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狂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这几年,整个峪林市都没有一个单笔投资超过一千万美元的项目,可以想见,侯家的这笔投资如果落地了,那将会是一个多么巨大的亮点。
哪怕现在还只是一个意向协议,可是已经足够在他们的政绩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了,这个项目也将会成为上俊县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只要项目落地,上俊县的gdp增速就能继续保持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强劲势头。
在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书之后,侯光弼便让自己的大儿子侯达义回法国去了,他让侯达义代表自己,参加家族成员的会议,来讨论进行这笔投资的事情,如果其他家族成员能够同意更好,他们不同意的话,侯光弼打算动用自己的私人财产来进行这笔投资,侯达义就将全权代表他处理相关事宜。
正如侯光弼自己说的,有恩不报,枉为人也,他既然答应了苏星晖,那他就一定要尽力把这笔投资在彭家湾镇落地。
侯光弼又把自己的二儿子侯达俊派到了江城,让他去对国内电器行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尽快做出一份可行性报告和项目计划书来,侯光弼让自己的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都跟着侯达俊去了江城,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熟悉国内相关行业的运作经营方式,以后这个新厂,他还准备交给他们去经营呢。
把儿孙们都派出去之后,侯光弼便在状元巷的老宅子里住了下来,每天跟侯达礼下下棋,在街上转一转,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通的上俊老人一样。
苏星晖又陪了他一天,侯光弼便让他回彭家湾镇去了,他知道,苏星晖是一镇之长,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事务,不能把时间都花在陪同他上面了。
苏星晖也确实为了这件事情,耽搁了太多的时间,他有些不放心镇里,他便跟侯光弼说,他先去镇里,等忙过了这一段,再回来看他。
回到镇里,苏星晖首先向刘拥军了解了一下这些天蔬菜销售的情况,这件事情他一直都让刘拥军盯住的,童跃进的能力差,私心也重,他根本就不放心童跃进。
刘拥军告诉他,这些天每天上市的蔬菜越来越多了,这段时间,整个彭家湾镇的蔬菜销售额平均都能达到二十万元以上。
刘拥军的话让苏星晖很满意,现在还没到蔬菜大批上市的旺季呢,有这样的销售额确实很不错了,而且这些收购蔬菜的菜贩子全都是用现金收购,这些现金可以有效的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刺激彭家湾镇的商业繁荣。
苏星晖可是还有一个野心的呢,他想把彭家湾镇建设成为上俊县的另外一个中心城镇,想成为中心城镇的话,就不能光是只有农业,也需要工业和商业。
如果侯家的投资真的能够在彭家湾镇落地,那对彭家湾镇的工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因为一个大型电器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一批配套企业,这样就可以在彭家湾镇培养起一批企业来。
而老百姓手上有了钱,自然需要买东西,这样对彭家湾镇的商业和服务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刺激。
回到镇政府之后,苏星晖马上主持召开了一个镇长办公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关于侯家的投资的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征地工作,侯光弼上一次已经看中了一块地,那就是镇政府东边不到一公里的一块地,面积达到一百亩左右,现在虽然投资还没落地,可是镇里已经需要开展相关的一些工作了。
征地相关的补偿方案,现在就要做出来,而且这个方案要让投资方和老百姓双方都满意,都接受,特别是对于失地百姓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安排好,不能让他们失去生活来源。
现在提前把工作都做好,就可以在侯家确定投资之后,马上就开始三通一平工作,这样就能够让侯家的工厂尽快开始进入建设阶段,尽快产生效益。
侯家要在彭家湾镇投资的事情,苏星晖一透露出来,与会人员一个个兴奋不已,一千万美元的巨额投资,要落在彭家湾了,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件大好事啊,不说别的,平白一份好大的政绩就落到他们头上了,这还不够吗
侯家在彭家湾镇巨额投资的消息在彭家湾镇不胫而走,彭家湾镇的老百姓是奔走相告,这年头,谁都知道这样的巨额投资意味着什么,这对整个彭家湾镇都是大好事啊。
这个消息对上俊
第四百零三章 陆正弘的职务变动
九四年的年底,九五年的年初,对湖东省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湖东省和江城市的一些干部都被进行了调整,特别是江城市委市政府的两位一把手,同时被调走,调到了外省同样级别的位置上,虽然并没有降职,可是职务的含金量却大大不如。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江城市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上表现不佳呢他们在全国的gdp排名一降再降,再降下去的话,只怕要退出全国前二十的行列了,那个时候,可就真是太丢脸了。
要知道,江城市是湖东省的省会城市,全省的各种资源、政策都在向他们倾斜,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也是整个湖东省乃至华中地区最优越的,底子也好,以前一直都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经济重镇,除了几个直辖市,江城一向不比其它城市差的,gdp一直排名全国前几位。
在这种种优势之下,现在江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逆水行舟,江城市的领导班子自然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他们现在被调走也一点都不冤枉。
毕竟在这个经济挂帅的时代,经济发展才是干部最大的政绩。
江城市和湖东省的干部早就得到了风声,他们上蹿下跳,想要得到这两个位置,这两个位置可不同一般,江城市是副省级城市,党委和政府的一把手都是副省级干部,尤其是江城市委书记一职,还兼着湖东省委副书记和湖东省委常委,在湖东省委常委中排名第四,谁要是谋得了这个职务,那就等于是一步登天啊!
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就等于是空出了两个萝卜坑,而且是最肥沃的两个萝卜坑,哪个萝卜不想到更肥沃的萝卜坑里去呢
张世光当然也想挪个坑,市委书记这个坑他倒是不敢想,虽然他在江城市委常委会上排名第三,跟市委书记看上去只隔两位,可是这两位简直就是如同天堑一般的距离,他不可能一步就跨上去,步子太大了容易扯着蛋。
张世光同志还是很务实的,他瞄准的是江城市长这个萝卜坑,这是比较现实的目标,而且也是副省级的位置,而且是全省比较有含金量的副省级,只要在市长位置上干得好,下一步升任市委书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可真是一步登天了啊!
不过,在这一次的干部调整当中,张世光同志并没能如愿,他的工作履历当中,主要还是从事党务工作,在经济工作方面并没有什么亮眼的经历,上级现在是想要扭转江城市经济发展不力的局面,怎么可能让他当这个市长
他的算盘没有打响,幸好他跟田承祖走得近,因此,他的职务并没有调整,留在了江城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
葛鸿成想要更进一步,进常委,不过也没能如愿,他还是原地踏步,留在了副市长的位置上。
中央从外省调来了两位干部担任了江城市委书记和市长,他们分别是前浙东省分管经济的常委副省长万阳波和前粤东省鉴州市委书记厉浩。
这两位都是从经济发达地区调来的干部,在经济建设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成绩,这也表示了中央和湖东省委对于江城的重视,以及振兴江城经济的决心。
除了他们两位之外,江城市委、市政府的其他干部也有一些个别的调整。
而在省里,同样也有比较大的人事调整,最重磅的消息当然是省委秘书长陆正弘担任了湖东省分管经济的副省长,兼湖东省委常委,原来的副省长年龄到线,退居二线。
陆正弘的级别看似没有提拔,还是副省级,可是他在省委常委会里的排名却前进了好几位,从最后一位排到了第八位,这也算是不小的进步了,而且,现在他的实权大了很多。
原来陆正弘虽然也是省委常委,可是这个省委秘书长可以说是省委书记的大管家,更多的算是省委书记的幕僚,并没有独当一面的权力。
现在他当了这个副省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特别是这个副省长还是分管经济的,他手里就有了更多的实权。
其实,陆正弘曾经历任多种基层职务,特别是还当过骧州市长,在市长任上成绩显著,算得上是发展经济的行家里手。
而且这两年,他在湖东省发展农业经济的工作上也给了顾山民不少好的建议,在经济问题方面给了顾山民很好的印象,顾山民在省政府那边也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现在对陆正弘十分信任,他当然要全力把陆正弘推到这个副省长的位置上了。
因此,陆正弘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副省长的职务。
九五年年初,下面市县也都进行了一些人事方面的微调,纪涛调到峪林市担任了市委宣传部长,兼峪林市委常委,由于这几年上俊县在经济发展和其它工作方面的出色表现,他的升迁也是顺理成章的。
九四年,上俊县的gdp增长速度依然保持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高速,gdp排
第四百零四章 双休制快实行了
苏星晖出了办公室,喊了一声“小刘”,刘拥军便从党政办里出来了,他见苏星晖对他招手,他便跑了过来。
刘拥军在年初也被任命为了党政办副主任,兼了彭家湾镇蔬菜批发市场管理公司的副经理,而经理则由苏星晖自己兼任了,当然,一些具体的事务苏星晖是没时间去跑的,当然要由刘拥军去跑了。
这大半年来,刘拥军跟在苏星晖后面,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为人处事,工作思路,都有了不小的进步,苏星晖也是有意让他独当一面。
刘拥军进了苏星晖的办公室,问道:“镇长,你找我”
苏星晖道:“小刘,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县农业银行的行长,蔡俊生同志,今天他是为了咱们向农业银行贷款一百万的事情来的。”
苏星晖又道:“蔡行长,这是我们镇党政办的副主任,兼蔬菜批发市场管理公司的副经理刘拥军同志,以后就由他来直接跟你们县农业银行联系。”
刘拥军向蔡行长伸出了右手道:“蔡行长,你好,以后请多指教!”
蔡行长看得出来,刘拥军是很得苏星晖信任的,他当然不敢怠慢,他连忙伸手跟刘拥军握了手道:“刘经理客气了。”
苏星晖让刘拥军坐了下来,说:“小刘啊,蔡行长说他们农业银行现在有贷款额度了,你抽空去一趟县农行信贷科,把贷款手续办一下,现在蔬菜批发市场工程也到了关键时刻,你要尽快把贷款办好,不能让工程断粮啊!”
刘拥军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会尽快去办的。”
苏星晖道:“今天中午吃住请蔡行长吃饭,你可要多敬他几杯酒啊。”
刘拥军道:“没问题!”
蔡行长笑道:“你们可别灌我的酒啊,我可跟你们比不了,我都四十多了。”
苏星晖道:“现在时间也不早了,走,去吃饭去,蔡行长你放心吧,我们不会灌你的酒的,喝好不喝倒,这就是原则。”
蔡行长起身道:“那我就放心了!”
吃饭的时候,觥筹交错之间,蔡行长对苏星晖道:“对了,苏镇长,我今天来还有一件事情要麻烦你一下。”
苏星晖道:“蔡行长,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跟我说。”
蔡行长道:“是这样的,侯家的投资公司已经成立了,马上就要在彭家湾镇建厂了,你到时候能不能跟他们说说,让他们在我们农行开个账户。”
苏星晖沉吟道:“这个不太好办啊,他们的投资全都是美元,这外汇账户只能开在中国银行啊,中行对这个大客户也是抓得很紧的。”
蔡行长道:“我也不要求他们把基本账户开在我们农行,开一个一般账户就可以了,他们的投资是美元,不过等他们开始经营了,账户上不还是主要是人民币吗苏镇长你说句话,他们肯定会听你的。”
苏星晖笑道:“行,我机会跟他们说一声。”
蔡行长大喜过望道:“那太好了,要请他们吃饭的话,尽管跟我说,我来安排!”
苏星晖点头道:“行,有需要的话,我会跟你说的。”
蔡行长主动前来,这贷款的事情也就不用苏星晖操心了,蔬菜批发市场的修建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帮他跟侯家说一声,让侯家在农业银行开一个账户,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侯家不会不卖他这个面子的。
不过,这对蔡行长却是一件大事了,最近一两年来,上俊县农业银行的存贷款余额增加得很快,蔡行长已经多次被市分行表扬了,他担任上俊县农业银行的行长已经有好几年了,一直没能得到提拔,这一次,他还是很有希望得到提拔的。
当然,如果侯家的电器厂在农业银行开一个一般账户,他再跟他们做做工作,让他们每个月底在这个账户里转个几千万,那就更好了,对他的提拔就更是一个重重的砝码了。
蔡行长刚走,于锐志又来了,他这次是从江城去猛虎岭的,路过彭家湾,他就来找苏星晖了。
现在于锐志是京城、江城、上俊几个地方到处跑,忙得团团转,不过,他还是乐在其中,现在上俊县的旅游景区越来越有模有样了,九四年的旅游收入也达到了几百万,虽然这点旅游收入还不值一提,可是势头已经相当不错了。
见于锐志来了,苏星晖十分高兴,他对于锐志说:“于哥啊,这都好久没看到你了。”
于锐志道:“上个月,我回了一趟京城,对了,我这次回去,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苏星晖问道:“什么好消息”
于锐志道:“国家要出台政策,搞双休制了。”
“双休制”苏星晖沉吟起来,前世的时候,双休制是哪一年开始实行的,他还真不太记得了,现在国家只在某些地区试行隔一周双休的制度,上俊县却不在这试点之列,难道施行双休制就是今年的事情
于锐志以为苏星晖不懂双休制的意思,就给他介绍起来:“双休制就是一个星期休息两天,以后你们星期六和星期天两天都可以休息了,这是个好消息吧以后你跟小雅见面的机会就更多了。”
苏星晖点头笑道:“就算是实行了双休制,我这个乡镇干
第四百零五章 波澜再起
这一天,苏星晖正在上班的时候,他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陆正弘打来的,这还是陆正弘第一次主动给苏星晖打电话,苏星晖知道,这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苏星晖问道:“陆叔叔,您怎么给我打电话了有什么事情吗”
陆正弘道:“确实有点事情,跟你们县里的高速公路和长江大桥项目有关系,你尽快跟开山同志一起到省里来一趟吧。”
听了陆正弘的话,苏星晖没有再问什么,他答应尽快和张开山一起去江城一趟,陆正弘便挂了电话。
苏星晖马上又给张开山打了电话,张开山一听是有关高速公路和长江大桥的事情,立刻提起了最高的重视,现在这件事情,就是上俊县的头等大事,关系到今后几十年间上俊县的发展大计。
张开山马上就答应第二天早上跟苏星晖一起去一趟江城,苏星晖便第二天早上说在彭家湾镇政府等他。
跟张开山约好之后,苏星晖便给陆正弘打了电话,陆正弘便说第二天早上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等他们。
第二天一大早,苏星晖照常起床锻炼,吃完早餐之后,便等在了镇政府门外的路边,没一会儿,张开山的车便开过来了,他探出头来,招呼苏星晖上了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