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诸葛封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左白衣
第121章 神通力惊现吕布
典韦和曹操不由得回头望去,只见帝师王越一身黑衣,身负长剑飘然而至,见典韦和曹操想要追去,不由得出声阻止,
“孟德,典韦,穷寇莫追,如今袁绍等人率军搜寻皇宫,想必通往北邙山的这条暗道迟早会被他们发现,而且如今天将大亮,董卓追兵想必近在咫尺,我等还是速速护送陛下前往安身之处为是。”
曹操典韦听了点头称是,“帝师言之有理,就依帝师所言。”
而典韦此时挠头看向帝师王越,疑惑道:“帝师,刚刚救走那两个小子的是什么玩意,俺只觉得那些绳子一样的玩意力量不小,但击落后却发现是一堆树叶草片,那到底是什么招式”
王越微微一笑,见曹操也是一脸好奇,不禁耐心解释道:“典韦,论武艺的话,你可以称得上是世间少有的猛将,内力深厚几乎可以比肩我了,但你的内力只能通过兵器释放,而这个世上,有一些人却能将内力赋予世间万物,使之具有生命,可以随意使唤去攻击他人。
你也知道,刚刚的二人之中和你交战的那名小辈乃是阴阳宗之人,而刚刚救走他们两个人的,也是阴阳宗之人,用的也是阴阳宗的神通……落叶生花!”
“落叶生花”
“没错,”王越继续说道,“阴阳宗乃是当世第二大派,排名只是在墨辰的鬼谷之下,阴阳宗之人善用神通,以五行运转化出五部神通,刚刚你们见到的,就是其中的木部神通。
以内力凝聚树叶,使之化形而出,将刚刚的二人救走,而出手那人内力深厚,绝非你能比,所以我才让你莫要追赶。”
听了王越的话,典韦恍然大悟,而曹操则是若有所思,看向王越道:“那帝师,救走他们两人的,可是刚刚与帝师交战的少女”
王越点头表示曹操说对了,但看在曹操和典韦眼中大不一样,帝师王越是何等人,二十年前便扬名天下,刚刚的少女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年纪,怎么能和王越相比,当然,诸葛璟这样的变态不在此范围之内。
曹操犹自不信,问道:“这世上除了墨辰老弟竟然还有如此人物能和帝师相比”一旁的典韦也是连连颔首,他也不相信刚刚见到的似乎娇弱的女娃能和王越相比。
王越摆了摆手,说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墨辰有句话说得好啊,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刚刚的少女确实了得,足可和墨辰比肩,本座的确有所不及。”
曹操和典韦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得到王越的亲口承认,他们二人还是不想相信这个事实,或者说,他们不愿意相信!
再说刘辩被诸葛圭和诸葛玄保护着,虽然没有目睹帝师王越和苏璃月的交战景象,但典韦许褚和东方愁公输白之间的交战却是自始至终地落入刘辩眼中。
尤其是刚刚苏璃月出手将东方愁和公输白救走时所施展
第122章 李儒谋通风报信
而在吕布身边,四名大将一字排开,稍稍逊后于吕布,各个身躯雄壮,面目狰狞,手持各色兵器护卫在董卓身后。再看董卓左手侧,一位将近而立之年的文士勒马驻足,一看便是极其精明之人。
若是诸葛璟在此,他定然能够推测出,那四员猛将便是董卓的亲信爱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至于那位中年文士嘛,自然便是原来历史上给董卓出谋划策的女婿兼谋士……李儒。
李儒,字文优,董卓麾下第一谋士,原来历史时空上于三国之前东汉末年时与贾诩名声并列,素有“李儒焚城,贾诩乱武”的说法,陈寿在编写《三国志》时便对李儒大为赞赏,称他:“算无遗策,如遇明主,大业必成!”
原来历史上,李儒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董卓趁十常侍之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少帝、迁都长安等都离不开李儒的策划。
只是在王允以貂蝉使连环计算计吕布董卓之时,李儒多次劝谏董卓,无奈董卓不听,结果董卓于朝会之时被吕布方天画戟刺于马下,而李儒也被捉住最终处斩于市曹之中,可怜一代谋士,终究陨落。
而此时,李儒却是不知道后面的事情,只见李儒策马来到董卓身边,开口说道:“主公,如今我等已经兵临洛阳城下,探马来报,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在皇宫中起了冲突,但想必此时洛阳城门必定守卫空虚,我西凉兵悍勇无比,可一鼓而下洛阳,主公可率领大军寻觅当今天子。
想此时灵帝必然已薨,所能继位者不过是太子刘辩与陈留王刘协两个少年而已,主公有二十万精兵,洛阳城内无人可挡,天子年幼,朝政皆可入主公手中。
到时候,主公在内镇压朝臣,吕将军在外统摄大军,李、郭、张、樊四位将军为其羽翼,则诸侯不敢轻动。
若果真能够如此,主公可为伊尹,姜尚之流,假以时日,便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未尝不可!”
听了李儒的话,董卓不禁眼冒精光,李儒他是知道的,话一旦说出来,便有不小的把握能够实现,而原来历史上也证明了李儒话语的可行性。
原来历史上的董卓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称太师,比肩姜尚,就差临门一脚就能登基称帝,只是天不遂人愿,董卓最后一次没有听从李儒的劝谏,最终只得命丧黄泉。
而一直在旁边默默不语的吕布听了李儒的一番分析,不禁耸然动容,李儒的分析鞭辟入里,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智谋之士,再加上西凉军悍不畏死,战力超群,两相结合之下不要说是这洛阳城,便是放眼天下恐怕也无人能比。
哦,不对。吕布转念一想,目光不由得投向西方,说董卓的势力天下无敌也不是绝对,吕布明白,在西方,便有一大势力可与董卓一较高下,或者说,犹能胜之!
吕布所想的便是并州诸葛璟的势力,据吕布所知,诸葛璟现如今已经有三十万精兵占据并州,而且麾下谋士猛将众多,不说诸葛亮,荀彧郭嘉鲁肃等人,单单是曾经潜入并州与吕布相见的龙天,在吕布看来,智计已经不逊色于吕布了。
而且诸葛璟麾下的猛将质量也绝非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所能比拟,更不要说还有诸葛璟和顾言这两个已经攀登武道巅峰的人了。
在吕布看来,若是真刀真枪的对上,董卓的西凉军必定不会是诸葛璟的对手。
而且,更让吕布内心泛起波澜的是,自己跟随董卓之后奉命前往洛阳的时候,并州乃是必经之路,而来的途中,并州已经是重兵防守,明显是在防备西凉军,而且看那架势,明显是不会让西凉军去往洛阳。
这就匪夷所思了,吕布清楚地知道,董卓进京是有人在幕后操控,这一点李儒也知道,但李儒并不知道那幕后之人是谁,而吕布却是从这熟悉的手笔中感觉到这次的布局仍旧是当初布置并州之局的那人。
故而董卓和李儒才会知道诸葛璟此时外出访贤不在并州,这才率领大军从并州而过,毕竟这是最近的路程。
但上述的景象出现,吕布不由得一惊,不用说,这必定是诸葛璟一手安排,即便不是,和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联想到那人传来的消息,诸葛璟之父诸葛圭在洛阳极力阻止董卓进京,想必也是诸葛璟的意思,想到这里,吕布不禁沉思,诸葛璟莫不是真是北斗星君下凡,否则如此神思鬼算岂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所能为
最后,还是靠着那幕后之人的一招瞒天过海,董卓的二十万大军才得以兵临洛阳城下。
吕布此时的心情反而有些期待,自己在并州战场上已经和顾言说过,若是下次再见诸葛璟,必定和他一较高下,而且顾言临走时的那句:“这世界上不光是吕将军你一个人在进步”也深深记在吕布心里。
现如今吕布终于明白了这句话,顾言明显是在说诸葛璟在武道境界上也有了突破,这让好武成痴的吕布如何不感觉到兴奋,恨不得现在就和诸葛璟一较高下。
不过现在已经有了机会,吕布现在为董卓效力,若是董卓占据洛阳,真的如同李儒所说挟持了刘辩,那诸葛璟必定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自己便有机会和诸葛璟堂堂正正地再较高下。
别忘了,原来历史上的吕布并不是只以武勇著称于世,吕布还有很高的统帅能力,手下三千并州狼骑可谓是骁勇绝伦。听闻诸葛璟手下也有三千风骑,却不知道两者之间,孰强孰弱
想到这,吕布不由得紧了紧手中的方天画戟,内心想要和诸葛璟一较高下的冲动更加强烈。
而此时董卓并不知道吕布心中所想,听了李儒的话似乎能够看到自己的未来,不由得哈哈大笑,大手拍在李儒的肩膀上,兴奋道:“我有文优,复有何忧若真能如文优所说,老夫定然不会亏待你!”
李儒急忙拱手谢过,正想要让董卓下令攻城,却见面前的洛阳城突然城门缓缓打开,同时,一柄锋利的匕首从城门上猛然飞向董卓。
破空声传来,董卓只觉眼前银光一闪,匕首在月光的照耀下更显锋锐,眼见就要伤到董卓,而董卓此时已经来不及阻挡!
就在这时,一声大喝声传来,
“董公小心!”
吕布手持方天画戟,比其他人更早地发现匕首,同时敏锐地注意到,匕首之上穿着一张纸条,旋即挥动方天画戟,暗运内力将匕首拨转抛
第123章 进退难锦囊妙计
董卓听了,连连点头道:“文优说得有理,就请奉先率领麾下三千狼骑前往北邙山,老夫大军随后便至。”
吕布持戟躬身应道:“末将遵命!”
随即,拨转赤兔马,点起三千狼骑便往北邙山方向而去。
看着吕布离去的身影,董卓不禁沉吟不语,李儒似乎看出了什么,凑到董卓身边小声说道:“主公不必如此,吕布乃是一个真性情的猛将,既然说过要辅佐主公建功立业,那么必定不会食言。”
董卓听了不由得说道:“可惜如此猛将,终究不能为老夫所用!”旋即目露凶光,“既然老夫最终得不到,那即便是毁了他,老夫也不会让他为他人所用!”
李儒听了董卓的呢喃,不由得眉头大皱,目光不由得看向西方,沉默不语……
却说诸葛圭等人保着刘辩在北邙山中行走,突然数名身穿黑衣,身手矫健的卫士踏空而来,急匆匆地来到王越身前,单膝跪地抱拳说道:
“启禀帝师,袁绍率领洛阳禁军以及众门阀死士约莫三万人正紧紧追赶在后面,约莫一刻钟便可追上我们!”
好快的速度啊!众人不禁相视一眼,俱都看出彼此眼中的震惊,而还未等王越说话,又是数名黑衣人匆忙赶来,语气急促道:
“启禀帝师,前方出现一支兵马,俱都是精锐骑兵,足足三千之数,为首的一员大将极其雄壮,手持方天画戟,正阻拦在前面!”
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洛阳城中什么时候有这么多的骑兵了,转念一想,必定是董卓的西凉军到了,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骑兵出现在这里。
只是,董卓怎么会知道自己等人身在北邙山中,就算是袁绍等人也不过是通过搜寻皇宫找到暗道才发现自己这些人身处北邙山中。
董卓不过是一介外臣,刚刚率兵赶来怎么就会知道自己等人来到北邙山中!
就在这时,单膝跪地的数名黑衣人中一人突然出声道:“启禀陛下,帝师,诸位大人,我等探得,就在董卓兵临洛阳城下时,城上留下守卫的禁军俱都丧命,并且董卓收到一张传信用的绢布,于是便派遣人手兵发北邙山,想来是有人在暗中通风报信。”
难怪,众人释然,诸葛圭更是和帝师王越相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答案,看来这一切,也都是那阴阳宗之人的手笔了。
知道幕后之人也无可奈何,诸葛圭等人手中只有两千兵马,根本无力和这两路人马对抗,更不要说董卓还有二十万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难不成一夜奔波奋战,还是终将化为泡影
刘辩也是眉头大皱,难不成自己刚刚登基就要沦为傀儡任人摆布了想到这,刘辩便不由得急躁起来,左右环视,却发现身边的诸葛圭正陷入沉思,相较于其他人焦急的表情,诸葛圭面上却是较为淡然,但眉宇之间似乎有一些犹豫,像是在下着某种决心一样。
&n
第124章 父爱如山周全策
只见那张绢布上笔走龙蛇,清楚地写道:
“若董卓果然进京,父亲可护卫太子依照孩儿先前的计策去往北邙山容身之地,若是有追兵赶来,父亲可引动山内机关,虽然会伤及无数无辜,但此时却是顾不得许多。
另外,西园校尉曹孟德不必跟随,可付之一纸诏书,号令天下诸侯起兵勤王,孩儿亦能前来解救。
再者,锦囊内另一锦囊可交由王司徒,若是诸侯联军不可破董卓,便可按照锦囊内的计策行事。
还请父亲善加珍重,千万要等孩儿到来,诸葛璟拜上!”
看完锦囊中的计策,刘辩诸葛玄王越曹操等人俱都舒了口气,只要能够有后路,那就有希望逃离生天,至于诸葛璟不想动用这第三个锦囊的原因,众人也能猜到一二。
引动山中机关会伤及无数无辜是其中一点,而最为重要的是,一旦打开这第三个锦囊,就意味着诸葛璟算计中平稳交接政权、不至于使得天下动荡的布局告破。
四人都能想到,一旦曹操携诏书召集天下诸侯,那就意味着天下分崩离析,本就民生困乏的大汉还不知道会因此产生多少流离失所的百姓,而且一旦开始了诸侯争霸,那么天下一统也就显得遥遥无期了。
而诸葛圭此时则是没有想这么多,此时的诸葛圭则是不由得眼眶湿润,可见内心波动极大。
刚刚诸葛璟在锦囊计策中的最后一句话在不经意间触动了诸葛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诸葛圭不禁思绪飘摇,自己这个儿子虽然说生性放荡不羁,在南阳隐居的日子里更是十分调皮,常常让自己生气,但就是这个儿子,得到了鬼谷四部神通的传承,十四岁的年纪就已经官职显赫,让诸葛圭内心极是骄傲。
只是,让诸葛璟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去驰骋沙场,同异族作战,更要不断地谋划布局,其中耗费的心思更是巨大,诸葛圭看似不在意,但内心却是极为心疼诸葛璟,诸葛璟可谓是自己的幼子,如今天大的担子压在他身上,让诸葛圭这个做父亲的怎能不心痛。
尤其是诸葛璟这样的情形下仍旧挂念着诸葛圭,更不惜将贴身亲卫典韦许褚派过来,明面上说是保护刘辩,但诸葛圭知道,典韦许褚的第一任务,一定是保护自己!
有这样的儿子,真是上天保佑!诸葛圭不由得内心想到。
或许是兄弟连心,诸葛玄感受到诸葛圭的情绪波动,只是并没有多说什么,伸手在诸葛圭后背上轻拍了拍。
诸葛圭悄悄地用衣袖擦了擦眼眶,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儿子如此尽心竭力,那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一定不能让诸葛璟失望。
转身看向刘辩,诸葛圭说道:“陛下,小儿既然已经有了布置,就请陛下依计行事,随微臣前往容身之所暂住,而孟德可率西园禁卫突围而去,诏令天下诸侯前来勤王!”
刘辩颔首,“璟哥的安排,朕自然会遵守无疑!”
曹操亦是抱拳说道:“既然墨辰老弟有了布局,操就算抛头颅洒热血也一定要召集勤王军回来救驾!”
只是……
曹操犹豫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不着痕迹地看了诸葛圭一眼,便对刘辩大礼参拜道:“还请陛下赐予微臣诏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