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狂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顾山民环顾了一下与会人员道:“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吧。”
郝钰诚道:“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清阳市几个区县都存在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他们与多起恶性案件有关联,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经济建设的环境,我认为,应该乘胜追击,进一步打击犯罪团伙的嚣张气焰。”
盛至忠道:“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清阳市以及清阳市多个区县的多位干部都卷入了这一次的**窝案当中,严重影响了清阳市的工作,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我觉得对这起**窝案应当继续深挖,让清阳市的政治环境回归一片湛湛蓝天。”
省委副书记兼江城市委书记万阳波并没有发表意见,
第五百六十章 又被恨上了
顾山民喝了一口茶,语气一缓道:“不过,承祖同志和绍钧同志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清阳市的局面是需要稳定了,清阳市是我省的经济重镇,对我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局面稳定了,他们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行。”
顾山民对郝钰诚道:“同志,对于那些犯罪团伙,一定要乘胜追击,严厉打击,不能让他们有死灰复燃的机会,为清阳市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郝钰诚点头道:“请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严密部署,不让那些犯罪分子有喘息的机会。”
顾山民看向盛至忠道:“至忠同志,对于已经揪出的**分子,要严惩不贷,不过,也要注意局面的稳定,不要无限扩大打击面,造成恐慌。”
盛至忠点了点头道:“书记,我知道了。”
顾山民的话让田承祖和路绍钧的两颗心如同坐过山车一样,一下子从半空落到了实地。
顾山民道:“不过清阳市的领导班子也需要有一个大幅度的调整了,这一次的事情,他们需要负领导责任,这个领导班子已经被证明,不是一个具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
郝、盛至忠和组织部长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田承祖和路绍钧也只能点头表示赞同。
这一次清阳市的领导班子确实表现拙劣,清阳市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他们难辞其咎,被调整也是理所应当。
而且,顾山民刚刚给了他们一个面子,他们怎么可能马上就反对顾山民呢
再说了,清阳市的领导班子中剩下的这些人,这一次到省里来走动,所求者无非就是不被牵连到案情中去,他们仅仅被调整了位置,应该也算是满意了。
在这么一场巨大的风暴中能全身而退,他们夫复何求
接下来,他们便开始讨论哪几个领导需要被调整,清阳市委书记和市长肯定是首当其冲,作为清阳市委、市政府的大班长,他们需要负的责任是最大的,除了他们之外,又有三名市委常委和其他几名市领导也要被调整位置。
这样一来,清阳市委常委将有过半数要换人了,众人便都打起精神,准备来争夺这些位置了。
首先提出讨论的是市委书记的人选,顾山民道:“我提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鲁新华同志担任清阳市委书记一职,这位同志党性强,讲原则,可以稳住清阳市的局面。”
鲁新华这个名字一出来,大家都没有话讲,此人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本来就是正厅级干部中最有含金量的职位之一,他的能力也出了名的强,曾经在堰州任过一任市长,在堰州的经济建设卓有建树,还曾历任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工作经验也很丰富。
当然,鲁新华还不到五十岁,他再转任一任清阳市委书记,只要在工作上取得明显成绩,稳定住了清阳市的局面,那就是大功一件,下一步他也很有可能更上一层楼了。
众人都认可了这个人选,顾山民出人意料的说:“接下来的人选就由大家来讨论了。”
田承祖不由得看了顾山民一眼,顾山民的胃口不大嘛,不过市委书记是掌控大局的,他拿到了清阳市委书记这个职位,也就占据了制高点。
当然,这也是顾山民的一贯作风,他的吃相并不难看,只要能够掌控局面,他还是很注意维持班子成员的团结的,在他的高超手腕之下,湖东省的党政班子一直都维持着平衡。
顾山民的表现也是很受高层大佬的好评,以他的表现和年龄,加上于家的力挺,顾山民在下一届换届的时候,进入最高决策层也几乎是已成定局了。
清阳市长的提名人选有一点小分歧,组织部长提出的人选是现任清阳市副市长李骏,而田承祖和路绍钧各提出了一个人选。
不过在表决的时候,李骏优势明显,李骏是清阳市分管经济工作的常委副市长,在经济建设方面表现突出,而他来到清阳仅一年多,与**窝案没有牵连,在这一次的**窝案爆发之后,他表现得十分沉着,在稳定清阳市的局面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李骏在书记办公会上通过了市长提名人选的表决,虽然这个结果还要拿到第二天的省委常委会上进行讨论,不过书记办公会上决定的东西,已经不太可能在常委会上改变结果了。
所有正副书记都参加了书记办公会,他们统一了意见的东西,在常委会上他们就不能提出异议,要不然要这个书记办公会干什么还要不要组织原则了
其他常委也一般不会对书记办公会上通过的东西提出异议,就算有人提出异议,也形成不了什么有效的阻力,毕竟书记办公会参会的几位正副书记才是省委最核心的决策层,而且今天参会的常委就有八位,已经过半了。
这也就是我党民主集中制的精髓了,虽然要民主,可是也要集中,先在小范围的书记办公会上统一了意见,就免得在常委会上吵闹不休,那样多不好看
接下来的其他人选,也逐一得出了结果,与会人员基本都有所斩获,不过有一点,这些人选都还是非常出色的干部,在能力和操守方面都是表现非常突出的。
 
第五百六十一章 研讨会
翁国英在家里呆了几天之后,省政府的调令来了,翁国英被调到省水利厅,将担任省水利厅基本建设处的副处长。
这是一个破格提拔了,翁国英在清西县水利局的时候,倒是有一个副科级的待遇,并没有副科级的实职,就算是副科级实职,一下子被提拔到副处级的实职上来,也是连升两级了,更何况他还不是副科级实职。
不过,以翁国英的才能心性,担任这个副处长也是颇能胜任的。
基本建设处算是水利厅权力相当大的一个处了,它主要指导全省水利基本建设管理工作,负责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及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指导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和建设监理工作。
另外,它还按规定负责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管理,拟订全省水利建设工程定额,负责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稽察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验收,指导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等等。
总之,这个处就是管理全省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凡是与水利工程相关的事情,它都管得着,这就可以看出,陆正弘为什么要把翁国英放到这个位置上来了。
他就是要用翁国英的刚直无私,来监督全省即将开始的江堤工程大建设。
虽然目前省里还没有就这个问题形成决议,可是对陆正弘来说,这是他接下来要极力推动的一件事情。
湖东全省大部分精华之地都在长江流域,事关数千万老百姓的身家性命,陆正弘当然要尽全力去推动此事。
跟翁国英的调令同时到达的,还有一张何金燕的调令,她被调到了江城市邮电局,具体工作另行安排。
这张调令让翁国英十分意外,也万分感动,他知道,这肯定又是苏星晖请陆正弘安排的,是为了免除他的后顾之忧,让他能全心投入工作。
翁国英没有再给苏星晖打电话道谢,他知道,苏星晖对自己的大恩,不是简单的道谢就能回报的,他只有努力工作来回报了。
何金燕高兴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她晚上跟翁国英商量,要把翁母也带到江城去,她来照顾,翁国英心疼的说:“金燕,辛苦你了!”
何金燕道:“没什么,倒是你以后千万不要工作得太拼命了,你太辛苦了,我心疼。”
翁国英心道,我怎么能不拼命工作呢,不知道哪一天,大洪水就来了,不过,这话他当然不能跟妻子说,他只是轻轻的将妻子搂进了自己的怀里。
翁国英夫妻花了几天时间,办好了所有的手续,整理了行李,带上了母亲和儿子,到江城上任去了。
翁国英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写好的那篇文章交给了陆正弘,陆正弘马上就安排将这篇文章发表在了内参上,这篇文章马上就在省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有些人说这篇文章是危言耸听,可是也有人说这篇文章有很强的前瞻性,非常有参考价值,应当引起重视。
省政府专门请来省内最有名的水利专家,包括江城水利学院的教授们,召开了一个研讨会,专门研讨翁国英的这篇文章,看看近几年内是否真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
在这其中,就有翁国英在江城水利学院的几位老师。
这些水利专家们绝大多数都支持翁国英的观点,只有少数几位并没有发表意见。
其实,翁国英的观点本来也就有人提出来过,长江中上游这些年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得太差了,而且这几十年来围湖造田的恶果也逐渐显现,只要下暴雨,水便无处可去,只能是流回到长江里,可是长江的江底日益增高,又岂能承受得了这么多雨水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当然,提出这个观点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预测准了倒还好,如果预测不准,几年也不来一次大洪水,那就容易被人说成是危言耸听,妖言惑众。
而且,围湖造田这几十年来一直是政府的一项得意政绩,甚至是一项国策,因为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政府提倡向湖水要田,这几十年里,光是湖东省都至少填埋了上百个小湖,几个大湖的面积也大大缩水,农田增加了上百万亩,养活了大批人口。
你现在说围湖造田有问题,那不是否定了历任政府的一项得意政绩吗
也因此,要提出这个观点的政治风险太大了,敢于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当然也就不多了。
现在,翁国英这个二愣子直接把这个观点提出来了,这些水利专家们附和一下还是可以的,这样担的风险小多了,也能够提醒决策的大佬们早做准备,未雨绸缪。
就这样,省政府召开了几次研讨会,对翁国英的这篇文章进行了反复的研讨,最后终于形成了共识,认同了翁国英的观点。
省政府也迅速形成了决议,要趁着这一次清阳市重修江堤,把全省
第五百六十二章 捐建小学
这一天,于锐志和于若秋兄妹俩来了彭家湾镇,他们是来视察自己的皮具厂的。
来到彭家湾镇之后,于锐志到镇政府叫苏星晖出来喝酒,当时苏星晖正在江堤上巡视,为重修江堤做准备工作,于锐志便在党政办里等起了苏星晖。
刘拥军说给苏星晖打呼机,于锐志让他别打,他说苏星晖在江堤上是办正事,自己等他回来就是。
快天黑的时候,苏星晖才回了镇政府,他看到于锐志,又惊又喜的说:“于哥,你回了”
于锐志点头道:“是啊,今天刚回。”
刘拥军道:“于总已经在党政办里等了你一个多小时。”
苏星晖道:“于哥,你怎么不打我的呼机”
于锐志笑道:“你办的是正经事,我无非就是找你喝酒,等你一会儿又算得了什么”
苏星晖大笑道:“想要找我喝酒了行啊,走,我洗把脸就去。”
两人来到了那家淮扬菜馆,进了一个包厢,只见包厢里于若秋正坐在那里捧着一本书看着,苏星晖道:“若秋,让你久等了啊!”
于若秋放下那本书,嫣然一笑道:“没什么,我看书看得入神,都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了。”
苏星晖一看那本书,原来是一本《平凡的世界》,他问道:“你也喜欢看这本书吗”
于若秋点头道:“看了几遍了,不过还是看不厌。”
苏星晖道:“这确实是一本好书。”
于若秋让跟进来的服务员上菜,然后对苏星晖道:“正是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农村的日子有多么艰难,才知道你在上俊县做的事情,有多么功德无量啊!”
苏星晖笑道:“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今天这么夸我弄得我受宠若惊了。”
于锐志道:“我们今天刚刚从我爷爷的老家来,那里太穷了,让若秋有了一些感慨吧。”
苏星晖道:“哦,你们从将军县来”
于锐志点头道:“是啊,这一次在那里呆了一个多月。”
苏星晖道:“怎么呆那么久”
于锐志道:“若秋给那里捐建了一座山区小学,这一次我们在那里就是跟当地政府签约,然后自己找工程队,在那里盯了一个多月,以后每个月都要去一趟,看看工程进度,还要保证工程质量。”
苏星晖惊道:“你们这才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于若秋道:“谈不上什么功德无量,那里毕竟是爷爷的家乡,是老区,可是老区的老百姓过得也太艰难了,好多小孩子都上不起学,帮他们盖一座小学,让那些上不起学的辍学小孩子能上学,也算帮爷爷尽了一些心愿。”
于锐志摇头叹道:“这些年爷爷一直想要回家乡看看,我们都拦住了,说是怕爷爷的身体受不了,其实,是怕爷爷回了家乡看到家乡的老百姓还过着这么苦的日子,会生气。”
苏星晖问道:“那捐一座小学,要花多少钱”
于若秋道:“盖起来大概也就二十几万,不过我们还得负责那些小孩子的书本费、生活费,一年大概也要几万块钱。以后我们打算一年至少捐建一座小学,等以后挣大钱了,一年再多在这种贫困山区捐建几座。”
于锐志道:“星晖,你可能还不知道,若秋开私房菜馆,就是为了她的这个心愿,不过就那么一间私房菜馆,再怎么赚钱,也赚不了多少,现在咱们开了旅游公司、开了厂,以后赚的钱就多了,就能完成她的心愿了。”
苏星晖不由得对于若秋肃然起敬,没想到于若秋还有这么一个崇高的心愿呢。
苏星晖道:“若秋,你这个想法很不错,我建议你啊,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不光是你自己捐,也吸收一些朋友的捐款,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情,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于若秋道:“这样能行吗别人能相信我吗他们会不会认为我是想自己赚钱啊”
苏星晖道:“这好办,只要把一切过程都公开就行了,把接收捐款的过程、使用捐款的过程以及你们的工作成果都公开,一分一厘的开支都让所有人知道,别人就不会怀疑你了。”
于若秋沉吟道:“你说得不错,看来我们真的可以考虑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了,这样我们的力量就大一些,能做的事情就多一些了。”
于锐志大大咧咧的说:“这好办,等下一次我们回了京城,就去问一下成立慈善基金会的手续,去办一个就是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