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魔改大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麻烦
    只要这个新近复起的白氏国能够消停一点,给他点地盘就给他点地盘吧。

    区区一个新生国,要积累没积累、要底蕴没底蕴,连即将到来的大争有多凶险都不知道,能不能抗得过这一次大争还是两说呢!

    但凡对大争有所了解的方国,就不会在磨砺兵卒的国争之中,这么疯狂的消耗自家战力,等他自己在大争之中消亡了,给出去的地盘不还是他们的么

    赤土原诸国自以为自家的服软行为,能够麻痹骄傲自大的白氏国。

    可白氏国真的如他们所想,在国争之中获得了大把的好处之后,就沾沾自喜的沉迷胜利荒废武备么

    很明显他们可能有点想多了!

    在得到泗野国的遗产之后,白玉琦对泗野国库中找到的各种典籍进行了研究,对大荒的历史也开始有了深入的了解。

    泗野国库

    是的!泗野元妃斟戈白云献给白玉琦的那枚国器“侯璋”。

    不仅仅是代表国统传承和国主的身份,同时还兼具着国库的作用!

    泗野国数千年的积累和底蕴,可都储存在其中了,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国丰厚,但该有的也都有了。

    天材地宝、金银珠宝什么的,对白玉琦来说毫无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国库中储藏的各种典籍、功法以及上古秘辛!

    要知道,传国的国器,为什么会被称之为“侯璋”

    而一国之首,为什么又会被称之为“国主”,而不是国王、皇帝

    那就是因为,赤土原上这些人类方国的国主,根本就没有资格称王!

    实际上,西云罭上的人族,古早的时候都只不过是从人类发源之地的东陆,流放、发配、流亡过来的犯臣、罪囚族裔。

    其中身份最高的,也只不过是诸侯级别,掌握在他们手中的自然也就只有“侯璋”一级的重器,只不过后来被他们当做了传国的国器而已。

    根据典籍记载,大荒界自古流传的“重器”。

    共分为“皇、帝、君、王”这上四品,以及“侯、爵、勋、贵”这下四品。

    不仅仅是一国之主拥有重器,下面的臣属、将领也同样拥有重器,可以说古国的统治就是建立在这些重器上的。

    皇帝君王所使用的“皇玦、帝玺、君珪、王印”,这上四品重器姑且不提。

    下四品中的“侯璋”,是由仅次于“王”的诸侯所执掌的重器,又分为“公、侯、伯、子、男”等五阶。

    “爵”一级分为“世袭璜、食邑琮、享禄璧、誉衔珪”四等;

    “勋”一级分为“琥符、琅箓、玕笥、环笭”四等;

    “贵”一级分为“金钺、银戈、铜矛、铁镞”四等;

    品阶等级之多,重器种类之繁复,令人叹为观止,重器之间层层辖制之下,就形成了古王国牢不可破的统治阶级。

    。




第634章 狂暴龙
    重器的作用,除了象征身份和权柄之外。

    还是古国诸侯用来储备物资、控制下级、镇压封地的重要道具。

    只有上级重器允许,下级重器才能够开启储物空间,取出储存在其中的财货和物资。

    拿军队举例说明的话,国主授予将领使用统军重器的权限,将领才能使用重器之中的辎重物资、武器兵械进行作战。

    而一旦将领反叛,远在国都的国主只要将其手中的统军重器一封禁,他就什么都别想从重器之中取出来。

    在交通更加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如果没有重器这种储物工具。

    单纯依靠人力搬运所需的辎重物资,会严重影响到军队的行军速度和作战能力。

    在这样的状态下,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镇压叛乱的部队,自然也就无法掀起更大的动乱,威胁到国主的统治。

    而且,重器所具有的神异功能,还不仅是用于储物而已。

    它还具有激发防御的功能,在部队宿营时形成一片笼罩营地的无形壁障,以防有敌人夜袭偷营。

    同时还能激发部队士气、消除士卒负面情绪等,更加神奇的功效。

    只不过可惜的是,随着上古王国的覆灭,制造这种重器的技术已经失传了。

    流传下来的各种重器,已经无法形成成套的辖制体系,以至于只剩下了储物的作用。

    某些方外界修行宗门,虽然能够模仿出类似于下品低级的重器,但功效远不如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古器那么神奇。

    泗野国的国器,仅仅只是“公、侯、伯、子、男”等五阶之中的“子阶”侯璋。

    差不多是大唐“九等爵”之中的第八等,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的“开国县子”,相当于一县之主。

    而在大荒诸侯封地体系“郡、府、城、堡、屯、寨、坞、聚”之中,子阶侯璋上可领一城之地下可领一堡之土,相当于城主或是堡主。

    可是随着流传至今,区区城主、堡主的印信,却被当成了一国之主的传国重器。

    这因为西云罭上的人族,都是古早时期因为各种原因,从东陆逃到西陆的流亡诸侯后裔。

    在西陆上重新繁衍起来后,在无法制造新的成套重器的前提下,也只能因陋就简的将祖宗传下来的重器将就着使用。

    泗野国好歹还有块子阶侯璋当国器,有的方国甚至还有拿“爵器、勋器”这种下品重器冒充国器的。

    有意思的是,大荒土著十分讲究“王权天授”。

    上古时期只有得到了“传国重器”的诸侯才能立国称王。

    而西云罭上的这些国主掌握的“传国重器”,大多都是拿下品重器顶替的,象征性大于实用性。

    所以他们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自称是“国王”,索性取了个“国主”的类称以示区别。

    这么看来,真正的“古传重器”,差不多相当于结合了白玉琦他们手中的城防级暗晶护盾、储物装备和鼓舞旗帜的功能,到是给了正在研究破解这些重器制造技术的太岁涡不少借鉴和参考思路。

    而且这样的奇物级道具,竟然还形成了从上到下成套的体系。

    可见上古时期的大荒文明曾经达到过的高度,最少也是超魔层次的世界。

    可这样的超魔文明,在区区“域外天魔”入侵的影响下,居然会衰败到现如今的程度,着实让人费解。

    可惜从诸国战戎身上缴获,和从泗野戎族手中收缴上来的各品级重器并不配套,有的甚至连制式都不太一样。

    显然是在千百年的国争之中,逐渐获取而来的多个上古王国遗产,根据品阶等级的不同强行配成一套凑活着使用。

    这就导致大荒土著手中的重器,并不具备上下辖制能力,同时也无法激活其防御和激励特性,太岁涡想要破解其中的上下关联秘密,就得找到更多的重器凑成一套后再进行试验了。

    太岁涡在研究重器的时候,白玉琦可也没闲着。

    他带着手下弟子,赶到了被那些巨兽型域外天魔摧毁的泗野国都遗址处,研究起那座不稳定的位面裂隙来。

    对大荒土著来说,那些会骤然出现的“混沌之气,域外邪雾”可能很神秘。

    可是对具有12点中等神力空间神格,以及一定位面之力的白玉琦来说。

    这些介乎于真实与虚幻之间,在主物质界和位面晶壁之中忽隐忽现的位面裂隙,就像是秃子脑袋上的跳蚤一样明显。

    所以很快就被他定位到了空间通道的所在,并将其恒定到了一座蓄能黑曜石位面之门上。

    虽然他目前处于“神之眠”状态又被重力场效应压制,难以动用自身的那些神秘侧能力,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无法使用自身的能力了。

    魔宠作为施法者最重要的助手,脑兽的“血腥太岁”法职分体,完全可以代替他来施展各种法术。

    虽然无法达到白玉琦本体的高度,但是在共生状态下同样晋升到了[20阶]传奇境界的脑兽,比一般的同阶施法者更为强大,恒定一座位面之门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恒定了位面门点后,原本不稳定的位面裂隙,就形成了稳定的位面通道。

    所以当白玉琦一开启位面之门,一头巨兽立刻就急不可耐的挤了过来,向位面之门前的白玉琦等人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

    白玉琦很是惊讶的看着这头大怪兽。

    这是一种跟暴龙很类似的生物,只不过体型要庞大的多。

    毕竟最大的暴龙体长也只不过才十五米左右,可这种巨兽型“域外天魔”,体长远远超过了三十米,体重更是高达数十吨,不成比例的硕大头颅上长满了荆棘一般的锋利倒刺,看上去就像是一丛倒竖的犄角。

    因为跟诸国“休战”,最近修炼白玉琦魔改的《无极锻体法》后,实力大幅度提升的无极弟子们正愁没架可以打,看到巨兽冲了出来,一个个摩拳擦掌的嗷嗷就往上冲。

    白玉琦来不及阻止的张了张嘴,可一句话还没说出来,就看到体积巨大的巨兽灵活的一尾巴抽了过来,一众鲁莽冲上去的无极弟子惨叫着四下飞舞。

    好吧,让这帮家伙吃点教训也好。

    这种姑且被他命名为“狂暴龙”的巨兽,好歹也是摧毁了一个大荒土著国都的存在。

    最少也要七八阶的牢品战力才能对它们造成伤害,你们一帮子五六阶的渣渣就这么冲上去不是送菜么



第635章 能吃么?好吃么?补不补……
狂暴龙并不是什么特殊生物,也不具备什么神秘侧能力。

    仅仅只是一种类似于恐龙,但是体型更加巨大的普通生物而已。

    由此可以推断,这一处位面通道的对面,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原始世界而已。

    这些巨兽之所以会争先恐后的穿过位面通道,纯粹是受到了大荒界浓郁的自然能量吸引。

    《魔改大唐》第635章能吃么好吃么补不补……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636章 生物资源养殖地
尉迟宝琳等数百无极弟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干掉了这些大块头。

    毕竟只相当于骥品战力的他们,伤害输出还是略显薄弱了一些。

    要不是仗着灵殖智械装甲和暗能护盾保护,搞不好都已经出现了伤亡。

    武器方面,虽然天工门出品的战刃十分锋利,可是面对狂暴龙厚实的鳞片和庞大的体积,所

    《魔改大唐》第636章生物资源养殖地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637章 自古以来
    因为偃师商族的涉入和白氏国的崛起,导致赤土原上的国争进度被成百上千倍的加速。

    诸国原本需要数十上百年的缓慢融合兼并过程,在短时间内就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势力变化。

    其中获利最大的自然就是白氏国,借着一场国乱夺下了泗野国统,摇身一变崛起为一方新国。

    这在受到各种规则约束,以及大国小国之间合纵连横的制约之下,没人敢轻启战端的赤土原,几乎是千百年来都难得一见的事情。

    也正是受到偃师商族的各种便利服务推动,以及受到白氏国崛起的激化,赤土原上的大荒土著诸国之间的国争,也变的更加的激烈了起来。

    白氏国虽然在诸国联手“压制”之下收手不再参与国争,但被其吞并的土地却不会再吐出来了。

    这就导致在和白氏国交锋的过程中损失的人口、土地、粮食、财货等资源,都需要从其它方国身上找补回来。

    使得白氏国在全力开发自家土地资源的期间,其余大荒土著方国之间爆发了好几次大规模的国争,导致了好几个小国损失惨重险些灭国。

    原本这其中已经没有承诺不再参与国争的白氏国什么事了。

    可防不住险些灭国的这些小国,主动跑来向白氏国献上国器、交出国统寻求庇护。

    其实想想也挺合理,与其向攻伐他们的敌国投降,不如向已经在这场国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白氏国投诚。

    虽然同样会失去国器和国统,可战败被俘和主动投诚的待遇却截然不同。

    主动投诚好歹能保住自家血脉,在白氏国谋个勋贵出身,积蓄力量以待复起。

    而如果是战败被俘,战胜国对待这些战败国遗脉的待遇通常都不怎么样。

    虽然根据国争规则不至于下死手,但通过各种手段打压、削弱,防止其重新复起是肯定的。

    以前是没得选,可现在白氏国一枝独秀的崛起之后,傻子也知道如何选择。

    虽然加入白氏国,同样要遵守白氏国的规矩,例如白氏国不收外姓之人。

    想要加入白氏国,就得像原泗野国国主一脉的斟戈氏一样,挂上“白”姓。

    再例如白氏国废除士戎勋贵阶层,取缔庶隶贱民制度,取消了权贵豪族分封世袭的旧习,将土地收归国有等等。

    但白氏国却不会打压、削弱,甚至是迫害主动投诚的别国氏族。

    只要肯努力,白氏国甚至不介意投诚的氏族,依靠功劳战勋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虽然没有了封地,可白氏国的“荣勋誉爵俸禄制度”,却依然能让他们保有一定的体面,将自身氏族的血脉延续下去。

    所以了,好不容易将一众小国打压的动弹不得,白氏国却冒出来摘了桃子,换谁也不乐意。

    可问题是,这些小国是主动向白氏国投诚的,照国争的兼并融合规矩,谁也说不出错来。

    但红原、赤土、朱壤三大国,有联手逼迫白氏国“收手”的前例。

    觉得再来一次应该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再次联手向白氏国施压,要求白氏国交出这些小国的国器和国统。
1...182183184185186...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