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麻烦
如此看来,这仙桃虽然不如星纪星君戏言的,闻一闻多活三百六十岁,吃一颗延寿四万七千年那么夸张,但是延年益寿的效用肯定还是有的,吃这么一颗少说也要多活十年。
以至于大唐君臣瞧向白玉琦的眼神都不由自主多了几分热切,瞧星纪星君刚刚拿出桃子的气派,应该是不差桃吧?这要是能一家来上千八百个的,家里老老少少应该就够分了吧?
白玉琦只当是没瞧见他们渴望的眼神,冲缩在下首的薛礼一点头“行了,你接着说!”
见大唐君臣都有桃分了,觉得自己这个小卒子应该是不用诛九族了,薛礼偷偷松了口气,越发恭敬的再度叙说起来“因为那大荒界灵气充沛,大伙修为提升的极快,所以……”
由于[天工门]的工匠们修为大增,再加上灵气充沛法力恢复迅速,施工能力自然成百上千倍的激增。
不但短时间内,在南云洲的南岸沿海修筑起了一座占地广大,钢浇铁铸一般坚固的唐军城作为三万大军的落脚之处。
而且还建造起了大型的造船厂和船坞,准备建造更大、更快、更坚固的海船,作为在海上抵御海兽的座驾。
[天工门]的工匠们在努力,其他人也没有闲着。
唐军士卒除了感觉到,大荒界的天地灵气对自己有益之外。
也发现斩杀那些鲮鱼人,对自身实力的提升极有帮助,原本还只是被动的防御唐军城周围的鲮鱼人。
后来将那些鲮鱼人杀寒了胆,放弃了这一片海岸线的领地不敢再靠近之后。
唐军干脆主动出击,驾驶着军船作为移动兵营,沿着海岸线一路清剿走到哪杀到哪,展开了一场全军大练兵。
反正这西潦海之中的鲮鱼人,简直就像是野草一样不计其数,赶之不尽杀之不绝。
绕着南云洲扫上一圈足足需要四个月的时间。
再加上他们主要清剿的是临海的,会被他们吸引出来的鲮鱼人族群。
所以转上一圈稍作休整之后,再转一圈一点都不觉得鲮鱼人的数量变少,倒是给大唐士卒提供了一个上好的“练级”场所。
而被干掉的鲮鱼人也没有浪费,全都捞起来放进随军的货船中,冷藏之后送回唐军城新建的[丹鼎门]炼器坊、[医圣门]的制药坊。
这鲮鱼人说是“人”,其实主要是因为长了一双胳膊和一双腿,但严格来说它们的形态更像是刚长出腿脚的大蝌蚪。
所以出身于大唐吃货帝国的唐军士卒们,一点都不在乎尝尝这玩意好不好吃,心理负担什么的更是压根没有,蛤蟆长的比它们更像人,还不是照吃不误?
于是乎,将鲮鱼人开膛破肚、剥皮卸骨之后。
血肉用来炼制补血回气的“气血丹”,提供给大唐士卒日常消耗所用。
毕竟唐军修炼的《炼气术》、《锻体术》、《战气诀》,可都是消耗自身气血(生物能)的功法。
接连不断的高强度、高负荷战斗,士卒们不补补怎么成?
剩下的心肝脾脏肺,能炼药的炼药,能炼鱼肝油的炼鱼肝油。
不能炼成丹药和鱼肝油的,就送去[鼎俎门]交给大厨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加菜。
再不行的就骨头磨粉、下水沤肥、杂碎做成饲料,鱼皮交给[霓裳门]和[天工门]合作推出的[御甲坊],加工成鱼皮水靠装备给士卒便于海边战斗,从内到外一点都不浪费!
而[御兽门]弟子跟随大军而行,等唐军士卒们把三国之野里遇到的各种野兽锤个半死后,再上去能驯化的驯化、能饲养的饲养,反正要么变成食用型牲畜,要么变成功能性牲畜,无论是飞禽还是走兽,甚至蛇虫都逃不过一视同仁的待遇。
大军出征,可不仅仅是清剿南云洲周边的鲮鱼人,各种有价值的本土植物、矿物。
也被大军过境寸草不生的一一搜罗勘探了出来,或是交给[神农门]弟子移植栽培、或是交给[天工门]弟子开矿采集。
而原本负责统筹军事承包商队的[金融门]弟子,更是在南云洲完美的展现了一把什么叫做“经济侵略”。
不但把无极体系下各部,所产出的产品倾销到了三国全境,更是替各部拉回来了不少的工程活儿。
毕竟南云洲三国的文明程度,还停留在大唐时空的周朝前后,各种技术不要说是跟无极门体系媲美了,连大唐原本具有的科技层次都赶不上。
所以看到唐军的出产,跟当初的李世民看到无极门的出产一样,什么都想要!
从建筑到家具,从车船到衣饰,连[医圣门]的医馆、[鼎俎门]的酒楼,都在三国全境开出了连锁店。
更别提[天工门]的基建工程队了,修路、盖房子、建城池,就没有他们不接的活儿。
而赚回来的收入,则被[金融门]弟子或换或买的,变成了各种三国境内的矿产资源采集权,年限最少一百年往上走。
唐军在这一方世界,停不停留得了那么长时间不管,反正所有权时间一定要长,能祸祸多久就祸祸多久!
。
第554章 产的再多也是一波带走
不知道是整个大荒界,资源都丰富到过剩的程度,还是南云洲格外的得天独厚。
因为三个小人国,对资源资源的利用还停留在简单的采集、捕猎和养殖上,对自然矿产的开发几乎为零。
所以当[无极门]下各部弟子们,对整个南云洲展开了全面的勘探之后,差点被这里丰富的资源馋哭了!
也难怪靖人、周饶、焦饶,这三个小人国之间会这么和睦,小人们待人也格外的和善,实在是在不愁吃喝的情况下,没什么发动战争的动力。
小人们基本上以名为“稷、稗、秫、穧、穄”之类的杂粮五谷为食。
但他们连种植都不怎么种植,因为这些谷物本就是南云洲野外,最为常见的草本植物。
在南云洲全境像狗尾巴草一样,满山遍野成片成片的生长着。
到了成熟的季节,小人们就去山野里挑长的饱满的,收割那么几片筛选一下,分门别类的晾干入仓,就够一年吃的了。
倒不是说这些杂粮五谷,不能集中起来进行人工栽培,让它们长的更大、更饱满、产量更高,而是好像没有必要。
毕竟满山遍野长的都是,就算一亩地的产量再少,多收割几片就是了,犯得着自己劳神费力的亲自去种植侍弄么
所以小人们之中的农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闲暇之时,满山遍野的溜达转悠着,看山野中那里长了些什么。
然后从中挑选自己觉得满意的,拿绳子和树枝围个圈,挂上自己的标记,表示这一块归我了,等到成熟的时候来收割就好了。
由于主食不用操心,所以农人们平日的工作,就集中在了采集挖掘一些长的比较零散,种类比较罕见的根茎、果实等作物上,回来之后进行脱皮、去麸、加工、保存。
然后留下够自己食用的,多余的送进人口密度较大的城镇之中贩卖,换回其它的生活所需,也难怪小人们平日的生活显得闲散悠闲,而且三国人口众多却没有什么争端了。
实在是这南云洲简直就像是一块天选之地,资源丰富到足以让小人们衣食无忧,所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也就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研究和琢磨礼仪文化等精神层面的追求。
自然而然人民素质也就获得了提升,哪怕是乡下老农也显得知书达理、礼仪谦让起来。
三国的这种奇特氛围,甚至都感染到了唐军士卒,平时粗鲁蛮横口吐芬芳的士卒,在跟三国的小人接触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变的礼貌和气、文质彬彬,唯恐行为失礼丢了大唐天朝的脸面。
由于三国的小人,实在是太过热情好客、亲切和睦,不管是走到哪都会受到他们的热情招待。
把唐军士卒都给感动哭了,然后哭完了把眼泪水一抹,接着用唐军城的产出从小人们手中换取南云洲的各种资源。
例如[神农门]弟子,向靖人国国主申请承包了整个南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面积足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沃野,然后改造成了[神农门]特有的集中农场体系。
再请[天工门]的弟子,打造出一系列自动化超级农械进行大规模垦殖。
不但种植南云洲本土所具有的各种作物,进行优选、嫁接、改良等培育。
还大规模的种植从大唐时空带来的各种作物,准备作为唐军城归航时的粮食储备。
不要觉得,这支唐军不过才区区三万人而已,那里需要15亿亩耕田种植出来的粮食作为储备再说总共就那么几条船,这么多粮食带的走么
要知道,唐军士卒都修炼无极门《锻体术》,人人都是顿顿十斗米百斤肉,一天按五顿饭往里造的大肚汉。
以前修为提升不上来,跟不能放开肚皮吃也不无关系,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胡吃海塞的机会,那还不玩命的憨吃傻胀
更何况粮食这东西哪有嫌多的
刚过了没几年好日子的大唐士卒,本能里都养成了点松鼠的习性,喜欢多储备点粮食以防万一。
再加上[丹鼎门]正在大肆炼制百谷丹、千粮丸,甚至还开始研究高浓缩谷物精华的“万食散”。
一百公斤粮食顶多也就能炼制出一颗百谷丹,一吨粮食也只能炼制出一颗千粮丸。
至于“万食散”,十吨粮食也就能炼制出一公斤高浓缩谷物精华,消耗起各种粮食谷物来那叫一个惊人!
所以不怕百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产出的粮食吃不完、带不走……[炼金坊]已经开始在“军用多功能战术背包”的空间压缩技术基础上,研制大空间的储物装备了。
到时候一旦成功,别说是15亿亩耕田了,再来15亿亩耕田,产的再多那也是一波带走。
毕竟按照15亿亩耕田产出5亿吨粮食来计算,最后炼制成“万食散”也不过才5万吨而已。
按照大空间储物袋100:1的重量和体积容纳比例,最后五万吨万食散也就能装满500只储物袋,重500吨而已,能装满一艘军事承包商队万吨级货船的一个货仓么
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可是唐军之中的无极门各部弟子,毕竟人数只有区区几千人。
哪怕利用先进的全自动农械减轻劳动力,那也不可能管理的了这么大面积的集中农场,所以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力。
除了请唐军士卒把野外那些黑人、白人、毛人、鳞人,甭管长得多难看,只要有手有脚能干活的都抓回来,交给[御兽门]弟子进行训练,改造成劳动力之外,还向三国大肆雇人来帮忙干活。
你问[御兽门]能训人么
[御兽门]的弟子连未开灵智的动物,都能训练的跟八级钳工一样。
训练一些虽然还未开化,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比动物聪明的野人,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还问身高不足一尺的靖人雇来了能干吗
[天工门]出产的全自动农械,需要操作人员有多大的力气,多高的个头么
无非就是将天工农械的驾驶室,改装的适合靖人的身高体型就是了。
第555章 好像那里不对,但是没有证据
别看南云三国的百姓个头小点,可人家人口多啊!
三国加起来足有33亿人口,比大唐人口都多了好几倍,自然不愁劳动力的问题。
至于人家衣食无忧的三国百姓,愿不愿意来给他们干活
无极门下各部弟子骄傲的表示:没有人敢在无极门人面前说自己不差钱!
这是来自技术代差的碾压!
南云三国虽然衣食无忧、生活闲适,可他们的技术层面大多还停留在大唐时空那边的周朝层次。
日常生活使用的主要是陶器和铜器,住的也不过是木屋草屋,穿的是葛布麻衣,外出乘坐的也不过是畜力车架,不是不想生活的更好点,而是没那个技术和条件。
所以了,当金融商会带着各种唐军城出产的,专门针对南云三国人们身材特制的,雪白如玉的精致瓷器、晶莹剔透的琉璃器、造型奇巧的铜器、坚硬锋利的铁器、华丽精美的衣饰……到各国进行贩卖的时候,想要不
想要就拿钱来买啊!
什么没钱没钱那就爱莫能助了……
因为生活自给自足的缘故,南云三国的经济还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阶段。
货币虽然有,但是很少被使用,跟当初的大唐一样,南云三国同样有货币不足的问题,而且还更加的严重!
他们用来铸币的,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紫金云铜,即便是在南云洲上产量也十分稀少……主要是以他们的矿藏开采能力,顶多也就只能进行地表浅层开采,自然产量就更低。
再加上铸币的难度,铸造一枚紫云铜币的代价,远远超出了其货币本身的价值,造的越多亏得越多,三国国主自然不会铸造太多。
又想要各种精美的天工产品,又没钱可买怎么办
没关系啊!这时候就轮到[金融门]弟子登场了!
在三国成立了一家《大唐经济发展商业银行》驻大荒界西潦海南云洲分行后,将货币“无极金卷”也发行了起来。
大肆收购三国百姓手中的南云洲特产,如各种天材地宝、珠宝玉石、特殊矿物等等,甚至还大肆买地。
大片大片在南云洲三国百姓看来没什么用的荒野之地,被[金融门]弟子挥舞着大把大把的金卷买下来。
然后卖地之人,再拿着这些精美如画难以仿制的金卷,从金融商会手中买下大量他们心仪的天工产品。
老话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当有人穿着[霓裳坊]出产的,绚丽华贵、款式新颖的绫罗绸缎,一脸得意的邀请亲朋好友到自家赴宴。
客人们却发现朋友家的低矮木屋,突然变成了一座高达百咫{23米}的巨岩华厦时,那得是多么震惊啊
在等爬上高楼大厦,在辽阔如平原一般的空中花园里,在身着艳丽绫罗服饰的娇俏侍女服侍下,享受一番空中泳池、琉璃酒具、玉瓷食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新奇事物后,恐怕很难不化身柠檬精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