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花都狂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侯光弼笑道:“睡得好着呢,说也奇怪,一回到老宅子里,我这经常失眠的毛病就不药自愈了。”

    苏星晖道:“那感情好,您以后可以经常回老宅子住一下,那对您的身体有好处啊!”

    侯光弼道:“吾心安处是家乡,也只有在自己的家乡,我的心才能真正的平静下来啊!”

    苏星晖道:“怪不得呢,今天看您的气色要比前几天好了不少。”

    侯光弼笑道:“要是经常住在老宅子里,我估计我还能多活几年呢。”

    苏星晖道:“您能长命百岁的话,那不仅是侯家之福,也是上俊县的福气啊!”

    侯光弼笑着摇了摇头,看向了车窗外,他问道:“这到了赵家桥了吧”

    苏星晖道:“您的记忆力可真不错,这确实是到了赵家桥镇了。”

    侯光弼点头道:“这赵家桥看上去还挺不错的,蛮热闹的。”

    苏星晖道:“对,这两年赵家桥发展得挺快的。”

    侯光弼道:“我们走的这条路应该也是新修的吧看上去路况很好。”

    苏星晖道:“是的,这条路去年才修好,是新修的一条二级公路,一直从县城修到了猛虎岭。”

    侯光弼惊讶的说:“一直修到了猛虎岭你是说,猛虎岭那个穷乡僻壤也通了这么好的公路了”

    苏星晖点头道:“对啊,要不然我们哪里敢让你去猛虎岭要是原来那条破路,那实在太颠簸了,您的身体会受不了的。”

    侯光弼点了点头,看着车窗外的这条路。

    侯光弼的记忆力很好,每到一个乡镇,他都能准确的叫也这个乡镇的地名,到知道,他已经离开上俊县四十五年啊。

    对这几个乡镇的现状,他都觉得很惊讶,这几个乡镇现在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可是苏星晖说这还不算什么,猛虎岭乡才是发展得最好的呢,这让他对猛虎岭越发期待。

    由于侯光弼想要多看一下沿途的景色,所以苏星晖一直把车速压得很慢,将近一个小时以后,他们才终于进入了猛虎岭乡境内,猛虎岭乡的领导们等在了乡政府的路口,他们早上接到了县里的电话,知道县里的领导们今天要陪着一个海外的华商来猛虎岭呢,所以今天早上等在了这里。

    苏星晖看到董建树、李茂发带头站在路边,他停下了车子,下了车,握住了董建树的手道:“董书记,你好啊!”

    董建树看到苏星晖回了,他大喜过望的说:“你个星晖啊,怎么这么久都没说回猛虎岭来看看”

    李茂发也捶了苏星晖的肩膀一下道:“是啊,真是太没有良心了,猛虎岭的父老乡亲们都很想念你呢。”

    苏星晖笑道:“我这不是工作忙吗今天我这不就是回来了吗”

    猛虎岭乡政府的其他人也都上来跟苏星晖说话,苏星晖也是一一跟他们打着招呼。

    侯光弼下了车,苏星晖向董建树等人介绍道:“这位是侯光弼老先生,从法国回来的华侨,是我们状元巷侯状元的后代。”

    董建树几人自然明白,这就是那个海外回来的华商了,而侯状元的大名他们也是如雷贯耳,这可是上俊县历史上最有名的名人之一了,他们连道失敬,跟侯光弼寒暄半晌。

    纪涛、张开山等人也下了车,董建树几人又跟他们寒暄之后,便又上了车,跟着车队开向了野猪沟。

    野猪沟现在是猛虎岭发展得最好的一个村了,要看猛虎岭乡的建设成果,自然没有哪里比这里更加合适了。

    也就几分钟时间,车就开到了野猪沟,苏星晖把车停在了村委会门口,侯光弼下了车,他四处打量了一下,惊讶的问道:“这里真的只是一个村”

    苏星晖道:“这里叫野猪沟,真的是一个村。”

    侯光弼点了点头,野猪沟这个名字他还是有印象的,可是,现在的野猪沟村有好几家工厂了,村民的房屋也都是新修的,样式统一,造型漂亮,看上去一点儿都不比城关镇差了,甚至在一些地方,还胜过了城关镇。

    野猪沟村委会的村干部们现在正在村委会里开会,看到车队来了,他们都从村委会里跑了出来,夏竹坐的地方离门最近,她第一个跑了出来,她一出来,第一个便看到了苏星晖,顿时,她的眼里再无旁人,她看着苏星晖言笑晏晏的样子,不知不觉,眼睛里便蒙上了一层水雾。

    方有财的大嗓门响了起来:“苏乡长啊,你回来了!怎么也不提前给村里打个电话啊”

    苏星晖笑道:“我今天是陪着县领导还有法国的客人们一起来的。”

    苏星晖跟方有财、赵忠福、高大平几人一一打过招呼,然后对夏竹道:“夏竹,你好啊!”

     




第四百章 投资什么产业?
    苏星晖笑道:“侯爷爷,今天这一趟可把您给累着了吧”

    侯光弼道:“没有,今天我精神可好着呢。”

    苏星晖道:“今天跑猛虎岭这一趟,你有什么感想没有”

    侯光弼道:“最大的感想就是,猛虎岭的老百姓,是真的尊重你啊!”

    苏星晖淡淡的一笑,没有说话。

    猛虎岭的老百姓,对苏星晖的感情那是没话说的,今天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是有老百姓看到了苏星晖,都会发自内心的叫一声“苏乡长”,还会亲亲热热的拉着他上家去,让他吃好吃的,这种情感是骗不了人的,就算是对他们自己村里和乡里的干部,他们也不会这样。

    侯光弼叹道:“我读了这么多年的史书,又在上俊县生活了三十多年,没见过你这样能被老百姓如此尊重的官员,就算是史书上,像你这样的官员也是屈指可数啊!”

    苏星晖道:“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就行了。像当年的侯状元,不也深得百姓爱戴吗”

    当年侯家的先祖侯状元侯崇国,才学出众,文武双全,人品高洁,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曾经历任县令、知府、工部侍郎、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曾经平定倭寇,在总督边事之时多次打退蒙古人入侵,因功加太子太保,被皇帝倚为干城。

    就算他年老致仕回到上俊县之后,也替上俊百姓做过不少好事,至今他的故事和传说还在上俊县流传着。

    传说侯崇国致仕还乡之时,他谢绝了皇帝给他安排的仪仗、车马,赐给他的金银、绸缎,轻车简从,只带着一个老仆人就回到了上俊县。

    回到上俊县的那一天,侯崇国正好遇上了当时的上俊县令贪赃枉法、鱼肉乡里的事情,他经过微服私访,查清了县令诸般不法情弊,拿出了皇帝御笔的“尽忠”二字匾额,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拿下了县令,为诸多受害百姓洗清了冤屈,还了上俊县一片朗朗乾坤。

    当然,这个故事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多半是上俊县老百姓的美好想象,可是,这也代表了老百姓对侯崇国的爱戴。

    听到苏星晖提起了自己的先祖,侯光弼面色肃然道:“先祖崇国公之遗训,如今老朽也是一日不敢或忘,只可惜子孙不肖,都没能做到先祖遗训,可叹可叹!”

    苏星晖道:“只要能够做到造福桑梓,做出对国家有益的事情,便是遵行先祖遗训了。”

    侯光弼看着苏星晖道:“说起来,倒是你更像先祖崇国公,我们侯家子孙,没一个比得上你的。”

    苏星晖大惊道:“侯爷爷言重了!”

    侯光弼摇头道:“我可一点儿都不言重,其实从若昂那里买到那幅画起,我就在关注着你,他后来从中国又带回去几幅你的画,我又买了两幅,其中一幅就是你的《人定胜天》图。”

    “《人定胜天》图”苏星晖道:“这幅画也是您买了”

    侯光弼点头道:“对,是我买了,我非常喜欢这幅画,在我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我似乎年轻了几十岁。你能告诉我,你这幅画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吗”

    苏星晖道:“今年夏天长江不是发生过一场比较大的洪灾吗我是彭家湾镇的镇长,当然要带头抗洪抢险,这幅画描写的就是当时抗洪抢险的场面。”

    侯光弼点头道:“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上过江堤防汛抗洪,看到了你这幅画,又勾起了我久远的记忆啊!”

    苏星晖淡淡一笑。

    侯光弼道:“从你的画里,我看得出你的才华横溢,从这几天我跟你的接触来看,你的人品、才能都很出众,也是一心为国为民,上俊县有你这样的官员,是上俊老百姓之幸啊,也是在上俊县投资的投资商之幸啊!”

    苏星晖道:“侯爷爷,您太夸奖了,这让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侯光弼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说:“你说如果我在上俊县投资的话,投资什么行业比较好呢”

    苏星晖心中惊喜不已,不过他脸上却并无异色,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这让侯光弼又高看了他一眼,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是能成大事的人啊。

    苏星晖问道:“侯爷爷,你们侯家在法国有些什么产业”

    侯光弼道:“侯家在法国涉足的产业比较多,有生态农业、纺织业、机械产业、电子电器、酒店业、金融业等等。”

    苏星晖沉吟道:“生态农业其实在上俊县是比较合适的,不过呢,现在国内的土地都是承包到各家各户的,国家还没有出台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因此,现在要在这方面投资的话,挺麻烦的。”

    侯光弼点头表示理解,政策层面的事情,他知道是挺麻烦的。

    苏星晖道



第四百零一章 侯光弼的邀请
    如果侯家真的想在国内投资的话,地方官员的能力,包括侯家跟他们的良好关系,都是他们需要重点考量的因素。

    因此,如果侯光弼决定在上俊县投资的话,也许苏星晖就是那个决定性的因素了,他对侯家有恩,跟侯家关系之良好就不用多说了,而他的能力之强,前景之光明也是侯光弼看得见的。

    侯光弼道:“星晖,如果我们侯家在上俊县投资办厂的话,你能不能辞掉这个镇长的职务,加入我们侯家这个工厂,我会让你当这个工厂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至少会是一个副总吧。”

    苏星晖有些意外,他根本没有想到侯光弼竟然会向他提出这样的邀请,他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侯光弼见苏星晖有些迟疑,他又说了一句:“只要你加入,我给你百分之十的股份,而且这个工厂的投资不会低于一千万美元。”

    侯光弼的话让苏星晖的心跳都不由得加快了一些,一千万美元啊,一千万美元的百分之十,那可是一百万美元啊,九十年代的一百万美元,那是什么概念

    从今年开始,美元对人民币的官方汇率已经定在了8.7,一百万美元也就等于八百七十万人民币,这个年代的八百七十万人民币,那是一个天文数字啊,只要他好好经营,在十年之内成为亿万富翁都不是难事啊。

    在工资还只有两三百块钱的今天,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诱惑,如果苏星晖不是重生人士,他只怕就会答应了侯光弼的邀请,不过,他是一个重生者,因此,他的心跳只是加快了那么一瞬,便又恢复了正常的跳动速度。

    苏星晖摇头道:“侯爷爷,谢谢您的看重,不过我不想辞职。”

    侯光弼觉得有一些不可理解,苏星晖在仕途上确实前景光明,不过他现在也不过是一个镇长而已,他如果辞职,接受自己的邀请,马上就可以成为一位百万富翁,而且有他的照应,他日后在商场上的前景也是光明无比,他想不出苏星晖有任何理由拒绝他的邀请,可是他偏偏就拒绝了。

    侯光弼道:“为什么据我所知,你现在一个月的工资应该只有几十美元吧”

    苏星晖迅速心算了一下,点头道:“大概不到五十美元吧。”

    侯光弼道:“像你这样的精英,为社会做了这么大的贡献,直接为上俊县增加的gdp每年最少几千万吧,你却拿着这么微薄的收入,难道你的心里没有什么不平衡吗”

    苏星晖很佩服侯光弼的洞察力,侯光弼的话说到了点子上了,这一直是一个问题,这时代但凡能够做点事情的官员,他们的所得跟他们的贡献完全不成正比,这也造成了许多官员的心理不平衡,是官员**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样的收入,苏星晖的心理平衡吗他当然也不平衡了,不过目前中国就是这种现状,是苏星晖没有能力改变的,幸好他是一个重生者,因此他还有能力和眼光去多赚点钱,让自己的生活好一些,要不然,他也不确定自己会不会那么高尚,拒绝侯光弼的邀请。

    苏星晖笑道:“侯爷爷,我还有其它的收入嘛,比如说我的画,价钱就卖得不错,足够我过上比较优越的生活了,我还有一些投资,我相信以后也会获得比较高的回报的。”

    侯光弼道:“那也是你自己的能力,跟你的职务没有关系嘛,你这样的精英,完全应该过上最好的生活。你如果到我们的工厂任职,只要你有能力,我甚至可以任命你为工厂的总经理,把这家工厂完全交给你,给你足够施展自己能力的平台。”

    不得不说,侯光弼是一个非常好的说客,对人的心理也把握得很好,他知道,对于苏星晖这样的人来说,他需要的不止是钱,还有一个施展能力的平台,那么,他就向苏星晖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至于苏星晖能否胜任总经理的职务,侯光弼一点儿都不担心,苏星晖在猛虎岭副乡长和彭家湾镇镇长的职务上都干得风生水起,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脉搏把握得非常准确,他担任这个总经理,对他来说,太容易了。

    苏星晖还是摇头道:“侯爷爷,对不起,我还是不能接受您的邀请。”

    侯光弼道:“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为什么”

    苏星晖道:“我觉得我还是在一个政府官员的位置上,能够做更多事情,能够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我觉得我不能只顾个人的发展,当一个政府官员,才能发挥我最大的价值吧。”

    侯光弼道:“你就不再考虑一下了”

    苏星晖摇头道:“不需要再考虑了,您刚才拿我跟崇国公相比,我斗胆说一句,如果当初崇国公只考虑个人得失安危,他会去平定倭寇吗会去抵御蒙古入侵吗他会去跟那些贪官阉宦作对吗”

    侯光弼沉默了,默然半晌,他点头道:“我明白了,我说你跟崇国公很像,没有说错啊,你跟崇国公一样,都有胸怀天下之志,行,我不勉强你了,至于在上俊县投资的事情,我也会努力促成的。”

    苏星晖点头道:“谢谢侯爷爷理解。”

    &nb



第四百零二章 你们太无能了
    侯光弼在彭家湾镇参观了一天之后,回到上俊县城,便主动跟上俊县政府签订了一个投资意向协议书,协议书上约定,法国侯氏集团将在上俊县彭家湾镇第一期投资不低于一千万美元,兴建一座电器厂。

    这份投资意向协议书的签订,让纪涛和张开山大喜过望,他们终于在年底之前,把这份投资意向协议给签订下来了,而且第一期投资就不低于一千万美元,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1...135136137138139...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