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现在能看到的最早记载营啸的是在东汉对西羌的战争中,记载于《通鉴纪事本末》,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而是用更加严酷的军纪来处理。直到太平天国,仍有严格制裁营啸始作俑者的法律。

    颉利的军队本身就是出于和突利长期对抗之中,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离颉利越近的部队,军纪就越森严。

    再加上军队中非常黑暗,军官肆意欺压士兵,老兵结伙欺压新兵,军人中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矛盾年复一年积压下来,全靠军纪弹压着。

    特别是处于交战状态中的军营里,上至统帅下到士兵每一个人的神经都高度紧张。凶残的敌人与严酷的上级,梦中那遥远的家乡与近在咫尺的血腥厮杀,连日来生死未卜的激战,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地消失,高压军纪下长时间积累的压抑,这一切,都有可能随着睡梦中某个人的一声惊啸在刹那间喷薄而出,造成灾难性的连锁反应,惊恐的情绪与失控的状态迅速传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一发不可遏制。

    因此,在某个寂静漆黑的夜,一个士兵或者囚犯因噩梦而喊叫时,往往会引发其他人的连锁反应,使得整个群体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甚至自相残杀,后果往往十分严重。

    热气球营投下来的火油弹,带来的战果不是它烧死了几个人,烧毁了几顶帐篷,而是它摧毁了突厥人抵抗的信心。

    它给突厥人带来的震撼和影响,远远不是简单地语可以描述的。

    总之,从结果上来看,突厥人发生“营啸”了。

    城外越来越近的厮杀声,各种呼叫救火声,以及被火油弹粘上的人发出的惨叫声,曾经不可一世的突厥士兵,崩溃了!

    颉利在睡梦之中,迷迷糊糊听到外面的动静,满脸不悦的从睡塌上爬了起来。

    刚才和萧皇后激烈的运动了一刻钟,他难得的睡了个好觉,经常失眠的人好不容易




第421章 胜利果实
    战争是残酷的,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武器时代。

    热气球营从三更时分开始投弹,然后前锋营全军出击。

    虽然战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是任然持续了三个时辰才慢慢的平息,这一战,最激烈的不是前锋营和突厥人之间发生的,而是突厥人发生营啸之后不同部落之间的队伍间的争斗才是最激烈的。

    在那种大家都陷入疯狂的时候,凡是不熟悉的身影,最好都把他砍了。

    前锋营攻下定襄城之后,一直到天亮之后才敢开始盘点昨日的战果。

    因为俘虏太多了,已经超过了前锋营本身的数量,根本就没有力量再来做其他的事情。要是不把这些俘虏处理好,说不准反噬一下直接把刚刚获得胜利的前锋营给打没了。

    “张司马,初步的战果统计出来了,详细的估计要几天后才出来。”

    张华虽然没有像苏定方那样冲在最前方,但是也是跟着大军在半夜里杀进了定襄城,这仗打完了,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张华的了。

    管理战俘、打扫战场、清点收获……

    各种各样的事情忙的张华都有点晕头转向了。

    “我们自己损失了多少人”

    张华首先问的就是自己部队的伤亡,经过这一战,原本就是精锐云集的前锋营,将彻底成为大唐的强军。

    这种大胜对士气的影响是巨大的,后世的什么什么钢铁连,什么什么老互连,为什么战斗力能够一直保持强大

    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这支部队有着光荣的传统和优异的战绩。

    铁打的算盘,流水的兵。

    没有优异战绩的部队是很难长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的。

    “张司马,大胜,真的是大胜啊。我们前锋营在进攻之中,战死的不到两百人,加上重伤员也不到三百人,而突厥人,目前初步统计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了五千人,另外还有更多受伤的。”

    “俘虏了多少人”

    古代战争,大将一般不是很在乎俘虏了多少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俘虏是一个鸡肋。

    你要是不管他吧,这些俘虏随时都可能反水。

    你要是管他吧,哪来的那么多人手和粮食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俘虏都给杀了,这种事情多去了。

    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带进行战略决战。长平之战从根本上削弱了秦国的的强劲对手赵国,也给其他诸侯国以极大的武力震慑。

    传统说法是,赵国战死者5万,投降被俘者40万,而被俘者全部被秦军坑杀。作为古代军事史上的大型战事,长平之战显然不是虚构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道:“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阬杀之”。

    项羽也曾“坑杀”新安的20多万秦军降卒;三国时期,曹操将一支投降的袁军士兵“尽坑之”……

    古人对“坑杀”似乎情有独钟,对待战俘动不动就坑一下,毕竟这种方式对敌人有极大的威慑作用。

    而张华作为一个现代人,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做法他是看不下去的。

    虽然前锋营一路烧杀过来,但是那是为了突袭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和现在杀战俘完全不同。

    再说了,对于其他将领来说,突厥战俘是个鸡肋,但是在张华手上不是啊。

    他早就想要多搞一点战俘回到大唐,不管是送到华亭县去,还是留在关中,张华都有大用。

    还有什么比战场上身强力壮的士兵这种更好的劳动力了呢

    而去只要管饭,不用工钱,一言不合还可以给他几鞭子。

    “张司马,战俘初步估计有五万人,现在都被解除了武器分批关押在各处,苏校尉正在发愁怎么处理这些俘虏呢。”

    “战俘都交给我处理吧,我自有用处。”

    定襄城是突厥人的王



第422章 烫手山芋
    “苏校尉,依我之见,这个义成公主可以直接处死,没有必要留着。但是杨政道和萧皇后有所不同,最好是送回长安由陛下处置。”

    隋文帝在位时,义成公主被作为笼络突厥人的手段,嫁给突厥首领启民可汗。她命运多舛,嫁过去不久,老可汗死去,她被迫按照当地婚俗,嫁给老可汗的儿子。丧夫惨剧连续发生三次,义成公主先后嫁给四任可汗。

    但这个倔强的女人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她顽强地站稳脚跟,在突厥上层享有极高威望,甚至能很好掌控每一任可汗。

    这种女人,留下来的额危害太大。

    张华甚至有点担忧,要是不把义成公主搞死了,这段时间突厥俘虏会不会闹出乱子来。

    前锋营攻下了定襄城,短时间内就没有力气继续进攻了,甚至连派兵追逐逃跑的颉利都已经做不到。

    这不是因为前锋营在这场战争中受到太大的损失,而是因为前锋营只有五千人,而定襄城里连突厥战俘加上突厥牧民和后隋的人,数量已经超过十万人,前锋营要是不留下来,这定襄城的城头又要变幻大王旗了。

    所以,未来的两个月,基本上前锋营都得在定襄城,做什么呢

    等!等李靖的大军到来,等大军来接收战利品以及将俘虏带回去。

    但是李靖所属的三万大军之中,骑兵几乎都已经在定襄城了,剩下的步兵都还在长安往马邑的路上。

    估计等到前锋营刚刚派遣回马邑报喜的人员回到之后,剩下的兵马都不一定到了马邑。

    而步军要从马邑走到定襄城,又是在冬天,没有一个多月那是想都不要想。

    “为何义成公主要立马处死,而伪隋的杨政道和萧皇后却是要送到长安呢”

    苏定方虽然军事才华出众,但是对于有些事情,经历的朝中事情不够多的他,还是把握不到。

    “义成公主并不是杨广的亲女人,只是前隋宗室女,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义成公主在突厥人当中威望太高,并且一心一意的与我大唐为敌,这是她必须立马死的理由。”

    要处死义成公主这么身份特殊的人,张华觉得有必要好好的和苏定方说明一下,要不然他还真不一定敢下令。

    “但是杨政道不一样,他是杨广的亲孙子,说起来和陛下还是亲戚呢,再加上,他怎么说也是后隋的帝王。”

    杨广的母亲独孤伽罗皇后是独孤信的小女儿,而李世民的奶奶独孤皇后是独孤信的四女儿。

    就是说,杨广和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表兄弟关系,但杨广年纪稍小,是李世民的表叔。

    李世民的正妻是长孙皇后,他的嫔妃中有两个姓杨的,是齐王李恪的母亲,一个是四妃之一的德妃,为了区分他们两个,大的这个叫大杨妃,小的叫小杨妃。

    大杨妃是杨广身边很不受重视的庶出小女儿,所以可以说李世民是杨广的女婿。

    至于小杨妃,这就得说到玄武门之变。

    这一场大屠杀下来,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的家人们基本被杀光,只剩下一个女人,那就是李元吉的小妾杨氏。

    这个杨氏被收入李世民后宫,就是我们说的小杨妃,而李世民后宫的大杨妃是她的姑姑。

    可以说小杨妃和杨正道也算是堂兄妹。

    小杨妃后来成了李世民的四妃之一的德妃,从一个罪人之妇成了地位尊崇后宫主位,可见她的宫斗功夫还是不亚于甄嬛如懿之流的。

    有这么复杂的关系在里头,杨政道自然不能随便处死。

    &nbs



第423章 求和
    历史拐了个小湾,原本颉利在定襄城被李靖突袭之后,一路向西北退去,在浑河边与柴绍的金河军交战,之后又在白道遭到兵出云中的徐世绩率领的通漠军截击,大败。

    然后颉利才一路退屯铁山,开始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李世民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

    当然,实际上颉利是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

    不过,现在颉利在定襄城受到的损失比历史上更加的大,但是因为张华他们没有等到各路大军到位就直接出兵了,不管是李靖所属的步军,还是柴绍和徐世绩率领的各路大军,都刚刚进入草原没多久,离定襄城都还远着呢。

    这么一来,颉利在逃跑的路上自然也就不会被多次攻击,也算是顺顺利的逃回了铁山,而柴绍和徐世绩也莫名其妙的丢了一些功劳。

    不过,除了张华之外,谁也不知道就是了。

    ……

    敕勒川,阴山下……

    这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说道的敕勒川,就是唐初时期的白道川。

    颉利在执失思力的陪同下,带着几百贴身护卫逃出定襄城之后,连续赶了三天三夜的路,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总算是有惊无险的逃到了白道。

    虽然这几天东突厥内部纷争不断,但是主要是发生在颉利和突利之间,以及薛延陀、回鹘与突厥人之间,颉利在东突厥的声望还是在的。

    所以到了白道之后,接收了白道的突厥兵马以及召集了附近部落的兵马,颉利身边又有了两三万人马。

    不过颉利现在已经算是惊弓之鸟了,当初定襄城几倍的兵马都没有打过大唐,指望着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他一边继续准备往铁山而去,一边准备安排执失思力前往长安谢罪投降。

    铁山已经算是草原腹地了,离大唐的边疆有降价两千里路,离长安更是有三千里路,周边也有不少突厥人的部落,到了铁山,颉利有望重新收拢五六万兵马,然后慢慢积蓄实力,伺机卷土重来。

    “各位,眼下大唐兵锋强盛,大家有什么建议”

    刚刚把牙帐重新设在白道没两天的颉利,虽然准备派人去长安求降,并继续退守定山,但是这话也没法从他自己口中说出来。

    虽然对于投降这件事,突厥人看的并不是很重,认为这无非就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到时候再反叛开战就是了。

    但是作为可汗,颉利多少还是要点脸的,莫名其妙的失去了定襄城,还有五六万突厥的精锐兵马,他可算是元气大伤了。

    毕竟,同样的五万人与五万人之间,区别也是很大的。

    “可汗,大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那种从天而降的武器,在没有搞清楚这是什么情况之前,末将建议先避其锋芒。”

    “是啊,那个落地就起火的铁球太恐怖了,要不还是缓一缓,看看动静再说”

    “大唐这几天在李世民的治下,可以说是恢复的很快,要不我们等等看看他们内部有叛乱的时候再重新和他们交战”

    “之前的太子李建成曾经和我们有联系,玄武门之变之后,也还有当年他的属下偷偷的和我们联络,商讨着里应外合的推翻李世民,不过这两年似乎没什么动静了。”

    “算了吧,李建成遗留下来的力量在当初关中大旱,雍州叛乱的时候就已经损失了不少,估计现在都已经处于蛰伏状态,要是大唐自己内部不乱起来,他们是没有胆子再搞事的。”

    “那天晚上,我看大唐打出来的将旗是一个大大的‘苏’字,没听说大唐有姓苏的厉害将领啊,末将担心还有其他几路大军一同出兵,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是带着白道收集起来的力量退守到更加安全的地方去。汉人有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嘛。”

    &



第423章 求和
    历史拐了个小湾,原本颉利在定襄城被李靖突袭之后,一路向西北退去,在浑河边与柴绍的金河军交战,之后又在白道遭到兵出云中的徐世绩率领的通漠军截击,大败。

    然后颉利才一路退屯铁山,开始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李世民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

    当然,实际上颉利是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

    不过,现在颉利在定襄城受到的损失比历史上更加的大,但是因为张华他们没有等到各路大军到位就直接出兵了,不管是李靖所属的步军,还是柴绍和徐世绩率领的各路大军,都刚刚进入草原没多久,离定襄城都还远着呢。

    这么一来,颉利在逃跑的路上自然也就不会被多次攻击,也算是顺顺利的逃回了铁山,而柴绍和徐世绩也莫名其妙的丢了一些功劳。
1...115116117118119...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