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花都狂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许海民道:“两百万的总投资也不算大,不过总比三十万要强得多了,还是可以建筑一座比较有规模的批发市场了。”

    苏星晖道:“这还只是第一步呢,过几年等上俊县的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我还打算在这里修建一座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呢。”

    许海民道:“你这真是打算在这里大干一场了啊!”

    苏星晖道:“人过留名,雁过留痕嘛,我既然跟彭家湾镇有缘,能够在这里当一任镇长,总要给这里留下点什么,让这里的老百姓以后想起我的时候不至于会骂我。”

    许小光道:“你已经做得够好了,现在猛虎岭乡的老百姓都还念叨着你呢。”

    苏星晖笑道:“所以这就是我的野心了,我希望我不管在哪里当干部,离开之后都有老百姓念叨我。”

    许海民点头道:“如果你真的完成了这个蔬菜批发市场,以后彭家镇的老百姓一定会念叨你的。都说彭家湾镇民风剽悍,其实也就是穷,你让他们看到了富裕的希望,他们也是有良心的。”

    苏星晖道:“许叔叔,所以我就需要您帮我,您就按两百万的投资帮我计算一下,帮我设计一个建筑蔬菜批发市场的方案,包括配套设施等等,尽快设计好,我好说服其他镇领导,向县里求援,并且向银行申请贷款。”

    许海民点了点头,然后走到了路边,开始观察着最适合修建这个




第三百三十二章 酒厂旺季
    彭家湾酒厂现在的销量确实不错,不仅是卖得不错,甚至可以说是火爆了,特别是在湖东省电视台播出广告之后,不少湖东省各地的经销商都找上门来想要进货。

    进货最多的当然是闵志强了,他是彭家湾酒厂在江城市的一级经销商,而江城是湖东省最大的市场了,可以说得江城者得湖东省,一般来说,这样的快速消费品在江城的销量,都会占全省销量的一半左右。

    闵志强在江城做饮料酒水批发生意差不多十年了,他的渠道非常广,可以说,就算是一种很一般的酒在闵志强的推广下都会卖得不错,何况彭湾大曲的品质相当不错,包装现在也有了比较大的改进呢。

    彭湾大曲的包装现在真的是相当漂亮,就算酒喝完了,把酒瓶放在家里做花瓶或者是装饰品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再加上这酒的口感好,宣传到位,自然有不少人愿意买彭湾大曲喝了。

    特别是到了九月份,就是酒类饮料的旺季了,接下来就是中秋节和国庆节两个大的节日,选择在这两个节日结婚的人非常多,国庆节之后三个月,又到了元旦,之后还有春节,同样是白酒消费的旺季。

    可以说,只要是把下半年这几个月抓好了,这四五个月的销量可以占到全年销量的百分之七八十,现在彭家湾酒厂就是抓住了这个重要的季节。

    闵志强一次性就进了两万箱各种年份的彭湾大曲,现在彭湾大曲的包装改进了,出厂价也提高了,这两万箱酒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一百多万,而且据他说,这两万箱酒估计连中秋和国庆这两个节日都没过完就卖完了,他还要继续进货。

    湖东省其它地市的经销商也差不多拿了同样数量的货,这让陈贤贵是喜上眉梢,按这个趋势下去,酒厂今年全年的销售额至少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啊。

    再加上今年厂里的成本控制得相当不错,今年酒厂的利润会相当可观。

    酒厂的复兴,也带动了瓷厂的销售,酒厂的包装酒瓶,大部分都是从瓷厂进的货,这也是彭家湾镇政府对本地企业的一种照顾吧。

    其实,瓷厂的产品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包袱重,成本高,订单少,才陷入了现在的困境,有了酒厂的大订单,再加上苏星晖今年对他们成本的控制,他们也在慢慢走出困境。

    当酒厂连续接到大订单之后,陈贤贵高兴的来到了苏星晖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了这段时间厂里的经营情况,当他说了这几天接到的订单数字之后,他发现苏星晖好像不是很兴奋的样子,他奇怪的问道:“镇长,你不高兴吗”

    苏星晖确实不是很兴奋,这样的数字还不能让他兴奋起来,以他所知,九十年代是白酒和饮料消费最火爆的一段时间了,连续几年央视的广告标王都被白酒类品牌夺得,那动辄数千万元甚至上亿的广告费让人瞠目结舌。

    当然,在夺得广告标王的当年,这几种品牌的销售额都有着巨大的提升,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神话,他们的年销售额甚至达到数亿元,白酒类产品也成为了那个年代最让人瞩目的一类产品。

    这样的数字,自然让苏星晖对陈贤贵说的数字并不感到兴奋了,这才几百万,连别人的零头都还比不上呢,身为重生者,眼界自然要高一些,几百万就兴奋,那也太没面子了。

    苏星晖说:“我当然高兴啊,你们的销量有了这么大的增长,不过我觉得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的成绩,要进一步提高销量,至少要成为峪林市甚至湖东省同类行业里的龙头企业。”

    陈贤贵都听傻了,龙头企业那是他们彭家湾酒厂能想的吗陈贤贵弱弱的说:“镇长,你真这么想”

    苏星晖点头道:“我当然是这么想的,我觉得啊,咱们厂子也可以在中央电视台做个广告,这对咱们厂子的销量帮助肯定更大。”

    “中央电视台”陈贤贵道:“那得多少广告费”

    苏星晖道:“做一年的广告,可能要上百万元的广告费吧。”

    “这么多啊”陈贤贵惊呼道:“那厂子一年的利润不全都搭进去了”

    苏星晖笑道:“只要销量上去了,这些广告费算什么不是迟早要赚回来的”

    陈贤贵沉吟道:“可是我怕销量上去之后,咱们厂的产量上不去啊。”

    苏星晖知道,这是一个大问题,曾经夺得标王的那几个白酒品牌,后来衰落得也很快,可谓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们这么快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销量上去了,可是产量跟不上,就找了一些杂牌酒厂,把他们的酒换成自己的包装,就拿出去卖了,这样产品质量就下来了。

    产量和品质跟不上名气的增长,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卖账了,就这样,这几个品牌迅速的就衰落了下来。

    其实,这几个品牌都是地方性的白酒品牌,类似于彭家



第三百三十三章 爷爷一定会喜欢你的
    陈贤贵离开之后,苏星晖便给于锐志打了个电话,他说他们彭家湾酒厂的酒,想在中央电视台做个广告,想找于锐志帮一下忙。

    没想到这一下倒让于锐志来了兴趣:“星晖,你们一个镇酒厂的酒,就想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你知道中央电视台一年的广告费有多少吗”

    苏星晖道:“于哥,你可不知道,咱们镇酒厂的酒真的很好,现在在省里卖得可好了,特别是他们的二十年以上的陈酿,我觉得不比那些名酒差。”

    于锐志可是一个好酒之人,听了苏星晖的话,他更加感兴趣了:“你说的是真的那我有时间可要去尝一下你们酒厂的酒。”

    苏星晖道:“行啊,你什么时候来,我请你喝酒,你如果喜欢喝,我再给你买两箱带上。”

    于锐志道:“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于锐志说是有时间到彭家湾去,不过他的酒瘾不小,第二天上午,他就坐着何卫东开的车来到了彭家湾镇,跟他一起来的当然还有于若秋,于若秋也挺喜欢喝酒的,因此,今天她也跟着于锐志一起来了。

    苏星晖对于锐志和于若秋道:“于哥,若秋,上一次你们专门到彭家湾镇来给我们捐赠抗洪物资,那天我太忙了,也没顾得上请你们吃顿饭,今天就算是我补请你们吧。”

    于锐志道:“行啊,吃什么都是小事,我一听你说你们酒厂的酒好,我的酒瘾就被勾起来了,只要有酒喝就行了。”

    苏星晖道:“酒有的是,那咱们现在就去酒厂吧。”

    三人到了酒厂,苏星晖到陈贤贵的办公室,向陈贤贵介绍道:“老陈啊,这位是京城来的于总,他在中央电视台有朋友,我跟他说了,让他帮忙跟他朋友说一下,让你们酒厂的酒在中央电视台打个广告。”

    陈贤贵大喜道:“是吗那真是太好了,于总,你们坐。”

    几人坐下之后,苏星晖道:“老陈啊,你把你们厂里珍藏的三十年陈的彭湾大曲拿出来让于总尝一下,他如果觉得这酒好啊,你们打广告的事情就**不离十了。”

    陈贤贵自然是满口答应,他亲自到酒库去拿了一瓶三十年陈的彭湾大曲过来,拿了三个酒杯,倒了三杯酒,放到了三人面前,他本来还不知道于若秋喝不喝酒,不过看到于若秋端起了酒杯,他这才放下了心。

    苏星晖并没有喝那杯酒,他以前喝过,他专注的看着于锐志和于若秋两人的反应。

    两人先是深深的闻了一下那酒,然后一人喝了一小口,在嘴里慢慢的品着,半晌之后,于锐志点头道:“真是好酒,芳香馥郁,这香气还有一些特异之处,跟一般的名酒不一样,不过比好多名酒都要好喝。”

    于若秋也点头道:“确实是好酒,值得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了。”

    苏星晖这下放下了心,他笑着说:“这酒当然好,这是三十年陈的酒呢,在酒海里储藏了三十年,香气当然特异了,平时酒厂卖的当然不是这种酒,不过就算是五年陈的,味道也不比一般的名酒差了。”

    于锐志和于若秋一起异口同声的问道:“酒海是什么”

    这不能怪两人孤陋寡闻,酒海这东西确实并不多见,苏星晖活了两辈子,不也是第一次见到吗

    陈贤贵笑道:“于总,那我就带你们去看一下吧。”

    几人来到酒库,看到了那些硕大无朋的酒海,于锐志跟于若秋都被震撼了,他们觉得太神奇了,这种用藤条编成的容器居然能够盛酒而不渗漏。

    在陈贤贵给他们讲了这种酒海的特殊之处时,于锐志说:“这东西简直太牛了,这说明你们的酒都是货真价实的啊!”

    陈贤贵道:“那当然了,我们酒厂的酒全都是货真价实的,没有一瓶假酒或者是用酒精和香精勾兑的,质量至上就是我们的宗旨。”

    于锐志点头道:“那这个忙,我给你们帮了,陈厂长,你放心吧,你们的广告一定能够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出的,而且广告费也会优惠一些。”

    陈贤贵大喜过望:“于总,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

    于锐志摆手道:“陈厂长你别客气,我跟苏镇长是最好的朋友,我帮你们的忙就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不过你们这样的好酒,也值得我帮忙。”

    陈贤贵只能是连声感谢。

    苏星晖道:“这样吧,老陈,你把你们三十年陈的彭湾大曲卖给我两箱,我送给于总当谢礼就行了。”

    陈贤贵道:“酒是有,不过怎么能让镇长你买呢,由厂里来送就行了,两箱酒,也没多少钱。”

    苏星晖道:“那可不行,我在镇里定了规矩呢,不管是谁,都不能在你们厂里白拿酒,要是我坏了这个规矩,那以后还怎么执行毕竟于总是我带来的朋友,你能按出厂价给我就可以了。”

    陈贤贵见苏星晖这么说了,他也没办法拂逆苏星晖的意思,他只能说:“镇长,你可真是太讲原则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向县里求援
    许海民请人做的蔬菜批发市场设计方案很快就出来了,他选择的地点在十字路口的东南方向那块地,紧靠路边,总占地面积十亩,其中停车场、仓库等配套设施占一半,经营面积占一半,总造价可以控制在两百万元以内。

    苏星晖拿到这个设计方案之后,马上召开了一次镇长办公会议,讨论后面的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关于蔬菜补贴资金的事情,苏星晖提议,临时成立一个蔬菜补贴资金管理办公室,由苏星晖亲自任主任,童跃进任副主任,从镇政府抽调几名工作人员加入办公室,其中就有刘拥军一个。

    这几名工作人员都是苏星晖这段时间重点观察过的,他们都比较年轻,身上还没有沾染一些不良的习气,工作热情很高,其中尤以刘拥军最让苏星晖器重。

    苏星晖的这个提议当然不会有人反对,童跃进更是兴奋不已,他认为苏星晖是镇长,事务繁忙,这个主任他顶多就是挂个名而已,自己这个副主任才是真正管事的人,一想到他的手上能掌管上百万的资金,他就高兴啊。

    因此,童跃进第一个举手赞同,其他三名副镇长也都一一举手赞同,这项提议就此通过了。

    接下来,就是修建蔬菜批发市场的事情了,这项提议通过得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当苏星晖提出设计方案,说造价大概要两百万的时候,副镇长们都沉默了。

    杨华凯抽了一口烟道:“镇长,造一座蔬菜批发市场,就要两百万资金,咱们彭家湾镇一年的财政预算也才几百万啊,我觉得是不是应该慎重考虑一下。”

    苏星晖不抽烟,因此镇政府里很少有人会当着他的面抽烟,杨华凯算是一个例外吧,他在苏星晖面前从来都不顾及这些,想抽就抽,当然,苏星晖也不会计较他这些,但是杨华凯这样做,明摆着表示了他对苏星晖的不尊重。

    童跃进倒没说话,刚刚苏星晖才让他当了蔬菜补贴资金管理办公室的副主任,他当然不会马上就发言反对苏星晖,当然,他对这件事情也是不以为然,花两百万修建一座批发市场,这也太奢侈了吧

    李勇进道:“是啊,镇长,为什么要现在修建这么一座蔬菜批发市场呢花这么多钱,而且这蔬菜批发市场现在也不是很有必要吧”

    姜春芳也道:“镇长,这么多钱,从哪里来啊”

    苏星晖对这种情况当然是有心理准备的,这笔投资对彭家湾镇来说,确实是一笔大投资了,副镇长们有所疑虑,也是很正常的。

    苏星晖微笑道:“同志们,下个月初水稻就要收割了,咱们镇的蔬菜就要开始种植了,到十一月底,蔬菜就要开始上市,而到明年春季,蔬菜将会大批量的上市,除了上门来收购的大经销商之外,蔬菜主要都会销售给那些小菜贩,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一个集中批发的场所,所以我认为从现在开始修建蔬菜批发市场,是很有必要的。”

    杨华凯道:“可是这两百万的资金从哪来镇里今年的预算都已经用完了,就算尽全力挤,最多也就挤得出几十万来。”

    苏星晖道:“我想过了,这次修建这个蔬菜批发市场,最多需要镇财政拿出三十万来,其它的资金我去向县里求援,然后用镇财政担保向银行贷款,总之,资金的事情我会解决的。”

    听苏星晖能自己解决资金,杨华凯也就没什么反对的理由了,他闷闷的吸了一口烟道:“那我保留意见吧。”

    童跃进道:“那我同意修建蔬菜批发市场。”

    李勇进倒是还有一些疑虑:“向银行贷的款该怎么还”

    苏星晖道:“我们修建蔬菜批发市场,也不是没有收入啊,我们会注册一家彭家湾蔬菜批发市场管理公司,每年收的租金、管理费什么的应该都有不少,我大概算过了,大概两三年就可以把借的贷款还清了。这个市场也能给镇里带来不少别的收入呢,不说别的,就说每年那么多菜贩子来进货,可以带来多少收入”

    几人都是连连点头,李勇进道:“那我没什么问题了,我同意。”

    姜春芳也道:“那我也同意。”

    就这样,苏星晖的两个提议都通过了,苏星晖随后跟戚健沟通了一下,戚健对于苏星晖的想法表示了大力支持,苏星晖便跟他说自己要到县里去找县政府要一笔资金,戚健说:“你尽管去吧,镇里有我呢。”
1...112113114115116...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