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诸葛封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左白衣
诸葛璟听了淡淡地说道:“那你就去啊!反正我听说每一个能用蛊的人都有着属于自己一个人的蛊虫,万一你要是被她下了这种蛊虫,那我就等着看好戏就好了,绝不动一根手指!”
“哎呀,老大,我就开个玩笑,你又何必当真呢俗话说,好男不跟女斗,我去求求那位姑娘也就是了!”
嗯……真香!
郭嘉说完,便一溜烟地离开了这里,直接往诸葛璟的营帐中跑去,将去面见刘辩的事情直接抛到九霄云外。
去他奶奶的,什么也没有小爷的性福重要!
诸葛璟摇头一笑,郭嘉被逼成这个样子也是少见,不过诸葛梦雪这次确实是直接拿住了郭嘉的软肋,真不知道是误打误撞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想到这,诸葛璟突然面色有些古怪,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不禁感觉到有些头痛,若真是发展成自己想得那样,怎么还感觉有些别扭呐
“臣等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辩的御帐中,也就是诸葛璟原本的帅帐,足足有二三十人身在其中。
刘辩高坐主位,帝师王越负剑立于身后,面色古井无波,只是锐利的目光正不断地打量着大帐中的众人。
王允、黄琬、诸葛圭、诸葛玄、蔡邕、卢植六位重臣比邻而坐,俱都是如今汉家朝廷的重臣。
诸葛璟静静地坐在六位重臣的下首,左有诸葛亮,右有顾言,徐庶被诸葛璟刚刚派去洛阳辅佐徐晃安定百姓,只留贾诩龙天陪伴身后。
赵云、江南、马超、诸葛均、黄忠、太史慈等猛将按剑而立,典韦许褚手持武器于帐外护卫,令人不能不惊叹诸葛璟麾下猛将数量之多。
曹操、公孙瓒、孙坚、马腾、孔融、陶谦、王匡几位诸侯依次坐在诸葛璟的下首,同对面的袁绍、袁术、韩馥等十来位诸侯相对,颇有一股针锋相对的架势。
而被诸葛璟留在大帐之中的刘备此时也出现在公孙瓒身后,关羽同张飞两人如同门神一样叉腰站在刘备身后。
众人齐聚大帐,不管心里在想着什么,俱都起身对刘辩恭敬跪拜,三跪九叩山呼万岁,只有诸葛璟手握灵帝的御赐金牌仅仅拱手为礼,站立帐中岿然不动。
“众爱卿平身!”刘辩并未在意,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诸葛璟施不施礼其实对于刘辩来说并不重要,抬手笑着说道:“众卿勤劳王事,今幸董卓伏诛,朕亦得脱,今日召众卿前来,正是为了封赏一事!”
“臣等食君之禄,当担君之忧,董卓授首皆赖陛下洪福齐天,臣等不敢居功!”
刘辩无声一笑,示意众人各回本位,缓缓开口说道:“朕闻有功必赏,众卿皆是为国出力,朕又何必吝惜封赏呢众卿且坐,朕当论功行赏也!”
众人谢过,只听得刘辩朗声说道:“此次剿灭西凉军,众卿以为,何人能够当此头功”
听了刘辩的话,众人的目光登时汇聚到诸葛璟身上,这还用问吗答案这不是明摆着呢的吗刘辩这是在为诸葛璟造势啊!
“启禀陛下,此次诸侯讨董,乃是出于冠军侯锦囊妙计,如此董卓方能如此迅速破灭!况且冠军侯提前设计保全陛下于北邙山中,而后又及时扑灭洛阳大火,老臣以为,冠军侯当居首功!”王允作为司徒,首先出声说道。
“司徒大人所言是也!”公孙瓒接口说道,“自董卓入京,君侯便只身独闯洛阳,一箭射伤董卓,一人斩灭三千西凉军而去。而后酸枣会盟,先取汜水关,后战虎牢关。若是虎牢关下没有君侯麾下大将各显神通,我等也不可能如此之快地来到洛阳,若论首功,舍冠军侯之外还有何人”
黄琬点头赞同道:“伯圭所言甚是,冠军侯纵横捭阖于沙场,运筹帷幄于帅帐,亲透敌阵相救陛下,预伏妙计倾水灭火,老臣也认为,冠军侯当得起头功!”
三位重臣先后推举诸葛璟为首功,曹操、孙坚等人自然也是出声应和,而诸葛璟却依旧是一副淡然的样子,并不言语,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
反观袁绍等人,则是像吃了苍蝇一般面色难看,但这次却很有自知之明地没有反驳,而且,是真的没有办法反驳,毕竟,诸葛璟的这些功绩都是实打实地摆在这里,如果想要反驳,就必须有比诸葛璟的作为更大的功劳!
然而事情上并没有。
“哈哈,众卿所言,甚合朕意,此番能有如今局面,确实是冠军侯出力最多!朕欲……”刘辩瞅了袁绍等人一眼,见他们都是沉默不语,微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便要笑着说出对诸葛璟的封赏!
“陛下,微臣受先帝厚恩,为国效力自然应当竭心尽力,如今洛阳被董卓一把大火烧毁大半,其实也是微臣未曾料到,疏于防范,洛阳城才毁于一旦。臣实在不敢受陛下封赏!”
未等刘辩说出口,诸葛璟抢先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这让刘辩微微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诸葛璟笑着说道:“洛阳大火,
第195章 诡辩术再定迁都
诸葛璟适时地说出不会弃刘辩于不顾,就表明诸葛家还是会尽力辅佐刘辩,而诸葛圭一来是为了避嫌,二来也是想要同诸葛璟团聚在一起。
刘辩听出了诸葛璟话里的意思,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诸葛圭不留在洛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诸葛璟也是这个意思,那刘辩也只好答应。
“既然骠骑大将军也如此说,朕便准爱卿所奏,只是爱卿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怎可弃国事于不顾朕便以爱卿仍为侍中之职,可随骠骑大将军前往并州,待身体将养好再回京不迟!”
刘辩这么做也是有安排的,诸葛璟既然已经是骠骑大将军,诸葛圭若是白身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也会让天下士子误认为刘辩有夺权之嫌。另外侍中可参议朝政,刘辩正式登基之后朝务定然纷杂,若有不决之事也可问计于诸葛璟。
“臣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诸葛圭同诸葛璟同时施礼谢恩,同时也明白了刘辩的意思,以此来示意会答应的。
刘辩笑着将诸葛圭和诸葛璟扶起,之后对于曹操,公孙瓒,孙坚,马腾等随诸葛璟前来洛阳的诸侯也都一一封赏。
其中曹操的封赏最为隆重,从五官中郎将一跃而成兖州牧,也不知道是刘辩有意还是无意,兖州临近司隶,距离洛阳不过两日一夜便可到达,就相当于曹操同诸葛璟一样能够轻易地控制洛阳。
对曹操等人封赏之后,刘辩却是回到了主位,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动,看向袁绍淡淡地说道:“袁卿何在”
“臣袁绍,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袁绍心里感觉有些不妙,急忙起身来到帐中对刘辩恭敬拜伏道。
“难得你还知道朕为天子。”刘辩嘲讽一笑,语气忽然严厉,沉声问道:“那朕来问你,董卓在虎牢关一战元气大伤,仓皇逃回洛阳,骠骑大将军不辞辛苦,星夜前来,而你却按兵不动,是何道理!”
虽然要同诸葛璟保持着君臣身份,但是刘辩的内心对于诸葛璟却依旧是有着孺慕之情,对于诸葛璟是十分尊敬的。
诸葛璟在虎牢关同袁绍之间的分歧刘辩自然是已经知道的,这让刘辩不由得怒火万丈,虽然知道除了诸葛璟之外众诸侯都或少或多有些别的目的,但想袁绍这样全然不以刘辩为念,一心想着为自己谋利的行为却是让刘辩忍不住大怒。
刘辩虽然是只有十三岁,称得上是少年天子,但是心智成熟,况且刘辩已经是汉家皇帝,原本就注重皇家威严的刘辩变得会皇权几乎有着痴迷一般的维护,或许他自己都没有发现。
而袁绍这样做无疑是在掀动刘辩的逆鳞,这让刘辩如何能够轻易放过刘辩!
“朕还听王司徒言道,董卓于洛阳作威作福之时,太傅袁傀竟然不记先帝厚恩,不顾汉家老臣的身份,对董卓奴颜婢膝,谄媚至极,你们叔侄两个眼里,到底还有没有大汉,有没有朕!”
刘辩沉声喝道,越说越严厉,最后几乎是咆哮起来,是个人都能看出刘辩心中的怒火之高。
袁绍登时额头上布满冷汗,拜伏在地不断叩首,急忙解释说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臣与臣叔如此作为,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啊!请陛下容臣细细道来!”
“好啊!朕反倒要听听,你们到底是有什么苦衷!”刘辩怒极反笑,表情十分阴沉。
“陛下容禀,我袁家乃是四世三公,受大汉之恩禄,怎能做出如此不忠不义之事董卓西凉军当时十分气盛,臣叔之所以如此行事,乃是迫不得已,碍于形势罢了。一来骄纵董卓之心,二来也好保此残躯待联军到来!
至于臣按兵不动,实在是子虚乌有啊!陛下困于北邙山,臣心中的焦急不比任何人少,只是当时经过虎牢关一战,诸侯联军也不是毫发无伤,更何况大军征战,需粮草先行。
臣掌联军粮草调拨之事,实在是力不从心,本想请君侯等粮草齐备再行出兵,也好多几分保障,谁知君侯并不听劝,这才有了分歧,实非绍之罪也!”
袁绍咬定是因为粮草不足这才没有出兵,真要论起来不过是战略战术上的判断错误,比起不尊号令,有意陷刘辩于险境实在是不值一提。
“啪!啪!啪!”
诸葛璟闻言淡淡一笑,抚掌说道:“不愧是袁本初,如此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真是让本侯大吃一惊,官字两张口,本初将军深得其中三味,令人佩服不已!”
袁绍听了不禁涨红了脸,昂首说道:“君侯,袁绍所言,句句乃是实情,君侯为何如此嘲讽于某家!”
“句句实情”龙天忽然诡异一笑,开口说道,“既然本初将军讲了事情的经过,那不如听一听在下所亲眼看到,想到的事情经过如何”
说完也不等袁绍答话,龙天长身而起,对刘辩深深一礼,而后说道:“龙天不过是骠骑大将军麾下一幕僚,如此场合本不应该多言,但见本初将军如此巧舌,信誓旦旦,某家却是受不了事实被颠倒黑白,故而仗义执言,还请陛下恕罪!
某家少不识书,粗通经史,但也知春秋大义,自古以来,君辱臣死,董卓逆贼狼子野心,进主洛阳城,逼得天子困于北邙山,不得还于帝都,当是时,太傅袁傀不思救君之策,反而对董卓十分服从,将大汉的脸面几乎丢尽。
一时之计呵呵,本初将军如此掩饰,未免太过小视陛下了,本初将军难道不知道,董卓闻知骠骑大将军到来,竟然搜刮洛阳民脂民膏,二丁抽一以为守城之用。袁太傅,可正是亲自执行之人!
君不见,洛阳城内哭声惨惨,呼儿唤女之声不绝于耳,皆是由袁傀一手造成!袁本初竟然还在这里为其文过饰非,殊不知,若是如此遮掩过去,惨死麟德殿的丁尚书在九泉之下是否会就此瞑目!
再说虎牢关之事,当初酸枣会盟之时,诸位共举骠骑大将军为诸侯联军盟主,则一切兵马度皆需听从骠骑大将军之号令。本初将军竟然不顾军令,按兵不动,已经是犯了行军大忌。
骠骑大将军不当场将你斩杀已经是法外开恩,反而令你总督粮草,如此大恩为何不报!如今还敢在陛下面前信口雌黄,试图污蔑骠骑大将军,某家不过一介书生尚知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张脸皮还想见人。
不过没有想到世人口中的四世三公竟然就是如此作为,真是令人不耻,你又有何面目,安敢再在此口出狂言!”
一番唇枪舌剑,
第196章 皇家秘辛生渊源
为什么一定要迁都长安
并不仅仅是因为洛阳被董卓一把大火毁败,而是基于如今整个天下的格局来看。
董卓西凉军已经被诸葛璟连根拔起,纵然函谷关还有着牛辅等人驻守那也不过是图妄挣扎,只需要一旅之师便能手到擒来,诸葛璟所能控制的地盘就有并州,幽州,长安三辅以及司隶地区。
诸侯联军散去,袁绍往河北,曹操据兖州,袁术守淮南,孙坚归江东,马腾返西凉,还有刘表,刘璋,张鲁三人各占荆州,益州,汉中。
至于刘辩所能选择帝都的地方,也只有长安同洛阳。洛阳地处司隶界面,东接兖州,南临荆州,北有冀州,乃是属于四战之地,保不准会有人日夜急行前来劫掠刘辩。
而长安就没有这个隐患了。毕竟是当初大汉初立之时定下的帝都,一应城防,宫殿都应有尽有,而且有雄关数座以为屏障,更难得的是同诸葛璟的根据地并州接壤,对于现在的诸葛璟来说是刘辩最好的栖身之地。
除此之外,诸葛璟并没有忘记,原来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之前诸葛璟提出迁都的时候曹操就显得十分反常,显然是并不想看到诸葛璟将刘辩送到背后。
如果刘辩继续留在洛阳,那曹操在兖州,保不齐会突然出兵将刘辩劫到兖州,诸葛璟一点都不怀疑曹操会有这样的魄力。
所以,诸葛璟才在刚刚刘辩封赏众人之时再三提到洛阳毁败不堪,不足以再作为大汉帝都,比较隐晦地再次提出迁都长安,现在看来刘辩应当是动心了,不然也不会将司徒王允留下,只要王允能够点头,刘辩迁都应当是定下来了。
而且,诸葛璟也是在试探刘辩,刘辩对于迁都如此犹豫不决,反而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这让诸葛璟不禁想到当初初入洛阳之时感受到的那缕极其细微的波动,现在看来,自己并没有感觉错。
这洛阳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啊。
就如同诸葛璟所预料的那样,刘辩将王允带到自己的营帐中,两人对坐,唐婉依旧在一旁为二人满上清茶,静静聆听。
“朕请老爱卿过来,乃是为了一件大事,朕不敢擅自决断,故而想听一听老爱卿的看法!”刘辩轻轻啜饮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王允毫无意外之色,恭敬拱手说道:“承蒙陛下看重,老臣定然知无不言,只是不知道陛下犹豫不决的事到底是什么”
“如今洛阳经董卓西凉军作乱,一把大火几乎烧毁了大半洛阳城,很明显短时间内不可能作为我大号帝都,骠骑大将军特此提议朕迁都长安,不知道老爱卿以为如何”
王允微微皱眉,点了点头说道:“陛下,确实如同陛下所言,洛阳城已成废墟,就算皇城没有毁坏大半,但是洛阳的百姓已经是死的死,逃的逃,不足以支撑帝都。
长安乃是我高祖皇帝始定帝都之地,且比起洛阳来更有函谷,潼关之险,为我大汉龙兴之地,骠骑大将军如此提议,想必也是看重了一点吧。
而且骠骑大将军身处并州,长安距离并州还是要比洛阳近得许多,无论是朝政问询,还是护卫帝都,在长安总要比洛阳方便许多。”
王允不急不缓地说道,他之前也听说过诸葛璟向刘辩提起迁都长安之事,但是被刘辩推脱过去,现在刘辩再提起,显然是诸葛璟那边再发力了。
刘辩闻言不禁沉默不语,王允话里话外的意思刘辩已经听出来了,这是同意诸葛璟迁都长安的提议了,但是刘辩心中尚有一个原因,在阻挡着刘辩迁都。
见刘辩如此模样,王允不禁叹息一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骠骑大将军提议迁都长安,乃是出于为陛下考虑,并不夹杂着半点私心,陛下若是有所顾虑,大可对骠骑大将军言明,老臣相信他定然会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的。”
刘辩听了点了点头,对王允露出一抹笑容,抬手说道:“老爱卿所言,朕记下了,三日以后朕准备登基的事情,还要烦劳老爱卿了!”
“此乃老臣分内之事也,陛下这是在折煞老臣了!”王允已经明白刘辩这是要送客了,毕竟迁都也不是大事,顺水推舟地告辞道:“既然如此,老臣就不搅扰陛下了,登基之事,老臣还要和太尉等人商议一番,老臣告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