发。
苏星晖道:“许叔叔,这块地方很不错吧”
许海民点头道:“这块地方当然是一块风水宝地了,怎么,你有什么打算”
苏星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指着南边那广袤的平原道:“许叔叔,镇里今年下半年会大规模的让农民种植蔬菜,现在已经确定的蔬菜种植面积就有六万亩左右。”
“六万亩”许海民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这么多啊”
苏星晖点头道:“对,就是六万亩,而且以后还会更多,我还打算辐射到周边几个乡镇,让他们也种植蔬菜呢。”
许海民道:“那这么大的蔬菜种植面积,销路能解决吗”
苏星晖道:“销路我们在想办法,已经找了一些经销商上门来收购,另外,我还打算在彭家湾镇修建一座蔬菜批发市场,吸引各地的菜贩子到这里来进菜呢。”
许海民道:“我这下明白了,你是不是打算就在这个地方修建这座蔬菜批发市场啊”
苏星晖点头道:“是的,我是这么打算的,您觉得把蔬菜批发市场建在这个地方怎么样”
许海民打量着这块地方,点着头道:“这确实是最佳地点,十字路口,离上俊、峪林、江城都不远,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蔬菜集散中心啊。”
苏星晖道:“所以我今天才把您找来,这个蔬菜批发市场,我还是想交给您的公司来承建。”
许海民知道,现在他们海民建筑是苏星晖最信任的建筑公司了,这么重要的工程,他想到自己,是很正常的。
这份信任,许海民当然不会辜负,且不说海民建筑能够有今天这样的规模,与苏星晖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就说许海民自己的职业操守,也让他会去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个承建的工程。
许海民道:“如果真是我们公司承建,我当然会尽心尽力的把这个工程做好,不过,现在县里的大工程不都是进行招标吗”
苏星晖笑道:“难道您没有信心中标吗”
许海民跟苏星晖对视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许小光道:“星晖,这个蔬菜批发市场,你们镇里打算投资多少”
苏星晖道:“镇里的财政现在不是很宽裕,能拿出三十万就算不错了。”
“三十万”许海民皱眉道:“那无论怎么节约成本,也不可能建得起多大的一座批发市场啊,按最低的建安成本,最多能够修建一千多平方米的面积,可是你们还有征地补偿,还有配套设施,准备怎么解决”
苏星晖道:“我打算向县里再求求援,我想我们这个工程,县里一定会支持的,我们再用镇政府的财政抵押向银行贷款,我预计最后的总投资应该能够达到两百万左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