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狂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确实不是什么难事。
于若秋道:“只不过我们得把管理的人用好,不能失去了信誉,要不然就丢了咱们老于家的脸了。”
说话间,服务员开始上菜了,片刻之间,就把几个菜上好了,又上了两瓶白酒,一瓶黄酒。
于锐志道:“星晖,你可要多喝点,我得少喝点。”
苏星晖微笑着点了点头。
于锐志夹了一个狮子头,放进了嘴里,吃完之后满足的说:“唉,这一个多月,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于若秋嗔道:“二哥,你别说粗话。”
&n
第五百六十三章 国之英雄
十一月上旬,翁国英率领着水利厅的一个调查组,来到了上俊县,他这次来是为了调查全省长江干堤的实际情况的,调查了实际情况之后,省水利厅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全省长江干堤的重修。
翁国英率领的这个调查组,主要是他任副处长的基本建设处的工作人员组成的,他们从江城下游的冈州等地一路上溯,查看了包括江城市在内的几个城市的江堤数百公里,这一天依次来到了上俊县。
这天白天,他们在大垸镇、肖家洲乡等几个乡调查江堤的情况,晚上,他特意宿在了彭家湾镇,跟苏星晖见了一面。
苏星晖一见到翁国英,便是大吃一惊,原来,翁国英比他上一次见到的时候,又黑了一些,又瘦了一些,这哪里像是一个省水利厅的副处级官员,简直就是一个天天锄禾日当午的老农民嘛。
苏星晖道:“翁大哥,你怎么这么黑了又瘦得这么厉害了”
翁国英朗笑道:“没事,这段时间天天在江堤上面跑,太阳晒了一些,吃饭也没什么规律,自然黑了一些,瘦了一些,没什么大碍,你看我的精神不是挺好的吗”
苏星晖仔细看了看翁国英,他的精神倒确实不错,他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他对翁国英道:“翁大哥,你还是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过于劳累了,吃饭也还是要规律一些,你保重了身体,才能更好的去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工作啊。”
一般来说,跟一个官员说注意身体,让他更好的去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工作,多半都是拍马屁的话,可是苏星晖对翁国英说这句话,却绝对是真心实意的。
翁国英现在的工作,的确是太重要了,确实是为国为民的大事。
翁国英摇头叹道:“我不敢耽误啊,谁知道明年会不会就发生一场大洪水呢我们耽误的时间已经太多了,而且,现在江堤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啊,我巴不得一天之内就把所有江堤的情况都摸透,马上就开始重修江堤的工程。”
翁国英不像苏星晖一样知道那场特大洪水是在九八年发生,他虽然预测在近几年有可能发生一场大洪水,可是他不是神仙,无法准确预测是哪一年,对他来说,之后的每一年都有可能发生这场大洪水,甚至还可能不止一场大洪水,他怎么能不心忧
苏星晖问道:“你现在已经察看的那些江堤情况如何真的不容乐观吗”
翁国英脸色沉重的说:“是啊,江城下游的两三百公里堤段,许多都已经是年久失修,有的倒是在近年重修过,可是其防洪标准最多也就是防五十年以下的洪水标准,要是真发了大洪水,情况不容乐观啊!”
苏星晖道:“江城境内的堤段情况应该还不差吧”
翁国英摇头道:“说实话,还不如你们上俊县境内的堤段,这一路看来,还只有你们上俊县境内的堤段情况最好。”
苏星晖道:“我们上俊县这两年的冬天都在对江堤进行加固重修,也算是这两年上俊县的财政状况比较好,而且上俊县历史上受水患之苦久矣,对修堤之事,向来不敢怠慢。”
翁国英道:“难道就你们上俊县受水患之苦久矣那些地方就没受过水患之苦说到底啊,还是地方官员是不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苏星晖默然摇头,翁国英的话是一针见血啊。
翁国英道:“长江当然是我湖东省的母亲河,几千年来,我们湖东的老百姓都是受长江哺育,可是我们又是怎么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大肆砍伐树木,让泥土不断流入长江,又围湖造田,让长江的负担越来越重,这样下去,长江怎么能不由温顺的母亲河变成一条肆虐的恶龙呢”
苏星晖的前世今生,不知道上过多少次江堤,他当然知道,当平时温顺的长江,在狂风暴雨的助纣为虐下,变成肆虐的恶龙会有多么狂暴,特别是前世九八年那一次的大洪水,让他铭记终身,一刻也不能忘怀。
他点头道:“是啊,所以我们一定要锁住这条恶龙,让它不能为害百姓。”
翁国英道:“其实,这也不是治本之策,只能治标罢了,要想治本,还得提高森林覆盖率,退田还湖,再配合上水利工程,才是治标治本之策啊。”
苏星晖道:“等这一次的江堤重修之事结束之后,还请翁大哥再写一篇文章,将治标治本之策都写在上面,以供决策者参考。”
翁国英点头道:“我正要这样做。”
苏星晖道:“翁大哥,你所处的这个位置,固然权力甚重,可是要想真正把事做好,不免要得罪许多人,翁大哥你可做好准备没有”
翁国英的脸色凝重起来,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个位置要得罪人呢
这个位置肩负着全省水利建设的重任,权柄甚重,从招投标到具体建设过程,到监督、验收的全过程都由他们管理,要想发财,那再容易不过了,全省每年投入水利建设的财力都是以亿以十亿
第五百六十四章 哈先生是朋友
十一月下旬,哈克特到彭家湾镇来察看长江大桥工程了,他们到达彭家湾镇之后,苏星晖作为一镇之长,自然是对他全程陪同。
哈克特这一次是从浙东省赶过来的,他们世界银行在那里,有一个高速公路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苏星晖一见到哈克特就上前握住了他的手,对他道:“哈克特先生,您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到我们这里来看看啊”
哈克特爽朗的笑道:“现在在你们中国,到处都在进行基础建设,重点工程到处都是,我一年到头,脚都没停过,实在是没时间到你们这里来啊,现在腾出了几天时间,这不就来了吗”
苏星晖也笑道:“欢迎哈克特先生啊!走,到我的办公室去坐坐。”
哈克特道:“我们还是先到工地上去看一看吧。”
苏星晖也知道哈克特的工作作风,他点了点头,便带着哈克特去了长江大桥的工地。
长江大桥的桥墩正在浇铸当中,引桥也正在修建,大批建筑工人和建筑机械正在热火朝天的劳作。
负责长江大桥建设的是湖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国企,是湖东省在桥梁施工中经验最丰富、实力最强的一家企业,在湖东省有过多座桥梁的施工经验。
在工地上,管理这个项目的有侯氏集团派来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还有县政府交通局的一位科长,他们是上新长江大桥管理公司的代表。
负责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名叫张声名,而世界银行方面派了两名施工和工程监理方面的专家来帮助这个工程的施工工作,他们一个叫汤普森,是美国人,一个叫汉克,是德国人。
苏星晖经常到工地上来,跟他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他们见到苏星晖过来,都跟他打起了招呼,而汤普森和汉克当然也跟哈克特打起了招呼。
哈克特上前跟汤普森和汉克拥抱,然后大家一起坐在了项目部的活动板房里谈了起来。
哈克特向汤普森和汉克询问了很多这个工程的进展情况,包括使用的材料、造价什么的都问得非常详细,这就是他的工作,他作为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首席代表,对世界银行在中国的每一个项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些东西关系到世界银行的贷款是否会出现风险,控制风险就是哈克特的责任,而且他还有责任控制工程质量,良好的工程质量不但代表着世界银行的良好信誉,而且同样也关系到贷款风险。
因为工程质量如果不好的话,意味着这个项目有可能会崩盘,工程验收通不过,工程款难以收回,地方政府有可能拒绝偿还贷款,从而导致一系列不可控制的风险。
世界银行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基础建设项目,这让他们在施工和工程监理方面的经验,无人可及,汤普森和汉克就是世界银行一流的施工和工程监理专家,包括哈克特自己也是一位工程监理专家出身。
有他们在这里,苏星晖对这座长江大桥的工程质量是很放心的。
哈克特向汤普森和汉克两人询问过一些东西之后,他又到了工程现场,苏星晖也陪着他戴着安全帽上了工地,哈克特是工程监理专家出身,他到了工地上,自然能够看出这座大桥的施工质量究竟如何。
哈克特整整在工地上看了两天,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许多东西,整体来说,他对汤普森和汉克两人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这座长江大桥到现在为止,在造价和质量方面都还是控制得不错的。
这天晚上,苏星晖请哈克特吃了饭,哈克特说第二天就要离开彭家湾镇了,他要去一趟粤东省,在那里,他们有一个水电站项目。
苏星晖道:“哈克特先生,我曾经说过,要带您去品尝一下一位高僧的茶艺,明天正好是星期六了,我明天就带您去一趟吧,最多半天时间就够了,这也算是我完成了我的承诺。”
哈克特稍一沉吟,便点头答应了,这一次在上俊县的这个长江大桥项目,他本来是安排了三天时间来进行察看的,现在他只花了两天时间,那么去见一下这位高僧也是可以的。
哈克特对中国文化一直都有着非常大的兴趣,特别是喜欢喝茶,那一次听苏星晖说了这位高僧的茶艺,他确实很想品尝一下。
第二天,苏星晖向侯文海借了一辆车,开着车载着哈克特去了绿岭乡,在经过上俊县城时,他将陆小雅也接上了,两人也可以趁此机会在一起度过一个周末。
在绿岭乡政府,苏星晖又接上了阎俊达,他们先来到了绿岭水库,苏星晖让胡金水中午给他安排四个人的饭菜,递给了胡金水一百块钱,可是胡金水说一百块钱多了,好说歹说也只收了五十。
苏星晖也知道,在这里安排四个人的饭菜,五十块钱确实也是够了,他便谢过了胡金水,把车开到了石泉山的山脚,然后几个人便下车步行上山了。
石泉山今天的游客也是相当不少,今天是周末嘛。
哈克特对这里的风景是相当的感兴趣,他一
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可真是划不来啊
广明大师便教起哈克特茶艺来,他首先教哈克特辨水,让他知道什么样的水才是好水,然后教他辨茶,让他知道什么样的茶叶才是好茶叶。
然后,便是教他烧水,要想把茶沏得好喝,水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沏茶的水温度要在八十多度的时候最好,等水烧到将沸未沸的时候提起来,经过烫杯的程序,往杯里倒水的时候要把壶提高,让水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尽量长一些,这样水注入茶杯的时候,温度就刚刚好了。
当然,哪怕是这些东西都教会了哈克特,哈克特也不可能一次就能把这些都做好,必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准确的把火候掌握好,沏出一杯好茶来。
哈克特学得很用心,花了一个多小时,他就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住了,剩下的就是自己慢慢练习了。
哈克特也学着广明大师的样子,合十向他表示感谢:“谢谢大师能够教我茶艺。”
广明大师道:“善哉善哉,哈先生不必客气,你能够帮我们县里修桥,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苏星晖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他便起身道:“哈克特先生,那我们就不打扰广明大师了吧”
哈克特便向广明大师告辞,一行人下山去了。
广明大师站在山上目送他们一行人,良久之后才道了一声“善哉”,回到精舍清修去了。
一行人回到了水库管理处,胡金水已经让食堂里安排了一桌四个人的饭菜,他们爬山之后也是很饿了,便吃了饭,然后休息了一会儿,便回了彭家湾镇,这天下午,哈克特便告辞了苏星晖,出发去粤东了。
送走了哈克特,陆小雅道:“没想到这位哈克特先生对中国文化还挺感兴趣的。”
苏星晖点头道:“是啊,他不但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且他为中国的基础建设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是中国的好朋友了!”
陆小雅点了点头,便挽起了苏星晖的手,在彭家湾的镇街上逛了起来。
现在彭家湾镇的街上已经相当繁华热闹了,几乎不比上俊县城差了,这主要是因为这么多企业到彭家湾镇来投资,带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而彭家湾镇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也逐渐在回流,现在彭家湾镇的人口已经接近五万了。
外来人口就是一个地方繁荣的标志,有了大量外来人口,彭家湾镇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镇街上的餐馆、旅社新开了许多家,侯氏集团投资兴建的一家大酒店也快要竣工了,而彭家湾镇的供销社也被租给了一个粤东商人,在彭家湾镇开了一家超级市场。
看到街上这么繁华热闹的景象,陆小雅道:“星晖,你可真了不起,现在的彭家湾镇,已经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好了。”
陆小雅这一年不知道来过多少次彭家湾镇,每一次来,她看到的彭家湾镇跟上一次都有了一些变化,因此,她对彭家湾镇的发展也是看得分外清楚,而对亲手缔造了彭家湾奇迹的苏星晖,她当然也是崇拜到五体投地了。
苏星晖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以后我不管在哪个位置上,都要让那里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苏星晖觉得,能够让自己治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就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镇街上的老百姓,几乎每一个都认识苏星晖,他们看到苏星晖,就会在尊敬中带着亲热的向苏星晖打招呼,虽然苏星晖还很年轻,连婚都没有结,可是他们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就看轻苏星晖,他们的尊敬都是发自内心的。
他们都知道这位年轻的镇长到底为他们做了一些什么,一年半之前,苏星晖还没来的时候,彭家湾镇是一个治安混乱,经济萧条,老百姓过得贫苦的地方,可是仅仅一年半之后,这里就变得治安稳定,经济繁荣,老百姓也富足起来,这都是这个年轻的镇长带来的啊。
路边许多卖东西的老百姓都要把自己的东西送给苏星晖,一个卖鸡蛋的老大娘递给苏星晖一袋子鸡蛋道:“苏镇长,这是我自家的鸡下的蛋,你每天喝鸡蛋水补补身子。”
苏星晖连忙说“谢谢大娘,不用了”,然后逃也似的走开。
又有一个老大爷捧着几个金黄硕大的桔子想要递给苏星晖道:“苏镇长,这是我家院子里种的桔子,可甜了,你尝几个”
苏星晖拗不过老大爷,老大爷把桔子塞到了他的衣袋里,苏星晖只能收下,不过他拿出了五块钱,扔到了老大爷的篮子里,然后拉着陆小雅就跑了。
身后的老大爷想要追上苏星晖,把钱还给他,可怎么追得上他只能叹息着摇头道:“真是一个好干部啊!”
苏星晖拉着陆小雅跑回了镇政府,回到了自己的宿舍,他摇头道:“不行,不能再逛了,再逛下去受不了,这些大爷大娘太热情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