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在军中,
第413章 斩首行动
大唐是一个将星璀璨的年代,出了太多名流千古的名人。
不说这次六路齐发,各路总管都是有名的大将,即使是各路总管下面,也是有不少知名的将领。
武将最怕的就是没有仗打了,所以只要有机会,即使是不能统领一路大军,也愿意作为部属跟随出站。
就比如李靖这个大总管,下面跟随的不算苏定方,也还有牛进达、张亮等各种军中老将。
不过张华现在见多了各种名人,也已经有很强的免疫力了。
所以李靖让他来发言,张华倒也一点都不发憷。
“总管,属下和苏校尉的方案就是以前锋营为中心,总管再安排四千骑兵一起跟随突袭定襄城,给颉利来一个斩首行动。”
“斩首行动”
李靖听到张华这话,眼睛一亮。
现代战争中的“斩首”概念是由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富勒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提出攻击敌方指挥系统为首要目标的“瘫痪攻击”,亦称“斩首攻击”。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你这斩首行动形象的反映了这种思想,有点意思,你继续说下去。”李靖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张华。
“斩首行动的要素是快速、精确、内应。在能确知敌方首脑所在位置时,较强一方先发制人。眼下颉利就在定襄城,我们选择精锐骑兵出击,在百骑的配合下,精确打击,一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管如果选择斩首行动,很可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提早结束战争的效果。”
虽然历史上李靖采取了类似的方式进攻突厥,但是有了张华这只蝴蝶,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数,所以张华也不断的说明“斩首行动”的好处。
“马邑距离定襄城有上千里远,你怎么确保一路上不被突厥人发觉呢如果颉利有了准备,那么这五千人哪怕是再厉害,也别想活着回来了。”
虽然历史上有各种各样千里走单骑,依靠少数力量在战场上大破敌军的经典案例。
但是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作战,双方单兵素养差距不是那么大的情况下,要想取得这种以少胜多的结局,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多的时候,打仗打的还是综合国力。
李靖虽然深谙各种兵法,但是也不会盲目的自信。
“总管,那就想办法不让颉利知道不就行了。”张华微笑着说道。
“张司马,你说的倒是简单,这一望无际的草原,哪里是你想让人家不知道就不知道的草原上到处都有突厥以及其他部落的牧民,只要有一人泄露了消息,到时候就是一个损兵折将的结局。”
张亮看着张华这么一个后辈在那侃侃而谈,忍不住顶了他一句。
说起来,张亮家族和张华还是有点私怨的,张亮的侄子没少在他面前说张华的坏话。
“张亮说的也不无道理,要想不让颉利知道消息太难了。张华,你有神马办法不让颉利知道呢”
李靖在心里也是有过张华这种斩首行动的想法,但是历史上他的这种想法一直到几个月后才真正的去实施,可以说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之后才下定决心的。
“总管,你们担忧的无非就是行军途中碰到突厥牧民和小股突厥士兵,从而泄露消息。既然这些人有可能泄露消息,我们就把这种可能变为不可能,难不成死人还能说话不”
“你的意思是”李靖心里忍不住颤抖了一下,想到了某种可能。
“大军所到之处,片甲不留,
第414章 慈不掌兵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大草原上,到处一片绿油油的牧草,羊快活地、自由自在地跑着,牛埋头专心致志地吃草,不时在甩动着尾巴;吃圆了肚子的种种颜色的马悠闲地着步。
草原的天空永远都是那么美,从浅蓝色到宝石蓝,变化莫测,但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风味,这么美的景色难免会使人心情愉快。
辽阔的大草原连上天际,放眼望去,杳无人迹,只偶尔从远处传来一两声狗吠,风懒懒地、缓缓地在草海上移动着,无声无息。
热西买买提像往常一样赶着家里的绵羊来到草场上悠闲的吃着草。
入冬以后,草原上的青草快速的变黄,不用多久就要开始下雪了,乘着现在草地上还有一些草可以吃,热西买买提希望自己的牛羊赶紧多吃一些草,不要再像去年一样,在寒冷的暴风雪之中给饿死、冻死。
远处,有一只苍鹰,在黄草地的上空,自由自在的飞翔,它背负着蓝天,似乎在召唤春天的到来。
“连续几年冬天都是大雪,希望长生天保佑今年冬天尽快过去。”
热西买买提骑在一匹马上,默默的祈祷着。
突然之间,牧羊犬开始露出了不安的表情,不断地低声嘶吼。
“汪!汪!汪!”
牧羊犬开始不断的朝着南边吠叫起来。
热西买买提跳下马匹,将耳朵贴在地面上,一动不动的听了起来。
这算是热西买买提的一手绝活,只要贴地听一会,他就能够大概的判断出有多少马匹从多远的地方而来。
热西买买提的这种做法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的话,其实也是有根据的。
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地震学方面的因素,不过只有根据单独的实验才能确定传入地下的能量有多少以及声音能够在地层中传播多远。
例如,声源强度有多大
所有的军队是同时蹬地的,还是随意迈步,发出的是杂青的脚步声
如果来的是一支骑兵,那基本上就是一阵杂膏的马蹄声;如果是一支迈着整齐的步伐行军的部队,情况又会相当不同。
这和地质类型也有关系。
当马匹跑过坚硬的岩石地面时,因为马跪不会使岩石大幅度振动,所以传入地下的地震波也就相当有限,因而声音也不可能传播得很远。
相反,如果在一个沉积物堆积形成的河流流域,骑兵队正从上游沿河而下;在同样构造的沉积地形附近,由于这种土壤是声音的良导体,所以隔着很远就能听到部队前进时的动静。
但是如果土壤很潮湿,在马蹄的踩踏下地面很容易变形,无法产生振动,声音也就传不出去了。
热西买买提算是很有天赋的,才算是练成了这个本事。
“至少三千骑兵在快速的靠近,离着不到五里地,估计在前面的小山坡上就能看到了。”热西买买提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快速的重新跳上马匹,也不管旁边的牛羊,开始疯狂的往北边走。
热西买买提放牧的地方离马邑不是很远,算是突厥人控制的边境地区了,出现几千人的兵马,不管是突厥人的兵马还是大唐的兵马,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感觉躲起来。
要不然不是被砍头就是被拉去部队,不管哪一个都不是热西买买提希望看到的场景。
“张司马,前方斥候又发现了一个牧民。”
经历了从长安到马邑的奔跑,张华已经慢慢的适应了骑着马赶路。
&
第415章 颉利的困境
一只鹞鹰贴近地面飞翔,均匀的掮动翅膀,忽然在空中停住,仿佛在思索生活的空洞无聊似的,然后拍起翅膀,箭也似的冲向地面。
一只正在觅食的野兔成为鹞鹰爪子里的猎物。
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在大草原上演绎的淋漓尽致。
此时的定襄城,气氛也有点沉闷,颉利也是听探子说过大唐可能会出兵,所以今天召集了不少将领来商量对应方案。
诺大的军帐之中,坐满了各部落的首领,颉利坐在正中的一张铺着白虎皮的椅子上。
虽然是白天,但是军帐里面稍微有点暗,好在几排鲸油蜡烛点亮之后就好多了。
说起来,鲸油蜡烛不仅在大唐是个畅销品,通过张家商队传到边疆之后,也成为突厥人的抢手货。
事实上,但凡是中原出产的东西,在突厥都有可能成为抢手货。
只不过鲸油蜡烛是抢手货之中的战斗机。
“大家都说一说,这大唐是不是真的有可能出兵”看到手下都到的差不多了,颉利直接进入了主题。
下面的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沉默了一会。
“大汗,自古以来,中原王朝进攻草原都是选择在夏秋交际,天气温暖的时候,眼下已经入冬了,随时都会下大雪。长安城离这里有两千多里路,末将认为大唐即使要出兵也不会在今年。”
执失思力作为颉利的头号心腹大将,首先站出来发言。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从未停止,主要是由于双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根本原因是由于自然条件导致双方发展走上了不同方向,游牧民族几乎就是贫瘠、落后、野蛮的代名词,而中原王朝恰恰相反,它代表了富饶、先进、文明。
所以,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而这么多年来,虽然冲突很多,但是发生在冬天的还真是比较少。
古代是农业社会,所以打仗的时机与农业息息相关。
春天要春耕,如果因为打仗耽误了春耕,那么一年的收成就没有了显然不合算。
夏天粮未熟,这时候开战粮草不济,所以也不会轻易开战。
冬天天太冷不适宜行军,特别是北方草原,即使是到了后世气候变暖了,冬天也是很冷的,更不用说现在了。
根据医学研究,当人体皮肤直接暴露在零度以下的低温中时,血管会剧烈收缩,正常血液循环就被打断,整片皮肤会变成紫红色。
如果持续时间过久,肌体细胞中的水分就会结成冰晶,从而造成大量细胞失水死亡,这片皮肤又会变成苍白色,而且感觉又麻又痛,摸上去冰凉。
如果连深层的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冻伤,那皮肤就会逐渐变黑、变干,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就是很难恢复了。
而北方草原民族长年生活在十分寒冷的地方,对于防寒更有经验也更抗冻,防寒装备比如皮草之类也多。
中原的军队缺乏这些条件,要想避免士卒严重冻伤,只能在别的方面想办法。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在这个时候出兵了。
所以古代打仗时一般都会选在秋收之后,那时候粮食入仓有了充足的粮草而且秋高气爽是最适宜行军打仗的季节,所以但凡大战都会选择在秋收之后。
执失思力这么说,颉利也是基本认可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按照去年的气候,不用几天草原上的第一场大雪就要来了。”
&
第416章 下雪了
冬季,她带给人们的是寒冷、是孤独,草原上的人们最讨厌的就是冬季了。
张华裹着填充了鸭绒的羽绒服,头顶着一个熊皮帽子,骑在兽兽身上向前奔跑。
草原上没有什么固定的路,即使是骑马,前锋营也跑的不是很快,再加上路上还得打扫一些障碍,一千来里的距离,已经走了十来天了还没有到。
突然一股强劲的风“呼”地席卷过来。
霎时间,空中飞起枯萎的牧草,黄的,红的,随风翻飞。
地上,一些灌木木疯狂地舒展枝条,左右飘荡,无限潇洒的样子。
风越刮越大,呜呜作响;天地间尘土飞扬,如大兵压境。
“少爷,要下雪了!”
狗子紧了紧自己的羊毛大衣,呼了一口气说道。
作为草原长大的狗子,对于草原的天气情况比张华他们都要熟悉很多。
虽然大军出发之前也招募了不少向导,但是张华还是比较喜欢听狗子的判断。
狗子的话刚说完不久,天空中就开始飘起了雪花。
初下雪时,往往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随风轻飘。
过了一会儿,雪片开始稠密起来,雪花也似乎大了起来,仿佛梨花瓣儿,一片跟着一片,不紧不慢,下得稳稳的;百片千片,漫天飞舞。
随着风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来越大,像织成了一面白网,丈把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多种情绪的东西……
当窗外那像柳絮、像芦花般的雪花,正在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的时候,当大地被雪花装饰得像铺上白色的地毯一样的时候,站在窗户边上,望望它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它们使人心情愉快,即使是遇上了不痛快的事情,也会感觉到心情很通畅。
嗯,前几年下雪,张华都是有这种感觉的。
不过,今年的第一场雪,带给张华的却是没有那么多好心情了。
出了马邑城,五千人的兵马就快速的往定襄城而去,一路上可谓是风餐雨露,和舒适什么的压根扯不上关系。
即使是张华在出征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在这种行军之中,也别想过的号多少。
顶多就是吃东西的时候热气球营的人都能够吃的好一些。
但是都在一个军中,你也不能搞得太过分,要不然后面的仗估计就不好打了。
“大哥,这雪越来越大了,估计一会苏校尉就得下令扎营了。”
薛礼大声的呼喊着,风越来越大了,即使站在张华的旁边,不大声说话,也是听不清楚的,寒风的呼啸声把什么都给遮住了。
猜你喜欢